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动向 > 正文

打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取成效:已破获大案

2015-07-22 11:31:52  来源: 人民网-法治频道  作者: 贾玥  
视频加载中...

今年1月,国家网信办召开“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协调会,决定由国家网信办牵头,联合工信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用半年时间全力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这一网络公害。为了解此次专项整治的进展和效果,记者于近日走访了北京、江苏、浙江等地网信部门和部分互联网企业。

畅通举报渠道 核查线索跟进处理

在专项整治工作协调会上,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强调,要深刻领会“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在网信战线大力整肃队伍作风,打造一支忠诚、奉献、拼搏的网信管理铁军,特别是要注重发挥群众举报的作用,各地各网站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严格做好举报信息处理和保密工作。

江苏省网信办按照国家网信办部署要求,按照遵循“开门办整治”理念,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省“扫黄打非”办举报中心、江苏平安民声服务台等平台及时受理群众举报。组织省内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开设网民“举报”窗口。

由镇江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等部门发起,金山网、镇江网友之家等12个属地主要网站共同建设“镇江地区辟谣联盟及不良信息举报平台”,属地各网站均开通举报平台,同时公布网信办、公安局等多部门举报电话,打通了各网站间的壁垒,实现“一站受理、联动公布”。

浙江省网信办在浙江在线、新蓝网公布该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邮箱和电话,要求各地建立举报平台。举报邮箱和电话公布后,省网信部门认真核查投诉举报中的问题和线索,列出任务清单,实行对账销号。

“5个多月来,共接到150多个投诉电话、20多封邮件。经过跟踪侦办,关闭‘站夸网’等非法网站。”浙江省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淘宝网上出现的有偿删帖服务类商品,我们第一时间会同杭州网信办约谈淘宝网有关负责人,要求迅速处理相关商品,并在内部加强整改。”

出台务实手段防止“灯下黑”

鲁炜要求,各网信部门要以正人先正己的鲜明立场正风肃纪,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拿自己开刀,管别人之前先管好自己,坚决清理门户、严查“内鬼”,切实防止“灯下黑”。

浙江省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办内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召开座谈会、单独约谈干部等方式,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意识觉悟,践行“网信精神”。同时,对照《网信工作人员廉政守则》,认真查找自身问题,向组织如实报告并签订承诺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关键在于加强自身建设。”江苏省网信办副主任周锋介绍,为加强网络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了全省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网络信息安全员培训,提升网络从业人员法律和道德素养。截至目前,江苏省各级网信部门学习培训已实现全覆盖。

规范删帖流程也成为各网信部门加强自我管理的制度手段之一。

例如,江苏省镇江市细化《网络舆情处置制度》,明确“填表申请—盖章上报—处室研究—领导批示—网站删帖”的删帖规范化流程。根据流程,一般情况删帖经市网信办主任同意执行,较大问题请示部分分管领导决策后执行,特别重大的敏感问题请示主要领导。

“通过层级化管理、书面登记、定期分析这些办法,有效遏制了网信系统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随意删帖情况的发生。”镇江市网信办主任郦卫星对记者表示。

在浙江丽水,网信部门同样制定出严格的删帖制度,规定所有删帖指令均由专人下发,防范系统内人员随意插手删帖。同时,对于删帖指令均设立台账,详细记录删帖时间、事由和下令人员等信息,便于监督和检查。

百度、新浪微博等网站积极清查有害信息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专项整治期间,百度、新浪微博等网民活跃度高的网站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通过采取关键词控制等技术措施,积极参与打击治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百度总编室副主任张心驰介绍,百度基于对有害样本关键词、内容、网页版式,利用反作弊挖掘技术对搜索结果进行挖掘清理,实现批量打击。专项整治开展以来,百度贴吧共清理收费删帖信息10万,清理网络诈骗信息3200条。

新浪微博政府事务总监安颖表示,在监控审核方面,工作人员对网上内容进行实时监控,并与主管部门保持无缝对接,对存在疑似违法违规的内容进行核查、分析,确认是违法和不良信息后进行清理,对发布违法和不良内容的社交网络账号进行处置。

据统计,今年1月以来,新浪微博方面已清理借助微博平台企图实施敲诈勒索犯罪的违法违规内容3162条,关闭发布违法违规内容的账号103个。

“整治期间,我们通过对淘宝用户行为异常特征的识别,梳理用户模型,对异常会员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目前共搜出13个实人线索。”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资深经理许艳对记者表示。

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浙江在线网站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对70多个频道、800余个栏目内容进行“地毯式”审查。目前,浙江在线互动社区已建立“删帖受理—社区初审—编委复审”的三级管理体系,堵塞了有偿删帖的制度漏洞。

“工作当中,多次接到过企业要求删帖的电话,有些甚至直接开出费用,”浙江在线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种情况,网站内容管理部门按照相关管理规定,直接告知对方新闻稿件、帖文撤除流程,并及时反馈情况至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北京警方破获全国首起大案 涉案金额超600万元

2015年“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全国首起刑事案件已由北京警方破获。犯罪嫌疑人陈某冒用记者身份,对外自称中国经济网环保频道主任,伙同他人,通过有偿删除本人在网站发布的企业环境污染负面信息,4年间非法获利600余万元。

北京警方介绍,线索来源于山西某冶炼公司实名举报。今年2月,该公司称在2013年1月,中国经济网环保频道发布、曝光了该企业环境污染的负面信息。企业多次联系网站后,自称环保频道主任的陈某要价30万才能删除负面信息。

经侦查发现,陈某经营着一家名为“北京海之润文化传播”的有限公司。北京警方通过走访内蒙古、山东淄博等地,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均指认,从2011年至今,曾有位号称“环保频道的陈主任”以同样的手段,实施过敲诈。

3月17日,北京警方在西城区和昌平区,将陈某等人抓获归案。据陈某供述:“北京海之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早在2007年开始注册、登记,与中国经济网等多家网站属于代理广告合同关系,拥有这些网站下设频道的信息采编发布和管理权。

自2011年开始,陈某和嫌疑人蒋某先后撰写60余家企业存在污染的负面信息,并利用中国经济网等网站发布。随后,他们以“中国经济网环保频道主任”“环保频道记者”的身份,主动联系当地环保部门,由环保部门联系涉事企业,当企业和陈某等人取得联系并希望删除负面信息后,陈某等人趁机实施敲诈勒索。

北京警方表示,今后还将配合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加大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案件的查办力度,继续加大对相关网站的专项整治力度。(记者贾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