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评选的福建新闻奖人物系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是我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2017年度福建新闻奖人物系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经层层推荐,评委投票,评选出10名获奖者。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18年9月3日至9月11日),社会各界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省委宣传部记者工作处,电话:0591-87095345。
2017年度福建新闻奖人物系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获奖名单(10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冯媛媛(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朱海华(福建日报社)
邹琦逊(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郑 璜(福建日报社)
涂洪长(新华社福建分社)
梅晓敏(福建通讯杂志社)
黎伦俊(福州日报社)
蔡文原(闽南日报社)
蔡斯琦(泉州广播电视台)
黄旭辉(南平广播电视台)
福建新闻奖评奖办
2018年9月3日
冯媛媛
冯媛媛个人事迹
冯媛媛199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从事广播新闻事业的20年中,历经主持人、编辑、策划、新媒体等多岗位的历练,始终扎根一线,牢记新闻工作者肩上承载的责任与使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恪守职业道德,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工作势头,不断学习、创新、开拓,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冯媛媛工作能力出色,是福建新闻广播“新媒体运营”、“品牌活动策划”与“微商城产业运作”三岗合一的管理者和负责人。这三个部门的所有团队成员加起来仅有四人,这在全国广播媒体中都属少见。但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冯媛媛能够带领团队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时有创新,屡见成效。
一、知行合一,勇于实践,推动主流媒体的融媒呈现。
配合广播节目和落地活动,福建新闻广播通过日臻成熟的融媒体视频直播等技术手段,吸引互联网受众,大力助推品牌。作为新媒体的负责人,冯媛媛带领唯一的一位新媒体团队成员,顶住巨大的工作压力,让新闻广播的“新媒体面貌”常变常新。在团队的努力下,福建新闻广播的新媒体(“两微一端”)呈现出无限活力,荣登中国广播电台“2015移动传播”百强榜,荣获“2016年度全国省级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最具影响力TOP10”称号。
●她大胆创新,运用视频直播助推节目与活动。
2016年5月8日,泰宁发生泥石流突发事件,福建新闻广播携手腾讯大闽网,开启省内首次突发事件全媒体视频直播,超过33万受众观看。在15小时的连续直播中,冯媛媛带领团队轮流值守新媒体的消息刷新,及时推送微信号外,传递一线声音。官方微博被中国之声、人民日报、头条新闻、中国日报等大V转载,影响力深远。
在首度尝试之后,冯媛媛负责的新媒体部开始与一线记者通力合作,让全媒体布局进入常态化和加速期,包括福州地铁开通、高考季、台风季等,均启动了大时段的视频直播。特别在台风季期间,携手腾讯大闽网、海博TV进行网络视频直播,连续对“尼伯特”“莫兰蒂”“鲇鱼”台风进行视频报道,并通过官方微博和掌上直播APP,联动全省65家市县广播电台及各地消防官兵、边防一线干警不断更新发布防抗台风的消息,新媒体传播覆盖总计达到863.6万人次,成绩亮眼。
●她善于吸收新鲜事物,运用可视化H5拉进百姓与两会距离。
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冯媛媛带领新媒体团队推出新颖的H5作品,围绕百姓关心的话题,立体、生动地呈现来自两会的接地气的声音和动态消息。
第一期H5作品——《厉害了我的新时代》,围绕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展开,通过原音重现、代表委员短视频等形式呈现,被转发上千次,受到各方好评。第二篇H5作品——《一起植树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展开,精心设计了在网络上种树的理念,并邀请全国政协委员谈生态建设,将福建在生态方面的成就进行梳理展现。这些新颖的两会融合报道方式,很好地传递了来自全国两会的好声音,展示了福建的好形象。
●她市场意识强,紧随音频市场的兴起,为未来布局。
冯媛媛带领团队,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了“1036声音工厂”版块,通过“听见匠心”“青耳林听”“留住抗战老兵的声音”“声音档案馆”等精品音频系列,打造高品质收听互动生态圈,提前为未来音频市场布局。
二、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在新闻策划与活动中创出一流业绩。
作为福建新闻广播策划部主任,冯媛媛策划推出的第一场活动《蓝海红歌飞》,就被《人民日报》头版宣传,这给了她极大的鼓励。近两年来,频率每年举办的活动超过200场,而策划部主要成员仅有冯媛媛一人,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仅在2017年,冯媛媛撰写的策划文案和合作协议就超过100份,为从业以来最高。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方案的广告创收达到400多万元。
●她创意频出,灵动展现各类新闻主题活动。
2017年以来,冯媛媛作为主创人员,策划推出了多场大落地、大阵仗的活动,通过多元多维、有力有效的营销方式,量身定做客户需要的宣传和活动方案,成为政府部门和合作客户的“媒介外脑”。如《听见金砖的脚步声——全国省级新闻广播总编记者看厦门》,《纪念建军90周年·红星耀古田》活动,《声动横店·福建广播2018超级盛典》千人跨年活动,《改革开放40周年·潮起闽江——全国百名电台总编、记者看福建》活动等,都极大凸显和验证了福建新闻广播的品牌影响力、主播号召力和活动感染力,也从侧面反映出冯媛媛的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在不断地成长进步中。
2017年11月,冯媛媛与团队通力合作,用“情景剧+诗歌朗诵+新闻访谈”的四幕剧创意形式,打动了主办方,一举拿下了“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开幕式的承办权,开创了广播媒体与政府部门大型博览会合作的先河,并实现了品牌推广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2017年12月,冯媛媛策划推出了《红旗下的经典诵读——宣传十九大精神情景报告会》活动,将中央台、省级台、地方台的主播优势资源集结在一起,主播们自编自导自演,狼牙山五壮士、林觉民、瞿秋白……一个个历史人物穿越时空,走上舞台。历史和现实交融的表现形式,让现场很多群众流下眼泪。这种宣传十九大精神的方式,新颖独特,好评如潮,得到各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她热爱公益活动,不忘初心。
