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佳作赏析 > 正文

聚焦用心之作 探究爆款背后

2019-10-21 15:21:47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唐诗颖 罗舒骞   

原标题:聚焦用心之作 探究爆款背后

央视网《“筑”福》系列产品

7部VR短片见证七十载变迁

□唐诗颖 罗舒骞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大主流媒体以多元手段、融合创新为突破口,推出了众多精彩纷呈的报道,营造出喜庆热烈的舆论氛围,集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央视网推出的《“筑”福》系列产品在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运用VR、AR、AI等新技术融合创新表达,真正实现融媒体报道,短时间内观看次数过千万,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如何让新技术为主题报道加分?VR技术如何在融媒体新闻作品中升华?央视网《“筑”福》系列产品探索出了新的模式。

与众不同的“小清新”告白祖国

70年来,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一个个人工奇迹,各项工程捷报频传,令国人骄傲、世界瞩目。每一项工程建设都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的设计理念、技术创新和质量发展的最高水平。央视网《“筑”福》以每10年为一个节点,寻找当年中国的特色工程,串联起70年来中国在惠民措施、生态治理、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成果。

《“筑”福》系列报道运用VR全景、VR航拍等方式,进行特效渲染、后期包装制作,打造成60秒一期的VR短片。该产品紧扣数据,专注某一项工程的特质,以工程建设的“知识点”为切口,立体化、全方位地讲述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和变迁,带领受众领略VR全景视角的大美中国。《“筑”福》系列报道用言简意赅的语句勾勒了清晰的时代脉络,用小而美的语态表达着对祖国的“告白”之情。

创新表达“颜值”高

为了增加观众的沉浸感,《“筑”福》在VR场景里面还增添了动画效果,为受众创造一个“拟态环境”,使新闻内容更富有视觉冲击力。当你在港珠澳大桥上“兜风”时,你可以看到在海里跳跃的“白海豚”;当你体验库布齐沙漠10秒治沙时,你可以身临其境地看到一颗“大树”的生长……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得知,自8月起,《“筑”福》报道团队分赴北京、深圳、珠海、鄂尔多斯等地进行实地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为了突出VR全景视频的可视化、互动性,拍摄团队在机位设置和镜头语言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比如,北京万柳车辆段日出的延时镜头、达拉特旗“骏马”光伏电站航拍全景、港珠澳大桥“时光隧道”等。

《“筑”福》产品充分利用了VR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特点,打破了传统新闻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让用户好似身临其境一般,可以360度无死角地观看和体验。

团队巧立意收获赞誉

系列报道主题定义为“筑”福,取建筑祝福祖国之意。从策划、执行到后期制作,再到国庆前上线,历时3个月,分别选取了港珠澳大桥、库布齐沙漠、蛇口工业区、北京地铁、人民大会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互联网发展等7项工程,通过将主持人串场和数据图表以“小清新”的动画嵌入到VR场景中的方式进行呈现。该系列报道陆续推出《一座大桥,飞架三地打通湾区交通》《一片沙漠,如画绿洲传输中国经验》《一处地标,身先士卒创造改开奇迹》《一路地铁,拉载幸福驶上发展轨道》《一所会堂,群贤毕至共议国是民生》《一个机场,空铁联运保证一路畅游》《一张网络,改变世界加速信息传递》,每部短片时长1分钟至2分钟左右。

为了满足更多海内外用户的观看需求,丰富观感体验,《“筑”福》产品还配套推出了VR版视频、常规固定视角视频、微信体GIF+文字稿、PC端/移动端专题页等多终端、多样态产品,并提供中英文双语字幕等。

产品上线后,央视网号外、央视影音客户端、IPTV、手机报、微博微信以及脸书等海外社交平台进行了推荐,爱奇艺、腾讯视频、凤凰网、百度等多个商业媒体平台进行了转载。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展出后,产品获得体验嘉宾、媒体记者一致好评,多家媒体发布《VR港珠澳大桥首次亮相国庆新闻中心 网友纷赞祖国科技日新月异》等稿件,对产品进行了报道。

此外,记者看到中外网友纷纷留言热评,网友“芮芮就是罗御兮”留言:“这是中国方案,是中国人的努力。”尼泊尔网友Niranjan Man Pradhan赞叹:“中国一直在进步,现在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菲律宾网友Rudy Yanes表示:“我相信,中国现在已经把很多荒漠变成了适宜耕种的农田。因为有了肥沃的土壤和水资源,人们可以耕种粮食。现在很多这样的荒漠已经变得宜居。”塞拉利昂网友David Williams留言:“中国人值得被称赞,他们非常具有创造性。”

