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聚焦 > 正文

党报评论如何"加"好互联网 克服缺点提高生产力

2016-03-15 10:39:43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刘序明  
视频加载中...

评论是报纸的声音,也是报纸的灵魂。党报不同于晚报,更不同于网络媒体,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需要探索与实践评论的写作规律。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丰富、众声喧哗,媒体竞争既要争夺信息先发布,更要讲究信息的深度内涵。同时,社会结构转型、观念转变的当下,在信息“冲浪”后,读者更加期待而不是放弃权威的声音。民众大多经过其自主选择、甄别、比较之后认可的事实或意见才会承认并接受这种真正的权威。写好党报评论,就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努力克服自身缺点,提高党报评论的生产力。

要反应速度 更要权威深度

新闻随时都在发生,也随时都会成为旧闻。一个社会热点出现后,就会迅速形成蝴蝶效应,进行传播。互联网思维就是快速地更新迭代,对社会热点反应快、回应快。党报评论就要跟得上新闻的速度,对一些重大的社会热点及时进行评论,进行引导。否则慢三拍、炒冷饭有可能陷入无人看的窘境。当然,这种速度不是罔顾事实、无视真相的草率表态,而是尊重事实的速度。

在互联网时代,吃快餐成为某种时尚,但是没有味道的快餐只是徒为浪费成本和资源,这种快餐需要色香味俱全才能吸引人,而色香味的重要底色就是思想的调味,靠思想的厚度来吸引人、打动人。这也是纸媒在互联网时代赖以生存的灵魂和根基。缺乏这种根基的党报评论,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不能因为追求速度而不讲究思想的深度,或者是抛弃思想价值来迎合快速阅读,这就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用人思想后,《中国组织人事报》并没有盲目追求速度,但也不是无限后延,而是厚积薄发,从时间上保证、资源上保障,集中力量再三修改讨论。随后发出的评论从国际国内的维度切入,既有历史的厚度,也有思想的深度,让人读来畅快,从而在第25届中国新闻奖中获文字评论二等奖。得到评委认可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于本文的思想深度。 要内容简洁 更要视角独特

在快节奏的今天,读者更喜欢简短的文章,许多人都是在快速扫描,甚至只浏览标题来决定读哪篇文章,或者是否要进一步细读。如果党报评论文章太长,就怕只会陷入自娱自乐的境界。因此,党报评论对接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简约思维。也就是说,在快读时代,评论文章要做到短小精悍,不说没有价值的话,可说可不说的话尽量不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抓住读者的眼球。

在互联网时代,网民看新闻、看网页都要支付流量费。如果用户不满意,就会发牢骚,因为花费了不该花的流量费。党报评论的流量思维,就是要让读者心甘情愿地去阅读评论,让读者有兴趣读、舍得花流量费看。要符合读者的口味,赢得评论大战,在海量评论中突围而出,提高舆论引导力,一个重要的秘诀就要做到视角独特、直击关键点,既要在速度上先声夺人,也要在引发思考上后发制人,让人印象深刻。如果党报评论就文本说文本,就贯彻说贯彻,缺少独特的吸引人的魅力,往往变成辞藻的堆砌和理论的图解,就会变成写作者自我欣赏的小圈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