近年来,冯媛媛策划推出了“留住乡愁”“听见匠心”“鲜花送雷锋”“圆你大学梦”“防走失黄手环”等美誉度高、影响力大的品牌活动。其中,“听见匠心——1036小记者半日营”活动已成长为优秀品牌系列活动,获得了中广联颁发的“优秀线下活动奖”和“节目创新奖”。
在“尼伯特”台风期间,冯媛媛第一时间在官方微信上发起爱心倡议,并带领团队通过发起捐款、捐物、捐书及爱心义卖等形式,为灾区筹集爱心款项7.4万元,爱心物资价值40万元,图书4000册。这场历时一个月的爱心活动,既是频率影响力的彰显,也是听友爱心正能量最好的体现,更是她作为这次公益活动领头人能力的最好检验。
三、精准扶贫,公益为先,微商城产业弘扬正能量。
作为福建新闻广播微商城的负责人,冯媛媛善于创新,另辟蹊径,让“乡愁商城”区别于一般的淘宝商家,巧妙地将广播节目与商品融合在一起,善讲故事,体现情怀。并与各地电台和青年创业者结盟,既是当地一村一品、匠心产品的宣传渠道,又是精准扶贫的销售渠道。先后帮助陕西延川的贫困果农、福建宁德的贫困蜂农和平和的贫困柚农等上架销售爱心产品,受到听众的追捧和好评。未来,这一精准扶贫模式将复制扩大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为政府分忧,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四、扎根一线,牢记使命,用优秀作品发出“福建声音”。
冯媛媛虽然是三个岗位的负责人,但在创优方面毫不松懈。她发挥所学专业优势,主创(撰稿)的多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文艺奖、福建新闻奖等奖项。2013年,作为主创人员之一的广播直播作品《关注雅安地震特别直播》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2017年11月,作品《泰宁泥石流紧急救援》更是喜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18年3月,冯媛媛被授予“福建省直机关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朱海华
朱海华个人事迹
2002年7月,朱海华同志从福建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便进入了福建日报,先后在福建日报专刊部、福建日报要闻编辑部、晋江经济报及福建日报要闻部,就职采访、编辑等岗位,现为福建日报要闻部副主任。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无论身居何岗位,朱海华始终能坚守“政治家办报”精神,牢记自己是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积极主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同时,严格恪守新闻纪律、职业道德和有关规章制度。
从业近16年来,他曾被评为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重大主题和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十大标兵”,多次年终考评优秀。采写、参与编辑的作品荣获福建新闻奖一等奖6次、二等奖12次、三等奖8次;创作的论文《地市级报纸传统副刊的作为之道》在2009年全国报纸副刊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并获第十六届福建新闻奖三等奖。此外,在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其作为当班主任参与编发的《道德荣誉,贷来“真金白银”》荣获文字消息二等奖,《“我们等着买习近平的书”》荣获文字通讯二等奖。
一、在晋江经济报工作的日子:敢拼敢闯 不断开拓
2006年3月底,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旗下的晋江经济报开始筹办,创刊日期定在当年4月19日——这可谓是报业史上的一个“晋江速度”。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朱海华毅然主动报名参与。
创刊初期,部门就他一个光杆司令,他对晋江人生地不熟,但面对的一边是版面的规划,一边又是创刊时十几个副刊专版的组稿任务。之前,他从未涉及副刊工作,挑战、压力无所不在。白天,马不停蹄地走访部门单位、拜访作家书画家;晚上,就一头钻进版面方案、编辑大纲的草拟中……就这样,不分昼夜,连续奋战了20多天,创刊当日,一个又一个丰富精彩的版面面世,出色完成了任务,并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
晋江是侨乡,“十户人家九户侨”,据此,他筹办了极具本土特色的新闻版面——每周一期的《天下晋江人》,全面负责该版面的运作;同时,还负责与菲律宾商报联系,负责每天制作一个《晋江经济报·菲律宾版》刊发于菲律宾商报,并在该版试刊100期之日,成功负责组织筹划到菲律宾举办《晋江经济报·菲律宾版》创刊仪式,这是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子报首次到境外举办创刊仪式。
在他精心运营下,队伍从一个人壮大到四个人,副刊版面也从无到有,从只有一个《五里桥》文学作品版发展到拥有《地理》《休闲》《文摘》《五里桥》文学作品版/文化文史版、《天下晋江人》《晋江经济报·菲律宾版》等7个风格迥异的版面。
与此同时,他还策划主编出版了较有影响力的《晋江地理》《天下晋江人》两本书。
在晋江工作的两年七个月里,他所参与编辑的作品荣获福建新闻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4次。
二、在福建日报工作的日子:踏实勤勉 乐在其中
2002年7月,一进入福建日报,朱海华就被分配到新组建的专刊部,主要从事深度新闻及舆论监督的采访报道。
在专刊部的三年里,他勤奋好学,肯吃苦肯下功夫,从不挑拣工作,只要有好线索好题材,就一心扑进去,并以此为乐。每月,由他采写的稿子刊发频率均位居部门前列,稿分及社内好稿数也常位居报社前列。
三年来,他采写了数十万字的深度新闻和舆论监督稿子,很多报道帮助了百姓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当地政府部门工作的开展。其中,采写的多篇内参报道还得到省领导批示。
2005年7月-2006年3月,以及2008年10月至今,因工作需要,朱海华岗位调整到要闻编辑部,从事艰苦的要闻编辑夜班工作,先后干了10年,担任了编辑、一版主编、副主任职务。
要闻编辑的责任重大、任务繁重,他能勤勤恳恳,努力钻研编辑业务,踏实、认真地对待每篇稿件、每张图片、每个专栏、每个版面,狠抓稿件编辑质量关,谨慎安排时政稿件,认真记录自制的编辑手册,全力消除报纸硬伤。他当班编发的稿件、版面,从未出现过重大差错,并能及时发现排除一些重大错误。其中,编发的稿子多次获得省领导的批示以及中宣部《新闻阅评》的充分肯定。
2014年,报社启动“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专题报道。作为把好最后一道关的部门,包括他在内的夜班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不辱使命,陆续编发了《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践行群众路线纪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关心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纪实》等长篇通讯,完成重大报道任务。