上海广电《大上海》

将城市味道深深植入记忆

□记者 李雪昆

真实的镜头掠过今日的上海,也掠过许多平凡而坚毅的面孔,上海广播电视台正用独特的画面语言将众多难以忘怀的瞬间谱成组曲,汇聚成有关70年的叙事。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的重大文艺作品,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出品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大上海》在黄金时段先后登陆东方卫视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纪录片以8集、每集50分钟的体量,立足“百年中国看上海”,完整记述了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中的澎湃篇章,更是第一次用电视的形式比较完整地呈现了这座城市成长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细节入手解密城市基因

从第一分钟开始,《大上海》就以质朴的叙述引人关注。尽管《大上海》时间跨度大,但不是走马观花。在它别开生面的宏大叙事中,又充溢了具象、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娓娓道来。

“我们尽可能去挖掘这座城市不为人知的历史,通过纪录片的方式把它们勾连在一起,其实就是如何珍惜这座城市,去爱护这座城市,对一座城市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因为了解,所以珍惜。”《大上海》制片人韩芸说,“制作《大上海》不仅仅是希望‘记录’一段历史,更意在让今天的人们理解上海。”为什么这座城市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为什么这座城市既有浪漫精致的生活气息,又有制造大飞机、极地破冰船的深厚工业底蕴?为什么国际化的生活方式与中国的文化精髓在这里完美融合?看过《大上海》,才会明白这片土地今天所呈现的开放意识、契约精神、创新品格和工匠精神,都有其历史根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大上海》制作历时3年,摄制组共计拍摄了上海境内近百处遗址、遗迹,累计拍摄素材超过1000小时。同时,摄制组还前往北京、广州、南京等20多个城市取景拍摄,拜访历史当事人、亲历者及相关后人150余人,奔赴英、法、美、德、俄等9个国家找到了众多“遗落”在海外的有关上海的第一手档案资料。

“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我们甄别、比较、提炼、选择、开掘,为的是努力讲清楚上海开埠至今176年的城市发展轨迹,为的是让人们为它更灿烂的明天奋斗。”总导演徐冠群说道。

全景式回顾申城发展

“大上海一说,早已有之。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不断叙述上海、记述上海、诠释上海。一个大上海,可以有100种诠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表示,“《大上海》是一版全新的解释,把中西交融的海派文化放置于江南文化的大背景中重新理解。”

从中国共产党在石库门诞生,到艰苦卓绝的两次淞沪抗战;从上海人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建设新上海,到成为支援全国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从第一支“小飞乐”股票的诞生,到浦东开发开放的崭新篇章;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到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纪录片都娓娓道来。

“一座城市何以让人动容?我的答案,是她的记忆。一代代人创造了她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我想,制作《大上海》的意义,不仅是发觉和传承这座城市年轮中的记忆,也是将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味道,深深植入我的记忆中。”《大上海》执行导演卢晏羚说道。

打造全新观赏体验

看过《大上海》的人不难发现,全片引人入胜的讲述,除了因为语言叙事现代化、年轻化、细节化外,还要归功于其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融合。作为新时代的城市传记,《大上海》积极容纳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制作组邀请中国知名沙画师高洁原创作画,上海租界的演变、轮船招商局的商战、《新青年》杂志的创刊、抗战时的工厂内迁、解放军进上海、陆家嘴开发公司办公室等场景和故事,都首次以沙画的形式呈现,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同时,在历史资料的展现中,本片还采用了胶片上色等创新技术手段,使历史资料的表现力大为提升。

“以前走在上海街头看到一栋老建筑,可能先看到的是它的实用价值,现在眼光变得不同,看到了它背后的情感,站在那里仿佛看到了这里的前世今生。”卢晏羚说道。

而这也正是纪录片想要着力表达的——没有一座城市是一蹴而就的,正是那些点滴的历史汇聚成今天的上海,它们留下了信念的火种、文化的底蕴,它们留下了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城市精神,它们造就了今天的上海,也深刻影响着上海的未来。

上海的背后是中国,也是新的时代。而对历史的深情回看,有助于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履行国家赋予上海的职责和使命。

