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嘀嗒”…… 夜深,已近12时。 手机不停地响,记者看了一眼,“赴D工作交流群”里,还在冒出新消息。 “上夜班习惯了,大晚上不睡觉。”队长张家林十分了解他的队员——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执勤一大队的民警们,向记者解释道。 这是记者“新春走基层”的第一站——作为编外人员,“潜入”了执勤一大队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D区冬奥专区执勤的民警微信群。 “新春走基层”,为何要从微信群开始? 由于疫情防控规定,此次北京冬奥会采取闭环管理,北京边检总站开启冬奥专区“7天连续执勤,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观察”的连续执勤模式。 这意味着,记者无法深入到冬奥专区执勤现场进行采访。 为了尽可能全面、详细、生动地展示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守护国门、护航冬奥的忠诚坚守和无私奉献,记者首先“打”入了他们日常交流的微信群,跟大家唠起嗑来。 群里的气氛很“嗨”。 “别的还好,就是核酸做得我嗓子眼都挂上老茧咯。”民警卢玉彩调侃道。 “虽然有些危险,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疫情、勇往直前!”民警张晓培给大家加油打气。 …… 通过大家七嘴八舌的讲述,记者了解到,疫情防控着实给民警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压力。 但是,他们没有抱怨。他们说得最多的,是使命和职责。 因为职责与使命,他们克服重重困难—— “这也太复杂了吧!”在勤务区,记者体验了穿脱防护服的全流程。 用时15分钟,记者艰难地穿完全套防护服;敲敲电脑键盘,感觉手仿佛不是自己的;呼吸困难,额头皮肤已经被闷得发红……怎一个“麻烦”了得。 因为职责与使命,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 “我们也想多陪陪孩子,可是守护国门,责任重大。”民警梁国静是一位母亲,也是执勤一大队D区冬奥专区执勤的民警。 尽管因为工作,在冬奥专区执勤的妈妈们经常没有时间陪孩子,但是她们的孩子却说:“我要以妈妈为榜样,长大了也要当警察!” 因为职责与使命,他们不畏惧任何危险—— “人证对照需要对方摘下口罩,这一步风险最大。”钱俊语气轻松,但入境发热病人、确诊病例等高危人员的转运工作,却一点都不轻松,甚至十分危险。 但是钱俊对于这份危险,已经司空见惯。 “这几天是冬奥人员入境高峰,我又要去参与疑似阳性人员的转运。”正月初二夜里,记者与钱俊视频连线。此时,钱俊和战友们刚刚从检查台上下来。 “今天入境700多人,明天数量大约要翻倍,”张家林说道,“凌晨开始会陆续有航班抵达,任务蛮重的,不过大家已经做好了准备!” 熬通宵是常态了,所有人都干劲十足。 “我热爱这份工作。通过在冬奥专区的值守,我更加感觉到我们的祖国正在日益强盛。”钱俊说道,正月初二,他为意大利奥运代表团办理手续时,候检的选手微笑着用中文对他说:“你好,一起向未来!” “这件事让我深有感触,我为祖国感到自豪,”钱俊说道,“为自己能够护航冬奥而自豪。” “加油!”采访最后,民警与记者一起,齐声喊出北京冬奥会的口号,“一起向未来!”(《人民公安报》记者 邵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