他还有意识着力提高自身的报道策划能力:策划、采写了“生命的对接——关注白血病患者”“等爱的孩子——聚焦智障儿童”“烈日下的异乡人”等系列报道以及组织相关活动;同时,策划推出“关注中职教育”“2009温暖海西”“我的2012”“就业正能量”“团购改变生活”“民企新理念”等诸多系列报道与主题报道。
在适应了夜班工作量大、压力大的前提上,朱海华还有意识地抓编辑工作效率,力求在不出差错的基础上,提早完成大样付印。于是,他将工作前移,午餐后就来到办公室,晚餐后就回到办公桌前,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将常规的稿件编审签付。
上好夜班之余,他积极“走转改”,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单位企业,采写了一篇篇稿件,题材广泛,既有环保题材的,也有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改革题材的,既有产业领域的,也有精准扶贫的……其中,2015年—2016年,作为部门副主任的他独立或参与采写的消息通讯言论达40多篇,几乎每篇消息通讯均获得社内好稿,多篇还是一二等好稿。
他热爱这份工作,并享受这份工作。从业以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未因私事而耽误工作。
邹琦逊
邹琦逊同志个人事迹
福建电视台《帮帮团》栏目是近几年福建电视行业的现象级节目。《帮帮团》栏目围绕“爱心、公益、帮忙、服务”,真心实意为百姓解决问题,栏目深入人心。《帮帮团》和其子栏目《调解有一套》分别荣获福建新闻奖新闻名专栏。邹琦逊就是这个团队的总制片人,是一位有理想、有作为、会做事、能成事的优秀电视工作者。
一 、政治坚定、严守纪律,牢记电视人的社会责任
邹琦逊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宣传纪律,坚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他政治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敬岗爱业,不计较个人得失,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作为民生新闻类栏目《帮帮团》的总制片人,他时刻把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在电视栏目的激烈竞争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为己任,把《帮帮团》栏目办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好栏目。
二、紧紧立足爱心帮忙,坚持传播正能量,成功打造知名公益电视平台
《帮帮团》栏目创办于2010年,从创办之初,邹琦逊就立足于抓导向、抓观众、抓热点,坚持把公益、慈善、爱心行动送达给需要帮助的人。为了把《帮帮团》打造成互帮互助、凝聚爱心、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平台。邹琦逊还和同事从百姓需求出发策划了《一个都不能少》《送贫困学子上大学》《过年回家》等爱心公益系列节目,记录帮忙过程,传递社会温暖。六岁的浦城“白血病孩子小鹏鹏”找到配型但无钱骨髓移植,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孩子的妈妈找到栏目希望得到帮助。在了解了这个不幸家庭的遭遇后,邹琦逊与同事决定发起为“白血病孩子小鹏鹏”的爱心募捐行动。节目播出之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两周时间捐助爱心款30万元,现在,小鹏鹏成功完成了骨髓移植,已经像正常孩子一样走入了校园。《送贫困学子上大学》策划中所关注的每一个贫困学子,都获得学费与生活费的捐助。像这种爱心案例在《帮帮团》并不少见,邹琦逊和同事把需要帮助的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急人所急,出主意想办法,在邹琦逊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有困难找帮帮团”已经成为一些观众的口头禅,《帮帮团》栏目也成了百姓心中的“爱心 公益 帮忙 服务”平台,成为福建电视人弘扬爱心公益、传播正能量、以真实故事阐释、展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电视平台。
三、勇于创新拼业务、竭心尽力带团队,《帮帮团》成为全国十强民生电视品牌
邹琦逊敢于创新、勇于拼搏,带领团队不断展开自我挑战,让栏目始终处于进步求新的状态。2013年,《帮帮团》栏目开始关注公众利益、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和侵害百姓利益行为不法行为。在节目中特别推出了《帮帮团 第一调查》节目版块,邹琦逊带领和团队不辞辛苦、不惧危险,开创性地采用暗访、蹲点、卧底等拍摄方式,制作了大量操作难度大、采访深入、证据链完整的好节目,这种其中付出的努力、经历的艰难难以言喻。付出终有回报,《帮帮团 第一调查》制作的“加油站公车刷卡套现”“马尾过期冷冻肉事件”“海砂非法流入建筑工地”等系列节目影响力大,分别得到省领导的批示,违法现象得到有力制止。目前,《帮帮团 第一调查》已经成为福建电视王牌调查栏目,创作的“加油站公车刷卡套现”节目也获得了福建新闻奖一等奖,邹琦逊和团队用行动和汗水扛起了当代媒体人的社会重任和职业使命,也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可点赞。
2015年,邹琦逊和团队再次创新,在《帮帮团》栏目中搭建了福建省首个电视调解平台,与福建省司法厅一起推出《帮帮团 调解有一套》节目版块,节目秉持“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的理念,到目前累计播出900多期,共调解矛盾纠纷2400多件,成功率达到90%以上,促使2000多起矛盾纠纷消弭在基层,栏目达到“以案释法、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媒体舆论的积极作用。现在《帮帮团 调解有一套》节目版块已经成为福建电视收视最高的节目。2015年和2016年,《帮帮团 调解有一套》连续两次受邀参加在厦门举办的“海峡论坛·两岸基层调解员联谊交流会”,受到两岸基层调解工作者的充分肯定。
《帮帮团》栏目创办于2010年3月15日,当时是一个15分钟的录播栏目,如今已经发展成包含《第一帮帮团》《爱心帮帮团》《调解有一套》三个子栏目的接近90分钟的大型直播通栏节目。栏目和子栏目多次获奖。目前,栏目收视率在福建所有可收视节目中第一,多个报道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
四、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获得新闻奖
邹琦逊工作兢兢业业,勇于业务创新,由他创作的诸多节目多次获奖。2002年,邹琦逊到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对一处古井出土秦楚简牍的考古发掘进行采访报道,制作出了纪录片《解牍春秋》,获得了福建广电新闻奖一等奖。2006年,邹琦逊到贵州一处疑似明朝建文帝遗迹的地方进行采访,制作出了节目《红崖天书》。《红崖天书》以其极具创意解读历史题材的表现手法,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最佳单本专题。在担任《帮帮团》栏目负责人后,《帮帮团》栏目和《帮帮团 调解有一套》栏目也分别获得福建新闻奖一等奖。其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节目奖30多项,是我省电视领域成果丰富的创作人才。
郑 璜
郑璜个人事迹
郑璜2008年7月硕士毕业后进入福建日报社,先后在厦门记者站和时政采访部工作,2015年12月获得主任记者任职资格。
