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写作的文风不仅仅是文字流畅、话语平实的问题,也存在写作者本人真心投入和灵魂在场的更深层次的事情。我们站在梵高的画作和米芾的作品前,往往瞬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打动,就像听一场好的学术报告,会有一种游离于话语的思想撞击深深地刺痛我们。这就是有灵魂的场境存在。 好的学术文章,必定也是有灵魂的文字。这应该是好的文风的基础,甚至是最大的文风问题。文字和话语只是一个主体向我们传递精神意向的工具,一种假大空的齐整排比句式、一个缺乏热情和真心的华丽词句和肤浅的心灵鸡汤诱惑背后,掩盖不了苍白的无脑性空洞。记得看过一个视频,指挥大师卡拉扬在纠正了柏林爱乐乐团乐手的轻重缓急之后说:“先生们,现在把你们的生命投入演奏中去。”在他看来,音乐演奏并不是一种工具性的技巧,而首先是音乐家内居于艺术的生命涌现。 学术写作何尝不是如此?青年马克思在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并不是为了写作漂亮的文字,而是每个字段都充满着对工人阶级的感情和对资产阶级雇佣制度的憎恨,这里呈现的诗性话语中内嵌着人类理性的光芒;而在多年之后的《资本论》第一卷中,我们看不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种学究式的理论分析,有的是对人类解放的憧憬下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经济物相化空间中的隐秘奴役机制。在这些充满对无产阶级感情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马克思那颗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共同跳动的心。 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中,一些人的学术研究写作可能已经从二手文献的“漂亮”拼粘,转向AI工具的亚主体生产,这种文字是流畅的,甚至有比活人“掉书袋”更强的大数据“博学”,但是,AI永远替代不了的东西,是真实生命中那种有灵魂的存在。(作者:张一兵 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