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9期
www.fjsen.com 2013-09-18 15:43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9期部分作品摘登:

卷首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

权威声音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2013年全省重要舆论阵地领导干部培训班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科学化水平 /袁荣祥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牢牢把握正确导向 /蔡小伟

全省重要舆论阵地领导干部培训班在榕举办

专稿

群众路线与新闻工作 /蔡小伟

实现中国梦 新闻人的责任

从“走基层”到“驻基层” /徐小杰

做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王威

社区无小事 责任记心间 /郭艳

学习 磨炼 感悟 /阮根城

业界书讯

半个世纪的杂文春秋 ——王仲莘著《我的档案第三集》序 /宋志坚

一个没有说完的故事 ——《我的档案第三集》后记 /王仲莘

品牌推介

海峡都市报:抓眼球更要抓人心 /吴光辉

业务园地

党报经济报道,做好“三个服务” /谢贤伟

浅谈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编辑的功能和职责 /田 昕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新闻策划 /谢 婷

面对竞争,地方电视台如何发展 /杨尚威

浅谈“八项规定”给新闻报道带来的变化与启示 /邹炜

打破时间差 扩大覆盖面 提升公信力 /谢发振

试谈报纸内容版面创新 /邓金花

探析微博时代电视新闻的拓展空间 /陈辉强

警钟长鸣

中国记协关于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通报

传媒资讯

我省三报荣膺2013年全国“百强报刊”

地方传真

厦门日报社开发“无线厦门”

两岸传媒将携手拍摄爱情微电影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断提升新闻队伍整体素质,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等部门决定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员培训。

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员培训是推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巩固党的舆论阵地的长远之计。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全员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作为今年“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列入工作日程。要把全员培训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走转改”活动结合起来,认真对待、精心组织,细化工作方案,周密安排实施,扎扎实实办班,保证培训质量,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实效。

要以全员培训为契机,完善培训制度、规范内部管理,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日常化制度化。培训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新闻宣传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结合新闻宣传工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结合采编人员思想状况,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纠正新闻实践中存在的不正之风。

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载体,善于运用事实和数字,运用典型案例和发生在采编人员身边的事例,运用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比较方法,增强培训的说服力感染力。要充分考虑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新闻采编人员接受习惯,在做好集中培训基础上,适当采用专题演讲、网络教学、组织自学等采编人员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方式。

培训工作既要充分发挥各地各单位主动性创造性,又要按照“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统一安排进行,确保全员培训统一教材、统一师资、统一进度,防止用一般业务培训、知识讲座代替。新闻采编人员总数在30人以下、不具备自行培训条件的新闻单位可由有关单位组织集中培训。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组织协调,全国三教办负责具体实施。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加强配合。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各省区市“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好本地本单位培训工作。

(欣谐)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据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同时,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习近平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习近平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习近平强调,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习近平强调,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各级宣传部门领导同志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

习近平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刘云山说,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要着眼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切实履行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凝聚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正能量;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步伐,着力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以强烈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落到实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工作,增强主动性、掌握话语权,注重抓基层、打基础,着力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努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理,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稳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推动文化走出去、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有守有为、敢于担当、改革创新、虚功实做、建强队伍,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创工作新局面。

编者按:全面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是中央着眼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提升新闻队伍整体素质推出的重要举措,是今年“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8月下旬,我省举办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题的全省重要舆论阵地领导干部培训班,来自全省新闻宣传职能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培训。培训期间,培训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始终,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亲自为参训学员上党课。培训班围绕当前舆论态势下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加强媒体管理、突发敏感事件舆论引导推出系列主题讲座和福建省情、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介绍。8月29日,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作出重要批示,对全省新闻界迅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扎实部署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给予充分肯定。现将袁部长上党课等内容予以摘登,希望大家按照袁部长在党课中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科学化水平

袁荣祥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新闻战线的重要政治任务。群众路线是新闻宣传的思想之魂,全省新闻战线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要紧紧抓住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不懈地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新闻宣传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所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带领人民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反复证明,什么时候能真正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人民群众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什么时候背离了群众路线,脱离了群众,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人民群众利益就会蒙受巨大损失。党的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党的新闻媒体从创办之初,就把宣传和发动群众当作重要任务,做群众工作,依靠群众、鼓舞群众、引导群众、团结群众,壮大革命力量。毛泽东同志对党的新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他提出的党报联系群众的思想,后来被概括为“群众办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也对党的新闻工作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出过许多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坚持新闻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新形势下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也对新闻工作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闻战线和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刻领会并牢记党的群众路线,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群众路线,是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工作的迫切要求。新闻工作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民思想意识产生着重大影响。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斗争尖锐。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国家始终把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壮大视为最大威胁,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它们大肆宣扬“普世价值”等西方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极力扶持境内“异见分子”和“异见组织”,积极插手我社会矛盾和热点事件,挑动普通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对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对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干扰和遏制我国发展;国内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有的宣传西方价值观,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有的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等等。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的重要作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解决当前新闻界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抓好新闻队伍建设。全省新闻战线深入持久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坚持“三贴近”,践行“走转改”,为福建发展大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树立了福建改革开放的良好形象。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闻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对党管媒体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坚持党管媒体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个别地方一些实际工作部门主动引导舆论的意识薄弱,在舆论危机中固守捂、压、封、堵、截的传统观念,处置突发敏感事件反应迟缓,造成主流媒体关键时刻“失声”,导致舆情危机扩散蔓延;有些部门不敢直面问题,怕说错话“引火上身”,通过主流媒体作出的回应要么只讲成绩,要么说“官话”、“套话”,针对性不强、艺术性不高,甚至回避问题,放弃话语权和舆论主导权,导致一些受众宁可相信网上偏激言论、社会小道消息,也不愿相信主流媒体发出的声音;个别媒体的报道娱乐新闻多、民生新闻少,文件语言多、生动语言少,领导报道多、群众报道少,而且说教味、灌输味浓,让受众反感生厌;少数媒体个别记者以获利为目的,以监督批评为要挟手段搞负面报道,致使媒体丧失公信力;一些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与党和人民的要求期盼存在差距,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一些编辑记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淡漠了,群众观念淡薄了。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确立新闻工作的坐标,切实纠正各种不良倾向,建立健康规范的新闻工作秩序。

二、坚定不移地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多样,舆论生态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切需要新闻战线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始终把工作坐标确立在基层,更好回应时代要求、满足群众期待,使我们的工作无愧于自身使命,赢得人民信任。

(一)贯彻群众路线,必须解决“三个谁”的问题。贯彻群众路线,首要前提是思想认识的自觉,只有真正领悟群众路线的真谛,才会发自内心服务群众。我们要不断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一要在弄清“为了谁”中明确目标方向。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新闻工作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宣传政策来组织群众,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服务。江泽民同志也指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些重要论述都鲜明回答了新闻事业“为了谁”的问题。现在,新闻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格局发生很大变化,但是为人民服务这个方向不能变,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个原则不能变。弄清“为了谁”的问题,关键是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守住为民服务的新闻宣传生命线,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用到为民造福上。二要在弄清“依靠谁”中获得力量源泉。实践反复证明,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新闻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弄清“依靠谁”的问题,关键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宣传什么、怎么宣传,反映什么、怎么反映,群众最有切身感受,也最有发言权。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基层,把人民群众当作新闻实践的源泉,才能汲取群众智慧,获取第一手材料,才能准确把握改革建设关节点、人民群众关注点、基层实践闪光点,采写出让群众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优秀新闻作品;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为群众提供参与的舞台、搭建互动的平台,真正做到为了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三要在弄清“我是谁”中找准坐标定位。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要甘当实践的“小学生”,策划主题宣传、丰富报道内容、创新传播手段,都要立足实践、问计于民,使新闻工作不断推陈出新、有所突破。要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只有以情换情、以心交心,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朋友、当亲人,更好理解和支持新闻工作。要当好百姓的“好公仆”,倡导什么、提供什么都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感受和实际需要,工作做得好不好、成效怎么样都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新闻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二)贯彻群众路线,必须落实“三统一”的要求。我们的媒体是党的媒体、人民的媒体。各级新闻单位要坚持党和人民喉舌的根本属性,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做到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喜欢、社会各界认可。一要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做好新闻工作,既要坚持党性,紧紧跟着中央走,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党的基本政治路线、重大原则问题、重要方针政策一定要有正确立场、鲜明观点、坚定态度;又要坚持人民性,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真心为群众鼓与呼,使新闻工作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情、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凝聚民力的重要渠道。二要把宣传群众与服务群众统一起来。新闻工作贯彻群众路线,很重要的就是通过宣传动员,引导群众知晓自身利益并为之努力。当前,我们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善于以小见大、以事喻理,通过深入基层、深度采访,用发展的事实引导人、用生动的实践启示人、用群众的感受说服人,讲清楚实现中国梦同改善民生和个人发展的密切关系,引导人们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现在,新闻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要发挥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着力排民之忧、解民之难。近年来,我们的一些新闻媒体在深入基层中注重把听民声与办实事结合起来,不仅发挥媒体优势搭建惠农强农服务平台,而且加大民生报道分量,有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推动一批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服务群众中赢得群众,充分体现了新闻工作的社会价值。这方面的经验要认真总结,把服务群众的工作进一步做实做好做到位。三要把阐释中央和省委精神与展示群众创造统一起来。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推动各项任务更好落实。近年来,我们在新闻实践中,既注重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迅速广泛同群众见面,又善于挖掘一批来自基层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样本。特别是在“走转改”活动中,总结推出治理水土流失的“长汀经验”,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有力推进了生态省建设。实践启示我们,只有找准新闻宣传的结合点,用鲜活的实践成果阐释中央和省委精神,用基层一线的变化反映时代主题,才能更好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贯彻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也是做好新闻工作的不变法则和永恒主题。对于如何做好“三贴近”,大家都有许多经验体会,这里,我着重讲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要着力改文风。文风是党性党风的体现,也关系宣传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媒体的公信力。我们党历来重视文风建设。毛泽东同志对党八股“八大罪状”的剖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短、实、新,反对长、空、假”的重要讲话,都对华而不实的文风作出了尖锐批评,对树立求真务实的文风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我们新闻报道的群众意识更强了,基层元素更多了,报道文风更活了,但也存在正面宣传亲和力感染力不强、时政报道程序化现象尚未彻底改变、典型宣传不够真实可亲等问题。改进文风,就是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学习运用群众语言,说实话、说新话、说百姓的话,用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的真情实感打动群众、感染群众。要着力创新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善于用群众的视角去观察问题,用群众乐意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用群众的语言讲群众关心的身边事,让群众爱读爱听爱看,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另一方面,要着力改作风。关于新闻工作的作风,这些年我们反复作了强调。我们组织新闻工作者开展“走转改”活动,满腔热情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不仅推出了一大批来自一线、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精品佳作,而且使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心灵受到洗礼、作风得到锤炼、思想得到升华,整个新闻队伍面貌发生了新的可喜变化。但调研不深入、文风不扎实等现象仍然存在,甚至个别人不下基层、不到现场,或者到了现场只是蜻蜓点水、做做样子。我们要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深化“走转改”与推进“四下基层”结合起来,推动新闻工作者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过程中,形成扎实深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要继承和弘扬才溪乡调查所体现的那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问题意识,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医就学、住房社保、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深入采访、科学引导,把怎么看与怎么办结合起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更好释疑解惑、凝聚共识;我们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进一步引导舆论监督工作着眼于推动落实、促进发展,把重点放在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现阶段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上,真实反映情况,深刻分析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问题解决。

(四)贯彻群众路线,必须提升“三把握”的能力。新闻工作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的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尤权书记到省委宣传部调研时也强调,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方向不能变。我们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切实在政治上、政策上、导向上把好关把好度。一要提升把握大局的能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闻工作的根本职责。要组织编辑记者深入改革建设第一线,加深对基本国情省情的了解,增进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切实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贯穿新闻工作全过程,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使新闻工作始终与大局合力合拍、同频共振。二要提升做好舆论引导的素质能力。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舆论环境越是复杂多变,我们越是要保持清醒,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有效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特别是新闻报道的时、度、效问题,要认真研究把握。比如,什么问题就报道一下,什么问题跟踪报道?什么问题淡化报道,什么问题强化报道?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报道,什么问题看看后续发展再报道?等等,这些问题要把握好不是简单的事。这要求我们新闻单位的领导班子、记者编辑同志们除了具备相当的思想政治素质外,还要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判断能力、业务水平等,真正成为舆论引导工作的行家里手。三要提升把握新兴媒体的能力。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民5.9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4.64亿人,占78.5%。从我省来看,截至2012年底,全省网民达2280万人,普及率61.3%,居全国第四;手机上网用户达1823万人,占网民总数79.9%。现在,网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存在虚假信息、网络侵权、跟帖评论、虚假低俗广告、网络淫秽色情、“标题党”、负面新闻扎堆、客户端服务、新闻信息刊播来源等“九种乱象”。要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针对“九种乱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微博客、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互动栏目管理,不断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按照中央领导批示精神,组织策划好坚守“七条底线”(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的宣传,发挥重点新闻网站和主流媒体法人微博作用,采取座谈交流、网上讨论、刊发评论等方式,强化互联网行业和广大网民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互联网时代对做好网上群众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完善网络发言人、网络问政、网络社情民意等机制,运用网言网语与网民真诚沟通,巩固扩大网上群众基础。

三、努力打造一支忠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水平,关键靠班子、靠队伍、靠人才。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着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努力做到有守、有为、有担当,不断夯实群众基础,开创新闻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以党的领导凝聚队伍。坚持党管媒体,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加强新闻媒体领导班子建设,牢牢掌握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权,强化管理责任、把关责任,切实从政治上、内容上、程序上、技术上等各个方面落实正确导向的要求。舆论阵地的领导同志们除了政治上可靠之外,在理论上、采编上、笔头上或其他专长上也有真本事,增强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驾驭能力。今年初,省委宣传部会同省委组织部印发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区市主要晚报都市报负责人管理的意见〉的实施办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完善重要舆论阵地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坚持把导向把关的能力、正面宣传的水平作为衡量媒体负责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新闻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要着力从政治上培养队伍,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培训,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决守住理想信念的主线,强化无畏担当的责任意识。要突出思想政治建设,把贯彻群众路线的要求融入新闻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各方面,使新闻工作者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倡导者、推动者、示范者。

(二)坚持以基层实践磨练队伍。新闻战线只有扎根基层沃土,经受实践磨历,才能找到自身不足,锤炼品质作风。要牢固树立新闻宣传“源于生活、还原生活”的理念,发扬“光着双脚跑新闻”、“田间地头当舞台”的优良传统,把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作为自觉追求和行为习惯,不仅身到基层、更要心到基层,不仅集中走基层、更要经常走基层。要精心策划“新闻记者走基层”、“记者为百姓办实事”等专题专栏和采访活动,以项目带动、项目评比的形式推动更多新闻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各级新闻单位负责同志要发挥示范表率作用,腾出更多时间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要健全完善基层联系点、基层挂职、蹲点调研等制度,完善业务考核、业绩评价、评优评先等政策措施,使贯彻群众路线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抓活动”向“促常态”转变。

(三)坚持以职业道德规范队伍。恪守职业道德,做到守土有责,是新闻媒体权威性、公正性、纯洁性的基本要求。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新闻工作理想、新闻工作责任、新闻业务技能、新闻工作良心等,落实到具体的要求上,主要看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不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不是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新闻工作者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是根本途径。要引导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道德观,学习党中央对新闻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宣传纪律,明确新闻工作的性质与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努力做到洁身自好,自觉抵制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不良现象。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三项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对照“四风”查找和整改新闻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协会作用,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新闻队伍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摘自袁荣祥同志在2013年全省重要舆论阵地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给新闻界上党课的讲话,本文略有删改。)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导向

蔡小伟

一、近年来我省新闻宣传工作的成绩及有益经验

近年来,我省新闻战线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在省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下,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递正能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新闻宣传基调鲜明、主题突出,精彩纷呈、反响良好,在服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持续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中宣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

各地各新闻单位深化“走转改”,深入“转正改”,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系列重大主题宣传,集中推出一批基层气息浓郁、内容鲜活生动、文风朴实清新的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省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新思路、新进展、新举措、新成效,引导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各新闻单位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阐释“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实现路径和根本保障,广泛报道群众身边默默奉献、不懈奋斗的先进典型,激励、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各地各新闻单位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经济工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革创新、扶贫开发等主题宣传,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地各新闻单位结合新一轮改版创新,深入改文风,提高了新闻报道质量,提升了新闻宣传的实效,深化了新闻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一是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作为新闻工作的生命线。二是把着力壮大主流舆论作为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的制高点。三是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落实“三贴近”的原则指导。四是把加强改进创新作为新闻工作的不竭动力。五是把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和活动作为增强新闻工作吸引力的有力抓手。六是把深化对台业界交流合作作为新闻工作服务两岸和平发展的着力点。七是把加快转型发展阵地拓展作为提高新闻工作影响力的重要保证。这些宝贵经验,体现了我省新闻战线在新时期的成功探索,一定要长期坚持、大力发扬,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二、我省新闻宣传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我省新闻宣传工作面临难得的新机遇,也遭遇了新的挑战。正确分析形势和任务,才能做好下一阶段的新闻工作。

1.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对新闻战线提出新任务。十八大吹响了实现“中国梦”的进军号角,全国新闻界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新闻战线引导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的任务更加光荣而繁重。

福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实施“三规划两方案”,继续打好“五大战役”,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民生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和各级政权机关建设取得新的成绩,闽台交流不断深化,福建站在新的起点上。新闻战线凝聚改革共识,动员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推动福建更好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任务更加光荣,更加艰巨。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要求,推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鲜活事例,为新闻工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闻素材;全省3700多万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提供的精神力量,为新闻界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召唤新闻人去广泛宣传、热情讴歌。

2.国际国内舆论斗争形势更加复杂和尖锐对新闻战线提出新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中国的快速发展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念、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实施各种牵制遏制和战略围堵,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推销其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极力贬低和丑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渗透反渗透斗争更加尖锐复杂。“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傲慢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等恶意论调轮番出台。当前,网上与网下、境内与境外、主流与非主流舆论相互影响,社会舆论走势变得复杂而不稳定,不可控性大大增加,新闻宣传任务加重,难度加大。

3.广大人民群众对舆论引导有了新要求。在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在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迭加之下,群众对权力的焦虑和利益敏感不断上升,我们党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加大。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带来利益调整、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的观点看法和实际行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提高,维护自身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意识更强,很多群众希望通过媒体发声维护自身权益,读者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自主性、选择性、分辨力大大加强。这对舆论引导工作有了新要求。

4.舆论格局的新变化对新闻工作提出新课题。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舆论格局,带来新的舆论生态。网上信息的海量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使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竞争上面临巨大的挑战。网络传播实现跨群体、跨地域、跨国界传播,信息传播的自主、即时、互动特点更加突出,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并存与互动的倾向更加明显。新的传播特性,对传统的新闻管理制度提出新挑战。

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稳步推进,一些新闻单位转企改制走市场。但其中有些媒体转企后把经济效益放在社会效益之上。新闻从业人员身份复杂,很多从业人员没有事业编制,一些年青采编人员,职业流动性变大, 社会责任感缺失,对所供职的媒体缺乏归属感、忠诚感,给媒体内部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对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和新闻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总之,在这四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新闻宣传工作作为的空间和舞台更高更广,同时,舆论引导工作要求更高,新闻宣传任务加重,新闻管理难度变大,新闻宣传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繁重。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为我们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认清肩负的责任、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三、我省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不足和一些不良倾向