作为一名始终在采访一线的记者,郑璜在政治思想、业务能力、道德修养方面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新闻素质,践行“三贴近”要求,重大主题报道不缺席,重压重责之下不退缩,高节奏工作强度不抱怨,脚踏实地,勤于探索,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她参与采写的作品获得过福建新闻奖特别奖、系列报道一等奖、全国政协好新闻一等奖等多个奖项,2015年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还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厦门会晤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先进个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下基层先进个人。
一、勇担重任,全力完成重大新闻报道任务
2011年底,结束三年多的驻站后,郑璜作为一名时政记者,开始承担更多重大主题报道,在全国“两会”、省“两会”、“九八”投洽会等一系列报道活动中得到锻炼成长。而两次全程参与福建日报“习近平同志在福建”重大战役报道,则是她新闻生涯中弥足珍贵的经历。
2014—2015年,在报社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下,她作为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女记者,全程参加了由报社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采访小组。
采访过程几乎每天都是马不停蹄、急行军式的快节奏状态。由于时间间隔较久,当事人的记忆已经模糊,当年的资料保存技术不如现在发达,但此项报道又关系重大,必须严格做到言必有据,严谨再严谨。在相关市县的大力支持下,采访组积极努力,获得了很多珍贵的甚至是独家的历史资料。据统计,采访过程中收集整理并阅读的历史资料、采访素材则有200多万字。
之后的写作主要由包括她在内的三位同志承担。从文章主题、思路框架,再到材料的使用,乃至遣词用句,写作小组无一不是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有的稿件甚至十几易其稿。她在这一过程中全力以赴,工作认真负责,作风严谨细致,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开创性实践,产生了巨大反响。《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践行群众路线纪事》和《“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习近平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纪事》两篇文章,先后获得2014、2015年度福建新闻奖特别奖。她本人也因工作表现出色,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7年,福建日报再次启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系列报道,同样取得很好社会效果。7篇报道中,她参与扶贫、数字福建、文化三篇采写,其中担任扶贫篇主笔。
当年6月,稿件修改最紧张的时刻,恰逢金砖国家政党、智库、民间社会组织论坛在福州举行。熬了数个通宵后,她克服极度疲劳,坚持完成多场时政报道任务。
这一系列报道,是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的成果,是报社齐心协力、通力配合的党报战斗力的体现。郑璜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全身心投入,从中淬炼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作风。
二、不畏辛苦,尽力深入一线增加报道厚度
新闻记者需要责任感、激情,也需要严谨。
在驻站记者时期,郑璜就注重培养良好扎实的工作作风。她以租房者身份,探访厦门群租现象尤为突出的数个小区,写下《群租“多宗罪” 厦门城市管理面临新考题》;在鼓浪屿启动申遗初期,一个人走了几十家鼓浪屿家庭旅馆,写下了《鼓浪屿家庭旅馆调查》,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家庭旅馆这一当时的新鲜事物对鼓浪屿风貌保护的功与过;采访全国劳模冯鸿昌时,跟随他爬到几十米高的桥吊上,还在台风夜记录了他和同事的防台抗台准备工作;在全国性的蔬菜涨价潮中,几乎天天跑菜场超市,详细分析不同流通模式下每个环节的加价情况,采写的内参获得当时省委主要领导批示。
2011年8月,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之时,郑璜作为报社第一批参与的记者,一个人在厦门翔安农村待了一周。这段经历使她更深刻认识到,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唯有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2013年4月到8月,福建日报时政采访部组织策划了“走进母亲河”主题新闻采访活动。多位记者先后深入我省“五江一溪”六大水系,探源头、进农家、入车间。除了带队领导和专门跑水利口的记者外,她是参与这一活动最多的记者。仅为了一探闽江源头,她和同事就在前一天才塌方的山路上,徒步四个多小时。
中宣部新闻局《内部通信》18期刊发《福建日报探索生态环境主题宣传新思路》一文,肯定这一系列报道“系统报道了福建各地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建设的新气象、新经验、新机制等,让生态文明这一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丰富可读、引人深思”。
系列报道获得2013年度福建新闻奖系列报道一等奖,而参评的三篇代表作《建宁:闽江正源的绿色路》、《绿色的能量——闽江上游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观察(上)》、《千年传奇写续集》均由她执笔。
以本次采访报道的感受为基础,她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走”得到位,才能“转”得实在》发表于《新闻战线》2013年第9期。
三、深入思考,努力挖掘新闻内涵凸显报道深度
多年的采访历练中,郑璜认识到,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不仅需要勇担责任、不怕吃苦,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对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出探求和思考,努力挖掘新闻内涵,凸显党报新闻报道的深度和温度。
在时政采访部,她先后负责采写教育和商务方面的新闻。这两个分属民生和经济的领域,跨度大,也有很强的专业性。
教育是民生热点,社会关注度高。她留心观察和研究现实生活,聚焦校车、外来随迁子女就学、公办幼儿园建设、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等题材,都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一些改革举措频出、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她给予了长期持续的关注。福建新高考政策出台前夕,凭借多年累积的良好专业素养,她获得相关行政部门充分信任,直接参与了政策解读的编写。
