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网络热门食品”系列视频一经发出,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取得较好互动和反馈。资料图片 在抖音、快手和B站平台,中国食品报融媒体账号发布的“鉴定网络热门食品相关知识”和“鉴定网络热门食品安全谣言”系列视频评论区,往往能看到网友们走心的评论,这其中既有自己对于食品知识的了解,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有数不清的网络热梗。这种并非水军、都是真人评论的状况,让“鉴定网络热门食品”系列视频在新媒体平台颇受欢迎。 “鉴定网络热门食品”系列视频,也是《中国食品报》在媒体融合转型方面取得的一大亮眼成绩。对于这样的好成绩,中国食品报社总编辑刘彤十分欣慰,“对于新媒体的不断探索,我们也在不断尝试。” “科普辟谣,我们是认真的” 《中国食品报》作为食品行业的权威报纸,不仅是我国有关食品行业方针政策的权威发布和解读平台,更是食品行业思想表达的阵地。近年来,中国食品报社在加大以报为基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建设符合自身实际的细分行业“小厨房”,推动从报网互动走到互融,特别是“食品知识”和“食品安全”方面,不断探索新形式的表达。 近年,随着食品行业“三品(品牌、品种、品质)战略”的推进,热门食品层出不穷,消费者眼花缭乱,如何更好地引导消费,是食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食品安全是所有人都十分关心的话题,有关食品的谣言一直在周期性地传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网络和朋友圈中扩散。为此,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发挥自身优势,集合食品专业团队,食“谣”止“谣”,用科学性相关知识进行科普、辟谣,净化网络食品谣言传播,共建食品安全新篇章。这就是策划“鉴定网络热门食品相关知识”和“鉴定网络热门食品安全谣言”这两个系列视频的初衷。 在“鉴定网络热门食品”系列视频中,时长短、网感足等特点让人印象深刻。刘彤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鉴定网络热门食品安全谣言”系列视频根据平台规则及用户做了大量的分析,为了保持用户黏性及喜好,每期视频在篇幅长短、连贯性上下了功夫。 “用户提问题、我们做解答是我们与用户保持互动性的桥梁。”刘彤表示,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系列视频抓住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如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滥用添加剂问题、非食用物质违法添加问题以及食品卫生、食物中毒问题等进行科普宣传;对近来与食品相关的谣言作出解释、澄清;某类人群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才安全健康作出指导。 如此一来,原本单调的新闻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促进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速度。分享相关话题,引起用户共鸣,引发用户积极分享、讨论,更深层次地满足用户需求,把用户诉求结合到新闻策划内容当中,形成有利循环,大幅提升用户黏性。 “视频产出,我们是严谨的” 海量的热门食品,如何选出大众关心的选题?视频又如何进行产出?这些都离不开团队和网友们的密切联系,以及全面严格的视频制作和审核流程。 刘彤告诉记者,目前,系列视频的运营团队有12人,70%以上为食品专业人员,平均学历大学本科以上,“90后”居多,主要分工为:文、拍、剪、音、营、阅、审。 “经过前期系列视频的铺垫,会有很多网友通过私信、邮件等方式提供素材,团队综合整理后会选取一些说辞偏差较大、有误导性的食品谣言相关素材进行制作。”刘彤说,视频制作需要团队查阅大量的行业标准、论文及相关食品知识,文案方面则会偏向趣味性,配音会通过前期调研,使用识别度较好的音质作为视频解读,标题也会偏向趣味化。 记者也看到,《瓶装水就是矿泉水,谁同意谁反对?》《火锅丸子咋就不能吃了?》《零食居然暗藏巨大危险,吓得我手里的薯片都掉地上了!》等视频标题,十分贴合当下网络环境下年轻人的表达方式,很是吸睛。 在视频的产出过程中,权威内容的严格把关和传播形式的大胆创新,共同构成了系列视频的高质量和高传播。 在内容权威性上,团队利用自身知识为起点,对内容创建框架整理后会进行三审三校制度,对知识盲区及相关薄弱环节会向专业权威人士求证,如食品方面的大学教授、行业专家等。做到鉴定视频无误区、无争议两无原则,同时也会将部分产品向第三方机构送检,确保内容的严谨性、权威性。为了保证专业性和权威性,中国食品报社的《中食智库》专家团队提供专业指导,使系列视频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 而在传播形式和表达方面,中国食品报社给予年轻人最大的发挥空间,力图让内容变得更具吸引力和创新性。“从报社的角度来讲,我们对产品的内容必须有着专业研判,基于报社年轻人比较多的现状,我们也充分尊重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大家有什么建议和想法都会尽量多地提出来。他们看到了目前什么样的方式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根据自身的经验,探索出了一个比较好的表达方式。”刘彤说。 “粉丝互动,我们是走心的” 近年来,中国食品报社媒体矩阵融合多种媒介形态与多种功能,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影像、照片、图表等展现新闻事实,将最新新闻事件、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第一时间传递,用户可以实时评论,将新闻报道一键分享朋友圈、B站、抖音等新媒体上,这种做法既扩大了传播的覆盖面,又增强传播的冲击力。凭借多平台、即时性、个性化等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传播影响力明显提升。 在“鉴定网络热门食品”系列视频的评论和弹幕中,网友评论互动的积极性十分高,有人寻求合作,有人表达自己对视频的感受,有人喜欢写诙谐的段子,呈现出“活粉多”的特点。 刘彤向记者透露,根据目前平台生态来看,系列视频发布后流量巨大,网友互动活跃度强。 “鉴定系列出了之后,我也会把这些视频发给我爸妈看,我觉得鉴定系列的视频意义非凡。” “希望UP主能再辟谣一些《相亲相爱一家人》里根深蒂固的谣言。” “我亲眼看着从2万多粉到84万多粉用了不到一个月,多少有点吓人。” …… “首先团队是十分欣慰的,同时也会增加内容创新的一些压力。接下来我们与网友的互动性会继续加强,与网友统一战线才能更多的传播净化食品谣言。”刘彤说,通过系列视频的推出,报社发现对于食品以及食品安全这类话题粉丝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作为权威的行业媒体,报社不仅要继续提高视频的制作水平,推出更多受欢迎的作品,还要组织好粉丝团,建立起粉丝团、媒体和食品生产厂家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良性互动。未来也可以探索更多与食品企业、专业人士和热心粉丝等群体的深度合作。 在刘彤看来,对于中国食品报社融媒体而言,其影响力的提升,往往会受到关注数量、播放数量以及互动数量的影响,而这些数据的提升,主要取决于视频内容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视频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提升受众对账号的关注程度,增强账号的影响力。(见习记者 齐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