我省的新闻宣传工作总体上导向正确,成效明显,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面前,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良倾向,一些新闻单位在新闻宣传的思想认识、方法手段、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自身科学发展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与新的时代变化、新的任务要求、新的舆论环境不适应、不同步、不协调,舆论引导和媒体调控上还存在着加强改进的空间。虽然很多是全国都存在的问题,是共性的,但绝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急需提高。新闻单位一些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工作的主动性不足,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发展存在的负面影响发酵,加上近年来大批新人加入新闻队伍,让一些人对新闻工作的喉舌性质、基本方针、工作原则方面等基本问题产生模糊认识。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基本观点,如“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标志”、“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是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还有正面宣传为主方针、舆论导向的“祸福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等。学习、熟悉、掌握这些观点对于新时期我们做好新闻工作,正确回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分析今天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担负起光荣的使命。但是,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对西方敌对势力渗透我舆论阵地的警惕性不高,对意识形态斗争掩饰下的国家利益之争认识不清,个别人提出要把党的新闻媒体变为“社会公器”;个别人片面地认同西方的传播学,淡化媒体的党性原则,力图用“信息传播”替代“新闻宣传”。个别媒体对党管媒体的认识存在偏差。还有一种不良倾向是一些市场化媒体把社会主义媒体的性质抛之脑后,认为扩大自身影响就要赚眼球,要拼噱头。

2.导向意识有待强化。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新闻报道把握正确导向,倡导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弥合社会分歧,促进社会和谐,应该是很明确的职责。但一些媒体舆论监督不真实、不科学错误地把舆论监督变成负面炒作,连续以大版大版的篇幅报道负面的事物,有悖导向原则。一些新闻媒体在报道社会热点中漠视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热衷于娱乐化,热衷于低俗化,热衷于报道耸人听闻的新闻,不经思考,不去求证,有闻必录,甚至歪曲新闻事实,写一些漂浮、低俗的报道。

3.群众观点还要加强。一些媒体和记者对群众感情不深厚,不纯朴,没有与群众、读者建立起血与肉的联系,采访不深入,写不出打动人心的报道。在工作中,没有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一些媒体要么一味唯上采访报道,紧盯着领导,眼中没有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要么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有时是导向意识强,也想维护群众的利益,但是时机没找准,结合点没找准,技巧没把握好,仍然无法让群众满意。要认真研究新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看怎么报道才能更好地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通过深入阐释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好地推动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4.创新步伐仍显滞后。一些媒体沿用过去老的宣传方式,简单地把新闻报道与宣传鼓动等同重叠,尊重新闻规律不够,没按新闻规律办事,没有把注重时机和抢抓时效统一起来,没有把加深烙印感和报道新鲜事物统一起来。一些媒体的新闻报道影响力小,报道的经验推广不开,报道的先进典型没人学习。报纸、广播、电视每天热热闹闹,给读者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不多。比起中央媒体,我们的报道水平和技巧有很大差距。一些人不考虑网络时代受众接受心理和接受习惯,新闻报道内容方式手段改进创新步伐不大,吸引力、感染力大打折扣。在实践中,居高临下式的语气,单向传播式的报道,公文化、程式化的报道,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在网络传播海量、快捷、互动频繁的优势面前传统媒体显得苍白无力。传统媒体上的“旧闻”不少。有的新闻,包括正面报道,网上已经出来两三天了,传统媒体还没出来,等到网上炒翻天了才跟进报道。传统媒体上,除了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比较及时外,“当日新闻”和“昨日新闻”缺乏,“近日”的报道不少,有的报纸报道的新闻事实发生在半个月前,与互联网的快捷无法比拟。一些媒体对互联网条件下传统媒体的优势研究不够,探索和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专业,及时适时提供“标准答案”,思想性、深度性强的优势力度不够,一再被动。

另外,在开阔思维,创新思路,积极运用先进科技手段等方面,也有改进的空间。

5.媒体自身经济发展压力加大。近年来,媒体竞争加剧,我省新闻单位积极开拓多种经营,新闻单位的实力和影响力有所加强,但是传统媒体的负担和压力普遍加重,事业产业发展内生活力与传媒发达地区存在差距。部分报刊发行量和广告量双下降,部分地区电视开机率持续低迷。一些新闻单位应对竞争缺乏良策。媒体是影响力经济,没有权威,没有地位,没有影响力,也就没有经济效益。在竞争中,体量小的新闻单位更显劣势,在吸引人才和发展资金方面困难加大。

6.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省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但也存在与事业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的现象。新闻从业人员面临宣传和发展的多重压力,在社会转型中遇到的考验也越来越多。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在新闻实践中有所暴露。思想素质上,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理论根底不牢,政治敏感性不强,对党的新闻工作基本要求似懂非懂,对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判断不准。少数从业人员没把自己当做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以旁观者的心态看待一些社会问题。职业道德上,一些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精神道德与党和人民的要求期盼存在距离,责任意识不强,职业荣誉感缺失,简单地认为自己在“赚工分”,搞形式主义,以稿谋私,甚至以批评报道要挟采访对象,导致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低俗之风屡禁不绝。业务能力上,一些从业人员对上不了解,对党和政府一段时期内的决策部署了解不够, 对下也不了解,不能很好把握社情民情和基层实际,横向上视野不开阔,学习不深,积累不够,采编的报道不出新不出彩。工作作风上,一些从业人员不爱岗敬业,得过且过,作风懒散,怕苦怕累,贪图安逸,不遵循新闻工作的基本工作规范。队伍结构上,复合型人才和专家型人才总体上缺乏。新闻单位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拥有专业、职业的新闻采编队伍,而能经营、懂管理、善投资、精技术的专才缺乏成为明显的短板。

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在改革攻坚期和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多样多变,互联网上众声喧哗,一些商业网站片面追求利润发布信息,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的背景下,党委、政府对新闻宣传的要求更加明确,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引领主流舆论和主流价值观,提供权威信息的期盼越发热切,因此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任务更加光荣而艰巨。党和人民的期待和需要,是我们坚守阵地的核心竞争力和不竭的动力。

在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中,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新闻媒体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新闻媒体应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按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把好导向,深入实际,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闻战线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相一致的,与把好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相一致的,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相一致的,与坚持我国新闻管理制度是相一致的。

1.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党管媒体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根本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媒体不是个人的工具,也不是哪个部门的工具,它只能是党的工具。这点我们要保持清醒。我们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对于党的基本政治路线、重大原则问题、重要方针政策,必须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准确地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要在组织上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着眼形势任务需要不断提高新闻媒体领导干部的舆论工作水平。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媒体的领导人要“有两把刷子”。党管媒体的要求要落到实处。对新闻单位干部的任用、管理、晋升要与执行宣传纪律挂钩,对政治立场和政治导向上出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党管媒体的要求贯穿到市场化运作的都市类媒体和商业网站,强化其社会责任和导向意识。

2.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事业对新闻宣传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动摇,从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出发,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以大事要事难事宣传为重点,主动融入大局,推动实际工作。

新闻实践中,影响大、反响好的新闻宣传战役,首先是选取的主题紧扣中心工作,切中时代需要。主题选准了,角度找对了,文章就比较好做。近期,各地各新闻单位要精心组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三个必须”宣传,组织好经济形势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建设美丽福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改革、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等主题宣传,积极配合实际工作进展,挖掘典型案例,多形式、多侧面地跟进报道,将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舆论先行、舆论推动的作用。围绕大局要有中心观,策划选题时,要充分考虑报道的社会效果是不是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稳定,是不是符合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要求。

要深入基层找大局。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是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集中体现,大局根植于基层和实际,不是高高在上的。中央和省委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必然在基层的火热实践中体现,在基层干部群众的努力和奉献中得到体现。大局既是努力方向,又体现在一个个基层的新鲜事物中;大局是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人民群众的诉求、心声。我们要上下结合,吃透两头,把国计和民生结合起来,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以小见大、短中见深、由点及面、以事喻理,既宣传好党的主张,又反映好人民群众的心声。福建日报开展的“党报记者基层共学十八大精神”系列采访活动和省广电集团喜迎十八大纪录片《领航》,就成功地上下结合,以具体的实践阐释理论、政策,受到受众和领导的一致肯定。

3.着眼建设性,引导社会热点、开展舆论监督。收入分配、就医就学、住房社保、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难点是社会舆论的聚焦点和舆情发生的源头。做好热点引导,要将“辩证看”和“务实办”紧密结合,着力推动化解问题、疏导矛盾、排忧解难,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中引导舆论、提升引导效果。要直面热点难点,及时介入各项民生工程建设过程,把舆论引导和回应关切相结合,把展示成效与跟踪过程相结合。要搭建沟通平台,推动群众与有关部门良性互动,形成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

舆论监督要把握好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真实、客观、理性、冷静,要坚持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党和政府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选题进行监督,还要善于借助人大、政协系统和纪委、行政监督的力量,形成监督合力。要把好监督节奏,力求取得实效。要加强舆论监督的管理。舆论监督的权力是党委政府和人民授权给我们媒体的,要掌握在媒体的领导班子手里。这个权力,不是我们媒体自身的,更不是记者自身的。对选题、采访、核实等几个环节都要把握好。要讲求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对一些案件细节的披露,不能搞成“普及教育”。在监督中,要防止“用力过猛”、“一拍就死”,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当事部门和当事人勇于改过、积极补救的行为要给予后续报道,以求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

4.坚持改进创新,提高宣传实效。社会的发展、受众的期待、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竞争,无不在时刻逼着我们不断创新。创新是全方位的,但最根本的是内容上的创新,关键是要增强新闻报道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和实效性。要学习《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最近改进创新的做法。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特征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语境下,发挥好传统媒体的优势,努力提高新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一要增强思想性。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优势在思想性。要深入阐释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战略部署和政策走向。善于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信息流中找到社会发展进步的脉络,以独到的站位和视角帮助读者正确地观察、思考、分析和评判。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挖掘、推广来自基层的创新创造,将展示成绩与揭示经验结合起来,推动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结合起来。二要增强贴近性。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将“枪杆子”和“笔杆子”紧密配合,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新闻宣传更要紧贴实际。某种意义上说,问题是新闻之源。要贴近实际,树立问题意识,主动思考改革发展的前沿问题和事物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我们有些正面报道,报了就报了,不知道它要解决什么问题。经济工作中有很多实际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破解。如怎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局部过热问题,怎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怎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怎么解决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问题,等等。但是我们一些经济报道,没有跟问题相结合,没有针对性,或者浅尝辄止,没说透,报道与实际经济工作形成两张皮。要深入把握人民群众的期盼心声,如实地将其传播出来。要紧密配合党委、政府处理突发事件,尽早发出权威声音,有效引导舆论关注,稳妥应对舆情危机。要拓展前瞻思维,当好“瞭望者”,传达时代气息,敏锐地捕捉社会发展的新事物新苗头。三要增强服务性。要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社会信息需求的新变化,积极拓展媒体的服务功能,为受众提供更多及时丰富的实用信息,提供更多积极健康的民生节目。比如海峡都市报的“968111公众服务平台”,依托海峡都市报社的品牌优势,吸纳众多知名厂家加盟,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目前已向全国20多个城市拓展。省广电集团电视综合频道近期新闻联播改版比较成功,信息量、服务信息增加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与东南卫视新闻形成差异化发展。福建日报、一些地市媒体的改版效果也很好。四要增强感染力。要持续改文风,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角,把火热实践作为报道的主题,坚持多用数据说话,多用事实说话,切实做到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充分利用官方微博、短信平台等现代网络手段与受众积极互动,吸引受众参与。媒体主办一些社会活动,也是增强互动,扩大影响力的有力手段。

还要善于借助最新科技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阵地。在实践中,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把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结合起来。

5.坚持以我为主,积极引领网络思潮。网络对现实生活的介入越来越深,网络的动员能力不容我们忽视。网络新闻这一全新的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一些媒体被网上负面信息“牵着鼻子走”,盲目跟风炒作,甚至刊发网民蓄意编造的假新闻。最近公安机关打击一批造谣传谣的网络推手,暴露出网上谣传之害。要坚持以我为主,积极主动发声,引领网络思潮,努力掌握舆论互动的主动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煽情化、低俗化、偏激化的网络思潮,以积极健康向上、客观理性全面的主流舆论加以引导。要认真分析网络舆论,既把它当做体察民意的“晴雨表”,又不能盲目地把网上声音当成社会主流舆论。要加强与网络媒体的互动联动,及时回应有价值的网上消息,以真实、权威、客观、翔实的报道引领舆论走向。积极探索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动员网民、组织网民共同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像国新办组织广大网民开展“中国一日”记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央视《新闻调查》节目动员网友拍摄各地违规豪华办公楼图片那样,成功地动员网民、影响网民。现在网络上有一股编造假新闻的暗潮,我们的媒体在转载、发评论时,对太离奇的新闻一定要多个心眼,核清事实。有些假新闻专门编造好人好事,也要警惕。使用互联网信息作为新闻线索,必须查证信息来源,核实内容真伪,遵守著作权法律法规。严禁使用未经核实的微博信息,或以未经核实的微博信息为线索进行报道。严禁使用低级庸俗的网络信息。要准确把握网民心态,主动阻击网络谣言,通过严谨核实和深入调查,回应关切,澄清传闻。近年来,中央媒体针对网络传言开办一些栏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人民日报》开办《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回应》,中央电视台开办《真相调查》等专栏,就很多涉及重大灾害和社会事件的传言及时进行调查和辟谣,澄清事实,收到良好效果,值得学习借鉴。

6.加强新闻管理,规范采编秩序。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是促进各新闻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当前我省新闻事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失范行为。要认真贯彻落实近年来中宣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微博客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等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具体的执行办法,切实把文件要求落到实处。

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和媒体主管主办单位、记协组织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管理,力求取得实效。针对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等新闻界突出问题,要强化综合整治力度,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查处力度,力求弘扬正气、净化队伍。要完善监督机制,畅通举报受理渠道,认真核实、处理来电来信,严肃处理,公开通报处理结果。要剖析差错案例,举一反三,强化媒体内部采编业务流程管理。要狠抓制度的落实执行,将新闻主管部门的指令及时传达、执行到位。

对媒体微博和新闻从业人员以职务行为开设的微博,要在规范中发展。从实践看,网友对媒体的官方微博很关注,有的就是抱着挑刺的态度看我们的微博怎么运营。媒体的微博出问题,就会影响到媒体的形象,影响到新闻战线的形象。目前看,媒体自身的危机公关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出现错误后,诚实面对是最佳的办法,在微博上诚恳道歉比私信别人请求删除有关评论效果肯定要好。

7.抓住发展机遇,打造强势媒体。传统

媒体发展遭遇一定的困境,所办的新兴媒体也遇到盈利模式不清晰、融资难等发展瓶颈,这时候一定要图谋突破,积极稳妥地推动转型升级。只有发展了,才能更好地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也才能更好地拓展阵地。我们面前,既有困难,也有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关键在于扬长避短。互联网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传播革命,让传媒业更加深入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为传媒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而国家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和经济消费升级为传媒业提供了持久的机遇。

转型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抢抓机遇。要发挥传统媒体的资源、品牌、专业等方面优势,向新兴传播领域拓展,提高数字化采编播能力,实现传统、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是坚持区域发展优先,把新闻单位在一定区域内长期积累的品牌效应、政治优势、社会关系和人脉关系等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二是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抓龙头,即以内容为龙头,将高质量内容产品与新技术、新渠道结合。铸链条、建集群,即在多元化内容产品经营和信息增值服务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探索传媒与科技、教育、金融、旅游、娱乐、文化园区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产业的融合式发展,举办金融节、汽车展、住博会等大型展销活动,努力做大规模,做强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用高科技创新业态。一方面以数字技术提升信息采集能力,促进媒体的全媒体生产,一方面拓展信息服务水平,探索全方位运营。四是坚持提供人才支撑。既要自己培养经营人才,又要积极引进人才,健全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五是坚持走适合自己的路子。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适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阶段的转型战略,找寻可行的转型之路。我省一些媒体已经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办法,大家还可以多学习借鉴国内、国际同行的成功做法。推动发展,要立足自身实际,比如一些行业类媒体,依托本行业的企业集团,把服务企业与服务行业、服务公众结合起来,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是为了更好地肩负起媒体的使命和责任,是为了坚守传媒作为党在思想宣传战线上的重要阵地和社会公众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要让坚守和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而不能抛弃主业、改变传媒的属性,不能转型成唯利是图的企业。

8.加强沟通互动,形成工作合力。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需要多部门齐心协力,通力配合,发挥事实引导、政策教育、新闻宣传的工作合力。宣传管理部门可以牵头建设常态化的互动沟通平台,让新闻行政管理部门、新闻单位与有关部门定期一起梳理新闻宣传得失,分析舆情走势,寻求应对之策,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新闻宣传工作、支持新闻宣传工作的良好氛围。新闻单位也可以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基层干部群众、受众代表、网友代表等座谈交流,联络感情,交换看法,争取社会各界更加支持新闻单位按照新闻规律采访报道。有时候新闻单位觉得刊发一些公文化、文件化的报道是无奈之举。这需要新闻单位主动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沟通互动,解释事由,提出建议,形成共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各层级媒体之间也要密切配合,形成宣传合力。要拓宽视野,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联动互动,借力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与人民网、新华网、新浪微博、搜狐网等强势新兴媒体,还有一些境外亲我媒体联合开展新闻宣传,优势互补,扩大影响,实现多赢。在开展重大主题报道方面,各地市有什么需要,可以及时向省委宣传部汇报、沟通,以便协调更多、更高层次的传媒共同参与。

五、深化“走转改”、“转正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

队伍建设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信息大潮汹涌而来,舆论格局急剧变化,新闻媒体加快转型发展,传媒在价值观、内容、渠道、人才、机制、创新能力等多层面展开竞争。新时期,我们的媒体坚守阵地、壮大实力、扩大影响的任务更加光荣而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一批熟悉新闻宣传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人才,造就一批人民群众喜爱的名编辑、名记者、名播音员、名评论员、名主持人,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之一,也是一项需要持续着力的基础性工程。

1.加强学习培训。网络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加强学习是提高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的有效措施,是克服“本领恐慌”危机感的有效办法。首要的是学习政治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央和省委对加强新闻战线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培训非常重视,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开展全员培训,引导新闻从业人员深刻认识党情国情民情,正确认识新闻工作作用和社会责任。在座的各位是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的负责人,一定要带头学习,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社会、分析问题、把握规律。新闻工作具有特殊优势,观察社会、解读热点是我们的工作内容,我们有机会与社会各界打交道、交朋友,天天接触丰富多彩的实践生活,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学好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就像扎下了根,就能融会贯通,不断从书本和实践中吸收营养,就能更好地把握事物规律。

要在学习中提升新闻理念。要树立新闻即眼光的理念,开阔视野,提高站位,把从全国、全局层面观察事物、探求规律与从海峡视角出发、从本地出发捕捉新闻结合起来。要适应透明、开放的信息传播特征,强化公开透明、开放互动理念。要改善知识结构,争取岗位成才。新闻工作涉及各行各业,我们既要掌握新闻工作业务知识,还要了解、熟悉采访对象的行业知识,才能够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引领风尚,提出富有启迪性的见解,写出深刻独特的文章。要推动新闻单位构建多层面的研讨业务的机制,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倡导学习名家、学习先进、学习名篇,鼓励互动交流、观点碰撞,及时总结反思重大宣传战役经验教训,建设学习型的团队、学习型的媒体。

2.增强群众意识。“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大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响应,各新闻单位负责人纷纷带领队伍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大家接受了锤炼,提升了认识,为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几次带领我们走基层,产生良好效果,对我们教育很大。“走转改”是新闻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载体,各地各新闻单位要结合省委部署的“四下基层”,“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等活动,持续深化活动,完善领导带头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版面时段保障制度等机制,切实增强新闻队伍的群众意识。一要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推动新闻从业人员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走出个人喜怒哀乐的小天地,“跟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摆正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自觉地服务群众,学习群众,改造自我。二要进一步以人民群众为报道的主角。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源泉,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实践是新闻宣传的活水源头。我们要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多反映群众的创新创造,多展现群众的精神风貌,多传达群众的诉求心声,让新闻媒体的版面、荧屏更加清新,让新闻报道更有亲和力感染力。三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群众评价机制。要认真听取来自基层的意见,找准存在问题,深入剖析根源,切实改进提高。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检验新闻工作的第一标准,把群众意见作为衡量新闻工作优劣的最好尺子,克服有的新闻单位关起门来搞自我评价、自我认可、自我欣赏的问题,要探索建立当面听取意见建议、问卷调查等多层次群众评价机制。权威媒体、主流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不能靠自我标榜得到,而要靠老百姓真诚认可。四要进一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新闻战线既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要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大力报道活动中各地各部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报道有关部门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在服务基层一线中整改,在基层找准问题,主动服务,促进党群关系更加密切。新闻媒体要加大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生活服务的力度。

