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7期
www.fjsen.com 2013-07-03 17:11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福建新闻联播》:新语境新走向

林文晶

作为省级老牌新闻栏目,《福建新闻联播》(以下简称《联播》)每晚19点35分至19点55分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直播。节目定位主流媒体权威报道,沟通政情民意,网罗八闽资讯。这个栏目曾多年拥有固定的受众和稳定的收视,但进入网络时代,受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联播》数十年如一日的老面孔已很难适应受众的新要求。再加上与同样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制作、每天18:30在东南卫视播出的另一档政经新闻栏目《福建卫视新闻》在内容上经常重叠,不论是权威性还是个性化方面都无优势可言,“变脸”势在必行。近年来,也经历了数次改版后,《联播》正在进行新一轮改版,力求摆脱旧的僵化模式,走出一条新路子。

一、优化时政报道,增强竞争力

1.在版面上为民生新闻腾出空间。多年来,《联播》一直致力于树立时政新闻节目的权威性,但由于以往大多会议报道的语态表达程式化,套话及口号式的语言多,篇幅冗长而新闻信息量少,颇受诟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缺乏吸引力的时政报道在《联播》往往占据三分之一、甚至超过一半的版面。因此在历次改版中,从提高可看性和新闻宣传的有效性考虑,都提出要压缩时政报道。2012年底,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经新闻栏目,时政报道的篇幅都大幅度缩减。《福建新闻联播》时政报道改革步伐也进一步加大,省委常委报道片长压缩到1分钟以内,常委以下的副省级领导如果只是参加一般性的活动,只在《福建卫视新闻》播出,对他们参加的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要会议、突发事件(如部署防汛防台工作等)或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活动,则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版面播出。通过时政改革,使时政报道更富实效、信息量更大,同时把版面更多地让给来自基层的报道,进一步体现贴近性和可看性。

2.在编排上打破“官本位”观念。按照惯常的编排规则,《联播》的头条一般为重要的时政报道、时效新闻及主题性报道,其中时政报道只有省委书记的活动才能打头,而且时政报道必须按照省领导职位的排序编排播发。2012年12月13日,《联播》在时政报道编排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把当天傍晚记者赶制的一条来自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配发报道《省人大常委会“考问”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摆到了头条的位置。这条报道中排序最靠前的省领导是省人大常委会的一位副主任,对于栏目编辑来说,这种大胆的做法颇具风险性,因为不仅打破了以往非省委书记时政报道不能上头条的常规做法,而且在当天的几条时政报道中,排位最靠前的省领导是一位省委常委,当天关于她的报道是《省高招委召开全体会议》。如果从领导排序考量的话,《省人大常委会“考问”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应该摆在《省高招委召开全体会议》后面,这种在新闻编排中“打乱”领导排序的做法是以前所没有的。但从新闻性、时效性来衡量,《省人大常委会“考问”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属于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显然更具关注度。再加上时政记者没有从会议的角度去做这条报道,而是以百姓关心的角度出发,创新时政报道表达方式,运用了很多现场询问的同期声,对原本比较“硬”的新闻进行“软”处理,使节目更贴近。当天,栏目还一改以往省领导报道集中编排在一起的做法,把会议配发报道穿插在时政报道中,进一步体现新闻规律和收视心理。这种大胆的编排方式使得《联播》面目一新,而且没有收到来自上级有关部门的异议,为2013年的时政报道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强调百姓视角 提升报道质量

