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评论 > 正文

守正创新,古籍出版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2-10-01 01:22:17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魏崇   

中华古籍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籍保护、整理研究、编辑出版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要成果。

其中既包括以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再造善本》《中华大典》《古本戏曲丛刊》等为代表的重大出版工程,也包括传世文献系统性整理,海内外藏《永乐大典》已仿真出版273册,国图藏、海外藏敦煌遗书持续深度整理出版,珍贵典籍得以化身千百、传本扬学。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推动下,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基本完成,3000万册(件)古籍有了“身份证”,与之配套的普查登记目录已累计出版201册,收录548家收藏单位的137万余条数据。海外藏古籍目录、书目书志出版与数字化回归不断取得新成效。

古籍活化利用更加注重精品化、普及化、时代化,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契合点,以当代视角汲取古人智慧和历史经验,滋养浩然之气,让经典贴近现实,融入社会,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启动,数字人文为古籍数字出版、融合发展提供新的羽翼。

十年来,古籍工作的广度、深度进一步拓展,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数量质量显著提升,事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多渠道、多方面支持古籍工作的合力正在形成,古籍出版正在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今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古籍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理解,做好新时代古籍出版,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古籍原典本身的保护为“本”,提升古籍保护水平;以影印、点校等系统整理为“体”,做好珍稀文献揭示、刊布,为学术研究提供源头活水;以古籍的解读、当代阐释、数字化与立体传播为“用”,以现代手段展示古籍之美,以《典籍里的中国》等多元的传播手段让大众了解古籍、爱上古籍,让古籍从“小众”走向“大众”,“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新时代古籍出版人将以做好中华古籍的保护、传承、阐释、传播为使命,以品位高端、品类丰富、品质优良为标准,以高质量的古籍出版成果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魏崇,系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