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记协频道> 策划力 > 正文
主题化:意义的生成和表达
——节庆报道的一种模式:以《福建日报》春节报道为例
www.fjsen.com 2009-03-21 21:40  吴孝武 来源:传媒天地    我来说两句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单体报道文本,如一个普通广场演出的新闻报道,如果单独放在一个版面上,孤立于周边的报道文本,那么,其本身的新闻意义很弱甚至无意义。但是,如果以一个关键词统领,把同一个主题下的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故事文本集中在一起,形成专栏或主题版,那么,传播效果就大不一样。因为这些包括消息、特写、通讯、图片在内的,不同的故事文本的聚合,互相激荡、映衬、烘托,可产生一种特定的语境。在这种语境下,单体文本的意义自然生成,并通过阅读获得有效表达;同时,通过类似编者按、短评的小评论对主题的提炼和再提示,形成一种强烈的传播磁场或舆论氛围,感染读者的情绪,进而把读者的思考引向预期的方向。

  以《福建日报》1月27日(正月初二)的《2009温暖海西·开心》为例。

  该专栏的上端是编者按:“走过了非同寻常的2008,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9。在这举国欢腾、阖家团圆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一张张笑脸。这些笑脸属于喜迁新居的低保户,属于在海西成家立业的年轻人,属于即将赴台省亲的高山族同胞……属于共享海西建设五年丰硕成果的你和我。五谷丰登笑开颜,开怀欢乐中国年。让我们记住这一张张笑脸,在放松与快乐中积蓄力量,一路向前。”这是对主题的提炼和再提示。

  中部是一组笑脸的图片组合,共七张。第一排三张是群体的笑脸,第二排四张是个人的笑脸。这些笑都与过年有关,但故事又不尽相同,有留在福州过年的外来工观看广场文艺演出,有普通市民参加迎新春有奖问答,有武警战士给在四川老家的父母打电话拜年,有画家举办个人画展……

  下端是一组文字报道,共四篇,分别以“乐呵呵”“美滋滋”“笑嘻嘻”“喜洋洋”为题,皆指向“笑”的主题;而主标题上的引题--“老陈要赴台省亲”、“陈老伯入住新房”、“轿车径直开到家”、“小邓评上了先进”,又点出不同的“笑”的故事。

  专栏加鲜红色线框,适当辅以淡红底纹,在版面语汇上形成暖色基调,烘托气氛。

  可以设想,上述报道文本--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若以单体形式分散出现在不同的版面上,必将是无意义或意义微弱,新闻价值无法凸显。而以专栏形式集中表现,则不仅单体的报道文本自动获取了意义,而且还以整体的氛围,强烈地表达了开心过年、信心十足的“温暖”主题意义。

  这个专栏的设计,启发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2008张笑脸。那天晚上,“鸟巢”四周的大型幕墙上集中出现的来自世界五大洲的2008张笑脸,给全球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种表现手法,这种“脸”的大集合亦应用于《南方周末》2009年1月4日《2008年度人物:2793名北川中学学生》的报道,亦是成功的范例。

责任编辑:卓越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