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媒体融合 > 正文

打造网络视听传播主流矩阵

2022-07-27 11:55:05    来源: 新闻战线   作者: 张慧瑜   

融媒体时代改变了网络视听传播的基本格局,一方面视听产品的形式呈现融媒体的特征,有网络综艺、网络影视剧、网络音频、网络直播、短视频、中视频等类别,另一方面播出方式也依赖于各大融媒体平台。面对制作机构、播出平台的多元化,主流网络视听作品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媒介。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评审结果,共54部作品入选,这些作品在“建党百年”的主题宣传、传统文化“两创”发展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等方面具有典型性,是打造网络视听传播主流矩阵的代表作。

做好红色文化融媒传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党史学习教育之年。主流网络视听节目把宣传百年党史作为重点,采用多种形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尤其是借助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等媒介形式,实现红色文化的融媒传播。

短视频:生动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兼具凝聚力量、弘扬精神的价值功效,借助短视频的传播力及影响力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播,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的重中之重。短视频具有形式新颖、感染力强、精准触达的特点,是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如,武汉江涌动画传媒公司与上海和胤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制作党史动漫专题片《血与火: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全景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28年光辉灿烂的革命史,每集3分钟左右,选择《开天辟地》《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星火燎原》《四渡赤水出奇兵》等党史中的重大事件。河北广播电视台制作了20集系列微视频《红色号角》,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20位晋察冀战地记者以笔为枪,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奔走呼号的历史往事。

直播与网络音频:唱响时代颂歌

经典音乐作为记录20世纪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文化载体,是影响几代人的情感密码。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与网络云音乐联合推出《强国颂歌》,邀请音乐界资深艺术家和新生代音乐人,以经典音乐为主题,围绕国家发展、音乐文化的故事、经典与流行音乐的融合等内容进行两代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在音乐时光隧道里,聆听建党百年岁月的回响,借助网易云音乐平台,传播百年中国的时代颂歌。除此之外,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红岩》精品有声剧,把《红岩》这部表现解放战争期间地下党与反动派英勇斗争的红色经典变成有感染力的有声剧,充分发挥“喜马拉雅”的流量优势,让更多观众在数字音频中回味红色经典的文化魅力。虎牙直播也上线了网络直播节目《同学,请接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专场》,通过主持人出题、网友竞答的方式,传递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知识,引导人们了解党情、国情,在参与和互动中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落实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方针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形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依据,视听化的作品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媒介。

数字技术与短视频结合,提升传播效果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主流媒体充分发挥融媒体制作和播出的媒介优势。2021年春节以来,河南广播电视台陆续推出《中秋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晚会节目,使用多种艺术形式与数字化的视听语言,美轮美奂,再现传统节日及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改变了传统电视晚会的美学模式。如,武术舞蹈节目《少林功夫》用裸眼3D、360度沉浸式体验等数字虚拟技术展现少林功夫从壁画中复活的画面,舞蹈节目《广寒宫》采用抠像、合成等虚拟技术再现“嫦娥奔月”的瑰丽场景。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历史文明之源,这些系列节目深挖传统文化资源,采用情景再现的叙事手法表现传统节日的美学价值,又创造性地使用现代说唱、现代舞和实景演出的艺术手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并借助短视频传播的文化效应,使得河南广电一方面找到了融媒体改革的突破点,另一方面也在文化上引领了“国风”美学潮流。另外,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也开发了网络音频节目《风雅宋时镜》,围绕“宋韵”这一文化主线,甄选六面具有代表性的宋朝时期铜镜为内容主体,用数字音频的方式,展现优雅、风骨等宋代美学,实现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自媒体平台参与,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近些年,“二次元”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古风”“国风”等文化流行。《哔哩哔哩花好月圆会》是B站推出的中秋特别节目,一方面邀请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得者孙晗硕、中国“文华大奖”获得者宋玉龙等担任表演嘉宾,另一方面又邀请“古琴诊所”“二十四伎乐”等以国风作品著称的UP主参与演出,实现了专业性与大众性的结合。整台晚会通过影视剧情与实景拍摄制造沉浸式体验,既展现了举鱼灯、飞花令、提线木偶戏、万载开口傩等非遗作品,又使用了莫高窟中的柱纹、唐代云龙纹铜镜和汉代瓦当朱雀纹等文化元素再现了敦煌壁画的“花车斗彩”。B站晚会把综艺表演式的传统电视晚会转型升级为带有网民社交性、参与性的自媒体平台,而这种典雅、华美和厚重的“国风晚会”也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功案例。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的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网络视听作品也承担着用中国故事进行国际传播的责任。

