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人物 > 正文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时度效并重 把脱贫攻坚报道挖透做活

2020-09-29 10:46:36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孙海悦   

“截至目前,《北京新闻》《北京您早》《特别关注》等新闻栏目开设专栏《脱贫攻坚 北京在行动》,先后播发相关报道60余条次,电视及网络直播4场,原创H5融媒体产品两个。”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徐京玲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徐京玲说,在加强疫情防控宣传的同时,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从年初开始,全方位加强脱贫攻坚报道,一方面派出4组记者深入河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采访报道北京市在资金项目、干部人才、产业帮扶等方面助力受援地脱贫攻坚的进展成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灵活运用新方式,让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专栏呈现

给蔬菜进京搭个桥

今年3月,在全国疫情尚未解除之时,首都广大扶贫干部就开始了特别时期的扶贫工作。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线索,及时采访,将首都扶贫干部对受援地区的真情实意、真抓实干真切地反映出来。

3月5日,河北省怀安县的绿色蔬菜——荷兰黄瓜运抵北京,24小时后就被端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帮助这批蔬菜进京的,正是北京市援派河北省怀安县挂职干部刘金波。疫情之下,刘金波的牵线搭桥不仅让险些滞销的菜没有烂在地里,而且有效缓解了北京蔬菜供应的紧张状况。

“这些及时有效的帮扶举措,在《脱贫攻坚 北京在行动》等专栏中得到了全面呈现。”徐京玲说,3月到6月,新闻节目中心选派4组骨干记者,深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等地,生动报道了首都北京对受援地的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

直播助力

帮平谷大桃找销路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雹灾的影响,平谷大桃销售面临困难。为此,7月3日,BTV新闻、BTV新闻新媒体、“北京时间”联合推出“北京‘尖’货——平谷鲜桃季”首场电视及网络现场直播,新闻节目中心采用目前最火爆的“直播+电商”的模式助农致富。

徐京玲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目前共开展电视及网络直播4场,京东平谷馆线上销售大桃7000余箱,超过2019全年线上销量总和。

据平谷区商务局统计,在融媒体带货直播的影响下,今年的线上交易单量上涨幅度较大,目前线上销售日均快递大桃近5万单,比去年同期增长2倍多,价格较去年普遍上升1—2元。顺丰、京东、邮政共快递大桃654余万斤,帮助当地的农副产品走出平谷、走向全国。7月3日、7月11日直播4小时,“北京时间”“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30家网络平台同步推流直播,互联网总观看量累计400多万。

形式灵活

把小康故事讲立体

宏大主题,往往需要以灵活多变、让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呈现,才能更好地入脑入心。

徐京玲介绍说,今年5月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推出两款H5融媒体产品——《小康号邀您上车啦!》和《2020脱贫攻坚——阿中邀你助力奔小康》,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脱贫攻坚主题,推出两天后点击量超过16万。

H5产品《小康号邀您上车啦!》形象地建构了“小康”这一概念,将“小康”具象为一列从1979年驶来的列车,以列车的前进带动场景的转换,逐渐展开宏大的历史长卷,讲述了一个立体全息的有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故事。

《2020脱贫攻坚——阿中邀你助力奔小康》将扶贫攻坚群体具象化为一个原创卡通人物阿中,阿中通过奔跑追梦,挑战不同类型的任务。为展现北京对口支援内蒙古24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阿中奔跑的第一个地点选择了内蒙古。人们在挑战完成后,即可获得内蒙古精准扶贫“明白卡”,了解真实案例和相关扶贫举措。这一H5产品以奔跑和游戏任务为依托,展现了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5个脱贫实例,烙下了全面建成小康路上的一个个深刻足迹。

“四力”用足

让脱贫群体更丰满

“我已经是这里质检科的质量负责人了。”在新疆京和纺织科技公司的厂区里,奴尔尼沙·亚森正检查着刚加工好的防雨布,她的普通话说得十分流利。而4年前,奴尔尼沙·亚森还是一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因为京和纺织厂的到来,她才在北京老师的“传帮带”下,正式成为一名具备纺织技能的专业人士。

2016年,负责脱贫攻坚报道的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记者赵煦第一次踏上和田的土地。这个新疆最南端的城市,距离首府乌鲁木齐有1500公里的距离。那时候,在一片黄沙里,一个个厂房正在艰难地建造着。赵煦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方便”:大街上车很少,没有大型商场,也没有连锁餐饮店。

今年,赵煦再次来到和田时,这个城市好像突然之间“洋气”了起来:人们穿得越来越时髦,还有穿着传统汉服的女孩子在逛街;许多以前只能依靠巴扎做生意的玉石商人,现在都开起了直播。仅仅4年时间,这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2016年8月到2017年2月,赵煦在和田驻站工作。此后的3年里,赵煦又两次前往和田采访,亲眼见证着那里的变化。

作为一名“90后”记者,她走过和田的大小街巷,挖掘脱贫的感人故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因为首创集团和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先导园的建立,打通了高端蔬果的进京渠道;从小在玉石堆里长大的本地人,因为玉雕师傅的到来,学会了玉石加工并尝试直播带货……

一个个故事、一篇篇报道,让赵煦在感动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践行“四力”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实践过程,需要下一番硬功夫、苦功夫、笨功夫,在一线采访中不断锤炼提升。(记者 孙海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