3.培育职业道德。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十年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明显的进展和成绩。但在作风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同志经受不了市场经济的考验,被金钱所俘虏,从事有偿新闻,个别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享乐主义、形式主义等四风问题在新闻战线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人身上存在“懒”、“散”、“软”、“飘”的不良倾向,工作上马马虎虎,采访不深入,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新时期,新闻工作者更应该传承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一是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记者从职务行为上讲,没有自己的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要牢记我们手中的笔、话筒、荧屏、版面,不是记者自己的,不是媒体的,而是党委、政府的,是人民的。二是讲党性,讲政治,守纪律,坚持党性原则,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全省工作大局。在我们的报道上,都要体现这点要求。要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采访纪律等。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报实情,讲真话,鼓实劲。四是坚持敬业奉献,任劳任怨,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历史告诉我们,采编人员能否成名成家,能否在业界打响名头,在于业务是否精湛,在于能否写出打动人心的名篇佳作。今年在抗台风“潭美”中,深夜两三时,我省大批记者包括中央媒体的记者还在一线。这样的记者,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职业精神应该得到弘扬。五是诚实公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真严肃考虑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六是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严守法纪。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既要从外部监督、帮助扶持入手,更要从新闻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端正追求方向入手。从外部上说,要结合“走转改”、“转正改”活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培训,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各新闻单位要鼓励探索创新,鼓励公平竞争,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氛围,以先进促后进。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要传承优良传统,提升格调品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校正人生目标,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勤走、勤思、勤学,精益求精,不懈努力,坚决拒绝做“老爷记者”、“车轮记者”、“文件记者”、“电脑记者”。

4.加快人才培养。人才是事业的支撑。要完善人才规划,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抓住培养、引进、使用等关键环节,加强人才建设力度,为新闻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要培养锻炼固有人才,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融入新闻事业产业发展的过程,用事业发展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在重大新闻宣传战役中和事业发展关键期锻炼人才,用好人才,培育骨干,形成事业发展、水平提高、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要努力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业务考核、业绩评价、评奖表彰等激励奖惩机制,优化用人环境,激发工作活力,充分调动新闻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注意培养锻炼经营和管理人才,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与专业技能互补的人才队伍。要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探索项目引进、柔性引进、智力合作等形式,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团队素养。在招聘新人时,可以适当招聘些非新闻、中文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以改善队伍结构。要坚持把严格管理和关心关爱结合起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宣传部门、记协组织和新闻单位要热情关心、理解爱护新闻工作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积极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待遇,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单位归属感、职业荣誉感。

2013年全省重要舆论阵地领导干部培训班

8月下旬,我省举办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题的全省重要舆论阵地领导干部培训班。根据省委尤权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的要求,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在开班式上向省市新闻宣传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各新闻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约300人传达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并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8月29日,省委尤权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对全省新闻界迅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扎实部署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给予充分肯定。

省委着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提升新闻队伍整体素质,高度重视在全省新闻界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省委尤权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特意给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出题目”,请袁部长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参加培训的人员上党课。袁荣祥部长亲自研究审定在福建新闻战线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的实施意见。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后,又指导培训班对课程安排设置及时进行调整,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内容的重中之重、贯穿始终。

袁部长在上党课中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旁征博引的论述,发人深省的现状分析,引导大家深刻认识到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大家坚定不移地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中去,强调要努力打造一支忠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大家就如何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如何落实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宣传群众与服务群众统一起来、把阐释中央和省委精神与展示群众创造统一起来的要求,如何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如何提升把握大局、导向和新兴媒体的能力,梳理出数十条建设性意见。

培训期间,组织参训人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邀请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网络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新闻学会等单位负责人作当前舆论态势下如何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加强媒体管理、突发敏感事件舆论引导等系列主题讲座和福建省情、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介绍。结合培训举办的“海西传媒讲坛”推出了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讲座,先后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开讲。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组织大家认真研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有关党的群众路线论述。

为了使新闻宣传更主动地融入大局,更有力地推动工作,福建在培训期间组织了4场次座谈讨论。结合实现“中国梦”,推进福建省委加快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以及其他各项中心工作,进一步引导大家站在更高层次、更宽视野上强化新闻宣传的大局观意识。同时,收集了近年来省内外新闻实践中的正、反案例,深入进行剖析,总结经验教训,让大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杂音噪音中看清大局、融入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大家表示,将进一步组织好经济形势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美丽福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个必须”、扶贫开发等重大主题宣传,为福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持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大家反映,尽管培训时间不长,但通过领导授课、专家辅导、座谈讨论、案例剖析等方法手段,不断启发思路、拓展视野,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坚持媒体的党性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是媒体的生命线,必须坚持不懈讲,并落实到每家媒体、每篇报道上;坚持群众路线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工作的迫切要求,是解决当前新闻界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中去,努力打造一支忠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新闻队伍。

按照中宣部等四部门“分级分类、各负其责、不留死角、务求实效”的要求,福建除举办全省重要舆论阵地领导干部培训班,还将于9月至11月开展为期3个月的“全省新闻战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网络培训”,全省各地各新闻单位将分别举办媒体领导干部培训班和新闻采编播人员培训班。全年培训新闻从业人员将达一万余人次。(俞增辉、林敏芳)

群众路线与新闻工作

蔡小伟

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转变作风文风,既是一个理论课题,又是一个实践课题。新闻宣传工作本质就是群众工作。深化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自觉树立群众观点,对于拓宽视野、提高站位、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和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新闻工作的本质要求

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讲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另一方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讲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正是因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不仅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还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三大历史成就,实现了从“民族独立”到“民族自立”再到“民族富强”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梦”。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真正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党的事业就发展顺利,人民群众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什么时候背离了群众路线,脱离了群众,党的事业就受挫受损,人民群众利益就蒙受巨大损害。

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新闻工作的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新闻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科学方法。建党92年的光辉历史,是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同甘共苦的奋斗历史,也是新闻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在战争年代,我们的报纸、电台、通讯社及时传递党的主张、积极组织发动群众,成为活跃在全国的另一支“军队”,成为党夺取革命胜利的“两竿子”之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既生动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重大成就,展现发展的大好形势,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赞美群众的创新创造,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答群众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在不同阶段,用扎实细致的工作引导舆论、服务民生,凝聚民心、汇聚民力,充分发挥服务工作大局、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为了谁、我是谁、依靠谁”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对新闻工作的本质要求。

二、新形势新任务下新闻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群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对福建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福建发展,使福建保持比全国更快一点的发展速度,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广泛凝聚民心民力,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在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多变多元、传播格局深刻变革的情况下,如何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前提下,通过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架起党委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化解热点难点,把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凝聚起来,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是新闻工作的重大职责,也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可以说,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不仅没有过时,而是作用更大了,要求更高了。

近年来,我们坚持开门办报(台、网、刊),从“八闽行”到“走转改”,从“下解办促”到贯彻“八项规定”、“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等,我们持续推进、常态化开展,新闻队伍的作风总体是好的,新闻宣传的文风改进也是明显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在践行群众路线方面,一些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还比较突出。如有的同志宗旨意识不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淡薄,导向意识丢失;有的同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少,即使下基层也是摆摆样子,采访“沉”不到基层,蜻蜓点水找例子、凭空想象编故事,报道看不见群众,表达缺乏亲和力,“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现象时有存在;有的同志纪律执行不严格,工作消极,劳动散慢;有的同志安于现状,对传播格局深刻变化认识不够,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的单位对群众的呼声要求和期盼重视不够、反应不快、落实不力等等。产生这些问题,在主观上有群众观点不强、群众感情不深的问题,客观上有封建主义官贵民轻,西方资产阶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影响,以及面对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一些同志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等。

媒体上老百姓的份量有多重,媒体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就有多高。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广大群众。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了解党委政府政策的成效,才能了解群众的思想脉搏、利益关切、实际需要,才能在赢得群众中展现价值、发挥作用。同时,在精神文化产品的提供和服务方面,也只有树立群众意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才能受欢迎,才能不断开辟出新的服务领域。

三、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推动新闻单位各项工作

1、把群众路线贯穿办报(台、网、刊)工作始终。新闻宣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尤其是随着网络发展,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新闻媒体要把自觉践行群众路线作为重中之重,在服务好群众的同时强化引导,彰显主流。

当前有几点认识我们要坚定,防止迷糊:

一是坚持群众观点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不隐瞒自己的立场和倾向,既强调新闻的党性,也强调新闻的人民性,并指出这两者是统一的、一致的。正因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我们党至高无上的理念,党不允许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表,不允许成为少数人的代表,不允许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所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永远是党的媒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鼓吹媒体是社会公器,超阶级的绝对新闻自由,只为小部分的资产阶级服务;私人办媒体,搞资本垄断、金钱垄断,维护的是一部分人的利益。为大多数人服务还是为少数人服务,这是我们与资本主义新闻体制的根本区别。

二是坚持群众观点与把好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相一致的。导向不把好,把小问题炒成大问题,最终群众利益受到损害。江泽民同志有过“祸福论”,这一理论的实质是把舆论工作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因为绝大部分群众并不是喜欢看负面的阴暗面的东西,他们希望的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健康、充满温暖善意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的报道必须以群众生活为源泉,着力反映社会发展的主流,集聚发展正能量。这个主流,就是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人民群众呈现出的崭新的良好精神风貌。当然,我们的社会是存在负面的问题,但那是个体的、微观的真实。把握群众期盼和社会主流,让报道跟社会的发展相统一相一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道理也在这里。

三是坚持群众观点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一致的。什么是大局?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就是大局。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都是围绕群众利益来展开的,所有工作包括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群众。党委政府想做的、群众需要做的,是我们报道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现在的问题是,一说围绕中心,我们就只报道上面,不报下面;只报道领导,不报道群众;只报道工作,不报道新闻;甚至一些同志不知不觉中还成为某些官员搞形式主义、作秀的枪手和工具。做到两者相一致,既要讲清发展形势、态势,讲清党委政府的政策举措、推进情况,还要有问题意识,从实际工作、基层群众中发现问题,推进中心工作的落实、问题的解决。

四是坚持群众观点与加强、改进舆论监督是一致的。媒体有批判的功能,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但不是说,只有多搞舆论监督才是反映群众心声,才是走群众路线。我曾多次说过,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很重要,依法是前提,客观准确是基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监督建设性监督是根本。要知道,任何细节的失真都会导致全文不实,不仅达不到监督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大局,因此舆论监督一定要确保真实,没有任何差错和不实,其他报道同样要真实。更重要的是舆论监督要有好的社会效果,这就需要有度,过了就可能会演变成负面炒作,就会干扰大局。

五是坚持群众观点与新闻管理制度是相一致的。我们的新闻管理制度是建立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这个基础上的。譬如互联网和一些都市类媒体,信息丰富,但不良信息不少,如报道今天倒汽油、明天捅刀子,社会还有安全感吗?而且网上的谣言很多,如小婴儿被烤箱烤死、温州动车事故向外国人高额赔付、雷锋生活奢侈、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等等,这些要不要管?不管行吗?当然,有些管理方法需要改进,那是另外的事。

总之,党的群众路线已经为我们解决了出发点和工作方法的问题。践行群众路线,就要求我们从办报办台办刊办网站定位,到选题策划、采访写作、编辑剪辑、刊发播出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动摇,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努力宣传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好党委政府对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宣传好党委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形势,客观看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及问题,客观看待眼前、局部利益与长远、整体利益的关系,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践行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创新宣传载体,宣传报道好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宣传报道好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宣传报道好民生问题,阐释好热点难点问题,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坚持以群众为师、向读者学习,坚持眼光向下、重心下移,坚持服务群众、惠及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听取民意,多说“家常话”,把诉求讲够、把问题讲透,说出群众要说的话,讲出群众想知道的事情,由而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使党委政府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前进。

2、把群众路线突出体现在事业产业发展之中。新闻工作是党的事业,也是人民的事业。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主流媒体在复杂多变的传媒格局中坚守主流地位、引导主流舆论的任务很重,需要很大的投入来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与时俱进,这些都需要加快产业发展来支撑。同时,对各单位的员工而言,经济发展还是最大的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落脚点。要发展,就要胸怀全局、着眼长远,就要深入调研、找准突破口,就要凝人心、集民智、汇众力,这就要求坚持群众路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调动、发挥、挖掘一切有利因素,发动全体职工面对困难,不等不靠不折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勇于创新,加快转型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有一点必须清醒,产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反哺新闻工作、更好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新闻单位发展文化产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3、把群众路线突出体现在队伍建设之中。新闻工作根在基层、源在群众。记者这份工作,看似天天在和基层打交道,但要真正沉下身去,才不会失之轻率和浮躁,才能真正获取最真实、最鲜活、最生动的素材。要继续坚持“走转改”、“转正改”,认真总结我省多年来“记者下基层”的有益经验,继续抓好“四下基层 党报记者在行动”等活动载体,从群众的信息需求特点出发,有计划地经常组织采编人员走下去、沉进去,既要身到、更要心到,带着题目、带着任务,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采访鲜活新闻,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不仅是带着观点找例证。只有这样,记者和编辑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报道和评论,媒体才能办好,才能在磨砺锻炼中培养出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

树立群众观点,需要一种好的精神状态。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事如芳草春常在”。任何时候,人们能记住的不是你官当多大,而是为人们做了多少实事。每个同志手中的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同时也都被服务着,因此对待工作,要全心全意,要热爱岗位,珍惜机会,竭尽全力。同时,要坚持廉洁从业。新闻工作者不是官,但还是有报不报、何时报、怎么报的权力的。有权力就要注重廉洁。而且,近年来各单位事业产业快速发展,经营范围不断拓展,项目建设增多、资金运行速度变快。发展是好事,但不断发展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风险,特别是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时,一定要把持住自己,把欲望关进笼子里,这一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

(作者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记协主席,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

从“走基层”到“驻基层”

徐小杰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开展,今年6月,报社派我和21名同事到福州市区22个社区挂职1年,实现了从“走基层”到“驻基层”的转变。挂职社区2月有余,下面我简要谈谈挂职期间的心得体会。

我所挂职金斗社区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以洋中街道为中心,辐射周边。有2316户5892人,面积0.228平方公里。

今年6月,在赴社区挂职前夕,报社专门请来各个挂职社区的负责人,开了一个座谈会。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次日,我带着单位的介绍信,来到社区开始了我的挂职工作。

按照报社制定的《福州日报社采编人员社区挂职管理暂行办法》,我每周至少安排2天在社区服务或采访,深入做好社区新闻报道工作,全面反映社区党员干部的风貌和社区生动的人和事。同时,协助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陈艳做好社区管理工作。挂职期间,以下3个方面是我努力的方向。

一、当社区事务管理的“小学生”

我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报社当记者,三年来,对常规的新闻业务已了然于胸。然而,说到社区事务管理,我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门外汉”。为此,我潜下心来虚心学习,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进门入户了解社情民意。金斗社区在社区事务管理上的一些先进做法,也给我不少启发。

作为“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推广社区,金斗社区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在推动社区发展的过程中,社区党委学习借鉴“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坚强核心,发挥好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三支队伍作用,突出辖区“资源共建、志愿服务、科技平台”三个优势,实现环境宜人、氛围和谐、生活便捷。在深入小街巷,走访居民过程中,我发现,居民普遍反映管理有效,邻里和睦,生活幸福指数颇高。

此外,金斗社区还在台江区先行先试,建立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手段科学有效地对辖区公共场所、店面、楼宇以及人员进行管理。根据便于问责、单元完整和适度规模的原则,金斗社区以300至500家庭户划分6个基础网格;每个基础网格配备三员(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格督导员),依据各自职责,分层面将工作落到实处。在与社区网格人员在网格区域内巡视期间,我见识了依靠手机终端,实时进行人员信息动态管理,对于无法处理的突发事件,马上上报并分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部门监管力度,并且,借助强大的技术支撑,事件处理都能得到有效记录,查阅起来非常方便。

二、做社区亮点的报道者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新闻报道是我的特长。来到金斗社区后,我也积极挖掘金斗社区的工作亮点,第一时间形成新闻报道。

金斗社区位于福州城区繁华地段,有居民2316户5892人。这么大的社区,怎么管理到每一个角落?怎么服务到每一个人?面对我的疑惑,居委会主任陈艳介绍起社区的经验。“我们将社区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里都有一个党支部书记兼网格长。居民遇到需要社区协调的事情,可以直接跟网格负责人联系,此举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社区还推出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超前服务等多项便民措施,这些措施都是通过网格化落实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当天就出一篇《金斗社区有事情找网格长》的消息,并刊登在次日的福州日报上。

今年7月1日,在建党92周年之际,社区召集党员开座谈会。在会上,金斗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陈艳向到会的党员宣布,社区争取到了一块2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这块场地该怎么用,请在座的党员发表看法。成立一个党员之家、设立读报点、开一个健身房……社区党员积极建言献策,社区工作人员将党员们的意见一一记下,认真研究。看到这一情况后,我写成了一篇《社区“大事情” 党员来协商》的报道,生动地呈现了金斗社区党员民主生活情况。

三、做社区难题的解决者

生活中遇到困难事、烦心事,很多人都会想到找记者帮忙。作为一名党报热线记者,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是我的特长。在金斗社区挂职期间,我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难题。

今年7月,我从社区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社区下辖的群升国际小区B2栋一户业主徐女士一家人长期在外地工作,偶尔回来居住。去年10月,徐女士回家后发现,卧室里空调下方进了水,10余平方米的木地板被泡坏。徐女士认为是物业管理不到位所致,要求物业赔偿损失。物业方面则认为漏水发生在徐女士家中,物业管理鞭长莫及。双方为此僵持不下。

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同陈艳主任商议,将争议的双方请到社区警务室里,来一次面对面的谈话,社区从中调解。最终,双方经过坦诚的对话,达成了和解。我将这一情况做了报道,写了一篇《业主物业有纠纷 社区帮忙来调解》的报道。

在最近一次的入户走访中,我了解到社区居民曹玉梅的女儿身患重疾。曹玉梅跟我说,女儿今年已经5岁,但站都站不稳,大小便失禁,还患有癫痫,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离不开大人半步。而曹玉梅家里全部的收入都靠在医院当护工的丈夫,生活拮据。曹玉梅希望我能够帮助她寻求到一些社会帮助。我也向报社领导反映了这一情况,争取写出报道。

挂职工作才刚刚开始,我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继续深入社区,写出更多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作品,在当好深化“走转改”的党报记者的同时,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区事务管理者。 (作者单位:福州日报)

做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王 威

6月20日,福州日报社启动了记者挂职社区工作启动仪式。福州日报与福州晚报的22名记者分赴福州市区22个社区挂职,担任为期一年的社区书记(主任)助理。这是福州市新闻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实际行动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等“四下基层”活动,深化“走转改”、“转正改”长效机制建设的重大举措。我作为22名记者之一,挂职的社区是晋安区新店镇新秀社区。挂职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我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辛,也感受了社区工作者的热情与投入。用心深入基层后,我眼界大开,感触颇深。

了解区情摸清脉络

在福州日报社挂职的22个社区中,既有老城区内的社区,也有位于城郊新开发住宅区内的社区,每个社区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我所在的新秀社区是个成立不到一年的新社区,在挂职工作的首日,社区召开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邀请了部分社区居民参加。与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座谈后,我初步了解了新秀社区的概况。

新秀社区总人口6000多人,共有5个主体居民区,位于城乡接合部,9名全职工作人员加上3名协管员承担了社区里包括党建、综治、教育、卫生、宣传等多项工作。

与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交流看法,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思绪特别清晰,思发展、求实效油然言表。每次与社区工作人员交谈都有很大的收获。他们没有就事论事,人云亦云,浅尝辄止,而是结合区情和工作实际,较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炼了很多适合自身发展的新举措和好路子。新秀社区书记卢霞有着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对社区里的工作如数家珍。新秀社区主任阮瑶虽然是个80后,但是已经在社区历练多年,工作干练。在两名“主官”的介绍下,短短数日我就基本掌握了新秀社区的工作情况。随后几天,我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走家入户,摸清社区民情。

