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1日,2019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举办。“智媒未来——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发展”分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叶龙作“智能媒体时代的视频处理与传输”主题演讲,从“智慧广电、智能媒体、智慧传播”角度介绍了智能媒体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技术挑战。 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具有感知、思考、执行的能力,其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业界普遍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感知智能阶段。 叶龙说,从人工智能角度看,概念上,智慧广电对应计算智能,智能媒体对应感知智能,智慧传播则对应认知智能;技术上,智慧广电是过去时,智能媒体是进行时;智慧传播式则是将来时。 当下,智能媒体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演化、增殖产生的新形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将信息进行选择与重组,智能媒体可为人们提供有效、即时和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将受众信息转化为价值。 叶龙说,智能媒体时代仍然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例如,音视频节目内容虚拟化制作方面,场景采集效率低、重复利用率低,节目内容的呈现受导演、导播限制,交互性低;音视频内容的智能监管方面,涉黄、涉暴恐以及敏感事件以人为监看为主,效率低,时效性差;用户行为分析与个性化推荐方面,推荐系统基于以往收视习惯,未考虑当前的用户体验以及情感需求;媒体资源的智能分配方面,制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传输资源等资源利用率低,供给侧改革需求明显。 不过,叶龙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可能。在未来智慧传播时代,不论是节目制作还是节目评价,都将有一个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展现。例如机器人写新闻,未来无需主播输入的文本,机器人便可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做什么。同时,将有相应机器评价所制作内容的效果。智能编剧、编曲,以及配乐等也会慢慢随之应用到传媒行业各个领域中。(余伟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