近些年,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成为主流网络视听创作的文化自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故事是,一百余年来从积弱积贫的旧中国一步步变成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既包括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也包括展现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的人文中国。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分享中国经验

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脱贫的经验一方面体现在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提供人员、项目、教育等方面的援助,另一方面体现在欠发达地区能够进行有效组织并形成自主性发展。

记录真实减贫故事。腾讯视频推出《丰收了!好村光》系列短视频,实地探访农产品背后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推广农业数字化典范,利用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数字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出品的网络纪录片《走进大凉山》,从日籍导演竹内亮在大凉山旅行的视角出发,通过一个又一个彝族家庭小故事,真实讲述贫困落后的大凉山近十年来的“山乡巨变”,展现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彰显制度优势。网络剧《在希望的田野上》讲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党员下乡扶贫、振兴乡村教育的故事,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广阔的农村”成为返乡青年建设家乡的舞台,他们将现代化的先进经验和新的发展理念反哺乡村建设,这种从城市回到乡村的反向流动的实践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鼓励青年人扎根基层的历史传统。网络电影《藏草青青》讲述了当代大学生到西藏支教、用教育改变藏区孩子命运的扶贫故事,正是成千上万的优秀青年到西藏、新疆等地区支援,才使得中国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得到缓解,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制作的短视频《艾看福建|跟着林占熺种草去》讲述的是菌草之父林占熺的故事,他是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凌一农”的角色原型,是一位典型的用专业知识帮助贫苦群众脱贫致富的农林专家。菌草产业既是脱贫致富的经济作物,也是生态环保的绿色经济。视频中林占熺带着菌草来到黄河岸边,开始了用菌草治理沙漠和黄河的实践。正是这些专家、大学生、乡村教师用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为贫困地区注入了长期发展的内生性动力,这种经验也为第三世界国家根治贫困提供了中国方案。

凸显人文特色,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用丰富多彩的视听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展现文化习俗与风土人情。纪录片作为一种观察和解释人类行为“隐喻”的叙事,本质上就是“讲故事”,而故事是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连接体。咪咕视讯与BBC Studios联合拍摄了4K版网络纪录片《一叶茶千夜话》,用3年时间在13个国家拍摄,从“深情茗记”“茶艺乾坤”“仙芽之魂”“茶传天涯”“绿色黄金”“茶香无界”六个方面,全景展现中国茶在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过“一叶茶”既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呈现了人类交流互通的文明史。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推出的户外音乐旅行纪录片《中国这么美》,以音乐人的视角展现中国的人文地理,把音乐还原到日常生活中,展现了“中国式”人与自然交融的生命哲学和生活美学。还有《最美中国》(第六季)《江湖菜馆2》也表现了中国的文化传承、发展建设和人间烟火。

体现公共性与社会性。网络剧《启航·当风起时》讲述了90年代以来,电子工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青年技术人员从代理国外电脑,到逐渐走向自主研发的创业故事,体现了青年奋斗的中国梦。《屋檐之夏》是B站联合中国老龄协会用真人秀模式来呈现老龄人与青年人交流的一档节目,有利于促进人们认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以及增强不同代际之间的沟通,从而建立尊老敬老的社会文化。这些都反映了网络视听节目的公共性和社会性。

结 语

融媒体时代,优秀的网络视听作品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充分发挥融媒体平台的流量优势,引导如喜马拉雅、网络云音乐、B站等平台参与主题创作;二是在创作内容上,贴近青年人和当下受众的欣赏习惯,用音频、动漫等形式传播主流文化,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三是以《中秋奇妙游》《哔哩哔哩花好月圆会》为代表的网络视听作品通过实景演出、虚拟拍摄等融媒体技术,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说,融媒体时代打造网络视听作品的主流矩阵,既可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又可以成为国际传播的文化媒介。

(作者张慧瑜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