在与居民的接触中,我不仅能获得第一手的社区资料,还能从中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通过报纸的力量帮助社区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新秀社区内退休老人比较多,如何服务好这些老年居民,成了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一次社区演出时,60多岁的居民张宏演唱的歌曲让大家折服,随后由社区牵头,张宏等人负责选人,新成立了新秀社区老年协会合唱团,社区专门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当合唱团的“秘书”,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多名退休老人的加入让合唱团创办了起来,但是合唱团人员太少。在走访社区时得知这个情况后,记者写了《新秀老人合唱团:红歌越“秀”人越“新”》的报道,刊发之后在社区的各个小区内张贴了征集合唱团团员的告示,报名人员迅速增加,现在合唱团已经有20多人。新秀社区还特意提供装有空调的会议室,让老人们每周五都能在会议室内练歌。

摸清工作脉络后,我有了工作的方向。在社区挂职不仅仅是获得新闻线索,更主要的是深入基层,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接触,拓宽视野,通过新闻作品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并肩作战共抗台风

在社区工作一个月后,我面临了挂职工作的第一个考验。7月21日,强台风苏力在福州登陆。当天清晨,我就赶到社区,此时我不仅要作为一个记录者,记下社区防抗台风的过程,也要作为社区工作人员的一员,参与到防抗台风的工作中。

披上雨衣后,我和社区的多名工作人员一起到各个居民小区检查防抗台风的情况,督促各个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做好防台风工作。狂风暴雨很快就把大家的衣裤打湿,豆大的雨滴在狂风的作用下吹得大家睁不开眼睛。在这样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凭着过硬的作风坚持到每一个危险路段检查。

在巡查过程中,我与社区工作人员发现了几处隐患,都当场排除。在篁村路,靠近三盛中央公园路边的一个排水沟管道被堵,路面有积水。随后,我与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一起把堵住管道的砂石捞了出来,积水很快就退去了。因为排水沟的盖子要打开以便快速排水,我在排水沟周围围了沙袋,并树立警示标志。随后,我们在上述排水沟不远的一条村道中央发现了一个很隐蔽的大水坑,就抬来三角锥放置在水坑周边,并设置了警戒线。社区工作人员在路边发现多个窨井盖的盖子被撬开放在一边,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一起把盖子盖上,物业管理人员在旁边放置了警示标志。

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防抗台风虽然艰苦,但是从中受益匪浅。相比我这个“新手”而言,社区的工作者们有预案,有方法,应对来势汹汹的台风,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防抗工作,虽然艰苦但是有效。苏力台风过后,社区里没有出现一例险情。次日,由我采写的稿件《本报记者与社区人员并肩作战》刊发在福州晚报,获得好评。

在社区挂职,我多听、多看、多学、多想,做到边交流,边思考。将社区工作人员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对照自己以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做到取其所长,补己之短。在对照分析时,结合自己的新闻工作实际,从中借鉴经验,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深入基层做贴心人

在挂职期间,我要处理好“小巷助理”和新闻记者的双重角色,既履行好社区工作和新闻宣传的双重任务,也积极参与遇到社区事务研究中。

在近两个月时间内,我每周刊发一篇社区稿件,在社区服务两到三天,既要发挥媒体记者的资源优势,积极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为社区发展呐喊助威;另一方面以讲故事、目击式、体验式等新颖的新闻表达方式,展现自己在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为读者奉献生动鲜活、饱含温度、富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挂职更要挂心,为基层居民服务,构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是挂职工作的重点。如何做好居民的贴心人,为居民办实事?在挂职工作中,我体会到深入基层,想居民所想,以社区的一员看问题,能找到答案。

新秀社区是个“年轻”社区,记者在走访基层时了解到许多基础的居民活动设施还在筹划中。比如:社区卫生站、社区居家养老活动中心,而居民们对这些设施都有比较强烈的需求。目前,我正协助新秀社区进行这些设施的创建工作,选址以及与相关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协调工作已经初步完成,预计在今年内可以完成这两项工作。

在挂职过程中,我体会到社区工作的繁杂,但是社区工作人员没有半点怨言,“群众的事没有小事,只要群众有问题要就要尽全力帮忙。”经过近两个月的挂职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在接下来的挂职工作中,我将继续积累经验,为居民提供服务,为读者奉献精神食粮。 (作者单位:福州晚报)

社区无小事 责任记心间

郭 艳

福州市五凤街道兰庭社区位于铜盘丞相路,这个偏安一隅的社区背靠枇杷山,西与闽侯交界,一条进深约3公里的丞相路,隔离了城市的喧嚣,给这个社区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优良的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从今年7月份开始挂职社区书记助理的地方。这一次的挂职和原先的“走基层”不同,我来到了人民群众的中间,不仅仅是采访到了社区居民的呼声和意愿,对于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我第一次设身处地地感同身受。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我接触到了社区里各种“婆婆妈妈”的琐事,通过和社区居民的一次次沟通,体会到了社区工作的繁琐和艰辛,同时也看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7月5日,我刚到社区报到,就碰上了社区书记在接待了几位居民的来访。原来,兰庭社区虽然生活环境优良,但由于地点较为偏僻,除了载客进入的出租车,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在这个有着4000多户、1万多居民的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2000名,他们有的是企业退休职工,每个月都要到位于铜盘路口的工商银行网点取退休金;有的要常常到住在其他地方的子女家中走动;有的很想到左海公园锻炼身体,然而步行30分钟才能到达最近的公交车站,这样的距离令老人们望而生畏。社区书记陈依梅告诉我,为什么社区里老年人多,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年轻人宁可在外面租房子,也不愿意搬进来住。

既然来到社区,就要为群众办事。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亲身体验了一次老人们口中这段“三十分钟”的路程。在大约3公里的丞相路上,我步行了整整20分钟才到达最近的“省军区幼儿园”站。“三伏天”里烈日炎炎,午后地面温度接近60摄氏度,穿着鞋都能感觉到地面的炙热,虽然年轻人的腿脚比老年人快一些,但这样走下来确实让人受不了,而这一段路,兰庭社区的很多居民每天都要走上四趟。

为了使居民们能就近坐上公交车,我通过多年在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工作的经历,联系上了福州市公交集团,请他们考虑安排一条公交线路通往丞相路。很快,公交集团就与我取得了联系,他们表示只要能解决公交车首末站的场地问题,他们愿意调整一条线路进来方便居民出行。目前,各项选址协调工作正在进行中。得知这个消息后,今年83岁的林女士高兴极了,特地来到社区证实这一消息,她握着我的手说:“能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车是我们这些老人的最大心愿,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就跑来了,谢谢你们为社区居民做了一件好事。”

如果说为居民们协调公交线路的事让我深感社区无小事,作为社区工作者要时刻把群众疾苦放心中,那么接下来的防抗台风工作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责任”二字。

就在我来到社区挂职差不多一周时间后,就接到了今年第7号台风“苏力”可能在福州登陆的消息。为确保辖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我协助社区书记陈依梅挨家挨户检查防抗台风工作。兰庭社区内共有新村楼院97座,其中不乏30层以上的高楼小区,台风天里,高楼阳台上的花盆等物是最大的安全隐患。这天一大早,社区书记陈依梅就带着我走访了几个高层小区,通知物业公司通过广播向居民发布台风即将到来的消息,并在辖区醒目地带张贴通知、LED温馨提示等提醒居民做好防抗工作。到了下午,我们发现还有几户人家没有把花盆搬进室内,就一家家登门拜访,直到所有的安全隐患排除。这番工作下来已经接近晚上6点了,对于初次接触社区工作的我来说还真有些吃不消,但陈依梅书记却顾不上休息吃饭,又起身检查各小区地下车库是否备足沙袋以防万一。由于防范及时、措施得当,“苏力”台风虽然带来了强降雨和短时强风,但社区并没有人员及财产损失,社区工作人员总算松了一口气。陈依梅书记说,别看社区里都是些繁琐的小事,但小事没做好就可能变成大事,所以,社区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份责任心。

虽然我到社区挂职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却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繁琐,也彻底改变了过往认为“社区工作无足轻重”的错误观念。社区工作使我真正从直播间走出来,来到群众中间,切实体会到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感同身受他们的迫切和期盼,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情民意,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前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将新闻报道写得群众爱听、群众想听,通过这段时间的挂职经历,我终于明白,只有来到群众中间、心贴心地倾听群众呼声,写出的报道才是有血有肉的、才是“接地气”的、才是群众爱听想听的。社区无小事,责任记心间,基层是个大课堂,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作者单位:福州市人民广播电台)

学习 磨炼 感悟

阮根城

什么是社区?社会学家费孝通说,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有人说,社会是抽象的,社区是具体的。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具体的小社会。社区是观察社会的窗口,也是观察城市的窗口。

社区挂职活动已进行了将近月余,从最初的茫然失措,到现在的一切都驾轻就熟,稳稳当当,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成长了很多,也有了不少的体会和感悟。

我所挂职的社区是位于晋安区鼓山镇的融东社区,由于该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与其他社区相比,情况更加复杂多样。到社区报到的第一天,我就深刻领会到了为民办实事的含义。在这里已经服务了十年的社区主任、书记唐秀珍也给我打了“预防针”,她说,社区工作平凡具体,干起来却并不容易,除了需要耐心、细致外,还应该有热情、有智慧。

社区工作直接面对群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社区工作人员则是直接面对群众、收集群众信息的第一“当事人”。今年5月份,福州曾在5天内发生了3起餐馆液化气爆炸事故,因此也引发了人们对餐饮场所用气安全的担忧。出于职业的敏感性,由于我挂职的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经常是“黑气”窝点喜欢潜伏的地方,因此餐馆用气监管漏洞不可小觑,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针对此种情况,尽快摸底排查社区内中小餐馆用气安全隐患,建立监督机制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到社区报到后,我就开始着手做这件事情,也得到了社区干部的认可与响应。经过摸底,社区内共有9家餐馆,每到一家小餐馆,我们都仔细检查。供气的来源是否正规?有没有安装安全阀?气瓶是不是有定期更换自检?等等。对于有不合规范的,我们都提醒并监督其整改,还建立起了常态检查机制。半天下来,我真正感受到了社区工作的细致与不易,毕竟“群众安全无小事”。

在挂职锻炼中,除了学会如何做群众工作,我也学会了站在全局、大局的高度去把握和思考问题。因为以前做舆论监督报道时,常把自己当作为民请命的“勇士”,习惯于从批评的角度去看待基层行政行为。现在我就深刻体会到基层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和基层工作的艰巨性。

此外,我还从记者和社区工作者这双重身份中,找到了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准确把握的综合能力。

融东社区一共有4个小区,有意思的是,这4个小区中间刚好有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绿化带,不过这个绿化带却显得有点“尴尬”。原来,这个绿化带以前杂草丛生,疏于管理。前两年,晋安区政府出资在中间做了个小广场,并在绿化带上种了些体型较大的树种。每当夜幕降临,这里便成为了许多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可是我发现,这个绿化带平时虽热闹,却是到处散布着垃圾,很少有人打理,极其影响社区形象,同时也彰显着不文明。后来我从社区主任那了解到,这个绿化带虽然在社区内,却并不归社区管,是属于晋安区园林局管理。不仅如此,前两年重整绿化带的时候,还承诺安装一些椅子,至今也没兑现,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了解完情况后,我便迅速确立选题,带上摄像记者到实地拍摄曝光不文明的现象,并采访居民的诉求。另一方面,我们也与晋安区园林局取得了联系。经过协调,一方面对方将加大绿化养护和环卫清理力度,另一方面也积极向区里申请经费,解决群众所需的椅子等基本配套。对于事情的进展,我们会密切跟踪。与此同时,站在社区的角度,我们也计划向社区居民发出“人人来爱护社区”的倡议。

有人说,用脚走基层易,用心驻基层难。的确,要真正融入基层、深入群众,不仅要用心,还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而记者到社区挂职主任助理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它不仅让我们能够体验基层工作者的艰辛,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够让我们及时把握基层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基层、关注基层的创作风格。从之前的“走基层”到如今的“驻基层”, 我深刻感受到深入群众的重要性,基层是个大熔炉,更是一个大宝藏。向实践与群众学习才能提高工作的能力,用心去发现,用眼去搜索,你会发现基层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走进社区使我懂得了媒体人的责任担当,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心怀大爱。记者不仅要当记录者,更应当建设者,当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者。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继续关注居民的所想所需,我还将发挥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深入挖掘社区里的好人善举,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为“中国梦”的实现传播正能量。

(作者单位:福州电视台)

半个世纪的杂文春秋

——王仲莘著《我的档案第三集》序

王仲莘同志的《我的档案第三集》是一个杂文选本,所选作品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作者长期担任福建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工作,又是福建省新闻界和杂文界的前辈,为之作序有点压力,但我不想套用“惶恐不安”之类的谦词,恭敬不如从命。

解读王仲莘同志的杂文,不妨从冯梦龙的《禁溺女告示》说起。王仲莘写过《读〈禁溺女告示〉》,认为这篇“全文只有三百二十多个字”的告示“令人百读不厌”,并由此得到一个启示:原来告示这个东西也可以写得如此动人。在王仲莘的作品中,涉及“告示”的不仅是这篇杂文,《〈华林集〉后记》以及《读陈天必〈村头再言〉》等文都曾说到“告示”。《代拟禁止滥占山地修墓的布告》则仿效冯梦龙的“告示”而写。这是“代拟”的,平添了一份杂文的诙谐与幽默。人这个东西,往往屁股决定脑袋。戴上官帽,坐上官位,难免有官腔官调,写官样文章。但这只是“往往”,并非“一概”;只是“难免”,并非“必然”。王仲莘之可贵,在于他有这种自省与自觉。他之所以对冯梦龙的“告示”情有独钟,铭刻于心,显然意在以此鞭策自励。这种努力,渗透于这部杂文选的许多作品之中,有的从一张接待时间表说起,有的从一份菜单切入,有的采用对话的形式,有的运用假托的手法,文笔清新,不拘一格,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与那种言之无物套话连篇的“官样文章”迥然有别。

王仲莘的杂文,有不少是为福建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建言的,可谓建设性的杂文。作者自1986年起提出关于开发“妈祖文化”的建议,此后陆续写过不少文章,诸如《人化与神化》、《第三十七个封号》等,可谓不遗余力。如今,“妈祖文化”已经有“节”,这个概念也已为海峡两岸的人们广泛认同。可与“妈祖文化”并列的,便是“大武夷观”。他的《要有“大武夷”观》一文也发表于1986年,是相对于“把武夷山风景区仅仅限于崇安的观点”而言的。他建议“用大武夷的观点来代替小武夷的观点”,“把武夷山风景区的概念,从崇安武夷扩大到其它各个部分”。此文曾引发一场讨论。十年之后,作者在《重提“大武夷”观》中肯定那场讨论的意义,并在文章结尾时大声疾呼:“人们需要‘大武夷’,时代呼唤‘大武夷’!”直到2003年为《思考》一书作序时,他又说到“大武夷”观:“虽然等待了17年,但我并不灰心。”殷殷之情,倾注笔端;拳拳之心,跃然于纸。去年初冬,我与几位朋友在建阳游览正在建设之中的武夷新区,听建阳市直党工委常务副书记陈宝珠同志介绍武夷新区的规划与开发之时,就想到王仲莘的“大武夷”观。这不是空对空的议论,而是实打实的进程。由此感到,对于担任相当领导职务的杂文家而言,建设性的杂文更能发挥他们高屋建瓴的优势。

杂文的主要功能是批判,这一点,王仲莘同志是很明确的。他为拙著《大圣落选记》所作的序言中说:“杂文的特性是激浊扬清、除旧布新,有‘暴露’,也有歌颂。但从总体上说,它是批判的。离开了批判,杂文不可能从散文中分离出来;离开了批判,杂文就会退化、蜕变,从而失去它独立存在的价值。”他为福建省杂文学会选编的《百人百篇集》所作的序言说:“就整体而言,目前,杂文的主要缺点,还是开展批评以及批评的深刻、尖锐的不足,面临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去触及而不敢触及,人民的许多呼声和要求,我们应该去反映而未能去反映。”王仲莘也写过不少批判性的杂文。他的此类文章,善于在对比中进行批判,从而显露批判的锋芒。比如,《读两则丑闻有感》说,同是嫖娼,“骑自行车老头干了丑事还能知丑,这说明羞耻之心在他的身上还没有完全泯灭。而那位梁副市长不仅不知丑、不认丑,还公然为自己做的丑事辩护,真是不知羞耻为何物。”《陈嘉庚如何区分黑暗与光明》也说到两则“格外刺目”的新闻。一条是沿海的,说的是广东徐闻县的一位镇党委书记“寻欢坠海死,做鬼臭名扬”,一条出于内地,说的是革命圣地延安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常去豪华舞厅和高档夜总会销魂作乐之所为。作者因此想到当年陈嘉庚的重庆和延安之行。如果说,当年重庆与延安的对比曾使陈嘉庚“看清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和光明,不在重庆的国民党,而在延安的共产党”,那么,在如今延安(当然不仅是延安)与当年延安的干部作风之比较中,是否能给人以当头棒喝?这种对比的批判锋芒,已直指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我尤其喜欢那篇“关于公款吃喝的对话”《我为何不写》,不仅因为写法新颖,笔调幽默,更在于内容的鲜活与思想的深刻。作者是把“我”摆进去的,在层层论述“我为什么不写”的过程中,揭示公款吃喝之成为顽症的根本原因,同时使人隐隐约约地感到一丝无奈与苦涩。

王仲莘也写过不少歌颂的杂文,他歌颂“长明灯”,歌颂“出污泥而不染”,歌颂“廉政,向我看齐”,歌颂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歌颂“民族的脊梁”,都是有感而发,无不寄寓着对这各种值得歌颂的精神和人物之对立面的批判。批判容易得罪人,歌颂也会得罪人。歌颂某人“廉政”,往往使左邻右舍相形见绌。《杂文家的尴尬》一文传递的或许正是这种切身感受。你歌颂“廉政,向我看齐”,人家却说有“负面效应”,这便是尴尬之一。然而,“杂文家又想到杂文界这几年争论的歌颂与暴露问题,眼前忽然闪出一丝光亮。歌颂与暴露,表扬与批评,虽然各有其特定的内涵,不能混淆,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啊!杂文家甚至还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批评是武器,表扬也是武器,大概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杂文家,就要学会两种武器交替使用吧!”我想,这段话,透露的恰恰就是作者自己的心迹。

王仲莘是二十年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毋庸讳言,此前此后,他的杂文是有所区别的。他的不少富有思想锋芒、批判力度与生活气息的杂文写于离休之后。这原因或许在于,离休前后见到的听到的碰到的和体验到的大不一样。《“失落感”探源》很真实地反映了这种体验。他是一直不承认自己有“失落感”的,但一次以年轻人为主的聚会,却使他“感到难以接受的‘反差’”,简直“就像从五层楼顶一下子栽到了地上”。他检讨了这种“反差”或“失落感”的实质在于头脑中的等级观念:“过去在‘台上’,现在在‘台下’;过去是以领导身份参加会议,现在是以老百姓的身份参加会议。”由此想到,“做官不易,为民不易,而由官还民,则更不易。”在这种意识之下时时警策自己“由官还民”,能使他更快地接上地气,看到离休之前未曾看到过的那种真实,也使他的杂文更好地反映民情民意。

