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聚焦 > 正文

"3.15"关注新闻打假 莫让社会偏见"成就"假新闻

2016-03-15 10:40:09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黄仲山  
视频加载中...

适逢“3·15”,新闻业内的打假也再次被行业关注。比如此前网络媒体热炒的两则关于农村问题的新闻均被曝出是假新闻,一则是《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经查证发现该文的内容完全是子虚乌有;另一则是发表在《财经》微信公众号上名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经过核查,作者春节根本没有返乡,作者本人也承认“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假新闻闹出大动静,除了要谴责假新闻炮制者的造假行为,也得认真分析一下这些假新闻为何能够短时间内持续发酵,成为舆论热点。

如今的假新闻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炒热点话题,起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标题,讲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故事。在网络环境中,每天都涌出海量的信息,假新闻能够从这些海量信息中跳脱出来,似乎并不能总是用偶然因素来解释。实际上,一个新闻事件要引起社会关注,背后存在一些固定的要素,如话题性足、目标受众明确、推出时机和方式适当等。然而,在许多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中,这些要素并不集中,因此,就给新闻造假者提供了动机和空间,将真实事件改头换面,夸大事实,或者干脆虚构生造,企图以此吸引眼球,引爆社会舆论。

假新闻炮制者之所以屡屡得手,还得追问和反思这背后所折射的社会舆论生态。假新闻其实是迎合了一些社会民众的“期待”,在这其中,社会舆论氛围起到重要的顶托作用。新闻事件如果迎合部分公众的兴趣点,甚至暗合某种社会偏见,就会得到快速的传播,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形成裂变式的、自发的传播接力。这种舆论狂欢虽不排除炒作因素,但网民既有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舆论环境中早就形成的一些话题元素和所谓的“梗”,假新闻只不过用更新的角度来叙述,设计一些更为奇葩的细节,设定更具典型意义的人物来演绎。比如上面所提的两起事件,都涉及这些年一直在谈论的农村问题,前者还加入了时下热门的“凤凰男”话题,将婚恋观和地域差异问题糅合在其中,用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故事讲述出来,可吐槽的点很多,可参与的人群很广泛,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现实经验和实际生活进行评说;后者主要虚构一个礼崩乐坏的乡村,加入许多奇葩的细节,迎合和满足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与道德优越感,引起人们转发与评论的兴趣。造假者的秘诀在于投其所好,假新闻的炮制者深谙其“道”,熟练掌握一条热点话题所具有的基本元素,善于将这些元素集中在一起,在社会舆论的浪潮中上下腾挪,游刃有余。

媒介的发展使得社群舆论的生长模式和影响范围不断发生变化,特别随着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舆论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已大大超越以往各个时期。当下,网络传播方式将以前街谈巷议式的半公共化舆论环境彻底公共化,而网络平台尤其是网络自媒体给民众提供了发声的空间。

然而,从说者到听者都没有从原先的身份意识和思想惯性中完全转变过来,而是将街谈八卦的习惯带到网络公共空间,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追逐新奇、低俗等内容,缺乏必要的辨识能力和独立反思的意愿,将新闻阅读娱乐化,将事件了解简单化,将意见表达口水化,对自己在舆论环境中所承担的角色并不在意,对自己意见所造成的影响也毫不关心,只为满足个人的宣泄欲望。这种毫无门槛的发言标准和毫无顾忌的发言方式,往往使得社会舆论越来越缺乏理性,越来越流于浮泛。在这种舆论环境下,很多媒体缺少正本清源的意愿和精神,甚至对假新闻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其正面引导作用往往失真、失效、失灵。

面对假新闻的“大行其道”,整个新闻行业需要反思的方面有很多,对社会舆论生态与格局本身的反思只是其中之一。杜绝假新闻,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社会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合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舆论风气,彻底根除假新闻生成和传播的土壤。(黄仲山)

原标题:莫让社会偏见“成就”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