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4期
www.fjsen.com 2013-05-14 15:02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从板蓝根抢购看记者疫情报道技能培养

张立峰

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次通报了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此后几天,全国各地关于H7N9禽流感的相关报道迅速增加。上海、南京、广州、合肥、武汉等地,都出现民众抢购药店板蓝根的风潮。新浪调查显示,在81750名网友当中,有47.2%,也就是38583名网友表示,很担心禽流感疫情,需要购买一些板蓝根以备不时之需。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中国对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控有力,国外媒体也认为这次禽流感疫情出现以后,中国卫生部门信息公开的速度跑在谣言前面,应该是吸取了十年前SARS危机时的教训,但是从民众抢购板蓝根的结果来看,这次防控禽流感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依据大众传播的“第三人效果”理论,由于这次禽流感有高致死率、高治疗费用的负面信息,民众在看到板蓝根可以预防禽流感的消息以后,判断其他多数人可能会采取行动,为了不落人后陷入被动,自己便也会加入抢购的行列。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的戴维森认为,这样的效果“并不是直接由信息本身的传递引起的,而是由接触的受众,根据自身特征与需求做出反应之后产生的结果”

虽然民众抢购板蓝根的行为,不仅仅是受到大众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影响,“第三人效果”理论仅仅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受众媒介认知的多面性,效果产生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向行为层面的转化机制。但是“第三人效果”理论提醒我们,我们目前处于高风险时代,各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频繁发生,风险信息和危机信息的传播有日常化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受众在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时,很难从事实出发,他们在认知上太懒惰,在维护既有观点时太顽固,在情感的鼓动、个体的经验、价值观的博弈面前,理智的分析似乎只是一个无力的下下之策。媒体希望提供给受众准确、客观的禽流感防控信息,帮助他们理性地决策,然而完全理性的公民,只存在于学者乌托邦的幻想之中。

当前随着网络、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受众信息来源的渠道越来越多样,有时候会出现真假难辨的信息。新兴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和记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以往单一的传播途径和方法已经难以奏效,必须要有创新和变革。

首先,有关禽流感新闻报道,记者要更加注重时效性。

在疫情初期,政府会加强权威信息的传播,政府权威性信息的公布,有助于制止各种谣言,防止公众对危机的理解出现偏差。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9年防控“甲型流感”的经验来看,美国疾控中心当时在亚特兰大总部设有一间“作战室”,每天举行记者会,记者还能从疾控中心网站、Twitter上获得即时信息。政府主动公布这些信息的意义在于,面对新型病毒,公众对于这种病毒的知晓率基本处于零的状态,如果政府没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或者是信息发布得比较模糊,都会刺激民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带来不必要的恐慌。政府如果希望传达“对新型病毒不必恐慌”的观点,会在短时间内与媒体密切联系,准确、快捷地发布信息,使防控信息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避免民众有限的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变形和扭曲,导致谣言膨胀和传播。因此,记者在疫情防控中的职责,就是全面、快速、系统地报道疫情,记者有必要对疫情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并把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否则,公众有可能对某些有用的信息失去最佳的利用时机。

其次,媒体要培养一批医学报道的专业记者。

在防控H7N9禽流感的报道中,有些新闻报道出现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当这些表达过于专业化的时候,媒体应当进行解读,或者通过具体而详细的案例,引导民众进行判断。

国外知名的媒体,一般都有医学报道的专业记者,他们长期跟踪医学进展,写出来的报道深入浅出,观点严谨准确,对受众有明显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国内媒体应借鉴《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做法,培养一批医学报道的记者,通过他们成为信息传播的“拐点人”,有关禽流感的专业术语可以在这些“拐点人”的解读之下,转化为受众可以接受的语言,有关禽流感的谣言就可能减少很多。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报道专业记者,至少应当掌握以下三点技能:

1)要懂得判断医学类信息的新闻价值。

专门报道医学类题材的记者,应该要能判断事件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分析和思考,包括质疑信息或新闻来源的真实性,并以开阔的、学术的眼光,做出最佳的新闻选择。

2)要对医学领域的信息有一定深度的了解。

只有对各类医学信息有一定深度的了解,记者才能向事件的参与者提出深思熟虑的问题,才能找到最合适的专家,才能不被一些非专业的因素影响。尽管医学专业记者不必像专家那样掌握大量专业知识,但至少要对医学这个领域的学科基本框架和主要人物,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3)要有掌控传递信息的能力。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呈现网状式。医学专业记者必须掌握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观众读者传递信息的能力。在传播疫情类信息的时候,记者还应当了解这些信息可能对读者和观众造成的影响。比如,如果记者了解到公众对禽流感的恐惧心理,就有可能要减少“扎堆报道”的冲动。如果记者更多地进行受众研究,那么他们就能一方面最大化读者观众对新闻的关注,另一方面最大化受众的认知过程。

最后,记者应更加遵循职业伦理和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

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手机拍一张照片就能把内部文件曝光,给传染病防控、信息保密带来新难题,也给患者的个人隐私带来严重威胁。新闻记者也常常要面对“报道真相”和“隐私保护”的两难选择,尤其是在网络、微博已经曝出一定信息的时候,记者是否应当把这些信息写入稿件,以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信息量,常常困扰着一线记者。

根据2004年生效的《传染病防控法》,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资料,违反规定的将予以警告、撤职、开除等处分。如果泄露信息的是政府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依据“第三人效果”理论,记者也应当以慎重、负责的态度,处理疫情信息,防止由于炒作式报道、不实报道引发社会混乱。

新闻舆论虽然不是一种强制性力量,但是新闻传播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能对人们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坚守新闻的伦理道德,应成为记者在发稿前不能突破的底线。

综上所述,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既有知识、成长经历、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他们筛选、解读媒体中信息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媒体记者在报道禽流感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如何更好地报道禽流感,这仍然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记者应当履行他本应承担的社会角色,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开展新闻报道,不能被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牵着鼻子走。

(作者单位: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