王仲莘的杂文写作,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以他为主的署名“朱丹红”的专栏文章曾给当年的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档案第三集》把“朱丹红文集”作为其中一辑收入。关于这批杂文的写作背景与基本情况,作者已有专文介绍,在本书后记中也有说明。此处只想说说这批杂文与作者写于改革开放之后的杂文的区别与联系。在我看来,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这种区别体现的是作者的与时俱进。尽管朱丹红杂文重点在纠“左”与鼓气,但毕竟写于那个时代,难免有那个时代的局限并留下相应的痕迹。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存在。体现于“朱丹红文集”中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奉献精神,以及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作风,同样贯穿于作者写于改革开放之后的杂文中。用孔夫子的话说,这当是“一以贯之”了。那么,就以“与时俱进、一以贯之”八个字,来归纳王仲莘同志半个世纪的杂文春秋吧。

2013年5月16日于福州

一个没有说完的故事

——《我的档案第三集》后记

王仲莘

《我的档案第三集》是一本杂文选集,收入1960年至2013年的杂文150余篇。全书分为五辑,第一辑:放言·建言;第二辑:杂砭·辨析;第三辑:序跋·书评;第四辑:闽游杂记;第五辑:书中有书。

文章写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代用的是不同的语言。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其中一部分文章是说的老话,一部分文章是说的新话。无论是老话还是新话,都反映了一种历史的真实。上世纪六十年代写的文章,反映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真实,改革开放以后写的文章,反映了新的时代真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语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新的词汇,以至新的典故。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并加以发展。但是,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在提倡说新话的时候,有些老话也不能忘记,特别是那些反映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的老话,更是一刻也不能忘记。

新话与老话是相比较而存在,相交融而发展的。收入本书第五辑的朱丹红评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都是说的老话,而在当时看,也是说的老话。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1958年的“大跃进”,曾经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也使党的优良传统受到严重破坏,那个时期头脑发热,说了不少脱离实际的话,比如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等,朱丹红评论中很多话是针对那个时期的失误说的。下面,不妨简单介绍一下朱丹红说老话的故事。

福建日报的朱丹红评论栏目创始于1960年8月24日。当时中央已经开始调整政策,纠正“左”的错误,同时对新闻工作提出多作正面宣传的要求。朱丹红评论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栏目办起来以后,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着重宣传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专栏采取个人署名的方式,不定期的在报上发表文章,1960、1961两年共发表作品45篇。由于文章抓住了当时的热点问题,在写作方法上又尽量作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文字较为生动活泼,因此专栏一出台就受到了广大读者欢迎。编辑部不断收到读者的来信和电话,有些热心读者还亲自跑到报社来,对朱丹红文章表示欢迎。以往的报纸评论有两点不容易做到:一是既要让读者满意,又要让领导满意;二是既要进机关,又要进基层。这两条,朱丹红评论基本上都做到了。196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丹红论文选》,第一版印了10200册,没有拉关系、搞摊派,完全走市场,销售一空。这件事放在今天,不可想象。其实,更值得一提的,还是朱丹红评论进了学校、进了课堂。虽然当时还未提出这样的要求,但实际上是收到了这样的效果。朱开平同志的来信,生动地记述了他在上中学时阅读《朱丹红论文选》的情景。据我了解,六十年代初的中学生,很多人都看过朱丹红的文章,黄瑞霖同志给我谈起过,陈济谋、陈章武、陈天宇等同志,也都和我谈过。这说明,朱丹红评论当时确实进了课堂。现在回头想想,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高兴的了。

朱丹红评论栏目的创办,对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作用不是那个人的,而是作者与读者互动,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把这件事称为说老话的故事,应该可以成立。但是,老话与新话之间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新话往往是从老话发展而来的。古人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从本书的一些文章中,也可以看到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痕迹。比如说,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人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曾被视为解放思想的标志,但这句话也可以找到历史的轨迹。朱丹红评论中有篇文章说:“时间就是粮食和钢铁。”粮食和钢铁与金钱虽不完全一样,但也不过是一步之遥。这说明,50多年前,我们对时间的认识已经迈进了一大步。今天重温这个“典故”,把物化货币还原为货币本位,或许就容易多了。又比如,干革命、搞建设,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也是我们的经典语言,但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要求。五六十年代有一个时期,强调要把关心人摆在第一位,要把改善人民生活当作大事抓紧抓好,那时主要是解决吃饭穿衣问题,朱丹红第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生活要天天抓》。现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把关注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提倡说新话,主流是好的,但是也有否定一切老话的现象。比如,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时,有的人以“高、大、全”为由,全盘否定过去对先进人物的宣传,否定对焦裕录、对雷锋的宣传,实质上就是否定对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宣传。又比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有人把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政治生活,否定对“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宣传,企图用所谓“大公有私”来取代“大公无私”。面对这些否定优良传统的错误倾向,我写过几篇批驳的文章,文章的质量高低很难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杂文作者,没有失语。

在这里,我还想说说机遇问题。大凡各行各业在发展中都有一个机遇问题,从事写作这一行当也不例外。什么是机遇?具体地说,机遇就是在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或进入新的阶段,党和人民迫切需要舆论引导和推动的时候。历史上已经多次出现过这样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后,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比如中央的八项规定,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等,已在全国掀起学习和贯彻的热潮。我认为,这也是一次机遇,一次发展评论写作的大好机遇。由于身体的原因,一时写不出新的东西,我利用旧作,重新打造一本《朱丹红论文选》,作为本书的第五辑奉献给读者,取名曰《书中有书》。这样,我也算是又抓住了一次机遇。至于下一次机遇能不能赶上,那就难说了。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没有说完的故事。

2013年5月6日

海峡都市报:抓眼球更要抓人心

吴光辉

最近在和许多老总谈到新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冲击时,大家都很忧虑。我认为,在新媒体冲击下,对各类传统纸媒,特别是对都市类媒体来说,把好导向,精编、精选稿件,守好自己已有的阵地,服务好老读者,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海都报主要从三个方面努力创新报道方式,放大影响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下面汇报简要几点。

一、特别服务,特别创新。通过服务和创新,拉近报纸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读者对报社的依存度

比如,海都报于2007年设立了968111呼叫中心,这是海都报专门为读者提供特别服务的机构。五年多来,呼叫中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公众服务平台,有300多家企业加盟,服务内容包括8大类100多小类300多项,涉及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春节前海都报的策划报道“海都渔家乐 记者南沙行”获得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读者、网友好评如潮。

去年7月,海都报偶然得知线索后,立即派记者赴海南三亚采访,连续刊发9篇报道,展现了在南海美济礁搞养殖的福建人的形象。

今年1月7日,“海都渔家乐 记者南沙行”从三亚启航,去美济礁探访“爱国鱼”。20多天的海上颠簸、两千多海里的往返航程,记者坚持每天为读者献上鲜为人知的“南海报道”。海都报记者还潜水拍下美济礁迷人的海底世界,“澳洲有大堡礁,中国有美济礁”就是海都报首次提出来的。2月4日,1000多名福州市民冒雨在海峡都市报门前的小广场上,排队购买来自美济礁的“爱国鱼”。

“海都渔家乐 记者南沙行”活动,也是“海都农家乐”活动的延伸和创新。“海都农家乐”是海都报从2011年10月中旬开始推出的纯公益农副产品直销平台,既为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又让市民得到实惠。到去年5月“海都农家乐”已举办16场现场义卖活动,累计帮助农民销售各种农副产品1500多吨。此后,海都购物网开辟专区,长年开展“农家乐”活动。

这两年,一个个“国字头”和“中字头”央企纷纷落户福建,为我省带来了一批效率高、质量好、技术强的大项目。驻闽央企,已经成为推动福建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海都报5月起推出“央企入闽助推福建”系列报道,通过实地探访,面对面交流,宣传央企对福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让读者近距离感受央企的独特魅力和福建情怀。

今年国内外经济局面复杂困难,但是我省经济发展又好又快,主要指标增速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海都报7月23日起精心策划推出了“增强信心稳增长 解密福建这半年发展靓点”系列报道。报道通过典型事例,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示我省经济逆势增长,在创新驱动、绿色转型、政策保障、为民办实事等方面的靓点。报道刊发后受到广泛关注,被多家主要门户网站转载,省长苏树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均作出批示,表扬肯定。

二、关注民生,多做善事,善有善“报”(纸)。今年以来举办了多项为广大市民送温暖,办实事活动,扩大了海都报的影响力

“2013海都春运直通车·温暖回家路”,活动的重点是推出母婴专列。记者随同母婴专列返乡,一路记录他们的回家感受。

“新春走基层特别行动·铁骑返乡闽赣联手”今年是第二年举行。在福州、泉州两地进入江西的6条干道上,海都报联合中石油公司,在沿途加油站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加油服务,并提供饭菜和姜汤。

“大爱福州 温暖2013”活动中,海峡都市报与福州团市委联合为外来务工青年免费赠送车票及价值百万的爱心物资。

“海都爱心年夜饭”活动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年了。2月4日立春当天,500位贫困孤寡老人共品“爱心年夜饭”,他们还领到了爱心年货及市民捐献爱心物资。

小事故不及时撤离引发交通堵塞,行人乱闯红灯,路面上乱用远光灯等顽疾一直为市民诟病。海都报从这三方面入手, 6月中旬起联合交警部门,开辟专栏,以大版面持续关注报道。记者不仅走上街头观察体验,拍摄图片视频,对违规行人和车辆进行曝光,并不时配发评论。报道还发动市民对这些违规行为“随手拍”,在社会上营造“遵守交规,从我做起”的舆论环境,不少车主已经形成了“小事故快撤快处”的意识。

海都报还经常通过新闻报道提升市民安全意识,警惕潜在的危险。一起广告牌砸死过路女子的悲剧发生后,海都报7月起通过走访,为市民曝光不堪一击的围墙、遇风易倒的树木、不牢靠的广告牌、楼房外墙松动的瓷砖、阳台上没有摆放好的花盆、老化脆弱的空调外机支架等头顶上的“杀手”。

三、多年来,海都报一直以关切“道德信仰、生态安全”为办报理念。这是海都报介入社会管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提升报纸品位的重要抓手

近几年来,海都报不仅注重通过“感动福建人物评选”、“海都阳光助学行动”等品牌活动挖掘真善美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去年还在社区版推出常设栏目“日行一善”,主要报道身边的凡人善举,以生动鲜活的新闻故事感动读者,传递社会正能量。

去年6月,本报首先独家报道了舍身救人的无名英雄“托举哥”的事迹。报道见报后引发读者、网友和众多平媒、电波媒体、门户网站的关注,网络转发量突破百万,央视也在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寻找“托举哥”家人的微博被网友转载超10万人次,其中包括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海外华人。海都报由此推出了“践行福建精神群英谱”栏目,对见义勇为的义举进行褒奖,对弘扬社会正气起到了推动作用。

环保关切是海都报近年的重要报道母题。PM2.5问题、河流污染问题、垃圾焚烧问题、城市粉尘问题、绿化问题等等,经常是海都记者调查采访的重大题材。PM2.5问题,海都报从前年就开始关注,一篇《福州离PM2.5监测有多远?》获得了福建新闻奖二等奖;去年针对福州在城市设立的五个PM2.5监测点,我们的记者实地调查走访,提出质疑:监测点设在大学校园中心等环境质量很好的地方,远离马路,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地区,这样测出的PM2.5有什么代表性?今年,我们还在气象版每天公布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PM2.5指数,让所有的读者都来关心城市空气质量问题。

进入盛夏,福州气温频创新高。海都报开辟了“海都温度”栏目,在去年“海都播报地表温度”的基础上,每天定时测量气温和地表温度,提供贴近人体感官的“裸温”数值。炎炎夏日,市民不仅关注气象台发布的气温,也十分关注海都报播报的“裸温”。

从3月份到8月份,海都报持续关注着城市绿化问题。记者发现、读者报料、部门联动、市民参与,“缺绿”的路段被一一披露,“密种树,种大树”的建议得到广大市民和部门的认可,“一桶水”行动也让许多市民积极行动起来。

今年年初,北方的雾霾让人开始关注空气质量,福州在3、4月份省会城市空气排名中,位于海口和拉萨之后,名列第三。在世界环境日之际,海都报独家提出了“福州打造大陆空气最好的省会”这个提法,并从福州的天时地利,历史沿革,环境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论述,讨论这个提议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报道引起市民热烈反响,称赞这个提法“有创意,有远见!”。省环保厅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众多门户网站进行转载。

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需要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为了共同守护城市的一片蓝天,4月起,海都报开辟了“守护蓝天”专栏,通过记者巡街,市民举报等方式,揭露焚烧垃圾、“乌贼车”、工地裸拆、野蛮施工和破坏绿化等多种破坏环境的行为。报道中专门点出了“乌贼车”的车牌和所属单位、野蛮施工单位名称等,督促整改,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态势,让“守护蓝天”不仅停留在纸面上,更落实到市民的具体行动中。

习总书记在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概念。海都报围绕十八大精神推出“为美丽福建喝彩”主题策划报道及“醉美八闽 惊艳十佳”的评选活动。福建的“生态美”始终贯穿在这两组策划报道中。

都市类媒体是走市场的媒体,所以我们要抓住读者的眼球,才能生存下去。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抓住读者的心,关注和读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重点问题,竭心尽力为读者做好服务,这样才能增强报纸的影响力,我们的报纸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作者系海峡都市报总编辑)

党报经济报道,做好“三个服务”

谢贤伟

如果说,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主神经”,那么经济工作就是这“主神经”中最敏感的部分。抓住了经济工作,就是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因而,经济新闻报道在新闻传播中正在凸显更加重要的位置,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作为福建省委机关报,经济报道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传播内容之一。但是,因其自身的特殊定位,党报经济报道又该坚持什么样的思维逻辑,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权威性、指导性的优势?

笔者认为,核心在于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发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改善。

做好“三个服务”,是党报经济报道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党报发挥权威媒体优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重要手段。做好“三个服务”,党报经济报道便体现了高度、深度和广度,实现了让报道活起来、立起来。服务发展大局,高度决定价值

党报经济报道,首先要高处着眼,围绕并服务大局,以高度提升权威性和指导性,决定报道价值。

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新闻”是当前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主流新闻。但发展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经济领域中,最复杂的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最热门的焦点,往往就是党委、政府关心的重点。党报经济报道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吃透宏观经济形势,及时掌握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报道这些战略、决策、部署的背景以及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是什么?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复苏缓慢,国内经济步入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经济的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

观照福建,总量不大、发展不够,必须在快发展的同时调整、转型。但是矛盾却摆在眼前,龙头少,带动弱,导致大产业集群、完整产业链不多,产业实力整体偏弱。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将对接央企龙头作为稳中求进、稳中求优、稳中有为的突破口。而历年入闽的一批效率高、质量好、技术强的央企大项目,确实对加快福建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加大技改研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规模,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打造福建经济“升级版”的主力。

对接央企即是发展大局。报道好央企入闽的积极效应,是党报经济报道义不容辞的责任,将指导全省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5月2日起,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福建日报一版开设“央企带动力”专栏,集中选取八家有代表性、有典型意义的驻闽央企,以通讯配短评的形式进行报道。

既然突出“带动力”,这组报道就不可泛泛而论央企本身,而要将着力点放在央企项目之于福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上,充分展现央企项目助推科学发展的风采。

八组报道,从选题之处,就锁定关键词“带动力”,在角度上各有侧重。以笔者参与的其中六篇报道为例,《有坚强电网,我们用电放心》,着重报道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源供应;《中石油:为美丽福建送来更多绿色能源》,着重报道福建超前布局,推动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栽树工程”;《领民企共赢,引产城互动》,着重报道炼化一体化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湄洲湾南岸,看石化产业跨越》,着重报道中化以领先技术引领福建石化产业转型升级;《让放错位置的资源归位》,着重报道中节能给力福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让福建电网迈入清洁安全的“核时代”》,着重报道中广核宁德核电站项目优化福建能源结构。

其中,以笔者执笔的《领民企共赢,引产城互动》一文颇具代表性。报道跳出炼化一体化项目本身,不但重点讲述了围绕炼化一体化项目,泉港谋划布局石化产业、写长化学方程式的主动作为,而且集中展示了中小企业围绕龙头,做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与大项目共生共荣共赢的鲜活事例,以及一个央企项目带动泉港城镇化升级,实现产城互动的生动故事。报道既回答了央企大举入闽会不会挤占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的问题,又结合时下最热门的城镇化话题进行了有效的阐述。

“央企带动力”这组报道,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驻闽央企及其所在地方,均给予充分肯定。报道转载率极高,达到了理想的社会效果。

实践证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经济工作时刻都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现象、新进展,党报经济报道若抓住这一重要机遇,便能站在经济决策的最前沿,抓住时代与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为经济发展摇旗呐喊。服务中心工作,深度决定影响

党报经济报道,还要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和重点展开。如果说,服务发展大局是党报经济报道对经济工作宏观战略、政策的把握,那么,服务中心工作就是党报经济报道对经济工作微观策略、抓手的渗透。

服务中心工作是党报经济报道的要务、内涵和使命。但是,每个时期的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不一,党报经济报道如何才能敏锐捕捉到发展的脉搏?

答案是,从文件和政策中找新闻,即当前或现阶段党委、政府主要抓什么工作,就重点报道什么。这样的经济报道,既带着政策,又围绕关注点,有深度、有厚度,影响面也更广。

年初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企业技术改造等专项行动。推动以升级淘汰落后、以改造代替关停。”与三维对接更侧重于增量优选不同,技术改造更倾向于存量提升,已经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而且,早从去年起,省政府在推动、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方面便动作频频,相继出台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十二条举措和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稳定增长。今年1月底,又制定了全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计划,并将技术改造专项列为六大专项之首。

技术改造事关产业发展未来的走向。结合这项中心工作做好经济报道,党报责无旁贷。

四五月间,笔者先后就长乐纺织产业技术改造和福州城区企业异地搬迁技术改造作了专题采访,并分别以消息、通讯的形式在福建日报头版头条和二版头条刊发,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多家门户网站予以转载。

头版头条《长乐纺织:不懈技改,从追随者变领航者》,聚焦长乐纺织产业,突出技术改造在长乐从“无棉之乡”到崛起千亿纺织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报道的亮点,在于对长乐纺织产业三个阶段的技改之路进行了梳理总结:长乐纺织产业的技术改造从主要购买国企淘汰的二手设备起步,到上世纪90年代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工艺改进、技术创新,再到进入新世纪后,主动适应竞争,技改投资重点向掌握核心技术、创建自主品牌、延伸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转变,实现了从生产产品到制作工作母机的跨越。据此,笔者选取鑫港纺机、力恒锦纶、金纶高纤三家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对长乐纺织产业技术改造最新的趋势作了生动的记述。报道全文虽仅985字,却挖掘了长乐纺织从“草根工业”到“参天大树”背后的根源——技改。

《搬出一篇海阔天空》一文,以企业异地搬迁技术改造为切入点,立足中心城区发展的新变化,将报道重点放在了如何破解这一对矛盾上:一方面是中心城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功能规划持续优化调整,而另一方面则是传统工业企业囿于城区空间所限,自身改造提升捉襟见肘。于是,笔者结合福州市正在着力打造的闽江口南北两翼增长极,赴江阴经济开发区和连江经济开发区,对耀龙化工、东南电化、福州青啤、德通金属容器等近年来从福州市区搬出的企业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从三个角度印证了搬迁改造给企业和产业带来的变化:企业自身在搬迁的过程中实施了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提升了发展水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搬迁完善了产业空间布局,凸显了集聚效应;同时,一些企业在完成了存量改造的同时,还实现了增量优选,引发了裂变效应。

上述报道证明,党报经济报道只要充分发挥熟悉政策的特长,就完全可以加强报道的导向性和前瞻性,为产业发展引导方向和目标,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服务民生改善,广度决定意义

长期以来,党报经济报道常常被认为忽略了与读者的利益关联度,在选题上没有抓准普通百姓关注的经济热点,没有找准新闻的“卖点”。党报经济报道如何紧贴民生需求,服务民生改善,让报道更有热度,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议题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报道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扩大,经济与民生的融合、渗透更加紧密。党报的经济报道更要体现人文关怀,反映社会关心的经济问题、难题。

经济新闻记者既是经济活动的报道者,又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若从影响受众生活的角度出发报道经济新闻,将纯经济报道感性化,使读者对经济报道有亲切之感,就从社会角度拓展了经济新闻报道的广度,延伸了经济新闻报道的意义。

因而,作为经济新闻记者,必须积极提升大众意识,从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着手,如此,即便是再宏观的经济也能从民生视角使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要抓住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对该问题的形成原因、产生影响、相关政策、各方观点等进行充分报道,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答案以及后续走向。

去年下半年以来,PM2.5成为一个高频热词。同时,福建建设生态省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如何让空气更清洁、更安全?清洁能源天然气引起了关注。

随着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入闽,福建不久即将拥有“海陆双线”天然气资源保障。推广使用天然气,既是大势所趋,又具备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那么作为省级党报,如何在报道中进一步推动社会公众认识天然气、使用天然气?

