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研究 > 正文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期刊融合转型需主动作为

2016-09-20 11:28:05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期刊事业有曲折,更有辉煌。改革开放之后,上海期刊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品种丰富、门类齐全、印量巨大、影响深远,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准。近年来,上海期刊追求卓越,大胆探索,创新融合,成绩可喜。

本次刊博会上上海百年精品期刊展览分3个部分:红色源流、文化传承、科创先锋。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自我陶醉,而是为了继承血脉,延续文脉,在互联网时代努力奋进,再创辉煌。

★红色源流★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红色期刊”的发源地。

《新青年》的出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舆论上的准备。此后,中共的机关刊物《向导》《前锋》等均在上海出版。“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之后,全国人民救亡、抗日的热情高涨。其中,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大力宣传抗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上世纪30年代,左联创办的刊物《萌芽月刊》《北斗》等在上海出版,与国民党争夺舆论阵地。抗战胜利后,我党领导的《民主》《文萃》等刊物揭露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独裁,推动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

解放以后,“红色期刊”的血脉融入了上海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方方面面。其中,1954年创刊的《支部生活》,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广泛影响。

上海期刊界将珍惜红色传统,与时俱进,发扬光大红色传统的精髓。

★文化传承★

上海是近代以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也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传播重镇。在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上海文教学术类期刊启民智、开新风,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全方位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