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研究 > 正文

人民日报“降成本”调查报道的诀窍

2016-10-17 17:09:26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迎着问题上,朝着基层下”是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的传统。今年4月,6名记者深入调查浙江、河南53家企业成本状况后,写出了一组有分量的调查性报道,直接促进问题的解决,彰显了“事实的力量”。那么,这组报道的策划、采写、传播都有何诀窍呢?

 

调查要“写”在大地上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经济报道尤应强调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接上地气、搞好调查,把报道写在大地上。如果说坚实的大地能给巨人安泰以力量,那么坚实的大地同样能给我们的经济报道以力量。

“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是杨振武社长对我们的要求。我们感到,调查性报道的议题设置、采写安排都要遵循这个要求。

“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就要想中央之所想、急中央之所急。降成本是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必然也应成为党中央机关报责无旁贷的重点选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就要下些“笨功夫”,真正走进去、深下去、撒大网、捞活鱼。就是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多写一些中央关注、干部关切、群众关心的调查性报道。

今年4月, 6名记者前往浙江省的杭州、嘉兴和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对53家企业的成本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我们感到,反映企业降成本,无论多么缜密的分析、多么全面的总结、多么高明的转述都比不上企业经营者的自述来得生动、真切。

这次调查中我们采访到的很多故事,坐在办公室里想不出、采访官员专家听不到,非得面对面和企业负责人坐下来深聊才能拿到手。写作中不添加过多的主观议论,而是平和、准确地把事实写出来。这样既能达到目的,又能避免个别议论不当引发争议、带来被动。

调查结束后,在人民日报一版和经济周刊版整版推出报道《这些成本最该降!——对两省四市53家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调查》,全面报道企业反映最突出、呼吁最强烈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情况;在产经广场版推出“降成本盼实招”系列报道共4篇。这些降成本调查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同志高度关注,也有力推动了国家层面实际工作的开展。

李宝善总编辑在整版报道的大样上写到,“这是一篇有力量的报道,这是事实的力量,也是记者的力量。”

采访要讲“巧”方法

如何让调查对象面对素昧平生的我们放下戒备、说出真话?

一要打“感情牌”。在每次座谈会前我们都诚恳地说明来意,与受访企业拉近距离。

二要打“专业牌”。每次座谈会开始前,我们会利用专业知识与受访者互动交流行业热点问题,这看起来与采访主题没什么直接关系,却可以让企业感觉记者是懂行人、圈内人。

三要打“安全牌”。让受访者相信人民日报记者的职业操守,不愿在报道中出名字的可以不出,参会名单也会保密,绝不给企业带来麻烦。

报道要把握好“时度效”

在“时”方面,降成本调查报道正好刊发在举国上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际,可谓生逢其时。

在“度”方面,做好这样的调查性报道,尤其需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力求立场不偏颇、情绪不偏激、导向不偏航:

——树立“建设意识”

舆论监督性报道出发点应该是“善意”和“建设性”的,绝不能是“恶意”和“破坏性”的。报道不是以揭露一些不正规现象为目的,而是通过深入调查,把中央的政策传递下去,把基层的声音反映上来,发现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过程中的问题,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拿出“全面眼光”

调查中,面对企业纷纷“吐槽”诉苦,一方面采取多信源佐证等方式加以核实,另一方面也注意分清主流与支流、整体与局部,避免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在文字表述等方面把握好分寸,不要形成一片漆黑的印象,不要形成专门针对某个部门、某个地方的印象。

在“效”方面,降成本调查报道力求传播效果最佳化。调查结束后,是按融资成本、用工成本等各项企业成本分别写五、六篇,还是用其他方式?

在讨论会上,6名记者畅所欲言,最后敲定方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中央提出的降成本“组合拳”中第一招,与政府的关系最密切,最该由政府出手解决,也最能引起政府重视,因此,组织撰写整版报道专门反映制度性交易成本情况,剩下“食材”做成“降成本盼实招”系列报道4篇,分别反映垄断性成本、融资成本、用工成本、创新成本等其他成本。这么规划,既重点突出又全面开花,能引起中央关注,传播效果也好。

本文内容由人民日报社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