若就天然气论天然气,显然太过专业;若就产业报产业,又离普通百姓太远。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事实上天然气与民生息息相关,只要找准采写的角度,就可以使报道既让百姓爱读,又达到推动产业发展的预期效果。

于是,我们决定从百姓“行”的需求出发,采取系列报道的形式,层层剥笋,论述好“天然气”这道关涉民生与产业的双向题。

2011年,福州市启动出租车“油改气”。但由于加气站建设的速度、布局跟不上加气车的步伐,使“油改气”遇到了较大的瓶颈。一方面是,出租车希望通过“油改气”以节省成本、改善环境,但加气难却屡屡让这种想法“搁浅”;一方面又是,一到打的高峰期,加气车赶着去距离市区较远的加气站排长队加气,市区百姓出行遭遇“打的难”,叫苦不迭。

“关注清洁能源汽车”系列报道前后共刊发4篇。之一《清洁能源出租车在“堵气”》和之二《加气,要像加油哦!》,通过记者乘坐多辆出租车、蹲点多个加气站的体验式报道,集中反映出出租车加气难的现状,以及出租车公司和车主对车辆“油改气”的纠结,揭示了清洁能源出租车发展缓慢的表象原因。最后,引出出租车司机的心声和呼吁,为什么不多建一些加气站,为什么建成的加气站不能全部对外开放?

对出租车加气难的问题,曾有多次报道。对这样一个看似“陈旧”的题材,党报的使命,就是要在报道中挖掘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百姓解难。

于是,之三《加气站,到底建在哪》聚焦当前加气站建设的瓶颈,之四《车、站并进,油、气合建,国、民开放》中,记者又采访相关部门、建设运营加气站的企业以及有关专家,并通过对“厦门经验”的阐释,为福州天然气出租车解决加气难、推广慢问题提供了一条突围之道。

这样一组稿件,在聚焦产业发展的同时,从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角度采写经济报道,从读者的身边事入手,以小见大,以民生视角和服务意识,实现了与受众的零距离,增强了经济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提升了传播实效。

(作者单位:福建日报时政采访部)

浅谈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编辑的功能和职责

田 昕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并深刻影响着人们文化传播的观念,同时也对媒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2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同时,手机网民数量大幅上升,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此外,微博用户数量也由2011年底的1.37亿增至1.70亿,增速达到24.2%。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和潮流中,出现了网络新闻编辑这一全新的,不同于传统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那么,什么是网络编辑?网络编辑的工作是什么?网络编辑的功能又有哪些?作为一名合格的网络编辑需要哪些技能?在这里,笔者结合这几年担任法制今报网及福建长安网网络编辑的工作经验,浅谈下自己对网络新闻编辑这一新型媒体工作者的和认知和感受。

一、具备多学科知识,不仅仅是Ctrl+C&Ctrl+V

和传统媒体编辑一样,网络新闻编辑时常也被人误解,或遭以偏见。每当谈起网络新闻编辑,许多人都会说:“哦,不就是Ctrl+C和Ctrl+V么,很简单嘛。”对此,笔者想说的是,复制和粘贴新闻,只是网络新闻编辑最最基本的工作,真正从事过该工作的人和了解这一行业的人肯定会否定这一看法。一名合格的网络编辑,不仅要有敏锐的新闻传媒视野,还要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技能。

一个新闻网站,编辑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成熟完善的新闻网站,不可能只有一种信息内容的表达。因此,网络新闻编辑不仅要掌握新闻传播学、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根据网站的性质、网站各个频道所表达的信息领域,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如财经频道编辑需要懂财经,楼市频道编辑要懂得房地产领域的基本概念,而负责时尚频道的编辑就要紧跟流行的元素,对时尚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与觉察力。就拿笔者所任职的报社网站来说吧,由于是法制类的网站,因此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如《民事诉讼法》、《婚姻法》、《劳动法》、《合同法》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规。

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如今已是一个多媒体体系,互联网上的内容包含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Flash等等。与传统媒体编辑相比,网络新闻编辑还需要具备图像处理能力和视频、音频处理能力,熟悉和掌握网络三剑客,即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这三样利器。

说到网络三剑客,笔者就这些年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1.DREAMWEAVER,DREAMWEAVER主要是用于网站页面的设计和开发,需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但并不是每个网络编辑都是计算机编程专业出身,况且对于新闻网站来说,更注重的是编辑的文字功底和对新闻的敏锐性、整合性,因此DREAMWEAVER对于网络新闻编辑来说,是一种可以掌握但不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2.FIREWORKS,FIREWORKS是一个强大的网页图形设计工具。但笔者认为,FIREWORKS将来有可能被PHOTOSHOP等取代。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用的更多的是PHOTOSHOP来对新闻图片进行效果处理,并设计新闻专题和网页广告页面的图片。这是因为在处理图像上,PHOTOSHOP比FIREWORKS功能更为强大,它所提供的色阶、曲线、画笔、通道、滤镜等各种工具,更适合网络新闻编辑处理新闻图片和设计网页专题、广告页图片。

3.FLASH,相比PHOTOSHOP制作出来的静态图像效果,FLASH强大的交互功能搭配其优良的动画能力,通过元件、场景、帧、骨骼以及ActionScript脚本等工具制作出来的网页FLASH动画,能够为网站提供更强的视觉效果,更能吸引和打动受众,让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一个新闻网站如果有太多的FLASH动画,不但会占用网站资源,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因此,合理地设计整个网页的静态和动态图像效果,也是网络新闻编辑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总体来看,网络编辑应当是多媒体人才、全媒体人才,既需要具备报纸媒体的文字编辑能力,也需要掌握广播、电视媒体所要求的视频、音频编辑能力,以及网络这个新媒体本身所需要的一些能力。由此看来,“全”而“专”,对于网络编辑这个职业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二、具备良好的网络信息甄别和处理能力

在以往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模式逐步被“以受众为中心”的新模式所代替的今天,尤其是论坛、博客、微博等一些新媒介的出现,信息的来源和途径也越来越多元化。同样的,信息本身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杂、散、匿的特点,网络编辑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重。

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开放、更自由,在网络上可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讯息,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更新、修改、删除已发布的信息。但全时化发布新闻也有其显著的缺陷:不易于新闻的过滤,而且更新的速度快也易于淹没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造成信息泡沫。这就要求网络编辑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新闻敏感度及集纳新闻的能力,及时把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东西突显出来。

新浪网总编辑陈彤曾说过,网络编辑“不单单要有很强的策划能力,而且还要有很强的网络新闻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网络的感觉要比传统媒体从业经验还重要。”

举个例子,新闻记者在工作时,往往都需要思考自己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新闻题材,如何选择题材,怎样才能把新闻做好做丰满。同样地,网络编辑在面对海量的信息时,同样也要思考如何选择信息,选择什么样的信息,这个信息是否能吸引网民的眼球?因此,网络编辑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鉴别信息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再合理地运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技术对新闻进行整合和深加工,突出自身的页面设计、栏目策划和专题制作的特色,才能真正在形式上做到美观、新颖,在内容上做到充实、全面、深刻,同时不断提高新闻内容的权威性,逐步建立起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水平的新闻网站。

此外,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网络编辑还应充分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尤其是互联网新闻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知识产权、版权等方面的法规。在一些敏感问题方面也需要谨慎,诸如对公众隐私权的保护、对国家安全法及保密法的遵守等,都是不能忽视的。同时,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一样,都需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和舆论导向方面的尺度。这就要求网络编辑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刻认识网络信息传播在意识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网络思想侵蚀的能力,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导自身,提升信息选择能力,切实承担起和履行好作为一个网络编辑的责任和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媒体把关人,为网络信息健康、有序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为《法制今报网》《福建长安网》编辑)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新闻策划

谢 婷

当前,网络、微博、微信等一批新媒体的普遍应用,让每一个人都变成了记者、编辑,这使得新闻采编的过程变得开放而被“祛魅”,原本属于新闻单位的话语权也被动下移,媒体和受众的关系变得从未有过的紧张与亲密。“传统媒体将死”的论断虽然只是耸人听闻,但是其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消解变弱却是事实。如何突破当前新媒体的层层包围,保持原有的话语优势,是摆在传统媒体的面前的最大难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运用新闻策划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新闻策划简单地说是新闻媒介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对已经或者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新闻计划,并以充分发挥事件的新闻价值和提升媒介形象为目的。它具有几个特点:首先,它是一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性劳动;其次,它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作,执行中需要充分调动主体的所有资源;第三,这种行为以获取最佳的市场效果和社会反应为目的。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媒体对新闻策划报道的运用包括继承和创新两个内容,前者为巩固传统媒体在长期新闻报道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技巧,发挥人力和业务优势;后者为承认新媒体在时效、存量等方面的优势,将重点落实在对新闻价值的二次判断,寻找新的切入角度以及深度报道机会。其根本思路在于知己知彼,强化优势、弥补缺陷。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强化新闻策划的思维有两个好处。

第一,多角度发掘新闻内容,避免同质化竞争

当前媒介形式的多样性,让新闻资源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过去记者跟在新闻后的业务模式变得不再充分适用,要想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必须树立新闻策划的思维。虽然新媒体在时效性和信息存量的优势给传统媒体巨大压力,但是其信息同质化以及虚假信息严重等缺陷,也给传统媒体做精内容和树立权威性提供了好机会。当新媒体解决了受众接受信息的第一步“是什么”的问题后,受众往往转身向传统媒体来寻求第二步的“为什么”问题。如今,受众对新闻报道关注的层面和对报道深度的要求也跟以往有所不同,他们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还想了解其内部的发展过程或变化,关心事情进展的详细过程以及新闻背后的新闻、媒体的相关评论,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决策依据。通过新闻策划,可以对选题进行具体和细化的分解,使得蕴藏其中的新闻事实层层展开,利于记者将新闻做深、做透,将历史和社会的眼光投射进来,找到新闻事实背后的来龙去脉,媒体通过彰显区别于他人报道的不同特色,吸引受众。

第二,增强新闻实践的可操作性,提升可读性

新闻策划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其中心思想在于有效地利用和挖掘有限的资源,把共享的资源变为独享,通过提高新闻质量,提升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是常说的“人有我优”。策划主体通过全盘把控新闻事实,巧妙地将采编环节拆分与组合,降低新闻采写的难度,发现新闻内容的新亮点,提高可读性。例如,一般而言,国际新闻的采写是对新闻单位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操作难度非常大。但是将国际新闻进行落地,把报道角度进行适当地转移,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013年7月,全世界都在关注英国王妃诞生小王子的新闻,《广州日报》独辟蹊径从王妃27个小时即出院见记者的信息点出发,将它与中国传统的坐月子结合起来,探讨中西方不同的生育文化,使得一条与中国关系不大,操作空间也很狭窄的新闻变得有了很好的贴近性和可读性。

新闻策划实质是传播学中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具体实践,这个理论由美国的麦克姆斯和肖对1968年的总统大选进行调查后提出来,它指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笔者认为,媒体在新闻策划的具体实践中,要想发挥“议程设置”理论的效果需要做到三点。

(一)选准角度,出奇制胜

新媒体给新闻策划带来的好处之一是,通过点击率可以直接判断某一条新闻内容的受欢迎程度。传统媒体虽然没有时效优势,但是作为专业的新闻机构,在新闻价值判断以及采编实力上都有着前者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独特的报道角度、独特的见解、独特的思考等,就成为当前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每年6月,在很多媒体都在以“决战高考”、“高考状元”等为切入点策划报道时,《金陵晚报》曾经独辟蹊径以“高考失败也可以赢得辉煌人生”为角度,通过选择一些虽然高考失败但是同样取得辉煌成绩的人物,为考生解压,传递正确的高考观和人生观,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以犀利新锐为卖点的《新周刊》杂志推出过很多角度新颖、社会反响好的专题策划,其总主笔闫肖锋曾指出“如果按‘二八原则’衡量《新周刊》的内容,专题花去了主创团队80%的讨论时间,虽然只贡献20%的版面,而正是这20%的版面构成了杂志80%的购买因素。”从中可见一个好策划的重要性。

(二)寻找网络信息的落地

将新媒体上的信息落地与本地新闻结合起来,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强大资讯能力的新策略。在采编实践中,媒体从业者发现虽然新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能够让一个事件短时间引爆舆论,成为全国热议的公共话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新闻事件都能符合这些特点,因此加强当地新闻的报道力度成为区域性媒体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将新媒体信息与当地新闻结合起来进行新闻策划,不仅更有利于发掘新闻信息的增值空间,获得更开阔的新闻视角,更可以在在普遍性中强调个性。2013年伊拉克战争的十周年纪念日之前,《广州日报》策划了“在广州的伊拉克人,讲诉他们眼中的战火”的新闻报道,通过对餐馆老板、大学生、商人等在广州生活的伊拉克人采访,讲诉这场战争对他们的影响,以及在他们在广州的生活。这个策划以“生活在广州的伊拉克人”为起点,找到了十年前的伊拉克战争和广州这座城市的融合处,角度新颖,可读性强。

(三)加强时宜性和前瞻性

新闻策划的强大作用和意义在于它能将一些分散、无形的事实充分调动和集中起来, 从而使潜新闻得到开发而成为显新闻, 产生一种“宣传性现象”。新闻策划的目的是获得竞争优势和社会影响力,新闻策划作为一种智力劳动,必须从适宜性和预见性上做好价值判断,弘扬社会主流价值。2009年,“挟尸要价”事件发生后,《湖北日报》从救人学生追认为烈士的正面宣传角度报道事件,正是出于对“适宜性”的考量,防止舆论失控。而新闻单位对一些重大节日、活动、会议等做出的前期报道方案属于前瞻性的内容。 (作者单位:福建日报)

面对竞争,地方电视台如何发展

杨尚威

据中国广告网调查,2009年36家省级电视台的广告收入为261.34亿元,2家中央级电视台广告收入为186.19亿元,而309家城市台广告收入仅为97.48亿元。由此可见数量众多的地方电视台广告收入所占份额最少。2012年中国广告市场格局中,电视占37.4%,互联网第二占28.2%,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电视虽然位居广告投放榜首,仍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大缩小了与电视广告投放之间的差距。电视媒体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地方电视媒体作为覆盖面最小、实力薄弱的电视台如何在新的体制下发展,提升广告创收,成为所有地方电视台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电视台广告投放的现状

1.广告投放模式

媒体盈利过程伴随着两次销售。第一次销售是载体销售,对于电视媒体来说第一次销售即频道或节目本身出售,印刷媒体如杂志和报纸销售的时候就有定价。第二次销售是受众,这也是衡量媒体的一个重要标准,即收视率或发行量,简单的说第二次兜售即广告投放。但是目前国内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只销售受众不销售节目和频道,电视台广告投放模式主要是以节目中间插播广告以及节目中的植入式广告形式体现。单纯的以收视率作为实现盈利的关键点是地方电视台主要盈利模式。过于单一的广告投放模式限制了地方电视台节目专业化频道专业化发展,减少地方台的广告收益,不利于地方台综合实力发展。

2.广告内容

地方电视台覆盖范围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电视广告内容的监管。一是广告内容形式单一,时有违规现象。广告商品多是医疗药品、器械、减肥、丰胸、增高等电视购物,而早在2006年的时候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媒体禁播这类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二是广告内容出现夸大误导现象,一些医药广告短片中利用专家、医生形象、患者证明医疗效果。特别是一些减肥、丰胸类的产品广告,广告中利用消费者使用前后形象对比,在缺乏科学依据的情况下,隐藏产品的负面作用,做出不客观的报道,误导消费者。三是内容低俗。内容低俗主要体现广告内容隐含恶性竞争内容、对消费者产生某种引导作用。例如脑白金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送老师、送亲友”暗含送礼“歪风”。对消费者产生错误的引导。除此之外,低俗还体现在医疗广告短片中,对患者患处的特写,如牛皮癣特写,给消费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

3.广告主质量和数量

地方电视台自身地理及实力因素,在强大竞争环境中,地方电视台的广告主有两大特征,一多是小型企业、不知名品牌的广告主,二是广告主集中在一两个行业的企业。电视台过分依赖于一两个行业的企业广告投放增加了地方电视台经营风险,医药类的广告投放比率远大于其他行业的广告投放。另外广告主的素质和实力影响了地方电视台的形象。

二、地方电视台广告投放面临困境的原因

1.地方电视台的地域性特征

媒体的发展主要受市场规模及消费能力两大因素影响。首先市场规模大小决定了客户数量,以及广告客户广告投放费用。地方电视台面向本地城市,较小市场规模以及较低的消费能力影响了广告主的广告预算以及广告主的数量。

其次地方电视台的影响力较小。地方台的主要覆盖范围是所在城市,影响范围也以城市计算,影响力较小。一些知名、全国性品牌首选一些全国性的品牌首选择投放央视和卫视,而地方电视台受限于自己的影响力,能接收到的广告费用寥寥无几。

2.节目内容匮乏

资金资源缺乏主要体现在节目内容上。区域性特征是地方电视台不可避免的外部条件,内容匮乏则是地方电视台自身弊端。地方电视台节目大部分是靠转播央视或卫视节目,自制节目缺乏。电视台的内容战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视剧,二是综艺节目。由于地方台资金、资源不足,在这两方面都无法与央视、卫视抗争。

电视剧是拉动收视率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地方电视台资金的匮乏,面对价格疯涨的电视剧,难以与卫视、央视抗衡。在买剧方面没有优势,意味着地方电视台没有独播剧、首播剧。在版权期之后,电视剧已经播放几轮,观众也失去了兴趣。所以重复播放“过期”电视剧只会引发受众的视觉疲劳,不会带动收视率的增长。

另外,地方电视台不具备制作大型综艺节目的能力。红极一时的中国好声音节目仅电视播出权达到8000万元,对于浙江卫视这是一笔不小数目,更不用说广告投放量少、资金匮乏的地方电视台。

地方台实力弱小,导致节目内容的匮乏,必然导致低收视率,从而影响地方电视台的广告投放。缺少广告投放,电视台缺少资金来源反过来影响地方电视台实力。实力与节目内容的恶性循环成为制约电视台发展的瓶颈。

3.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竞争意识

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一直在继续,但是地方电视台特别是中小城市的电视台仍处于产业化改革不足,事业倾向性严重的状况。“断奶”不足、过度立足本土,导致竞争意识淡薄。

三、开拓广告创收市场策略

面对央视、卫视及新媒体的强大夹攻,地方电视台要谋求发展必须灵活广告投放策略开放广告市场。一些经营不善的卫视也在寻求与外来资本的有效对接,如转让广告经营权或股权。新华悦动传媒曾获得过内蒙古卫视汉语频道的广告代理权。这也不失为引入外来资本的尝试,但是广告经营权转让始终面临着政策风险。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政策范围内灵活广告策略,是开拓广告市场的必要选择。

1.地方台与广告主的合作

在没有首播权、独播权的情况下,地方电视台可以联合有实力的企业自制地方特色剧。广告主由委托人的角色转变为合作者,风险共担。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得将产品、品牌属性与剧情、人物相结合,在更好的宣传出资企业的同时,也可以拓宽地方电视台的增收渠道。2010年湖南卫视与飘柔联合打造的《丝丝心动》偶像剧,将飘柔产品特性通过拥有柔美秀发的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展现,以爱情剧的模式扩大消费者覆盖面。地方电视台可借鉴这一模式,寻求合作企业,降低自制剧生产成本,实现共赢。