青海广电《代号221》

书写核工业人不凡故事

□记者 李淼

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专业的谢建源,在金银滩草原的白杨树下对自己喜欢的姑娘骆继湘表白了。不同于其他恋人的甜蜜,他的表白有些悲壮:“我所做的工作,可能对人的身体有影响,也可能影响到将来,如果我们没有孩子,你还愿意吗?”两天后,他收到了骆继湘的答复:“为了事业,即使没孩子我们也可以,原子弹就是我们的孩子!你就放心地干你的事吧。”

十几年后,同样是在金银滩,诞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许多人的命运因此改变,而谢建源、骆继湘这对恋人一生中的重要时刻也在这里被见证。

这是纪录片《代号221》中的一个感人故事。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牵头,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制作的这部纪录片,没有将镜头对准于敏、朱光亚、周光召、钱三强等“两弹”功勋,而是聚焦在谢建源这样许许多多默默奉献了自己一生的“平凡人”身上。用该片总导演李晓的话说:“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历史上,很多人没有留下名字,但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应该被铭记。”

重返历史现场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原国营221厂,研制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这里,曾有上万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铸就了共和国的核武重器。

有关这段历史的具体故事,一直很少被解密。《代号221》正是讲述自1958年以来的几十年间,我国第一代核工业人在青海金银滩草原上“作隐姓瞒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那段重要历史,通过挖掘大历史、大背景下的感人细节,记录和讴歌这些平凡英雄鲜为人知的生命故事。

为此,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口述历史,《代号221》采用重返历史现场的表现手法。“大家都知道睹物思人,那些建筑正体现出那些场景和年代感,所以我们让亲历者回到了现场。”李晓说。

在青海省各级单位大力协同下,20多位耄耋之年的老221厂人从全国各地回到历史现场,为观众实地讲述那段青春岁月。这些老人白天在海拔3000多米的221厂旧址拍摄,晚上回西宁市住宿,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出发,深更半夜才能返回。原221厂高级工程师、已经81岁的谢建源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也许是因为心情好,身体也很争气,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谢建源说道。

李晓坦言,无论是《代号221》的前期调研,还是正式拍摄的每一天,自己都是在感动中度过的。深感此次拍摄的责任和意义重大,制作工作自2018年11月启动,2019年6月正式开拍,曾三赴青海实地寻访、勘景,采访了多位当年在221基地工作和战斗过的老人;撰稿团队前后撰写6版文稿,总计20多万字;后期团队先后经历了精编剪辑4版……3集的纪录片历时一年多,最终成片。

弘扬“两弹”精神

在谢建源看来,221厂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更重要的是这里还诞生了值得永远传承的“两弹”精神。亲身参与拍摄,让谢建源更多了几分期待,“希望年轻人能够把‘两弹’精神传承下去,以身许国,为国奉献。”

“这些老人因为职业的特殊,曾经一度保持沉默,就像草原的星空一样隐没在寂静的黑夜中,但把他们汇集起来,就是璀璨的银河。”李晓希望用纪录片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平凡英雄谢建源们的不凡故事镌刻在青藏高原上。

事实上,这部作品的创作可谓举全青海之力,不仅在拍摄过程中得到了青海省各级单位的大力支持,其创作动议也是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主动为之”,建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协调帮助创作以原子城“两弹一星”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为此,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和副省长张黎高度关注,张黎曾两次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协调此事。

正如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局长申红兴所说,《代号221》的成功创作是青海高原600万各族儿女对新中国七十华诞的炙热礼献,也是青海广电系统守初心、担使命、善作为的真诚答卷。

该片创作也受到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高度重视,司长高长力协调国内顶级摄制团队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进行拍摄和创作,创作团队先后多次深入海北州实地调研采访。在高长力看来,当代年轻的核工业人以及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都需要了解共和国如何走过艰难的岁月,更要在“两弹一星”精神的激励下继续努力践行中国梦。

此外,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协调下,青海省广播电视局还与江苏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了以藏羚羊为主角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作为献礼片,《代号221》《在那遥远的地方》也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视节目公益展播纪录片”,并在全国卫视频道、纪录片专业上星频道及“学习强国”平台展播。

