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评论 > 正文

城市快节奏中的心灵栖息地

2022-07-25 10:52:51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郝天韵   

报纸副刊版承载着新闻人的梦想与追求,更体现着传媒人的品位和坚守,正如《新民晚报》的《夜光杯》、《齐鲁晚报》的《青未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作者、读者。

近日,《威海晚报》精心打造的副刊版《海草房》,以每周5期的频率重装亮相,旨在汇聚全国优秀作者,丰富散文创作园地,展示优秀散文作品,以全新的版式、疏朗的风格、开阔的布局,展现优美的文字、丰富的哲思、心灵的感悟,在快节奏城市生活的当下,给广大读者留一处安谧花园,留一块心灵栖息地,可以说是纸媒与作者、读者的美丽相约、美好相遇。

名家荟萃一堂

在《威海晚报》副刊版《海草房》已推出的近20期文章中,作者多为文化名家,以及来自各个行业热爱阅读与写作的创作者们。

在特邀作者中,除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人民日报出版社资深编辑张炜煜外,还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刘晓庆,两届奥运会冠军高敏,收藏家马未都,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古代文学博士司聃(斯尔然)等名家名人,也有威海人熟知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威海市作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李富胜等当地文化名人。

他们的绝大多数文章专门提供给《威海晚报》,或在《威海晚报》上首发。他们的文字清雅瑰丽、富有哲思、和而不同,共同滋养着这块富饶的散文创作园地——《海草房》。作家、名人在写作中找到自己,回归本心,每一篇文章作者不谋而合达成心灵默契,但又风格多样,相映生辉。

多元化的丰盛内容与各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带给读者丰富愉快的阅读体验,读者从每篇文章中都能读出感悟与共鸣。

读者收获慰藉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底色。每一个城市媒体的副刊,都是彰显城市底色的低调窗口,引领市民心之所往。

《威海晚报》副刊以《海草房》命名,恰恰代表着威海的城市特点,书写着这座城市的底色。

海草房是极具特色的胶东渔村传统民居,涵盖了深厚的文化和历史信息,是石头的史书,也是凝固的音乐,承载着威海地域的风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极具地域风格的。可以说,海草房是胶东民居的代表,也是威海人性格的标志,既有坚忍与厚重,更具深沉与宽容,不惧岁月侵蚀,共享时光美好,留存百年记忆,盛满时代荣光。因此,将其作为晚报副刊的名字,传递着编者希望借此安放文学繁华,慰藉众多心灵的美好愿景。

从历史上来看,有甲午战争威海卫之役赋予的深沉悲壮的慷慨之歌,有32年的英国强租历史赋予的坚忍不屈的性格底色,有革命战争时期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乳娘故事赋予的英雄气概和母性光辉,有昆嵛山和黄海赋予的豪爽豁达与开阔博大……一城山色半城海,红瓦白墙如童话,四季常青三季花,居住环境的精致和优雅也赋予威海市民和缓宽容的生活节奏……

从版面上来看,《海草房》风格疏朗,编排简约,布局开阔,留白有韵,整体清爽。从文字、图片的布局,到字体字号的选择,整体呈现水墨画般的清新画风,也寓意文字如山之厚重,情感如水般深沉,令人眼前一亮,如沐春风。

其实,《海草房》的这些风格特色也是《威海晚报》近几年来围绕“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一脉相承。《威海晚报》在威海报业传媒集团“创办全国一流都市报”目标的指引下,先后重点打造了封面版、天气版等品牌版面,封面版创意当先,形成了疏朗大气、雅俗共赏的风格;天气版将现代服务信息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诗意化标题、水墨化设计的特点。

得益于此,《海草房》副刊优美的文字与丰富的哲思、心灵的感悟浑然一体、完美融合,带给读者无尽遐思,无穷享受。(记者 郝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