2.地方台之间合作

地方台间的合作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电视台与电视台的合作,可以充分共享整合客户资源,节目资源,增强了地方电视台实力和竞争力。二是节目与节目的联合,节目的整合可以整合不同地区的观众,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地方台的可信度。这种化零为整的联合模式可以短时间内提升地方电视台的实力,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地方电视台的可信度,增强地方台的竞争能力。例如《印象鲁南》栏目,由日照、枣庄、济宁、临沂、菏泽电视台共同合作创办,同时段同步播放。该栏目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示五个地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山川名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栏目充分利用五地市的资源,提升了节目的质量。

3.加强电视活动策划、实现线上传播线下

相对于央视和卫视,地方电视台地域效应使得电视活动策划更能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提高电视台的知名度,广泛参与消费者生活,提高收视率。二是可以吸引客户,提高电视台短期内的广告投放。如临沂电视台龙凤呈祥集体婚礼活动加强了消费者赞助企业的认识,提升了电视台广告投放,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4.立足本地,提升收视率

地方电视台的区域性特征是影响地方电视台发展的不可改变的外部条件,但其本土的地位相对央视和卫视来说,更贴近受众。定位于本土发展才是地方电视台的必然出路。立足本土、本地老百姓选题思路,体现本地生活风味的新闻呈现给观众,不仅可以吸引观众参与节目,关注节目,而且同时提高节目收视率。

《天天630》是重庆新闻频道播出,时长90分钟,立足于重庆本土大时段民生新闻栏目,致力于三贴近原则,以“关心老百姓身边的事”为定、位,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该栏目长期位居重庆地区所有节目收视排名榜首,成为重庆地区影响力最强的电视节目。

临沂电视台也本着立足本地的发展原则,创办《临沂新闻》、《琅琊风云榜》栏目。《马上就办》大量报道市民消费投诉、生活服务资讯,将电视新闻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以帮助协调观众解决生活问题,吸引观众参与生活,了解生活,积极提供生活资讯,加强与观众互动的同时,提高了收视率,以及帮助电视台树立良好形象。

5.转变营销观念——基于数据库的营销

数据库营销IT、Internet与Database技术发展上逐渐兴起和成熟起来的一种市场营销模式,对于现代市场发展来说,数据库营销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先进的营销理念。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时代元年,这也标志信息产业对于数据库的挖掘运用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各级电视台瞄准数据库的重要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尝试数据库的运用带来的作用。中央电视台建立音像资料数据库,改善了央视对音像管理现状,对音像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和检索,但这只是对数据库的初级运用。对数据库的运用最重要的在于挖掘,由Netflix出品的电视迷你剧《纸牌屋》在美国及40多个国家成为热门在线剧集,收视率一路领先。《纸牌屋》的成功模式基于数据挖掘。从前期分析用户的观看习惯,导演、演员的选择,后期电视剧推广都是基于网站用户信息的数据挖掘。数据库营销模式简单地说就是让消费者生产自己喜欢的产品。

首先,电视媒体可以借鉴网络媒体Netflix制作经验,在对本区域消费者信息数据挖掘的前提下,根据消费者喜好完成自制节目,提高节目成功率及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为广告投放打下基础。

其次,数据挖掘可以作为一种产品兜售。信息时代的发展,作为电视媒体,除了进行节目或频道出售、以及广告投放实现盈利模式之外,还可以为客户提供数据库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建立客户数据库,充分挖掘客户之间的关系,建立观众数据库。数据库的销售主要存在两种交易模式,一是电视台向客户销售客户数据库,二是向客户销售观众数据库。

最后,对数据库讯息的运用,帮助电视台进行市场预测适时地做出反应。帮助电视台了解观众的需要,以及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实现有针对的沟通,提高传播效果,降低营销成本。

(作者单位:福州电视台)

浅谈“八项规定”给新闻报道带来的变化与启示

邹炜

去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第六点指出,要改进新闻报道,强调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央视到地方台纷纷响应,主动把镜头对准基层和群众,大力倡导简短清新朴实的文风,积极探索新闻报道新模式,增加新闻报道的信息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要进一步落实好“八项规定”,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更好发挥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采编制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从选题精选、内容精剪、主题精炼、节目精审等方面上下功夫,让新闻发挥更好的政治效果、新闻效果、社会效果。

一、“八项规定”有力促进新闻报道走群众路线

根据中央“八项规定”,从央视《新闻联播》到地方台的时政新闻类栏目纷纷作出调整,或压缩时政报道、或增加民生新闻报道等。这些改变和中央的决议,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让新闻发生了如下几大变化:

(一)新闻传播更贴近群众生活

各级电视台纷纷进行新闻资源整编,更多把镜头对准基层,增加民生报道比重,并通过开设形式多样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版块,调整新闻排播顺序等方式来迎合观众收视需求,而观众也明显感觉到电视里里领导的会议、调研、会见等一系列的时政新闻少了,老百姓关心的事报道的更多了,节目好看了。如:央视《新闻联播》增设了“到群众中去”、“凡人善举”、“寻找最美村官”、“德耀中华”等节目版块;深视新闻则在时政报道中更多报道民情、民声、民意,调研类新闻时不再只是报道领导看了什么地方,作了什么指示,调研对象说的话和提出的要求也更多登上了银屏。这些改变不仅提升了栏目内容的合理性,也让节目可看性大大增强。

以央视《新闻联播》2013年8月18号节目为例,常见的通版时政新闻不见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闻报道映入观众眼帘,当天的21条新闻中时政新闻仅有2条,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新闻排在第3条,并非头条。而《陕西:窑洞前听老家老汉提意见》“到群众中去”的新闻报道则登上联播头条,并配上了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分量十足。其余的19条非时政新闻中的15条新闻报道关注了7月份房价走势、光大“乌龙指”事件、因暴雨中断的京广线抢修情况、埃及局势等中外热点事件,并穿插播出了4条特点鲜明的人物报道:道德模范徐萌仙、调头接下错站女童的中国好司机姚师傅、打造绿色银行的最美村官王德富、文明导游尹德仑。

(二)加强新闻报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八项规定”要求新闻报道更加务实,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各主流媒体迅速行动起来,开辟专栏、策划选题、组织活动……既当参与者、践行者,又当宣传者、推动者。6月27日来自福州电视台新闻中心、福州新闻广播的30名记者分别前往驻点社区,担任社区书记(或主任)助理一年。在实践锻炼期间,编辑记者们扎根基层、深入群众,虚心向广大群众学习,努力搞好舆情收集、宣传报道,积极为社区排忧解难,如: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合下,驻点记者加强了滨洲社区泳池安全管理、消除了九龙城社区的消防安全隐患,宁化社区的驻点记者帮助建设推广社区康复室,让老年人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服务等等。另一方面驻点记者以讲故事、目击式、体验式等新颖的新闻表达方式,展现自己在社区工作的点点滴滴,采访报道了《怡山社区:居民反映无小事 我们尽力来解决》、《融东社区:挂职第一天 记者摸底中小餐馆燃气安全情况》,等新闻,不仅在实践锻炼中提升了自己,也增进了与基层干部群众的感情。

(三)新闻采编更合理、高效

“八项规定”出台后,大家对于新闻报道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重新认识新闻和新闻工作成为了大家的共同选择。《福州新闻》是福州电视台一档时政新闻节目,栏目组有30多名编辑记者,按理说完成一档15分钟的新闻节目采编制作不成问题,但八项规定前栏目组却时常人手紧张。因为当时需要应付的时政采访报道量相当大,一天的时政单派完居然再也抽不出人手采访民生新闻的情况时有发生;记者出去一趟需要带回2-3条新闻,采访回来的稿件不够深入只能浮于表面的情况也常常出现,这些都造成了新闻报道效率低下或“虚高”。“八项规定”则为广大新闻从业者减轻了负担和压力,一些新闻价值不高、社会影响力小的时政新闻可以不再采访,而这些被节约出来的资源则被用在了更需要它们的舞台。记者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到基层蹲点采访,有时一呆就是两三天,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撰写的稿件拍摄的镜头比原来更加生动,深受观众喜爱。同时栏目也借机深化了自己的新闻舆论深度,开辟了 “民声看点”“执行力”“记者观察”“民情日记”等民生热点子栏目,从百姓的眼光去看待新闻,让新闻时政和百姓生活有了更加密切的结合点,栏目的收视率也节节攀升。

二、“八项规定”积极促进新闻报道的“短、实、新”

“八项规定”对于新闻行业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尤其是对于从事新闻采编的记者而言,要想让新闻做得更务实、更高效,就要在“精”上下功夫。

(一)精选新闻素材

在新闻采访之前,要认真斟酌加强策划,只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不再采访不重要、不必要的新闻,不麻木按照领导大小编排播出顺序,尽量按新闻价值排播。除党和政府批准的重大活动,其余领导参观、群众参与的一般性文体活动可以减少采访数量,领导给部门、地方的指示、批示等也不再作报道,尽可能让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树立起来,不破坏其在社会领域的权威。在防抗2013第12号台风谭美的新闻报道中,《福州新闻》栏目精心策划,第一时间前往气象台、水库、排涝站、水文观测点了解报道台风最新动向、发展趋势,记者兵分多路深入福清、永泰、连江、罗源等防抗台风一线采访,拍摄风大浪高雨急的画面和采访当地防抗自救情况,并整合了其它栏目采访报道的市政、园林、电力、环卫、警方等多部门抢险救灾的新闻,最后合理排播节目,把台风相关新闻靠前成组播出,中共福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的时政新闻后移,满足了市民了解台风谭美最新消息的迫切需求。

(二)精剪新闻内容

在新闻报道之前,记者进行剪辑时,也需要“精”。这里的“精”表现在对于采访获得的素材进行加工,从数量、字数、时长等方面进行压缩,落实新闻效果。对党和政府召开的会议,领导的讲话内容在文字稿件和播报时长要控制得当,更多报道会议传递的信息和老百姓关心的内容。对于领导参加的活动,尽量减少特写、综述等不必要的内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老百姓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呈现更多的“民声”,而降低“官声”。如:福州电视台就严格按照《福州市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若干文件的实施办法》的要求完成相关新闻报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出席的全市性会议活动(除市党代会、市“两会”、市委全会和特殊重大活动外)新闻报道时长不超过2分钟,其他市领导出席的,新闻播出时间不超过1分钟;报道主要领导同志考察调研活动新闻时长不超过2分钟,其他市领导考察调研活动,一般不安排市属新闻单位记者随行采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会见活动,新闻播出时长不超过1分钟,其他市领导同志会见活动,确需报道的由报纸作简要报道或发简讯,电视新闻不作报道。

(三)精炼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在这里体现着新闻最重要的价值。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党和国家重要的政策用最简单的话,传达给普通老百姓。只有最简单和朴实的语言,才能让老百姓听得懂,才能让老百姓跟着走。以2013年6月28日福州台播出的《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行使监督职权 增强监督实效》新闻为例,报道并没有将其当成一条普通的时政新闻来处理,对于出席常委会的领导只是一笔带过,而是重点报道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如何行使监督职权,就“生态市建设工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两方面问题问“政”于政府部门。报道还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多次运用同期声手段,让问与答再现给电视观众,并采访多名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和部分负责人谈看法提建议,让专题询问的新闻主题得到凸显。

(四)精审新闻播出

新闻播出之前,还需要有一道手续就是审核,这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新闻记者完成自己的编辑工作之后,对于新闻主题和内容必须反复查验与审核,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错字、误报和虚假信息出现,更不能抵触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要符合“简化”“优化”“规范”三大要求,即简化不必要的报道内容,不是重要的党政活动一律省去报道;优化报道内容,仔细审查文稿,把握住传播途径尽可能降低传播的消耗;在规范方面一定要严守党和国家的纪律,按规定指派人员参与采访和报道,不得随意指派新闻工作者参与不必要的活动。“精”审在最后一环,避免新闻报道的政治效果不出问题,对确保舆论导向性和权威性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福州电视台)

打破时间差 扩大覆盖面 提升公信力

——《平潭时报》微博运营的一些探索

谢发振

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深度开发应用和扩散,不断催生新的传播形态,传播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传统媒体唯有主动出击,积极占领新阵地、传播主流价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一份新创办的报纸,《平潭时报》积极利用新媒体,创办官方微博,探索传统纸媒和新媒体融合,更好地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鼓与呼。微博直播 打破报纸时间差

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快、渠道多,资讯成快餐化,而传统纸媒报道的都是昨天的事情。如何打破时间差,第一时间传递资讯,成为纸媒面临的一大难题。微博具有传播速度快、分布广泛、手机就能发能看等特点,让它成为很好的选择。

7月13日,台风“苏力”袭闽,防抗台风成为岛内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平潭时报及时利用新浪微博平台, @平潭时报将台风的动向、如何防范及海峡大桥的最新情况,及时传达给网友,网友互相转发,让众多市民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就能了解最新的信息。

而在直播台风过程中,微博不仅及时提供有用的资讯,同时也把党和政府为民服务、奋战一线的消息及时传达,传递了正能量,唱响了主旋律。网友“im_睡着的水君”感叹道:“在抗击台风一线的人真是辛苦!”类似这样的评论有数十条。

不仅是台风,风筝冲浪、共同家园论坛、两岸马拉松比赛等等,只要是比较重大的活动,我们都通过微博进行直播,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打破报纸时间差,不能仅仅靠一些重大活动。一些时效强的新闻,我们也第一时间发布。比如6月23日,超级月亮一现身苍穹,我们微博就第一时间发布了照片,网友纷纷惊叹好美。平潭海边出现“蓝眼泪”,我们第一时间转发网友的微博,迅速让记者前去深挖等等。只要是读者关心的,我们能提早发布的,就尽量提早发布。

除了提早发布新闻,我们还用微博预告第二天报纸的一些亮点新闻,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更多地关注报纸。微博互动 扩大报纸覆盖面

纸媒和微博作为两种不同的传播平台,拥有不同的关注群体。纸媒的关注群体大多在机关,年龄一般偏大,年轻人则很少关注报纸。而微博具有互动性好、贴近性强、受众年轻化等特点。报纸通过办微博,不仅可以实现良性互动,还可以实现主流媒体声音即时传播、扩大报纸的覆盖面。

“林本坚,董阿姨在找你。”今年6月28日,@平潭时报发布微博,帮助董阿姨寻找10年前照顾他的好心人,立刻得到网友们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帮忙转发,1个多小时就转发了近百次,并积极提供线索,当天就帮助董阿姨找到了恩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利用微博,让网友参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报纸再以报道,网友非常乐于参与。类似例子有十多起,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不管成功与否,只要有众多网友参与,无形中就传递了正能量,提升报纸影响力。

除了找网友帮忙,我们还经常组织活动,和网友互动,让他们一起举报、监督,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垃圾问题是平潭一大问题,从报纸创刊以来,我们不知道帮忙清理了多少堆垃圾。然而,清理完一段时间,就死灰复燃。为此,6月份,时报开展了“共同发现城市的美与丑”活动,网友发现的城市脏乱差,反馈给我们,我们找相关部门解决;网友发现美好的一面,我们也积极公布,一起共勉;同时,我们也征集治理城市脏乱差的金点子,力求打造长效机制。

为了更好地和网友互动,我们还在报纸社会民生版面开辟专栏“平潭微播报”,网友可以通过微播报在报纸上发表感慨、分享感动、反映问题等。截至发稿日,时报新浪官方微博粉丝达15670,腾讯官方微博粉丝达16749,相对于时报目前万余份的发行量,可以说是大大扩大了报纸覆盖面。微博问政 提升报纸公信力

7月30日,新浪微博联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共同发布《2013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已超过7.9万,政务微博活跃度、传播力、影响力处于高速增长。

政府和官员通过微博主动回应和参与热点事件,形成了有效的政民沟通平台。时报官方微博积极利用这点,通过微博参与热点事件,引导正确舆论导向。5月24日,一段“平潭凯美瑞车主电击、暴打摩的师傅”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当天就有百余网友微博@我们。作为当地主流媒体,我们既没迎合,也不乱语参与炒作。同时也不失声,通过微博积极回应,“记者已经去公安局了解真相,将第一时间公布”。

“打人者已被行政拘留。”随后公安局迅速反应。微博、报纸都也第一时间公布结果,及时平息了事件,正确引导了舆论,也提升了报纸的公信力。

同时,我们利用微博平台,将群众反应的问题,第一时间通过微博传达至有关部门,帮助群众解决民生问题。

“城中小学后门一百米处有个大型垃圾堆。太脏啦!还请帮忙处理下。”

“海渔广场的交叉路口,早上红绿灯没有启用,晨练的人那么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圣景公寓附近井盖松动,车辆压过井盖,发出巨响,难以入眠。”

……

虽然只是井盖、垃圾等小事,但民生事,无小事。每一条和民生有关的微博,我们都认真对待,通过和政务微博联系、或者电话联系,帮群众解决琐事,无形中也大大提升了报纸的公信力。关于微博管理一些思考

官方微博开辟以来,我们积极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因为人力等原因,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

在这期间,有一件事情让我感触很深,让我了解到,微博管理的重要性,其实一点都不亚于报纸。

6月6日,平潭当地资深媒体人转发发布了一条微博,某某同学准考证丢了,求转发,帮忙寻找,电话XXXXX。在即将高考的背景下,这条微博引发大家的强大善心,纷纷转发。出于对微博发布人的了解和信任,我也第一时间转发了这条微博。发出去不到三分钟,就有读者大骂,时报发假消息骗钱啊。我顿时蒙了,赶紧删掉微博,拨打电话XXXXX,没想到,这居然是一个“吸金”电话。随后,官方微博积极辟谣,平息了事件。

这件事情,引发了我们对微博管理的思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快,骗子也常常利用这点,在特殊节点,利用人们的善心行骗,可谓是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官方微博发表的内容,代表的是官方的立场,因此肯定要比私人微博管理规范,乃至要比报纸还要规范。微博快,但绝不能为了快,就去抢新闻,一定要建立健全微博审核编发制度,发布的信息必须验证,确保真实准确,尤其涉及到电话、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一定要慎之又慎,才能发布,同时要确保微博和报纸步调一致。

(作者单位:平潭时报)

试谈报纸内容版面创新

——以《福建侨报》华文教育版为例

邓金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方兴未艾,在激烈的竞争中,传统的纸质传媒报纸要如何吸引大众注意力,稳定自己的读者群?笔者认为在报纸内容上体现社会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是根本。

一、立足侨报特点和侨情变化,开设新版面

5000万华侨华人生活在世界各地,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数代的新生代华人。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华文和中华文化,是继承发扬本民族或本族群文化的要求,更是保持族群特性、增强个体竞争优势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日益增大,海外华文教育在国内外受到重视,不少国家对本国的华文教育持更加宽松的态度,既有历经风雨的东南亚百年华校的复兴,世界各地新创办的华文学校、中文学校也层出不穷,更有遍布各国的孔子学院。国内各级侨务部门和教学机构也对海外华文教育给予大力支持,外派教师、志愿者,免费赠送教材,举办海外师资培训班,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冬)令营等,从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多方面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受到海外华侨华人的欢迎。

为了适应侨情的新变化、新发展,2012年《福建侨报》在进行改版、扩版时开设了华文教育版面,这也是国内报刊第一次针对海外华文教育开创的版面。

二、栏目设置和定位体现服务性、个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在华文教育版面上,我们力求既有足够的信息量,又要具有可读性,做到资讯丰富,读者喜闻乐见。栏目是报纸版面的骨架,没有栏目,版面就缺乏支撑。在栏目的设置上,我们要求栏目的服务性、个性和针对性兼具。《福建侨报》是一份综合性的外宣报纸,不仅在国内发行,在国外还有大量发行量,与菲律宾、印尼、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阿联酋等12个国家的14家华文媒体合作,落地印刷。《福建侨报》的读者群在国内主要是归侨侨眷,在国外是广大的华侨华人。华文教育版面的内容一方面要能让国内读者了解和关注海外华文教育的开展情况;另一方面要能让海外读者尤其是华文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了解中国支持华文教育的政策,并看到其他各国的华教机构、教师是如何开展华文教育的,从而相互之间进行借鉴。为此我们设置了“支教手记”、“华校巡礼”、“经典导读”、“华教咨讯”4个栏目。