民族复兴启示录《外交风云》

展爱国情怀 忆外交往事

□记者 杨雯

国庆70周年阅兵震撼盛况与暖心细节犹在眼前,中华儿女回忆起共和国成长之旅,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纷纷向祖国表白,话题讨论引爆社交网络。而电视剧《外交风云》同样以昂扬之姿引燃了献礼季荧屏,在众多献礼剧中“出圈”。该剧将新中国外交进程置于历史洪流之中,以新中国诞生为起点,以1976年毛泽东主席第二次会见尼克松为终点,主要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外交事业上的杰出贡献。

厚重题材揭秘外交史诗

于创作者而言,外交题材是令人仰止的高地,也是散发迷人芬芳的圣地。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虽或多或少讲述过一些外交故事,但真实再现新中国外交的破冰之旅、全面展现新中国外交的战略方针、立体还原国际社会台前幕后的精彩博弈,《外交风云》尚属首次。如何把这部具有史诗品格的大剧把握好,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拍出新意,如何让今天的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接受和喜欢,成了摆在制片人高军、编剧马继红、导演宋业明及其重大题材创作团队面前的难题。

该剧长达30年的时间跨度,决定了其大题材、大人物、大视野与大主题的基调与格局。宋业明表示,“这30年间,新中国在重重困境中的突围惊心动魄,其气势可谓大开大合。因此,这部剧的格局一定要宏大,视野一定要开阔,叙事要高屋建瓴,要以大历史的深度和大战略的高度去讲故事。”

马继红表示,“要写好这个剧,不能把视野局限在一枝一叶的微观世界,把思维禁锢在‘杯水风波’的小众情怀,必须努力培养‘海纳百川’的胸襟,锻造‘大河奔流’的气势。”

鲜活人物折射时代风云

《外交风云》的历史厚重感决定了它纪实的风格特质,但该剧并没有流于板着脸讲故事的表面,而是采用宏大叙事和底层叙事相结合的手法,通过生动的细节、情节去凸显人物,既表现出了一代伟人看世界的大格局、大视角,又讴歌了他们处理具体事务的家国情怀;既表现了新中国外交破冰之旅的艰难曲折,又塑造了新中国外交官的睿智沉着、敬业奉献,进而实现了与观众的情感对接。不负众望,《外交风云》播出后,“高燃”的爱国情怀与“厚重”的外交史诗,加之年轻化的创新表达,让其不仅在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爱好者中反响热烈,也赢得了年轻观众的支持。

剧中出现的人物几乎都是大人物,凡是大人物在世界上都有着广泛影响,创作难度极大。如何把这些人物写得鲜活生动,如何不让堆积的事件把人物淹没,主创团队花费了巨大心力,最终把笔墨重点放在了毛泽东、周恩来的角色塑造与打磨上。

毛泽东、周恩来不仅有着高超的外交战略思想、灵活的外交技巧、独有的外交风格,还有着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最终主创团队用3场重要宴会进行了呈现。马继红介绍道:“第一场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从朝鲜凯旋,周恩来在政协礼堂为他们举行欢迎宴会,此时毛泽东自己悄悄把收藏的毛岸英的遗物拿出来;第二场是1959年苏联专家接到撤离命令,尽管毛泽东对赫鲁晓夫这一行为表示愤慨,但他还是嘱托周恩来为这些专家举办送别宴会;第三场是1961年国内连续遭受自然灾害,早就宣布不再吃肉的毛泽东惦记着在荒漠上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除夕夜,周恩来代表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办了一次别具一格的宴会,被宴请的科学家们,每人面前放着一碗红烧肉。”力图在视觉冲击与情感表达的平衡中,达到角色艺术呈现上的形神兼备。

匠心细节保证艺术水准

“我在火车上看到旁边座位的小伙子一直在用手机看《外交风云》,这是我以往拍摄主旋律作品没有体验过的。”宋业明笑称。不同于播出后的轻松,最初接触《外交风云》项目时宋业明曾感叹:“因为题材太宏大了,这部戏一直没人敢拍。”据不完全统计,《外交风云》共搭建各种拍摄场景千余处,动用了5万多名演员,制作道具5万多件,剧组辗转多国,拍摄行程累计可以绕地球赤道数圈,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高军讲述,《外交风云》为真实还原外交历史,带给观众沉浸式观剧体验,剧中许多地标性建筑,比如中南海、白宫、克里姆林宫等,为了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剧组租了4个5000平方米的大棚,组织了数百人的工程装修队,按照1:1的比例,夜以继日地搭建还原。高军回忆道:“其中最难的是联合国大会议厅这个场景,只有一天半的拍摄量,找了许久也没找到可以替代的实景,如果搭建,几千平方米的棚,工程量巨大,耗资巨大,但最后为了确保拍摄质量,我们还是下决心搭建,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呈现效果。”

