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人物 > 正文

冲锋是记者的姿态

2022-09-06 18:17:59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颜葵   

作为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的一名“70后”记者,得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一消息时,我正在采访现场。干好本职工作,居然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这是对我职业生涯的最好肯定。惊喜和意外之余,也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1995年我正式成为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的一线记者,从此开始了27年的记者之路。27年中,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武汉疫情、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我始终坚守在新闻的第一现场,深入最火热的一线,在实践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练就媒体融合传播的真本领,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接地气的好作品。奋斗的足迹,铺就了成长的每一级台阶,成就了新闻成长成才之路。

负难履险是一个记者的责任担当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我飞往成都,在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城,采访了近半个月。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一人多次辗转到达玉树高海拔受灾地区,既是记者也是摄像,我完成了几十篇灾情报道。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我冲在救灾一线,几天不眠不休,辗转多个受灾现场,呈现了50多篇详细的灾情报道,给救援提供了参考资料。

2020年7月,我奔赴江西鄱阳湖抗洪前线,在垮塌的河堤、被淹的孤岛村记录当地灾情和政府、社会及官兵救援和封堵决口的感人事迹。

……

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初,武汉新冠疫情暴发。1月27日下午1点50分,“随北京医疗队去武汉,谁报名”?一道“召集令”出现在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微信群里。正在台里编片的我,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回复:“我报名!”

从接到通知到集结出发,只有一个小时。我迅速赶回家准备行装,14岁的女儿哭着问:“妈妈,你能不能不去?太危险了!”我说:“做记者就该冲到最前线,这是新闻人的使命所在。妈妈是党员,也有经验,妈妈不去其他人就得去!”强忍着泪水和女儿道别,正月初三的傍晚,承载着首都新闻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我和3名同事随北京市医疗队飞赴武汉。

从出发那一刻起,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在集结现场,争分夺秒地制作北京医疗队出发的新闻;刚抵达武汉驻地,顾不上劳顿,我和同事们开始采访……《北京136名医护人员昨晚抵达武汉》的视频制作完成时,已是1月28日凌晨3点30分。早7点,北京市民在《北京您早》节目中看到了北京市属医院医疗队战“疫”的坚定决心。

在武汉,我和同事们通过各种方式来丰富新闻报道,向公众传递更多消息,用生动的画面让北京市民看到这些“最美逆行者”与时间赛跑、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情况。那段时间,虽然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但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想的是如何把首都医护人员攻坚克难、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的感人事迹呈现给观众。在武汉65天,我们发回报道300余篇,平均每天5篇左右。回到北京的那一天,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不辱使命,对得起“记者”这两个字。

从2008年参与汶川地震报道开始,国内历次大型公共活动或重大事件报道现场,我几乎都没有缺席过。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阅兵、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等。我始终告诉自己:我的岗位在一线,冲锋永远是我的姿态,哪里有新闻,我就在哪里。

经常有朋友问我,去灾难现场你怕吗?我说:“每一次出发,我都没有时间去害怕,去想自己的安危,更多的是想怎么到达第一现场,怎么能把现场的情况、感人的事迹呈现出来,这是记者的使命。”

其实灾区的危险不言而喻,我多少次与危险擦肩而过。在汶川时,堰塞湖有可能溃坝;在舟曲,我从崖上摔下来;在鲁甸,被震松的石头从山顶滚落下来,砸到我的安全帽……但我心里始终觉得,在大灾大难面前,当国家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时候,你必须为国家、为人民去做点什么。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记录和见证历史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的声音是一种力量,能号召、鼓舞更多的人共同战胜困难。

讲真话办实事是一个记者的职业要求

选择记者这个职业,我告诉自己坚持走群众路线,做一名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记者。

“你是真正体贴老百姓的有良知的记者,是真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记者,让我看到了希望”。这是一名大学老师发来的短信。他的孩子每天上学必经一个铁路桥下的涵洞,然而由于排水不畅,涵洞常年积水,多次反映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得知此事后,我先后与有关部门接洽,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看着积水一点点儿退去,那位老师在现场泣不成声……类似这样的报道我做了27年。每年为几十名患重大疾病和烫伤的孩子联系医院、筹款。如山西无肛女孩、邯郸烧伤兄妹、肠瘘宝宝刘浩然、车祸女孩文文……在我的奔走呼吁下,一个个原本打算放弃治疗,回家等候生命终结的病患重新获得新的生命。

身为热线记者,在与社会不良现象做斗争的过程中,我经常受到各种威胁。曾经,多条热线反映同一家医院对正常人实施断骨增高手术,造成不少爱美女孩儿残疾。我不顾危险、深入调查,最终揭开黑幕。由于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对方多次打电话恐吓,并到单位门口“蹲守”。这种威胁,从未让我退缩过,反而越来越勇,更想把完整的事件给揭露出来。

做热线记者,不光是要把问题报道出来,更重要的是要追踪新闻的发展,促进问题的解决。喜欢新闻,喜欢这份职业,一篇报道可能会改变别人的一生。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时,那种职业的满足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从早年间的黑中介问题、城市积水、环境脏乱差,到这些年的小区物业纠纷、老旧小区停车难以及各种危急重症幼儿的救治,见证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变化,也促进了城市治理的完善。

作为民生热线记者,每天从无数的新闻热线中寻找着线索。我的面孔已经被观众从电视上熟识,我的手机就是一部市民热线,很多观众会给我打来电话寻求帮助,有的观众只是为了跟我拉拉家常,嘱咐我多多休息,注意身体。一年365天,几乎每一天,我都是在采访、拍摄、制作新闻中度过。

翻阅自己报道过的新闻,看着自己当初稚嫩的面孔伴随时间发生的变化,我会感慨岁月留痕,明年我将年满50岁,青春不再,奋斗不改,我依然是那个第一时间奔赴新闻现场的记者颜葵。只要做一天记者,我就会一直奋斗在新闻采访第一现场。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颜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