商务口在近年来涌现出了自贸试验区建设、新零售、电子商务等新热点。转战这一领域后,她坚持多走、多学、多看、多想,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在福建日报“‘多区叠加’中的福建实践”系列报道、“海丝核心区建设进行时”、厦门投洽会等重大主题报道中都勇挑重任,并自主采写了一批反映行业变化趋势的重头稿件。
涂洪长
涂洪长个人事迹
涂洪长,男,1979年4月出生。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新华社福建分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至今。2016年获新闻采编副高职称。现为新华社福建分社首席记者、经济采访室主任。
涂洪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不断增强和锤炼“四个意识”,连续多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采写了一批主题重大、立意高远的精品力作。自工作以来,他不断加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在新闻实践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2012年起连续四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或由新华社总社抽调到重点报道团队,或随福建代表团参加报道,先后执笔采写了100多篇两会新闻,以正面加油鼓劲为主,涵盖消息、通讯、内参和评论等多种体裁。其中《“中国式民主”的本质、特质、品质》《补短板 破瓶颈 谋长远——两会内外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农村图景》《“乡愁”标尺为城镇化“勘误”》《两会基层代表:打量农村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感 同心 同力——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共话政府工作报告热词》等一批重点稿件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成为各级党报的“镇版之作”。
涂洪长坚持“接地气”与“识天气”相结合,善于立足
省情、反映国情,在涉及福建的正面报道和主题报道方面着力甚深、建树颇丰。他长期躬耕于基层一线,走遍了福建所有的县,认真学习研究省情,深挖福建新闻的全国性、世界性意义。他结合中央要求和部署,对福建在新时期“多区叠加”下的发展新成就、新气象、新亮点展开立体观察和高位表达。2017年参与采写的《扬帆时代风口 挺立赶超潮头——福建新跨越纪实》长篇通讯,获得省委书记于伟国、省长唐登杰的肯定与表扬。2017年作为主创人员参与的万字通讯《唯有初心不忘——追记心系群众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被300多家媒体采用,受到中宣部领导同志表扬,成为许多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人物典型的教材。
多年来,凡是福建有重大的政策落地、重要的改革推进和富有代表性的建设成果,他都领衔或者参与了相关的主题报道、典型报道,先后有50多篇稿件获得“福建新闻奖”、“福建对外新闻奖”等奖项。一批重头稿件如《新坐标 新使命 新跨越——“海西”晋升国家战略两年间》《扬帆奋进三十年——党中央关心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纪实》《福建“聚变”观察:激活“比较优势” 专注“特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自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故事》《平潭质变——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开放纪实》《东风吹倒黄连树——来自“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脱贫调查》《好风凭借力 福建开启新航程》《“生态+”的漳州模式》等广受好评。
涂洪长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了一系列急难险重的报道任务,先后两次进藏,克服种种困难,在台风灾害等众多突发事件报道中表现优异。2009年,他主动申请成为援藏记者,在新华社西藏分社工作的一年期间,克服高寒缺氧和远离亲人的困难,连节假日也没有离开过西藏一天,走遍西藏除阿里之外的所有地区。2015年,他主动报名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报道,在西藏拉萨、昌都两地采访10余天,期间不顾感冒影响,多次熬夜加班,保质保量完成了报道任务。
作为防汛部门跑口记者,在多年来的桑美、圣帕、莫拉克、西马仑等历次台风报道中,他或彻夜蹲守防汛和气象部门,或冒着狂风、暴雨、洪水、泥石流等危险,冲锋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体现出了较强的战斗意志、纪律意识和吃苦精神。多年来,他参与了全国两会、海峡论坛、98投洽会、海交会、农运会、特奥会、青运会等几乎所有重大战役性报道,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涂洪长把调查研究作为业务成长之基,以专心、专注、专业的态度深耕“三农”和生态文明领域,朝着专家型记者的方向不懈努力;在内参写作和舆论监督报道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建设性为原则,采写了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新闻作品。他先后十多次参加了由新华社总社组织的小分队调研,涉及新时期耕地保护、南方土地沙化问题、海洋经济发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混合所有制改革、核电布局与发展、传销新动向等多个专题。同时,他对福建发生的一系列热点事件及时追踪、深入调查,客观呈现,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参与采写的《“葱击波”是怎样形成的?——南方大葱价格暴涨引发的思考》《公园为何变“公馆”——厦门白鹭洲公园“违建”问题调查》《为何拉网总在鱼跑后?——福建漳州30吨病死猪肉流向调查》《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变身“豪华会所”——福州三坊七巷商业开发调查》等,引起较大社会影响,促进了相关问题的整改或解决,体现了“守土有责”的担当和踏实扎实的工作作风。
涂洪长坚持时代要求、“国社”标准和个性特长相结合,多年来致力于评论报道的锤炼和提升,逐渐成长为一名有观点、有特点、有亮点的新闻评论人才。他把评论报道列为个人的主攻领域和特色产品,坚持评论写作“每月不断线、每年有提高”,年均完成各类评论20篇以上,并逐渐确立起了自己的评论个性和风格,新华社福建分社成立了由他领衔的“涂料时评工作室”,由他执笔采写的评论稿件单篇最高采用超过200家。《文物变豪宅是对“空气执法”的莫大讽刺》《地王“猝死”切勿让人猜谜》《“元芳”很忙,你怎么看?》《农民土地权利不容侵犯》《生态保护的“红线”与“红利”》《要追就追“姚委员”》《让人人都有底气去从容看世界》《正视历史方能前行》《决不允许“红顶中介”肆意倚权食利》《毫无底线的粗鄙表达请对着“树洞”》《留住银装素裹的“诗意中国”》等一批稿件在纸媒和网络空间广泛传播,起到了引领舆论的效果。
