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在“鸡毛蒜皮”中发掘评论价值

2013-07-25 17:22:25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陈泳  
视频加载中...

长期以来,许多中央媒体和地方强势媒体非常重视新闻评论的积极作用,不仅评论版面的版序得到重点强调,媒体自身还拥有一批较为固定的、在读者中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评论作者。这些媒体如《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经常通过评论版面或栏目,就国内外某一热点话题积极发声,笔端或犀利或直白,形成各自特色和风格。十八大召开后,各大新闻媒体更是纷纷推出新闻改革措施,《人民日报》还首次开设了评论专版。因此业内有人认为,现在媒体正由“独家新闻之争”向“独家评论之争”转变。

2012年初,湖南省《常德晚报》为增强本土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贴近性,在新闻周评版特别开设了本土新闻评论栏目“常言道”。“常言道”取常德的“常”字,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其栏目顾名思义就是“言而论道”“经常讲道理”。栏目每周固定开设一期,所有稿件均以本地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为素材,聚焦普通群众,从所谓“鸡毛蒜皮”的小事入手,做好舆论监督和服务,向读者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常言道”的稿件采取“自主投稿”和“编辑约稿”两种形式。“自主投稿”不确定主题,作者可自由发挥;“编辑约稿”则是由编辑根据本地发生的热点事件,约请多位作者撰写评论文章,形成舆论合力。通过版面风格的定位和编辑的策划,栏目开设一年多来,较大提升了《常德晚报》新闻评论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同时也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力,受到读者和业内人士好评。

重视本土评论的监督性

新闻有独特的舆论监督作用,尤其是新闻评论,更是“像匕首,像投枪”,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尖锐的批判性。地市媒体针对本地某新闻事件就事论事、“指名道姓”发表的评论,在当地的反馈往往迅速有效,能起到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常言道”在发表评论时,特别注意不是一味的“打板子”,而是言辞恳切,在批评中给出诚恳的建议或意见,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改进工作、提高服务。

2012年3月21日,《常德晚报》报道了一则新闻:常德市汉寿县酉港镇两护村的村民,16年来一直通过一座简陋危险的浮桥出行,一旦要运送农副产品,村民只能绕道10余里。在河上建一座牢固的新桥,成了当地村民的共同心愿。新闻报道刊发后,《常德晚报》趁热打铁,通过“常言道”专栏刊发评论《缺的不仅是资金,更是决心》,指出两护村村民呼吁16年,当地领导班子换了几茬,修桥的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这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缺口”问题,在更大层面上,是严肃的民生问题。评论督促当地政府下定决心,“抛头露面”为群众利益积极奔走,而不是被动地坐等上级拨款修桥。

新闻报道及评论见报后,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两护村修桥被纳入汉寿县“十二五”规划。

强调本土评论的思辨性

新闻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在资讯快速传播的今天,人们获知各类信息轻而易举。许多未经证实的消息甚至是不实消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传播手段充斥着人们生活的空间。但是人们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都是真相,往往在一个群体事件或热点话题中,“仇富”“仇官”等种种不健康的心态成为大众不假思索的定式。误判就会造成误伤,网络上不负责任的“吐槽”使得每个人都成为受害者,客观上影响了社会公平,妨害了正义。作为负责任的媒体,有必要对于种种不良舆论激浊扬清、拨乱反正,发散出道德和理性之光。

2012年4月11日凌晨,美国南加州大学校园附近发生枪击案,一男一女两名中国留学生中枪身亡,其中被害女生被证实是湖南省常德籍。全国各大媒体和网站迅速予以报道,新华网、人民网采用的是陈述性标题:《两名中国留学生在洛杉矶被枪杀》,新浪网的标题是《我国两名在美留学生遭枪击身亡》,这些标题传递的信息理性客观。环球网在标题制作中加入了关键词“豪车”:《两名在美留学生遭枪击身亡子弹击碎豪车车窗》,中新网的标题更是直指“宝马车”:《两名中国留学生洛杉矶宝马车内被枪杀》。随后,部分主流门户网站的报道倾向逐渐转移,“一男一女”“宝马”……这些新闻事件中的有限信息被刻意放大,部分网站和媒体似乎发现了一起“情色事件”的真相,纷纷做出抢眼标题。在这种不负责任的舆论引导下,不明真相的网民从起初对惨案的沉痛悼念变成了围观情色事件的亢奋,将罹难的这对年轻人认定为“官二代”或“富二代”,风言风语,幸灾乐祸。一些媒体还纷纷登门采访“猎奇”,给受害人的家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为被害女生的家乡媒体,《常德晚报》第一时间派出记者接触女生的家人,调查得知,女生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公务员,母亲退休后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月收入千元左右,宝马车只是为了找工作方便才买的一辆二手车,被害男女根本就不是网传的“官二代”“富二代”。《常德晚报》迅速组织专题报道,对被害中国留学生表示哀悼,对不负责任的舆论予以批驳,还精心组织了一期评论文章《媒体应有适度沉默的姿态》,利用“常言道”这个本土新闻评论阵地明辨是非、以正视听。

这篇评论文章观点独特,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令人深思的问题:媒体在报业竞争和人文关怀之间如何取舍,如何坚守报道底线和职业道德?为某些不讲职业道德的网站和媒体浇了一瓢理性之水。评论同时又深具贴近性,谈论的是身边事、身边人,并且结合《常德晚报》的报道内容表明媒体态度,特别能引起读者共鸣。理不辨不明,该评论被多家网站转载引用后,一些不良舆论逐渐偃旗息鼓,被害女生的父亲特地托记者转达了对《常德晚报》的谢意。

提高本土评论的服务性

作为地市媒体,要在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常言道”专栏设立的宗旨是紧贴本土、联系实际,除了做好舆论监督外,更要积极配合当地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维护健康的社会心态,通过“常言道”这个平台正确发声,宣传好人好事,帮助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推动政府工作顺利开展。

2012年7月31日,由于电路负荷过大,常德市自来水公司江北水厂供电线路跳闸,造成江北城区全面停水。供水和电力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经过紧张抢修,50分钟后供水恢复。在这期间,不少市民拨打供水110、市长热线、媒体新闻热线,在政府网站上发帖,普遍为发泄牢骚和不满,指责部门不作为。其实,50分钟处置好突发情况已算不错,市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在《常德晚报》上对市民表达歉意。面对市民的焦躁和不满情绪,《常德晚报》及时在“常言道”上刊发评论文章《耐心点,再耐心点》,解释应急机制流程,既呼吁市民保持冷静,多点包容和耐心,也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公开工作信息,取得市民理解。评论很好地起到了“活血化瘀”的作用,市民的激动情绪逐渐平复,政府部门也表示满意。

值得注意的是,“常言道”虽然做到了新闻评论的草根性、原创性和本土性,为地市媒体如何进一步发挥好新闻评论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需对评论素材进行精心选择,在主题立意上既要站得高,也要看得低;需培养一支高质量的评论作者队伍,探讨同一话题的不同发声等。这些都有待今后逐渐改进。(作者是《常德晚报》编辑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