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评论 > 正文

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与范式

2022-08-08 16:09:17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李美霖   

近年来,媒体的二十四节气报道不断火“出圈”,广受读者喜爱与好评。媒体在二十四节气报道中,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探索有着怎样的看法?在弘扬传统文化报道上存在哪些问题或瓶颈?该如何改善?在新技术助力和媒体深度融合大背景下,为媒体传统文化类选题的策划报道带来哪些新机遇?围绕上述问题,记者请专家学者把脉献策。

传播新形态更加灵活

二十四节气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和文化信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人文与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王剑飞认为,与过往媒体的传统文化相比,这一轮的二十四节气报道,充分展示了新媒体可视化的特征,大多借助短视频形式为主要的传播载体,将传统文化进行画面化,特别是利用航拍、剪辑、古装、音乐等方式进行各类媒介效果融合。

媒体作为文化记忆的物质支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基本扶持作用,并与人的记忆形成互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杨晓霞告诉记者,目前媒体对二十四节气的报道体现出传统文化报道创新的两个倾向:一是图像化,二是国潮风。前者是对受众媒介消费习惯的自然迎合,后者则是对传统文化原有形态的强化,都在形式层面上渲染了传统文化的古典美。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兼副系主任江凌坦言,封面新闻、河北日报社、生命时报社等媒体的二十四节气报道体现出3个特点:一是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立体化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二是善于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受众分析,及时把握受众的文化诉求和期待,精准推送诸如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知识信息;三是着眼于数字技术革新,不断升级数字化媒体平台,自觉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打造传统文化知识亮点,打造和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内容产品。

引流渠道与内容品质同步推进

目前,媒体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存在哪些问题或瓶颈?

王剑飞坦言,目前媒体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存在4个问题。以二十四节气报道内容为例,第一,是报道内容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流于表面;第二,时新性与新闻性相对较少;第三,创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有待提升;第四,新媒体的使用总体还是偏于保守。

因此,王剑飞建议,媒体应对传统文化报道记者定期进行培训,邀请传统文化内容的咨询顾问委员会进行建议把关,还可以尝试虚拟数字人、数字孪生、数字藏品等项目。

传统文化报道目前面临的普遍问题可能是触达率不足。杨晓霞认为,从具体表现上看,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报道传统文化的媒体自身打开率有限,第二种是传统文化报道本身的内容局限性。

对此,杨晓霞建议,触达率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同时从引流渠道与内容品质两方面推进。引流渠道的目的在于扩大报道产品的可见度,而内容品质的提升则保障了受众对报道产品的接纳度。

江凌则表示,传统文化报道要坚持主流文化价值观,坚定传统文化自信,坚持正确的文化理想、信念与追求,同时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多种表达形态转化,切实贴近青年的知识接受形态、接受习惯和兴趣偏好。

提供新形式新载体新路径

在新技术助力和媒体深度融合大背景下,这为传统文化类选题的策划报道带来哪些新机遇?

“最直接的机遇是传统文化报道形式的创新空间大为拓展,由此带来两个领域的明显变化。”杨晓霞认为,一是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渠道增加,二是公众参与式互动途径扩大,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可见度、可感性及可用性。

沉浸式参与互动游戏化,为用户提供过节新方式;数字孪生空间的打造,为媒介转型提供新载体;媒体的数字经济构建,为消费广告提供新路径。王剑飞告诉记者,这三方面正是新机遇的具体体现。

讲好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声音,成为媒体人当仁不让的责任与义务。江凌认为,首先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力求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与当下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传承和共通;其次要构建数字化信息内容平台,将所采集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资源存储于数字知识库中,运用各种媒体平台、各种产品与服务形态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将直播、短视频、快闪、动漫等内容传播新形态与AI、VR、AR等新技术相结合,深度融合多媒体平台,为传统文化类选题报道的策划工作插上“软内容实力”和“硬技术传播”翅膀,比翼齐飞。(记者 李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