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5-6期
www.fjsen.com 2013-06-09 16:15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在“走转改”活动中要善用群众语言

林瑞声

基层,永远是新闻的源头;群众,永远是我们的老师;新闻人,永远是架设在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关心群众的冷暖,传递党的声音,写出更多有情感温度、时代高度和思想深度的作品,永远是我们身为记者的使命。

在走转改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和善用群众语言,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读者爱听爱读爱看,务求最佳的宣传报道效果。

一、群众语言的定义及其特点

群众语言,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日常习用的口头语言,是与书面语言相对而言的,它不像书面语言那样典雅、庄重,但朴实、生动,朗朗上口。用好群众语言,可以使新闻作品更加生动活泼,可以增强可读性和感染力,可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听到百姓的心声,写出鲜活的基层新闻。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文风,让新闻更多地用群众语言来叙说。群众语言的特点是大众化、口语化,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群众语言来自生活,出于肺腑,形诸口舌,是民生甘苦、喜怒哀乐的直接表达。这样的语言尽管可能原始粗糙,却鲜活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走转改活动开展后,我们欣喜地看到,近期我省刊发的一些稿件,在写法上改变以往新闻稿固定的严肃模式,适当运用群众语言,写得更实际生动、具有地方色彩,增强了新闻稿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作为一名基层的记者,我们在长期下乡的过程中,经常能听到群众各类朴实的语言和心声。用好群众语言首先要接好“地气”,俯下身子,在思想上和身体上都能真正深入基层,以真心换真情,“入得了百姓门,拉得上百姓话,交得上百姓心。”其次,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虚心向群众请教,并能活学活用。顺口溜、打油诗,民间谚语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是群众语言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如果加以灵活运用,可以收到“一语胜千言”之功效。

二、要向群众学习鲜活的语言

刘云山同志指出,走转改活动,“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

因此,作为基层的记者,在“走转改”活动,我们始终坚持把“改文风”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注重学习运用群众语言,用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的真情实感打动群众、感染群众,涌现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和一大批短、实、新的新闻作品。

1.反映最真实的基层。很多新闻“假大空套”现象严重,主要还是因为不熟悉情况、没掌握实情,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再能写的人也犯难。因此平日里一有空闲时间,我便会驾着摩托车,深入农园田间,听老农晒晒“农经”,或者走进村民家中和他们一家子聊聊天,每一次总会有意外的收获。

最近的天气是播种的最佳时机吗、农民的收成好不好、卖的价钱是否合理等攸关农民利益的新闻线索,我都十分关心。由于翔安的村庄多,而且几乎每个村种的庄稼种类各具特色,大宅的火龙果、徐错的胡萝卜、小嶝岛的紫菜等,农作物名目繁多,要想熟稔这些时令花果蔬菜等作物的生长规律,对于像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着实不易。

幸运的是,作为闽南人,我能很好地用闽南语和村民们话家常。用共同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能更好地打开村民们的话匣子。在自己的家里、田里等熟悉的环境中,村民们往往更能敞开心扉,将他们的心声娓娓道来。这样一来,我也能更全面地将村民们的生活生产面貌如实呈现。

2.提供最及时的帮助。要想最真实地报道农民的生活生产现状,反映农村概貌,那么就必须要做到抢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获得并采写最直接的资料。一名合格的记者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一位采访对象,同时还应该具备正义感和大局意识。特别是,针对老百姓胡萝卜、火龙果、茶树菇等丰产却滞销的局面,我们主动出击,主动下基层进行采访报道,切实帮助农民排忧解难。

今年4月6日,我在《厦门日报》第四版刊发了《天热茶树菇疯长 没销路农民受伤》一文,报道了翔安新店镇杨厝果蔬合作社农民从种植胡萝卜转型种植茶树菇,却因为气候、经验不足等主客观原因导致茶树菇疯长、优质茶树菇滞销并烂在菌房内,农民面临血本无归的困境,可这样的辛酸,如果我们没“沉”下去,他们的苦水只能自己咽。

报道见报后引起强烈的反响,市民们纷纷驱车前往采购,后来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厦门多家超市帮助他们解决了滞销的状况。一周后,专业合作社社员杨宗文开心地给记者传来这个喜讯,感谢《厦门日报》的及时报道,也很感谢市民的爱心帮助。

3.写出最实在的言语。做新闻,七分采访三分写。然而这三分,却是关键。内容空泛、浮夸、格式“八股”、语言僵硬等不良文风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报道的篇幅并非越长越好,语句也不是修饰得越多越生动。往往短、实、真的文章才能引起越多的关注,更能打动人。因此我们还注意从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让语言言之有物。

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活泼,富有生活气息。淳朴的民风民俗,特色的农村产业,这一年来我写过多篇关于这类主题的报道。我认为写这类文章,用平易朴实的语句概括,最恰当不过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与农民的淳朴本色不无关系。受他们朴实性格的影响,写出的文章也吐纳着质朴的气息。我相信只有用群众的语言讲出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的话,读者才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三、采访时应注意到的问题

鲁迅曾经这样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这是教我们学习群众语言的至理名言。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要学习好群众语言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要“言之有物”,多谈群众感兴趣的话题。与群众交流沟通,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言之有物”,对接群众的迫切需求,多聊群众感兴趣的话题。为此,应把握“三多”要求:一要多谈细小事,如“钱袋子”、“菜篮子”等,既是群众的“兴奋点”,又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如此,则可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上;二要多“下基层”,体味群众的“寒暑冷暖”,“存储”话题的“原汁原味”。三要多“办实事”,对群众提出的诸如就业、上学、看病、住房、行路等民生问题,要下最大的气力、想最多的办法、求最好的效果。

2.要“看菜吃饭”,会讲群众能听懂的语句。运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遣词造句这一关非过不可。怎样过,还得学会“看菜吃饭”,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第一,要做到说理通俗易懂,切忌死搬硬套、高深莫测,把群众搞得“云里雾里”、晕头转向,结果自己也是“人吃亏,戏不好看”。第二,要做到话语朴实无华,多运用群众耳熟能详的句子。这样,采访可以轻轻松松,群众也明明白白。第三,要做到掌握一些方言。用共同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能更好地打开村民们的话匣子。尽管群众语言的重点不是指“土语”、“方言”,但我们如果争做“有心人”,掌握一些“方言”,肯定会拉近与群众的心灵距离。

3.要“注重细节”,善用群众最喜欢的方式。一是空间上要力争“零距离”。要把农民当朋友、当兄弟,让农民朋友成为报社的广播员,尽可能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面对面地交流。二是时间上要常下“及时雨”。平常要勤到农村、农田走走看看,和农民朋友话家常,了解时下自家农业种植、收获等相关情况,聊聊近期相关农作物的价格与收获情况,甚至可以把自身经历的农业种植经历和农民朋友聊聊,拉近和农民朋友的距离。三是仪态上要写满“真善美”。衣着要简洁得体,情绪要饱满平和,肢体接触要亲切自然,让群众感受到真诚与温暖,真正密切与群众的关系。

(作者单位:中共厦门市翔安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