1.深入“走转改” 提升可看性。做有温度的栏目,不仅需要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和理性分析,更需要做到“三贴近”,如此才能让受众更爱看。以往各类成就性报道往往是《联播》的重要“骨架”。这类报道套路几乎一致,语态刻板,声画两张皮。尽管包装形式不断变化,但看多了容易让人审美疲劳。在改版中,《联播》放下身段,更多地从百姓的视角出发,让主题性报道从内容和形式上更贴近民生。尤其这两年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都在“走转改”,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记者也轮番下基层接地气,在《联播》播发了大量诸如冰冻灾害、强对流天气、突发性事件以及“托举哥”、“最美农妇”、“最美警花”等广受关注的民生报道,在提升可看性的同时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2.加强舆论监督 提升影响力。在改版中,《联播》始终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报道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传达社情民意,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联播》开设的“民生视点”专栏已成拉近受众距离的一个品牌,一些报道推动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3月连续播出的系列报道《紫水鸡的家》,不仅引发了众多受众的热议,厦门市领导也持续收看和关注,最后促成了紫水鸡新家园问题的解决,使得这一珍稀鸟类得到应有的保护。在今年的改版中,栏目更加注重民生题材的社会效应,策划了一些能够形成持续收视效应的报道。而且,这类民生报道往往不是一条两条地零敲碎打,而是做成一个完整的特色板块:既有核心民生报道,又有一些相同主题的延伸报道并配发评论。既强调报道纵向的深度,又体现横向的广度,力求立体呈现回应百姓的关切。

3.增强服务性 提升吸引力。新闻是否能赢得受众,在于能否提供有用资讯。无论是西方还是在我国新闻界,服务性报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联播》这些年也在加强和拓宽电视新闻栏目的服务功能,提升吸引力。与以往充斥枯燥数据的资讯相比,现在更多地选择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资讯,特别是民生领域的新举措和新事物。另外,按照“有用”原则,提供出行、天气、生活小知识等各类服务信息,包括充当“谣言粉碎机”,教群众辨识真假。

4.打造“第二落点” 提升引导力。在网络化和自媒体时代,各类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媒体声音进一步多元化、新闻报道角度呈现多维化。在讲求新闻时效的同时,如何在“深度、背景、关联、评说”有自己的作为,通过事件解读、背景分析和观点评述,寻求新闻的“第二落点”成为《联播》改版的方向,日常编播的重点。

三、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

新媒体的迅速扩张,对于电视构成巨大冲击,但同时,传统媒体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这也正是《联播》这两年改版的一个着眼点。比如,栏目曾经报道过《福州地铁屏山站工地发现西汉宫殿遗址》,是当天下午记者采制回来的时效稿。这条重要新闻在舆论上引导得当的话,就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栏目没有简单播发新闻,而是通过设置话题,分别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手机客户端发起调查,与网友进行互动,发动大家建言献策,为“地铁挖掘遭遇文物”这种困局探索有效的解决之道。这种做法把单向的传播变为与受众双向的互动,还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另外,在追求时效方面,在当天来不及采制的情况下,也在尝试引入网络拍客等新鲜元素,并通过网友酷评等增加报道的厚度。

四、提升栏目鲜活度

1.栏目包装更时尚。电视讲究可视性,《联播》引入在线包装,栏目LOGO、片头、提要、字幕包装一新,使得节目更具整体性和可观性。另外,栏目还通过设置总标题和分标题的变化来增加信息提示,体现节目的“新视界”。

2.演播间设置更大气。原先构图单一的背景墙,在今年《联播》的改版中,开始引入PPT模式,大量运用背景大屏幕辅助播报,不仅在播报导语时要出现关键画面,还将在画面上添加关键词以提升关注度。

3.主播展示新形象。改变原有的播报语态,不再一板一眼照本宣读,而是主播提前介入,在充分理解新闻的基础上,用说新闻的方式进行播报。在表达上知性、明快,更贴近受众。两位主播既有分工,又有互动。

4.节目形式多样化。依托演播间的高科技手段,在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期间,增加SNG现场连线、电话连线等环节,在节目中加入实时的现场报道,从而提升《联播》的鲜活度。

结语: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不管是对于哪个电视新闻栏目来说,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只能自绝于观众。放宽视野、大胆创新,通过一次次的改变来寻求新的发展才是生存的王道。《联播》的改版历程,正是新语境下的地方新闻联播探索生存之道的一个缩影。

(作者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