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3期
www.fjsen.com 2013-04-07 15:33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做政府关注和百姓关心的好新闻

——海峡导报改进创新时政报道走出特色之路

陈卫星

作为市民报,海峡导报一向把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的办报宗旨,自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更是要求一线采编人员要时刻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做百姓爱看的报纸。不仅社会新闻,时政新闻也要积极听民声导民生。正因为如此,原先不擅长的时政报道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一、做策划 在会议和民声中找线索

时政新闻向来是衡量报纸主流性的重要标志,也是媒体新闻竞争最激烈的主战场,而导报作为以社会新闻起家的都市报,如何在后期发展中稳固市场,提升“主流”地位,做好时政新闻尤其重要。2012年伊始,海峡导报采编部门结构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原来的厦门新闻中心与财经新闻中心整合拆分成社会新闻中心和政经新闻中心。于此,明显加大了时政新闻的报道力量。除了需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厦门市委市政府要求和指示进行的阶段性大型时政新闻策划,对于日常时政报道,导报也同样重视策划,重视多到一线听民声。报社总编辑提出,关注民生大事,关注领导重要讲话,关注政府部门的重要行动,时政新闻要做好百姓和政府之间的对接,做百姓和政府部门都叫好的时政新闻。要特别注意时政新闻的可读性,改变时政新闻的“硬朗”面目,让其“温和可人”,首要就要求加强报道策划力量,结合市民报的特点,拓广思路,通过各种渠道捕捉线索。

时政新闻通常以部门开会发布消息为多,如果仅仅写一篇会议新闻,则可能错过可以深挖的好线索,内容单一,关注度不够,因此,导报要求时政新闻记者要学会在会议中找线索,找可深挖的题材。

2012年7月30日上午,厦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会上市委书记于伟国脱稿发言,记者回来听了发言录音,他觉得于书记提出被列为重点项目的“鹭江道地下工程”为何搁置超两年这一问题时发言语气特别沉重,整个会场气氛凝重。当天中午部门碰头会上,该记者把这个问题提出,觉得可深挖可大做报道,大家都说好。于是,下午三位记者兵分三路采访,一路记者前往鹭江道现场,采访当地居民及商铺,并向交警了解情况,一路前往政协,了解提案情况,另一路到规划交通部门了解情况,当晚成文。

除了在会议新闻中找线索找策划,导报还鼓励时政记者在民声中找线索。2012年7月9日,导报“扔”出一篇重磅文章《花了几千万,松柏湖还是脏》,让读者眼前一亮,7月10日,再出文章《5.29亿投资 不仅仅是截污》,进一步释疑解答,获得导报市民评报员的盛赞,他们称导报敢于质疑,大胆行使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力。事后了解到,原来该记者是在厦门的某著名论坛上找到的线索,在部门会议几番讨论策划后,再经过多次的实地调查采访成文。在报道获得读者的一致肯定及部门的关注后,记者又反过来向相关政府部门寻找解决方案。

二、深调查 促进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

过去,时政记者总是围着部门跑新闻、等着会议发布新闻。如今,导报的时政记者身上有着社会记者“做调查文章”的影子,鼓励时政记者转变采访作风获得了成效。

关注鹭江道地下通道的报道第一篇《下穿通道“难产” 市委书记发火》一文见报后,读者纷纷叫好。导报市民评报员评价称赞:以读者广为关注的交通热点切入,有别于普通会议报道,视角独特,报道方式新颖。不少读者打来报社热线,表示问题提得好,希望能有下文。于是,本着要解决问题的想法,第二天,记者又找专家找业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撰文《专家力挺鹭江道建下穿通道》。该文见报后,评报员称赞道:这篇报道很有分量,不仅对当前鹭江道现状作了分析,而且以厦门长远发展为切入点,对鹭江道的规划与建设作了详尽的考量,权威性和可行性都很强,值得相关部门关注。于是,记者又回过头找规划部门,规划部门公布了两套方案。但对此,记者并不满意,他们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搜索,找出可参考的建设方案,供市民评议,供政府部门参考。第三篇用了两个版刊文《市规划局公示两套“下穿方案”》、《这些“堵点”建下穿式隧道,好吗?》,再次受到市民评报员的肯定:不仅对建设方案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而且记者深入一线,举一反三地对厦门其他五个交通堵点进行了实地走访,这个数据与基本情况都来之不易,导报的这些举措应该说为破解市区交通难题做了不少工作,这也是记者深入基层发回的独家好新闻。

