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部校共建 > 正文

人民网融媒体报道聚焦"残疾预防日" 生动科普报道呵护更多儿童身心

2020-09-02 17:33:00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隋明照   

提到与残疾人有关的主题日,大多数人会想起全国助残日,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2017年,国务院同意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设立“残疾预防日”的请示,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

今年“残疾预防日”的主题是“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围绕这个主题,人民网推出了多篇图文报道,用视频访谈的形式展示不同地区在儿童早期干预,特别是残疾儿童康复方面做出的工作。人民网还推出了H5互动融媒体产品,让更多读者参与互动,多一些对残疾孩子的了解。

实例宣传 展示政策利好

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每年新增残疾儿童达20余万。儿童时期发生的残疾对人的生存、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影响。令人心痛的是,因为缺少相关知识致使残疾儿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例子也有很多。因此,向读者宣传国家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规定、加强早期干预,对预防、控制儿童残疾的发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紧迫的意义。

人民网推出的《访谈:聚焦第四次“残疾预防日” 重视儿童早期康复》视频中,呈现了视力、听力、脑部发育等方面出现障碍的孩子康复的历程。比如,河南的小朋友思语出生后42天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显示“未通过”,一岁半时,在当地残联和康复机构的帮助下,思语参与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救助款让思雨家庭的经济压力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现在孩子已经可以流畅地说话了。

报道用思雨的故事引出河南有关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规定,通过视频连线,河南省副省长戴柏华还与网友分享了河南省建立、实施国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相关情况。视频通过呈现河南、湖北、河北多地的残疾孩子康复的故事,不仅对国家相关政策做了介绍,也给那些家中有残疾儿童的家庭带去希望。在“残疾预防日”的报道中,这一视频报道紧紧围绕今年“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的主题,而且视频脉络清晰,拍摄和剪辑水平都较高,质量出众。不过,这一视频报道有36分多钟,虽然呈现内容丰富全面,但少有读者能够看完视频,如果有时长在10分钟以内的简略版,相信视频的传播效果会更好。

互动体验 感受康复生活

《今天,带你进入他们的世界》是人民网推出的互动H5产品。H5的第一个场景是一张能够调整清晰度与亮度的照片,读者拉动标尺,可以体验清晰与模糊的画面对比,体验过后,会弹出对于视力残疾成因和康复手段的介绍。之后,H5还让读者体会了听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孤独症等孩子的常见情景,并着重介绍了其康复的途径。

看到H5的最后一页会发现,这则H5是为“残疾预防日”人民网相关活动进行预告和引流而推出的,并且它不只是一则宣导产品,其立意和呈现效果非常优秀。这则H5从创意开始便十分突出,因为大多数读者并不了解残疾人真正面临的困境,对于像孤独症这样的病症了解尤其少。《今天,带你进入他们的世界》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创设了生动表现不同类型残疾人核心困境的情景。比如表现孤独症的场景,是一个男孩坐在爸爸腿上,爸爸提出陪他玩积木,孩子心里其实很开心,但外部表现还是低着头没有任何表示;当读者点击按钮后,小男孩主动提出要放风筝,爸爸欣然同意,代表经过教育训练和行为矫正等干预措施的孩子,其症状是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的。虽然场景并不复杂,甚至父子间的沟通都没有用文字对话呈现,但其展示的场景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场景中的前后对比变化让人很容易产生共情,认识到康复治疗的重要意义。

提出倡议 残疾防患未然

针对“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这个主题,人民网还推出了一则H5产品《我做康复使者》,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其主要内容是告诉大家该如何参与到残疾预防工作中来。

H5的封面是一双大手呵护幼苗的画面,明确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整则H5的画风与配乐都是非常温馨的,比如第一个场景上方配文是:“孩子,我希望你能看到五颜六色的生活,我愿意牵着你的手,等着你勾勒美好的景象。”结合视频主题,不难看出这是表达对孩子视力健康的希望。这一画面下方有几行醒目的字:“请告诉您身边的人,如果发现残疾儿童,请及时联系当地残联,咨询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申请康复救助。”在之后的场景中,画面下方给出了不同的提示,如“请告诉您身边的新婚夫妇,主动接受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请告诉您身边的孕产妇,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请告诉您身边的儿童家长,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定期参加健康体检”……这些提示,贯穿了不同阶段,可行性较高,比抽象的“优生优育”更有可操作性。而这样让读者看了之后可以照着做的科普作品,正是媒体应该大力提倡的优秀科普作品。(见习记者 隋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