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5年第5-6期
www.fjsen.com 2015-07-02 17:18:27 来源:福建记协 责任编辑:     我来说两句

用好新媒体 传播中国声音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 任贤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打破传统模式,在报道理念、内容生产、传播形态等方面对两会报道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一些思考和经验。

比如,新华网邀请瑞士、丹麦、塔吉克斯坦、埃及等国驻华大使做客新华访谈,在推出“外国大使看两会”访谈栏目基础上,对核心内容进行挖掘、提炼和再加工,主动设置议题,打造包括文字、图解、微视评节目、移动端轻应用在内的全媒体、多语种原创报道——“外国驻华大使高度评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通过PC、移动等终端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各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采编流程,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一体化报道机制。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新闻媒体立足“中央新闻厨房”体系,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表、动漫、视频等形式对前方“多栖”记者采集的大量鲜活多媒体素材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精耕细作,通过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为受众呈现出视觉、听觉和思想的盛宴。

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在媒体融合驱动下,媒体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采编流程,树立一体化理念,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

二是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改进话语表达和传播方式,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中央网信办紧扣今年两会热点,组织主要网络媒体围绕“四个全面”开展主旋律报道,发挥引导舆论的主体作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国际在线等通过开设“点赞‘四个全面’”大型互动专题,设置热点话题,策划制作图解、动图、推出有奖问答、游戏测试等多媒体表现形式,打通官方、民间舆论场,增加了两会报道的开放性。

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尤其是议题设置能力,是新闻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在追求新闻权威品质的前提下,适应互联网数字化、社交化、移动化、视频化趋势,以及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等特点,树立用户观念,变“单向度“传播方式为社会协同,将“客观新闻”转化为“对话新闻”,满足互联网时代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闻信息需求。

三是强化技术支撑,用新技术产品引领融合发展。4G和H5技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得到广泛应用。新华网、央视网的两会专题、直播页面统一使用H5技术设计,在PC端与客户端同步直播开闭幕会和总理、外长记者招待会等重要活动,增强了报道的可传播性。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两会信息进行资源整合,通过知识化梳理和可视化加工,生产出适合用户消费的数据新闻产品是今年两会融合报道的一大亮点。如中国经济网推出的数据新闻产品《图解两会》和《全视野解读地方发展关键词》,以及天山网的“两会微刊”等,受到网民广泛欢迎。

云计算、大数据、4G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促进新媒体高速发展、加速裂变。媒体要积极利用新技术引领融合报道,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研发和应用能力,驱动媒体转型升级。

“媒体融合”一词由美国人尼葛洛庞帝最先提出,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展。未来将是万物互联的时代,媒体融合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应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改革创新,引领推动我国媒体融合进程。 (摘自2015年第4期《三项学习教育通讯》)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