涂洪长工作积极,业绩突出,多次获得新华社福建分社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先后有5篇(组)报道获得新华社社内最高荣誉——社级好稿。他坚守新闻理想、严守职业道德,从不以稿谋私,不搞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从业以来没有出现过重大报道失误和差错。
梅晓敏
梅晓敏事迹介绍
梅晓敏198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随后分配在浙江省云和县委新闻科工作,1992年12月,作为引进人才调入福建省委福建通讯编辑部工作,2004年10月任福建通讯杂志社副总编辑,2009年6月,任福建日报社《市场瞭望》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现为福建通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主任编辑。
30年的新闻实践,梅晓敏忠诚、热爱党的新闻事业,兢兢业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共在《福建通讯》《海峡通讯》《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浙江日报》《丽水日报》等报刊媒体发表新闻作品60万余字,编辑稿件200余万字。所采写的近30篇文章获各类新闻奖,责编的栏目两次获得福建省期刊优秀栏目编辑奖,责编的文章多次获奖。
在《市场瞭望》杂志社任社长、总编期间,积极加强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2012年10月,创办《闽声》杂志,目前发行已覆盖55个国家。2013年9月,由《闽声》s《茶道》杂志举办的闽茶世界行首站活动在美国纽约举行,2016年,闽茶世界行上升为省政府对外经贸文化交流项目,改名为闽茶海丝行。到2017年止,该活动先后走进美国、英国、捷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时任福建省长于伟国对活动做出批示: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磨炼在基层
梅晓敏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云和县委新闻科工作。云和是浙南的一个山区县,人口才11万,经济社会各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在这样的环境能否做好新闻工作,当时梅晓敏在心中确实是打了个问号。但是,在触摸和感受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后,他开始振奋,同时,也开始思索,要在一个山区贫困县搞好新闻工作,其立足点在农村,而且只要选好角度,许多报道还会更具典型性。
心中有了感受,工作也就有了干劲。在基层工作条件当然较为艰苦,许多新闻完完全全是“跑”出来的,有时为了去一个乡、一个村采访,在路上得花一天的时间。正是由于这样深入农村第一线采访,掌握翔实的第一手材料,4年多来梅晓敏发表300来篇大部分是农村题材的稿件。这些文章的采写,一方面使他在实践中得到了摔打、提高;另一方面较好地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较客观地反映了农村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山区农民新观念——要科技不要救济》一文,以前山区农民张口要粮,伸手要钱,要来要去几十年,结果还是摆脱不了贫困,当他们逐渐尝到或看到科技给他们带来的甜果时,心中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到县里要救济不如要科技。这篇文章虽是800来字的消息,但其中的蕴含是丰富的。该文获浙江省科技好新闻二等奖。
基层工作几年,梅晓敏最深的体会也可以说是最大的收获,一是一定要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心中有全省乃至全国的宏观背景,才能跳出狭小的地域空间的限制,写出的文章才能既有乡土气息,又有典型意义;第二,一定要有吃苦精神。新闻写作不是文学创作,没有扎实细致的采访,没有认真的调查研究,是不可能妙笔生花的。
足迹遍八闽
1992年12月,梅晓敏作为引进人才,调入福建省委《福建通讯》编辑部工作,开始了从事新闻工作的一个新起点。
在《福建通讯》编辑部工作的十多年时间里,梅晓敏跑遍了全省的每一县和很多的乡、村,经常一出差就是10多天。这一方面,福建原先对梅晓敏来说,是一个全陌生的地方,要尽快熟悉省情、县情,只有多跑多学;另一方面,他认为,只有迈开双脚到现场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才能写出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的稿件。
作为一名党刊的记者,梅晓敏根据刊物的特点,突出前瞻性和深度,对重大题材进行报道。10多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写出了一批有力度、有影响的稿件。
《今年早季种什么?》发表于《福建通讯》2000年第二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刚刚开过,提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我省春耕尚未开始。本文从三个部分“粮食生产这篇文章怎么做”“从八分亩的效益看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政府该做些什么”,较为深刻地报道结构调整该怎么调、调什么?该文能及时刊发,源于作者平时对农业报道方面的积累,并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对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采访。该文除获得本年度的福建省好新闻奖外,还被省委政研室评为年度最佳的5篇文稿之一。
梅晓敏当过《浙江日报》的通讯员、《丽水日报》记者,而作为一名党刊的专职编辑、记者后,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作为专栏的编辑,编稿时须选好角度在深度上下功夫。
《专题报道》是《福建通讯》在1998年设立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栏目,曾二次获省期刊优秀作品编辑优秀栏目奖。怎么样才能做好有社会影响的专题呢?梅晓敏认为首先是选题;其次是要把握报道时机和分寸;第三是做出专题的深度,从深度上体现高度和可读性。
2001年6月,梅晓敏策划了一期“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的专题。这个专题的背景是,自1997年开始,我省农民收入增幅一路下滑,而到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更是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农民增收已成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做出专题策划方案前,梅晓敏又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去南平、三明农村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当前农民增收的难点、制约因素及亮点。整个专题共用了15个版面,配置《让农民腰包尽快鼓起来》《透视农民增收难的症结》两篇综合性的文章,然后专题根据综述性文章的思路再展开、纵深,抓住影响农民增收的难点同时也是亮点的几个中心环节组织一批典型通讯报道。
