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头版头条加大图的处理《直航抵台第一船 福建的 抵台5分钟后,本报记者率先拨通船长电话》。内版再推两个版。重点做大三通的现场,以及福建到台湾海上直航的航程现场。而对手,还纠缠在两岸三通的历史意义上。这些,早在一个月前的“陈江会”上,海都报已经完完整整地告诉了读者。
17日,头版再次打破常规,提前一天预告《明日 福州空中直航台北 先飞经浙江东山,再直飞台北,航程80分钟》。内版则又是一个整版。为何要提前重磅预告,因为18日的空中直航,本报记者翁之光作为地方媒体首批驻台记者要乘包机。一方面是先抢新闻,一方面作为地方媒体记者首次驻台采访,为第二天的报道重点埋下伏笔。
18日,头版重点导读“海都记者驻台采访”,内版再推两个版。一个版包装本报记者,彰显海都的媒体影响力;另一个版为首趟空中直航航班的准备情况解密,航班乘客及其服务的解密,体现的是媒体的服务性。
19日,最后的高潮。头版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大图导读《73分钟,我飞到了台北》;内版两个版,推出海都记者在直航航班的体验,到达台北后第一时间的所见所闻。
可以说,从15日到19日,连续5天,海都报的“三通”特别策划,花的版面最多,从气势上根本压倒了对手。
措施要准
海都记者赴台采访是本次特别策划的独特优势。撇开这个优势不谈,海都三通策划,内容上也有诸多独到之处。根本原因就在于准:策划定调准,新闻落点准。
先说基调。在福州都市类媒体中,唯有海都报把三通放到海西这个大平台上来处理。这种处理的高明之处在于,三通确实意义重大,但15日正式启动前,已预发并解读了多次。再单纯从“两岸”高度对待这个事件,对读者来说,没有了新鲜感。而在此时,结合本省最大的政治“海西”这个大平台,上相应省委省政府打造“两个先行区”的号召,下对应普通老百姓的感受,三通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好处。可以说,“两岸迎三通,海西大平台”的定调,把住了脉,两头讨好。
再说新闻落点准。此次三通策划,海都报之所以领先,市民视角功不可没。首批直航台湾的货轮是什么样的,有何故事;直接通邮是如何进行的,到福州的第一份台湾邮件长啥样,谁是第一个邮寄包裹到台湾的;空中直航台北,有什么不同的服务……读者想知道的信息,海都报此次策划,总是提前一步为读者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