这4个栏目动静结合,有即时的华文教育开展动态,有故事让读者从中体会海外华文教育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也有常态的知识介绍,以立体全面的方式向读者传播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诸多方面。

“支教手记”的内容为外派教师的心得、经历。栏目的稿件来源为国侨办外派教师或国家孔子学院外派志愿者的来稿;稿件内容为他们在海外生活、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感受,要有对比、有文化冲突,能够体现中外华文(语文)教学的差异、海外华人社会对中华文化、华文教育的态度及为推动当地华文教育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开展的活动;语言上要求文风亲切、朴实,叙述有故事性,可读性强;字数要求控制在1000字以内。栏目开设不久就取得了较好反响,不少稿件被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侨网等国内知名网站及海外报纸如印尼《千岛日报》等转载。

“华校巡礼”是一个介绍海外华文学校的栏目。海外不少华校历史悠久,历经沧桑,一所华校的变迁、华文课时设置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海外华人在夹缝中求母语教学的抗争;新开设的海外华校反映着新一代华侨华人在传播中华文化上的努力和当地对华文的需求。该栏目既能为不同华校提供借鉴,又具有一定的资料收藏价值,得到国侨办、省侨办等各级部门和华校的重视。

“经典导读”是一个知识性栏目,旨在用短小精悍的小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经典的中华文化知识提供给海内外读者。稿件的字数在300-500字即可,内容是中国地理、历史、人文常识。该栏目开设后也找到了它的读者群,一位国内的读者说,这是他最喜欢的栏目之一。

“华教资讯”是一个刊登国内外开展华文教育动态新闻的栏目,让读者了解不同国家华文教育工作开展的最新情况。

除了以上常规的华文教育版,我们还结合省内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工作,每年组织4-5个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专版。近年来,福建每年邀请3万多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到祖籍地游学,为全国之最。我们抓住华裔青少年来闽的机会,做足功课,面对面直接采访海外华教机构负责人、老师、学生,进行专版报道,从而直观、全面、有针对性地反映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和需求。

三、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手段建立作者群,保持版面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

除了设置栏目的名称、对栏目内容进行定位、对栏目字数进行限制,还要考虑栏目的可持续性,也就是符合栏目要求的稿件来源要有可持续性。如果一个立足长期的栏目,在刊登若干期后就因为稿源不可持续而停止,则会给版面和报纸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稿件来源大部分在海外,如《支教手记》、《华校巡礼》这两个栏目。怎样才能有持续性的原创稿源呢?我们与国务院侨办外派支教的教师取得联系。在省侨办的帮助下,我们加入了国侨办与海外华文教师进行工作联系的qq群。这个qq群里有3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派往世界各国支教的教师。编辑通过qq群向老师们征稿,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详细说明稿件要求。不少老师在新的工作环境里有许多感悟和体会,踊跃投稿,编辑择优刊用。一旦有老师的稿件被采用,责任编辑通过qq软件把报纸的电子版传给老师,并将出版的纸质报纸及时寄往他们在国内的地址。

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和维护,福建侨报与外派教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外派教师成为华文教育版面积极的投稿者,他们将自己的支教手记、华校介绍、学校开展的华文教育工作进展写成稿件,投给我们,经过我们的刊登也扩大了海外华校的影响力,学校的校董、校长们都很欢迎。

综上所述,一个新的报纸内容版面从开设、栏目设置、组稿、稿件选择、稿源维护都需要编辑多学习,多用心,找准读者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作者单位:福建侨报社)

探析微博时代电视新闻的拓展空间

陈辉强

一、微博的发展及其特征

2009年,新浪网推出一个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国外的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它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是微博客的典型应用),叫做新浪微博。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新浪可以把微博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话博客”。

虽然微博只能输入短短的140个字,但是它的出现却改变了传统的沟通模式。不管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传播信息的模式都是单一的,我发布你观看(收听),而微博的沟通模式却是集互动、评价、分享、自传播、话题聚集等功能于一身。更重要的是微博的传播方式已经突破了传统媒体点对点、点对面的模式,微博传播是以裂变式的方式进行传播。

有人说,微博是信息的反应堆。核反应堆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中子,去轰击铀235之后,立即会分裂出2—3个中子,这两三个中子又继续轰击铀235,如此往复,就构成链式反应,发生核裂变。微博传播的“转发”功能,就是典型的链式反应原理。当一个草根网友携带一个“信息包”去轰击“意见领袖”之后所产生的反应,与此相当。

继新浪微博出现之后的短短数年之间,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以及借助微博平台而衍生出的微电影、微电台等微媒体也相继出现,这个平台也已经突破了140个字的限制,图片、声音,甚至是视频都可以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人类传播方式进入了微时代,整个收看收听新闻的方式也从传统媒体延伸到了移动终端上。

据2012年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显示,在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中,19岁及以上的微博用户占比已经达到88.81%,微博用户量约为3.27亿,其中将近7成的微博用户仅拥有唯一账号,人均微博账号数1.45个,平均发表微博2.13条,转发3.12条。而这些均源于微博自身具有的草根性、即时性以及交互性等独特的媒体特征。

二、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首先,微博集合了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媒体平台,是对传统媒体的大整合,对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由原来的电视广播等开始转向微博,而且访问微博的载体除了PC之外,智能手机的比例也在上升。据DCCI2012年对微博用户的调查中发现,微博用户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向移动端迁移。数据显示,虽然仍有97.66%的用户通过PC端访问微博,但通过智能手机端访问微博的用户已经达到了89.35%,仅次于PC端的登录情况;而通过Itouch、Ipad等移动终端登录微博的用户也紧随智能手机微博用户,比例高达85.43%。据DCCI预测,未来移动端在微博领域的使用会超过PC端,这也意味着,今后通过手机微博获取新闻信息的人会越来越多。

其次,微博的出现就注定了比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更快捷、更具影响力。微博不仅能够产生第一手资料,而且能够有力推动新闻事件发展。“微博打拐”掀起了微公益热潮;“免费午餐”赢得了政府的回应;“小悦悦”事件唤起社会人性关爱;“郭美美”事件加快公益透明化进程;尤其是近几年来网曝的“表哥”、“房叔”等事件也使得反腐倡廉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这些通过微博平台发布并引起重大反响的事件让所有人都清楚的看到140字+图片的威力。这种突破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也让不少受众将视线聚焦到了微博上,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而有力的冲击。而且微博新闻的发布者往往就是事件的亲历者,具有极强的现场,真正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这是任何一家传统媒体都无法做到的。

另外,受众在对微博话题讨论的高度互动性,是其它传统媒体所无法超越的。便捷的评论和转发功能不仅可以让话题关注者参与互动讨论,还可以扩散话题以及自己的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微博让媒体趋于平民化、大众化,任何一个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在全民记者的时代中,势必会产生巨大的新闻信息量。这也是传统媒体无法包容得过来的。

三、借助微博之利拓展传统媒体空间

微博让媒体更加关注草根

在微博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记者,随时随地记录发表身边的人和事,这也让原本隐藏在市井当中及不起眼的一件事情,引来万千受众的关注。2012年5月份,福州电视台《关注》栏目记者@何-UU(微博名)在网络上转发了一条微博:还记得那位乐观和坚强的蛋饼大爷吗?现在,他的左脚已经因为静脉曲张化脓、溃烂,如果不及时治疗,将进一步恶化,最后截肢,对于这些,他内心深处有巨大的恐惧。如果它倒下了,他也倒下了,因为自己无法再卖蛋饼维生,无法养活自己了。他没有说自己需要帮助,但是我的良心说他真的很需要大家的帮助。短短140个字再配上几张张大爷的照片,引来了2300多次的转发以及470多条的评论,蛋饼大爷张大图的故事由此展开。网友、爱心企业家、各大媒体纷纷关注蛋饼大爷的最新进展,不少网友特地跑到大爷蛋饼摊排队购买蛋饼,只希望能够给予他一点帮助,社会各界也通过微博进行募捐,短短数日,善款就达到了数十万之多。福州电视台《关注》栏目对此进行全程报道,推出系列专题节目《蛋饼大爷的冷暖人生》,节目再次引来广大观众对爱心事件的关注,同时掀起了一股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正能量。

而在微博出现之后,类似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比如近期出现的“奶奶带烫伤孙子福州乞讨”、“仓山老洋房保护”等新闻事件,通过新闻事件身边的草根记录者,让原本发生在基层,少有人关注的人和事可以收到更广泛的关注,其实这也拓展了媒体走转改的空间,让媒体更加关注基层、更加关注草根。

微博促使信息发布更及时

在传统媒体的采访中,记者哪怕是走遍大街小巷,也不一定能够寻找到典型人物、感人事件,或者说,一条好的新闻线索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找得到。而微博平台的开放,开启了全民记者的时代,这让每个人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成为新闻进行传播。2013年7月底,笔者在单位看到远处冒出一股浓烟,随机拍了一张照片,除了这张照片和浓烟的方向之外,就没有其它信息,于是笔者将这张照片发上微博,并询问“哪里发生火灾了吗?”,微博刚发出一分多钟,立即就有博友回复,原来是一家处理轮胎的工厂突发大火,并说明了具体的地点。掌握了这些信息,记者便可立即前往采访,省去了搜集信息的时间,由于事先就了解了相关背景,所以对现场的采访也显得得心应手。

目前,各大媒体也都开通了微博,并进行实名认证,开辟了一个真正的直播平台。在传统媒体中,不管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要真正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直播报道,是非常难的,除非是事先策划好的活动。而通过微博,传统媒体记者就有可能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将事件报道发出,借助长微博软件,还可以突破“140个字”的限制,并配图发布,这也更加贴近新闻短平快的特性。

借助微博平台扩大影响力,引导网络舆论导向

目前,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推出官博,目的正是为了能够突破传统媒介平台,拓宽传播渠道,进而扩大影响力。截止2012年底新浪微博认证的媒体微博总数突破11万个,包括17221个媒体官方微博和92945个媒体从业者微博。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新浪微博中17221个媒体机构微博的一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400位活跃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知名微博,并对其进行二级指标统计。媒体机构类TOP400榜单中,电视类雄踞第一,占31%;杂志类占17%;报纸类则位列第三,占16%。@凤凰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位居“十大电视微博排行榜”前三位。据DCCI2012年最新研究发现,19岁及以上的微博用户中,八成以上的微博用户对企业官方微博进行了关注,平均关注7.96个,相比较2011年平均6.59个增长了1.4个。而通过DCCI对微博用户所关注的官微行业类比的调查可以看出,最受微博用户关注的前两名被媒体类官方微博占据,分别为网站的官方微博(51.34%)、传统媒介的官方微博(49.16%)。以福州电视台为例,作为新闻综合频道的几个王牌栏目,如《关注》、《新闻110》、《福州新闻》、《聊斋夜话》等都已经开通了实名认证的官方微博,在开通一年多来,《新闻110》已经有粉丝12000多名,《聊斋夜话》则已高达15000多名粉丝。各栏目根据自身节目定位,及时发布信息,推广节目知名度。《关注》作为专题栏目,注重话题预热,事先发布话题,吸引网友进行讨论,借助网络声音提高节目互动性;《新闻110》则更加注重社会热点新闻的发布与转发;《聊斋夜话》倾向于网络事件的调侃;《福州新闻》则重在权威新闻发布。同时,各栏目还可以上传自身节目内容,并通过微博平台进行发布转发,进一步开辟受众群。

媒体微博是传统主流媒体的另一主战场,各大媒体微博的开通,是传统媒体积极融入网络舆论场的体现。2012年9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还强调主流媒体要积极进军微博领域,鼓励编辑记者开办个人微博,把微博主流声音做大做强。由于微博平台的开放性,每个人都掌握着话语权,这也给谣言造就了一个渠道,主流媒体权威信息的发布对网络谣言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打击。尤其是当公共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微博可以迅速对新闻事实发表微博、阐释观点,为社会发展进步凝聚精神动力和思想共识。

虽然目前传统媒体和微博的融合仍然处于磨合阶段,但是二者的结合是一种必然,随着网络的发展,全媒体是每一个传统媒体的最终趋势,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完善,传统媒体要发挥在采编、评论、制作、公信力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并打破传统传播媒介的束缚,借助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在时效、互动上的优势拓展空间,打造成拥有多渠道、多平台的全新媒体,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福州广电集团新闻中心)

中国记协关于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通报

一、2013年5月8日,三湘都市报刊发《“煤矿村”致信市长求教“石头上种田”》报道,称湖南涟源市湄江镇塞海村的村干部与煤矿因利益链不作为,致使该村生态破坏严重,以致“水稻绝种、无田可耕”。经查,塞海村实有水田面积450余亩,因煤矿开采等原因不能耕种的有50余亩,不能做水田但可以改种其他作物的约100亩,且没有证据表明村干部与煤矿因利益链导致不作为,该报记者在稿件刊发前还曾与“中间人”就刊发正面报道及广告费等问题讨价还价。

二、2013年6月初,中国商报记者带领非本报人员赴青海省都兰县采访过程中,随行人员以舆论监督相要挟,向多家被采访单位索要钱物。索要未成后,中国商报记者及随行人员私自把采访不实的稿件在中国商网青岛频道、中国网交通频道刊发。

三、2013年3月5日至8日,深圳商报记者连续刊发《医院专家号,得了什么“病”?》、《医院喊冤:我们“被加价”》等报道,称深圳部分医院专家号在“健康之路医护网”上“加100元随便挑”。经查,记者未采访主要当事方广州健康之路信息技术公司,混淆了“专家特需门诊费”和挂号费的概念,对读者造成误导。

上述媒体或记者的所作所为严重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有的未采访主要当事人,或者采访不全面、不深入;有的没有执行采编经营严格分开的规定,在采编活动中涉及报社或本人的经济利益;有的违反舆论监督报道有关规定,涉嫌进行敲诈勒索,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崇高声誉。

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以此为戒,从中吸取教训,自觉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各级新闻单位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作出处理,绝不姑息袒护,努力增强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今年以来,根据社会举报,中国记协会同有关省市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办公室查处了一批新闻从业人员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案例,现予通报。

我省三报荣膺2013年全国“百强报刊”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的2013年全国“百强报刊”推荐活动结果最近揭晓,我省《厦门日报》、《海峡都市报》、《泉州晚报》等3种报纸入选“百强报纸”。

“百强报刊”推荐活动是实施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建设精品报刊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是首次评选。其目的是通过动态评估推荐,重点推出一批内容原创能力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名报名刊,促进报刊业繁荣发展。此活动经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局、中央报刊主管单位认真组织评估推荐,共上报609种报刊参评。

与以往的评选不同,“百强报刊”将多种类报刊集中一起推荐,如报纸的百强推荐,就包括党报、都市类报纸和行业类报纸,可以说是全国各类别报纸一次综合实力的大比拼。为开展好此次推荐活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由专家对参评报纸的内容质量、影响力、出版经营能力、出版条件、出版规范等5项指标进行评审打分。经评审、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了“百强报刊”入选名单,包括99种报纸、100种社科期刊、100种科技期刊。

据了解,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报刊主管单位,将对入选百强的报刊加大宣传推介和政策扶持力度,并给予奖励,完善报刊扶持激励政策及保障机制,在重大项目、资源配置、数字转型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积极争取财政专项基金、资金及财税优惠政策支持,鼓励优秀报刊出版单位加强品牌建设,整合出版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增强报刊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李莉琴)

 厦门日报社开发“无线厦门”

近日,厦门市近万市民通过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网络终端下载“无线厦门”。“无线厦门”是厦门日报社旗下的厦门网与厦门移动联合打造的移动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登录“无线厦门”,用户可随时随地了解厦门乃至国内外最新新闻资讯,定制各种服务,甚至可以进行投诉建议。

2007年6月正式上线的厦门网,已经成为厦门市最大的网上新闻发布中心、公众服务互动中心。

此次厦门网与厦门移动合作,一方拥有厦门日报社强大的媒体资源优势,一方有着成熟的移动技术与平台资源,双方携手推出“无线厦门”,力求从厦门本地目标用户的信息需求出发,更加注重内容的贴近性、可读性、互动性,为市民提供实用、及时、喜闻乐见的各类信息和贴心服务。

“无线厦门”与“厦门网”保持新闻信息的同步,并结合近年在便民应用领域的发展成果,为市民提供本地一站式生活资讯服务。据悉,“无线厦门”已推出安卓版客户端。除了个人首页、新闻资讯(微厦门、无线政务)、便民应用(预约挂号、公共缴费)等3个板块外,还将逐步加入随手拍、有话要说、征婚交友、12580聚优惠、办事指南、车友服务、文明小博客等功能模块。 (李莉琴)两岸传媒将携手拍摄爱情微电影

由厦门日报社、台湾中时传媒主办,两岸实力企业联手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城市甜蜜季第三季活动,于8月10日晚在厦门佰翔酒店成功举行,300多名男女单身嘉宾盛装出席。

本次甜蜜季特别策划了爱情微电影拍摄,邀请台湾金马奖执委会秘书长、知名导演、编剧李佑宁担任总策划。厦门日报社面向社会征集最动人的爱情故事,被选中的故事,将由李佑宁导演量身打造7-10分钟的爱情微电影。这是两岸第一次合推合拍草根爱情微电影。

12日,李佑宁应邀到厦门日报社开讲座,指导厦门故事爱好者如何创作电影故事大纲。7月份以来,厦门日报社以“爱情故事,感动一刻”为主题,向两岸年轻人征集到不少爱情故事脚本。李佑宁说,有一些故事的发展,让他感到出乎意料,被感动到。此为他的首次厦门之行,就是专为两岸“甜蜜故事”而来的。

征集到的爱情故事脚本还将进行评选。进入复赛即有奖励,进入决赛将被邀请至金门免费拍摄婚纱照。并将推出年度大奖一名,予以重金奖励。

此次七夕菁英派对是厦门日报社为厦门市单身优质青年打造的高端相亲平台。参加活动的单身青年几乎都是各自单位、行业的精英。主办方在现场制造多个互动环节,如香囊流转、二人DIY任务、游戏互动,并在现场开辟了红酒茶歇品鉴区、舞会区、表演区等多个区域,让男女双方在轻松欢乐的玩乐中展示自我,培育情谊。活动后还为嘉宾建立QQ群,让大家继续交流,增进感情。(李莉琴)

两岸传媒将携手拍摄爱情微电影

由厦门日报社、台湾中时传媒主办,两岸实力企业联手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城市甜蜜季第三季活动,于8月10日晚在厦门佰翔酒店成功举行,300多名男女单身嘉宾盛装出席。

本次甜蜜季特别策划了爱情微电影拍摄,邀请台湾金马奖执委会秘书长、知名导演、编剧李佑宁担任总策划。厦门日报社面向社会征集最动人的爱情故事,被选中的故事,将由李佑宁导演量身打造7-10分钟的爱情微电影。这是两岸第一次合推合拍草根爱情微电影。

12日,李佑宁应邀到厦门日报社开讲座,指导厦门故事爱好者如何创作电影故事大纲。7月份以来,厦门日报社以“爱情故事,感动一刻”为主题,向两岸年轻人征集到不少爱情故事脚本。李佑宁说,有一些故事的发展,让他感到出乎意料,被感动到。此为他的首次厦门之行,就是专为两岸“甜蜜故事”而来的。

征集到的爱情故事脚本还将进行评选。进入复赛即有奖励,进入决赛将被邀请至金门免费拍摄婚纱照。并将推出年度大奖一名,予以重金奖励。

此次七夕菁英派对是厦门日报社为厦门市单身优质青年打造的高端相亲平台。参加活动的单身青年几乎都是各自单位、行业的精英。主办方在现场制造多个互动环节,如香囊流转、二人DIY任务、游戏互动,并在现场开辟了红酒茶歇品鉴区、舞会区、表演区等多个区域,让男女双方在轻松欢乐的玩乐中展示自我,培育情谊。活动后还为嘉宾建立QQ群,让大家继续交流,增进感情。(李莉琴)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