扎实推动对外传播
2009年1月,梅晓敏由《福建通讯》副总编岗位调入福建日报《市场瞭望》杂志社,同年6月任社长、总编辑,《市场瞭望》含子刊《茶道》《海峡儿童》等6本杂志,摊子大、基础差。2008年杂志社亏损近百万元,外债300多万元。梅晓敏到任后,一手抓社会效益,一手抓生存发展,当年实现了扭亏持平,其后每年均实现了年度盈利。在《市场瞭望》8年多的工作期间,梅晓敏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012年10月,根据我省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和侨的优势,杂志社又创办了《闽声》杂志,并举办首届闽籍侨领峰会,到2017年该杂志已在海外落地发行55个国家和地区。为了进一步提升《闽声》在海外的传播能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2013年9月,杂志社整合侨与茶的资源优势,在美国纽约成功举办闽茶世界行启动活动,其后该活动又走进西欧、东南亚,活动得到国务院新闻办和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2016年,闽茶世界行改为闽茶海丝行,列为省政府对外贸易文化交流项目。活动先后走进13个国家,有效地提升了《闽声》在海外的传播力、影响力,增进了所到国家对中国、对福建的了解。
黎伦俊
黎伦俊个人事迹
黎伦俊,男,福建上杭人,中共党员,2002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先后在福州日报采访部、编辑部工作,经过了记者、要闻编辑等岗位历练,现为福州日报编发中心主任。从事新闻工作16年,他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是名德才兼备的新闻工作者。
一、政治坚定 思想过硬
学生时代,黎伦俊就立志做一名范长江、邵飘萍式的新闻工作者。参加工作后,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自觉为全党全国全省全市工作大局服务。
黎伦俊2005年开始担任《福州日报》头版编辑,这是个政治性极强的岗位,他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理论和政策方面的修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省委、市委中心工作做好宣传,所编辑的版面没有出现任何政治性、导向性差错。
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过硬的政治素质,黎伦俊先后走上福州日报编辑部副主任、编发中心主任等重要岗位。在带班期间,他坚持政治家办报,落实导向管理规定,切实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从未出现政治性问题,是报社领导和同事心目中的“放心编辑”。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黎伦俊始终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奋斗在我省新闻战线上。
二、作风优良 工作踏实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做好新闻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2002年7月至2005年5月,黎伦俊在福州日报采访部工作期间,坚持“三贴近”,坚持“走转改”,写出了一批接地气的稿件。
2003年底,针对劳务市场尤其是建筑行业存在的严重欠薪问题,他参与策划发起福州日报“追薪行动”,与福州市劳动监察部门配合,帮助农民工追讨被拖欠的工资。从2003年11月15日到2004年1月20日,他共采写发表数十篇来自追薪一线的报道,“追薪行动”成为福州日报一项品牌活动,坚持开展了数年。
2003年4月、5月,“非典”像一个可怕的幽灵,让人谈“非”色变。福州日报组成了“非典”报道小组,作为报道小组主要成员,黎伦俊始终冲在“防非”报道一线,写出了包括《非典可防可治市民不必恐慌》《严防死守三道健康安全防护线》等一批重要稿件,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宣传报道任务。
2004年,福州日报社实行记者挂职县(市)区工作制度,黎伦俊同志挂职连江县。其间,他跑遍了连江县所有的乡镇,从沿海到山区,上渔船进农家,克服基层交通不便等困难,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采写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稿件,如《一渔船遭马祖“海巡”队枪击——连江渔民强烈谴责》《13亩鱼虾离奇死亡——连江一养殖户估计损失20多万元,警方介入调查》《闽江口海域船只频遭劫——4名嫌犯落网》《连江瓜霸横行乡里 外地客商望而却步》等。
2005年5月,黎伦俊从采访部调到编辑部工作,从一名记者成了一名编辑,角色也从“台前”转到了“幕后”。岗位变了,他对待新闻的热情不变,对待新闻的态度不变。在担任编辑期间,继续发扬当记者时的吃苦耐劳精神,每月上20多天夜班从没听到他叫苦叫累。他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编辑的版面见报差错率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他编辑的好稿、好版面数量,每月都名列部门前茅。
三、业务突出 屡获大奖
黎伦俊新闻业务能力突出。特别是在编辑部工作期间,他在组织策划、稿件编辑、标题制作、版面编排、创办栏目等方面表现突出,反映出了较高的业务水平。
这些年来,他扎实推进新闻创优工程,不放过每一个好题材,对采访到位的稿件,进行精编,对采访不够深入或角度不对的稿件,与记者耐心沟通,建议补充采访或提供意见重新写作。他采写、编辑的33篇作品获得福建新闻奖,其中一等奖8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3篇。获奖种类丰富,有版面、消息、通讯、评论、系列报道等。
值得一提的是,他主导策划编辑的3个版面(福州日报2007年12月1日1版、2008年8月9日1版、2009年10月2日1、8连版),连续3年获得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此外,他参与策划推出、编辑的党报热线、生活资讯等专栏被评为福建新闻奖新闻名专栏。
四、恪守道德 反映良好
黎伦俊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弘扬新闻职业精神,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坚持公平正义,不搞有偿新闻,维护了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社会反映良好。
在报社一线考核中,黎伦俊连创佳绩,先后获评2004、2006、2009、2010、2012、2014、2015年、2016、2017年度福州日报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在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里不仅充分肯定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作用,也对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时代同行,与使命同在。黎伦俊将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四向四做”,为党的新闻舆论事业添砖加瓦、再立新功!