除了市民读者的表扬与肯定,市委书记于伟国还专门通过市委宣传部转达对该组报道的肯定。该组报道还获得海峡导报2012年度好新闻一等奖。

而追问筼筜湖治理的系列报道同样成为当月最受市民评报员欢迎的文章。市民评报员评价道:由市民的疑惑开始,除了采访周边市民、实地进行观察、对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采访、报道,又延伸至对筼筜湖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文章主题明确,中心突出,层次清晰,体现了媒体担当舆论监督的职责所在。甚至有评报员大赞“做好这篇大文章,导报功德无量”。

三、重可读 时政新闻写出“小清新”

时政新闻在报道源头上既然突破了会议新闻、官方新闻的单一性,那么在文本上理所当然要有所创新。导报提出,时政新闻要兼具权威性和可读性,抓重大、抓民生,抓细节、抓人物;导报时政新闻要进行文本创新改革,一改传统时政新闻生硬、难读的文本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平易近人、清鲜可读的崭新文本形式。

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海峡导报在采编全系统强调文本创新、文风改革,对于文风好、导语引入、文字精干、方便阅读的稿件予以奖励,专门设立好文本奖,而时政新闻也能经常拿奖。

比如《下穿通道“难产” 市委书记发火》一文,开头就描写到“昨日,在一大批领导面前,于伟国动了情绪……”这样的描写细致入微,引起读者极大的阅读兴趣。下文又写道“这个不少专家和部门都说好、市委书记也认同、技术也“可行”的改造工程,却已“难产”超两年,至今未有下文……”直接把问题抛出,让读者带着问题往下再看。

再比如追问筼筜湖治理系列报道《太阳能“夜游船”将开进筼筜湖?》一文既有筼筜渔火的现场描写,也有官员介绍专家采访,既配发福州样本,又配发记者评论“时味弹”,文章看点多,细节多,描写多。

又如2013年1月上旬,厦门市人大、政协“两会”召开,这类会议新闻过去生硬,偏格式化,但今年的报道可以感受到,“两会”会风有了很大的转变,而记者的文风也有了变化。开短会,说短话,发短文,不讲排场,不说废话,发言直入主题。参与会议报道的《海峡导报》记者则注重写短文,讲实话,发有用的报道,以文风的有效改进,促进新闻报道水平的提高,使“两会”的报道让读者爱看,看了更关注“两会”。

又如在1月10日《代表委员“放炮”忙》的报道中,记者写到:“在审议和讨论中,代表委员多数发言内容,都是在‘放炮’,谈成绩都很简单,说问题都不吝篇幅,不乏尖锐之语。”“报告怎么好,我就不多说了。”这句话成了代表委员发言时的流行语。即使市领导发言时,也不时有代表委员插话,放出“一炮”。市长刘可清在参加人大分组审议时说,欢迎“朝我开炮”,引发了代表们会心的微笑和更多的“炮声”。

这类“面目可人”的时政报道在如今的《海峡导报》上时常看到,带着策划性的时政新闻在如今的《海峡导报》上也时常可见。接下来,结合学习中宣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海峡导报将更深入推动文本改革,加大对好文章的奖励力度,鼓励采编人员多出好作品。

这种时政新闻突破会议新闻、官方发布新闻的单一性,积极做好百姓关心与政府关注的对接,与当下开展“走转改”活动及中宣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所倡导的精神是一致的。时政报道一改原有“假、大、空”的特质,走向民生化和贴近性,走出了一条都市报时政报道特色的路子。(作者单位:海峡导报社)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