秉着“匠心细节,精益求精”的创作原则,《外交风云》剧组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挑战与冲刺。因为剧中讲的是全世界的故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所不同,服装道具也必须符合剧中人物身份,大到一件外衣,小到一枚扣子,都要严谨。对此,该剧总出品人、华策影视总裁赵依芳也表示:“我们投入重磅资源,重点把控两个方面:内容本身与制作形态,即题材的创新性、稀缺性和年轻化表达,以及实打实的精心打磨,方方面面都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花最大的心思去潜心研究。”

山东广电《大美新山东》

全景呈现新时代新山东

□记者 李淼 通讯员 满倩倩

国庆前夕,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16集系列短视频《大美新山东》,以“山东之美”的创新表达奏响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颂歌。

截至10月7日,《大美新山东》相关视频稿件全网阅读量过亿,央视新闻+、今日头条、腾讯、百度、一点资讯等平台均进行了转发。随后,山东卫视领衔,山东广播电视台所有电视频道轮番播出,在大小屏联动上构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短而不小精心制作

作为“山东改革发展大事纪录工程”第三阶段推出的首部作品,16集系列短视频《大美新山东》以航拍为主要手段,从山、水、海、岛、田园、城市、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等16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山东宏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深厚的人文景观,以及新时代山东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形象。

《大美新山东》主题十分鲜明,突出“大”“美”“新”三大主题。“大”,即采用航拍手段,以高空视角展现山东的壮丽山川;“美”,即以镜头之美、画面之美、音乐之美,呈现山东的人文、生态之美;“新”,即以全新拍摄剪辑包装手法,表现山东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迎接新时代实现新跨越的精气神。

《大美新山东》每一集只有短短3分钟,但在呈现新时代新山东的极致之美上却短而不小,充分体现了“浓缩的都是精华”。制作团队历时半年,拍摄了20T的视频素材,经过精心选材和编辑制作,足以让受众切实感受到山东的独特魅力。

比如闪电新闻客户端首发的首条短视频《泰山、崂山、蒙山……3分钟航拍带你领略别样山之美》,制作团队背着沉重的拍摄设备,在半年里攀登了省内十几座名山,最终在3分钟的成片里呈现了泰山、马鞍山、蒙山、峄山、五莲山、昆嵛山、崂山等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山之美”。

为全景展现山东“田园之美”,摄制组奔赴全省各地,与时间赛跑,赶在繁花盛开之际、硕果丰收之前,记录了山东“推动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的生动实践。

在短视频《通达之美》中,无人机与山东航空、和谐号赛跑,带受众领略山东城市高架、跨海大桥、中欧班列速度之美。

为展现山东全省16市的“城市之美”,制作团队减少了缺乏灵气的高楼大厦,融入了更多赛龙舟、打太极、看足球、广场舞等人文活动,在表现城市繁华之美的同时,进一步凸显了热闹、鲜活、接地气的生活之美。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大美新山东》16集短视频没有一句解说词,而是通过画面、自然声和配乐的结合,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剪辑衔接而成,将声画艺术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然流畅。

移动端首发双屏互联

值得一提的是,《大美新山东》采用全媒体覆盖式播出,闪电新闻客户端首发后又推出集纳专题,将每个主题的相应镜头剪切分类、集中成册。

系列短视频从小屏走向荧屏,陆续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所有电视频道轮番播出,融合传播大大提升了系列短视频的宣传效果。其中《大美新山东丨人间仙境!3分钟视频告诉你蓬莱阁、刘公岛到底有多美?》《大美新山东丨黄河入海的样子你见过吗?黄蓝交汇,泾渭分明,美的不敢直视!》《大美新山东丨热闹、繁华、优雅……3分钟航拍带你领略山东城市之美》3条短视频刷爆“朋友圈”,为山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先声夺人。

今年以来,山东广播电视台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作为全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庆期间,多部纪录片、专题片等精品力作密集播出,奏响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昂扬向上的时代主旋律。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继系列短视频《大美新山东》之后,山东广播电视台还将陆续推出8集系列专题片《奋进新山东》,聚焦新时代新变化,展现新山东新成就;制作6集政论专题片《主人翁 逐梦路》,讲述奋斗者逐梦故事,展现新中国70年灿烂辉煌;推出纪录片《攀登的脊梁》,生动展现山东人民努力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担当作为,以精品力作不断掀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的热潮。

