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媒体融合 > 正文

走近中国科学家 架起科学传播的桥梁

2022-03-31 15:13:38    来源: 央视网    作者: 唐经刚   

如何打破距离感,创新更有温度的科学传播路径?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科协联手策划制作的“走近中国科学家”系列微纪录片,在央视综合频道《生活圈》栏目播出的同时,通过央视网、央视一套微信公号、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多渠道传播。节目精心展示中国各个领域杰出科学家代表的学术成就,着重挖掘他们奋斗过程中的感人细节和内心世界,让观众在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中了解科学知识、感受伟大的科学家精神。

一、通俗易懂,记录中国科学家突出贡献。中国治疗性乙肝疫苗开拓者闻玉梅、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中国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奠基人毛二可……“走近中国科学家”系列节目汇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医学、物理、生物、地理等多个科学领域为国家乃至世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依托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所采集的珍贵资料,记录下他们在科学发展历程中的闪光足迹。节目选取的科学家所涉及领域均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与国家发展密切联系,既有造福百姓的医学成果,也有引发民族自豪的大国重器等等。在此基础上,节目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受众认识了这些改变生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科学力量,理解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有利于坚持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亲民话语,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节目以科学家的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通过艺术加工和创新表现手法,将原本严肃刻板的科学创造过程和科学家轶事,用更加新颖的形式、更加亲民的话语、更有温度的故事讲述出来。每期不到10分钟的微纪录片形式,简短、有力。每期聚焦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将科学家的奋斗故事进行提炼、浓缩,微中见大,既方便广大受众理解、接受,也利于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扩散,上乘的制作更提升了大家的视听审美体验。节目叙事手法同样亲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少用旁白、多用科学家本人或身边人的“自述”,辅以史料画面,突出了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的内心情感。画面和语言通俗易懂,比如在描述雷达精度时使用“从干草堆上找出一根针”的比喻,弱化科学理论的艰深晦涩,打通了科学向大众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科学研究难懂,科学家的极致行为也经常不被理解。节目突出情感共鸣性强的内容,在讲述科学家故事时善于捕捉感人细节。比如,闻玉梅率先在自己身上实验乙肝疫苗、顾方舟让自己的儿子试吃“糖丸”、顾诵芬为了解决飞机抖振问题三次飞上天等。这些细节很好展现了科学家的大情怀,激起观众更强的情感共鸣,有利于传播科学精神和正能量。

三、融合传播,彰显中国科学家精神。节目秉持科学家精神的视角,讲述科学家们面对挑战、遭遇挫折时,如何凭借自己的信念和坚守,克服重重困难、屡屡创造奇迹的经历,让受众直观感受到科学理想的非凡力量,感受到中国科学家身上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等等,激励广大人民为实现强国梦而努力拼搏。

在融合传播中注重结合平台特点“量身定制”传播内容。比如,节目在微信公号推送内容是在大屏视频的基础上制作的图文版本,在抖音短视频平台推出的内容则是在大屏视频基础上继续精简提炼出的1分钟左右的短视频片段。这些不同形式的产品互为补充、互相引流,扩大了与受众的接触面,共同提升节目传播力和影响力,收获了良好的反响。有网友在“糖丸爷爷”顾方舟的视频下留言“造福亿万中国人,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有网友在闻玉梅院士的视频下留言“从没有一个病毒能把中国人打倒,向英雄致敬”;还有网友在看完韩济生院士的视频后感动落泪,留言道“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更是时刻关心患者,把心用在患者身上的医师精神。”

“走近中国科学家”系列微纪录片将镜头对准这些国宝级的科学家们,深情颂扬他们在建设祖国、改变世界的历史进程中贡献的伟大力量,生动刻画了一幅人民科学家群像。已经播出的21期节目用亲民性的视听语言,把复杂的科学研究通过微视频的手段转化成老百姓都能理解的生动讲述,打破了以往科学传播的距离感。既客观真实,又鲜活动人,有力弘扬了科学精神和中国科学家精神,其创新之处值得充分肯定。(文/唐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