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记协频道> 策划力 > 正文
“源于福建高于福建”的一次尝试
——改革开放30年特别策划《闽商列传》报道的几点体会
www.fjsen.com 2009-03-21 23:05  方锦枞 来源:传媒天地    我来说两句

二、立意远,以大事件中闽商为核心

2008年国庆长假刚过,开路先锋来到了上海。在浦东陆家嘴,在众多世界名企云集的这片弹丸之地,我们见到了已在这扎根的石秉钧和蔡红专,前者是坤孚总裁,后者是华昌粮油总经理,他们都是来自泉州南安,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从上海滩白手起家,如今在各自的领域里成为佼佼者,也是浦东大开发的见证人。

开发浦东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央的决策,也是中国改革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但随着浦东开发,上海吸引了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创业者,其中来自福建的不下50万人。时至今日,如上海“三材”--石材、钢材和木材贸易,来自福建的宁德、泉州和莆田三地的闽商占据很大的分额。从国内商帮闯荡上海滩的历史看,闽商是后来者,之前的徽商、江浙财阀都在此无限辉煌过。我们选取上海,定的关键词是“码头”,取的标题是《上海码头的东南来客》,以石秉钧和蔡红专等闽商在浦东开发进程的发展为主线,徐徐展开了闽商的上海故事。

石秉钧跟我们讲了很多创业小插曲。如刚到上海时,他经常跟当地的工商人员打游击,动不动就要被规范和处罚,令人伤透脑筋。后来他认真想想,上海人对外地个体户的严苛,正是当时他们对个体经济不屑的表现。但是,尽管如此,他仍坚定选择在上海扎根,因为他相信时间会改变一切,上海人最终会拥抱个私企业--因为这在其他改革前沿地区已被证明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进步。

这是回头看浦东开发的生动视角,相信多年以后仍然有新闻价值。我们的报道,不说空话套话,不讲宏观大道理,而是以闽商在改革开放大事件中点滴经历为核心,努力寻找出了许多可以多点观察大事件的角度。在深圳,我们找到了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榜上常客蔡清楚。蔡是天时达的老板,是国内电话机手机大王级的人物之一。他也以一个生动的故事跟我们诠释了“深圳速度”。在电子行业竞争激烈的深圳,天时达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已经是国内电话机的5强之一,但蔡清楚并不满足,而是瞄向了日渐兴起的手机市场,并引进了两条生产线,准备大规模生产手机。

此时,中央某部一位副部长跑到蔡的企业参观,被蔡的大手笔“吓”了一跳。他问蔡说,生产手机需要牌照,你有吗?蔡回答,不知道啊,我们想做就做了。这位副部长叫蔡把生产出来的手机拿到部里检测,结果发现性能不错,符合入网标准,于是批给蔡一张牌照--天时达成为国内最早正规的手机厂商。

因为技术过关,很多后来拿到牌照的手机厂商纷纷委托天时达贴牌。蔡清楚两面挣钱,很快成了亿万富翁。去年,蔡清楚已经快70岁了,但他还在个人奋斗的事业上,准备生产个人笔记本电脑。我们问他:“很多电子巨头都倒在这个坎,你为什么有信心?”蔡清楚的回答是:“如果都缩手缩脚,就没有我的今天,况且我岁数这么大了,没什么输不起的。”他向我们透露的策略的:“农村包围城市,我将从农村市场入手。”

伟人曾说,深圳靠什么成功,就是靠一股闯劲。在蔡清楚等闽商的身上,我们读到了伟人话语的深刻内涵。在其他地方,此类故事不胜枚举,我们总是能从当地改革开放大事件中,透析出穿插其间的闽商身影和故事。

责任编辑:卓越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