爱奇艺《我和我的祖国》

创意视角展现青年家国情怀

□记者 李雪昆

“祖国,生日快乐”“我们一起用青春之声表白祖国母亲”“我骄傲我的国”……这是受众在观看完由爱奇艺自制的观察类节目《我和我的祖国》后的留言。该节目自上线以来,凭借青年的独特观察视角以及创意短视频的形式,展现了当下现实生活的点滴变化、祖国发展变迁,激发起大量用户的情感共鸣,在社交媒体端热度不减,连续多日位居微博综艺榜榜首,多次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榜。截至《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发稿,节目官方话题#节目我和我的祖国#阅读量已超2.4亿,讨论量达96.3万,在青年群体中产生了较大反响。

汇集年轻人创意

从数据不难看出,《我和我的祖国》通过创新视角和内容收获了广大用户的喜爱与热议,其通过新青年镜头对社会的真实记录,折射了新时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努力奋进的拼搏精神,同时,为大众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的生活变化与祖国的变迁。

记者看到,《我和我的祖国》从“中国新青年”与“国家”的关系为出发点,以年轻人独特的视角,用别具匠心的表现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70年间,即使有些故事年轻人并没有经历过,但对祖国的情感是共通的,当这些故事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讲给年轻人,打开这个故事的门,情感共鸣是会产生的。”《我和我的祖国》节目制片人孙晓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我们看到,每期节目的短片由年轻人进行创意和制作,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故事,如祖孙三代不畏困苦,世代坚持植树造林治理沙地;也有展现年轻人风貌和态度的趣味视频,如将祖传捏面人技艺结合潮流文化,向年轻人和外国友人输出面人文化的年轻男孩;更有以小切口入手,展现国家实力、引发民族自豪感的热血影片……21个短片记录了近30个行业中国建设者平凡且伟大的时刻。

平凡故事折射国家繁荣富强,节目选取贴近生活的故事,从平凡的生活这一角度切入,合力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生活的变迁,从变化中体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凸显平台最大价值

孙晓晴表示,《我和我的祖国》是一个年轻人的展示平台,年轻人用自己的创意来描绘他们眼中的祖国以及表达对祖国生日的祝福,当这个平台对年轻人开放时,以他们视角展示的内容就会扑面而来。

可以看到,年轻人献礼的方式不拘一格,快闪、动画片、VLOG、小剧场、MV等形式多种多样,切入点很小,但情感很真。

谈及该节目的立意策划,爱奇艺执行总编辑,《我和我的祖国》节目总策划、总编审王兆楠表示,希望通过有趣的视频来展现新中国和百姓在新时代下的发展与展望,传递新时代新征程的立意。比如,节目中《骄傲的西工大少年》,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讲述了西工大人的科研故事。没有刻板的说教,也不是生硬的介绍,他们以歌曲演唱的形式,向为祖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校友致敬,也表达了愿追随他们的步伐继续前行的决心。在动听的旋律间传递报效祖国、拼搏奉献的家国情怀,也用中国新青年的想象力和创意表达,抒发内心澎湃的大国自豪感。而这只是众多视频内容的缩影,但都折射出了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体现出了振奋人心的节目情怀。

“至于这些投稿创意的选择标准,真情实感是很重要的,毕竟,有感受之后,受众才能听得进去更多大的情怀。”孙晓晴说,年轻人的创意天马行空,是很难进行逻辑归类、赋予关联的。有的短片很燃,让人油然而生自豪感;有的短片很感人,例如跨越中澳两地的爱国快闪《一万公里的热爱》;有的短片趣味盎然,例如致敬国漫的短片《成长》,混剪了国产动画片的经典片段……类型多种多样,每一个短片都独具特色,值得推荐给大家观看。

其实,“娱乐要有价值观,青春、阳光、正能量是内容构成的关键底色。这不是简单的形式,而是爱奇艺的重要方向。”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强调,网络视听行业应主动承担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多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扬主流价值观的内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内容要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坚持做对行业有益的事情是平台最大的价值。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专业内容业务群总裁王晓晖也认为,正因为网络视听业不断壮大的影响力,爱奇艺更应该打造好一个正能量的价值平台,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推动整个行业在积极、良性的发展模式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