蔡文原
摄影人因“热爱”而永远年轻——闽南日报社美术摄影部主任蔡文原事迹
蔡文原出生于1959年6月,1999年开始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在闽南日报社工作近20年。现为闽南日报社美术摄影部主任,职称主任记者。
多年来,蔡文原一直努力践行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他坚持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闻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在新闻业务上,他并没有倚“老资格”而“坐享其成”,而是坚定心中的新闻理想和追求,牢记穆青同志“新闻摄影是大有作为的事业”的教诲,始终以饱满的激情,主动作为、带头学习,即便在快要退休的年纪,依然坚持奋战在新闻摄影一线,带着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和人文温度,运用摄影这支“自然之笔”传递主流声音、呈现社会万象、引导社会进步。在近二十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已然形成鲜明的新闻摄影风格。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蔡文原创作的90多件新闻作品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其中,福建新闻奖一等奖4件,二等奖4件;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6件,二等奖14件。2015年,蔡文原获“漳州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被漳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授予“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五十强摄影记者”称号;2016年,获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颁发“学术贡献奖”。近年来,个人作品两次晋京参展,第一次是2012年10月赴京参加由中宣部和中国记协联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躬行大地——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图片展”;第二次是2015年8 月赴京参加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联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八年抗战·民族记忆”系列题材和版面联展。
蔡文原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无不诠释着他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对于蔡文原来说,在新闻摄影事业面前,年龄不是问题。热爱与坚守,让这位老摄影记者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他恪守匠心,不辞辛苦拍好每一张照片
新闻摄影是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于一身的“苦活”“累活”,但对于今年已经59岁的蔡文原来说,他依然觉得是个“乐活”。 他克服年纪大,患高血压、高血糖等困难,像年轻人一样奔忙在采访第一线。
深入现场,新闻摄影因此而精彩。对于蔡文原来说,采访拍摄原则就是不言苦、不放弃、不厌倦、不懈怠。哪里有火热的建设场面、生活场面,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深入山村、海岛、工地、企业等地拍摄,每一幅新闻图片都诠释着他的恒心和匠心。他这股不服老的“拼劲”,为年轻记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为了真实、生动报道古雷石化建设工地建设者的事迹,自古雷石化项目启动以来,蔡文原先后15次深入工地拍摄。寒冬,他凌晨4点起床,冒着凛冽海风,拍摄一批又一批在晨曦中开始一天工作的建设者。盛夏,他顶着50多度的高温在密闭钢制油罐内持续采访数小时,拍摄工人搭钢构、焊钢板时焊花闪烁钢花飞溅的精彩瞬间。摄影作品《巨无霸进城》《烈日青春战古雷》分别获福建省新闻摄影一等奖、福建省“走转改”新闻摄影展一等奖。
近年来,漳州致力打造“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五湖四海”生态项目建设掀起热潮,蔡文原身先士卒,带领年轻记者深入项目建设工地采访拍摄,在炎炎夏日中记录建设者的辛劳,在休息假日里记录市民畅享生态的悠闲百态,发表了数以百计的生态环境建设图片,全面生动展示漳州生态建设成效,许多照片登上央媒网站,部分照片在中联部举办的“漳州生态+”推介会上向海内外嘉宾、媒体展示,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引得纷纷点赞。
他融入真心,深入基层再现漳州生动故事
蔡文原认为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互动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要付出真心、倾注真情,才能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配合与支持,这样的新闻才能不失真、不失色。
在“走转改”采访活动中,蔡文原主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粮农、果农、花农、茶农等群体的生产、生活,深入城乡结合部采访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状态,先后发表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龙眼树下访民工》《一村做粿 满城飘香》等一批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新闻作品,释放出文字和图像的魅力,展示新闻的公信力和引导力。
他持续关注省、市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的题材,先后数十次深入高山、海岛采访“村官”以及驻点村发生的的变化,和“村官”一起“同甘共苦”,感同身受,先后编纂出版《漳州村官》《村官纪事》两部影像纪实系列丛书。
103岁的“三寸金莲”陈素云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的风云,是中国最后一代小脚女人的缩影。蔡文原敏锐地发掘到这一题材,并多次前往拜访,在一次次交流中拉近与老人的距离,拍摄了老人绣花、织渔网、种花、梳头、与邻居唠嗑逛街等日常生活的瞬间,真实记录了百岁老人晚年的精神面貌和幸福生活,折射出新时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本质。作品《“三寸金莲”的百岁人生》荣获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一等奖、福建新闻奖二等奖。
在他策划主创的“八年抗战•漳州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中,为了记录抗战老兵,蔡文原辗转多个乡镇村庄,面对每位老兵都心怀敬仰,与他们促膝交谈,共同回忆往事,动情之处和老兵们一起抹眼泪。拍摄的作品《百岁老兵重返抗日战场》,有温度,有力量,荣获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一等奖。同时,“老兵”系列版面获得全国媒体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版面联展“杰出贡献奖”(一等奖)。
他勇于创新,致力提升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整合效应
固步自封绝不是蔡文原的风格。进入融媒体时代,他依然保持着和年轻人一样的敏锐度,主动学习新技术,运用新器材,以“新闻摄影+”的理念,创新传播方式,使新闻摄影成为报社全媒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在报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作为项目带头人,蔡文原积极推动成立闽南日报“视觉漳州工作室”,按照“图片+文字”“新闻+艺术”“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思路,集合不同部室精干力量,在开办之初就奠定了媒体融合的基本格局。
在《闽南日报》推出“视觉漳州”版面,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在漳州新闻网开办“视觉漳州”频道,创建“视觉漳州“微信公众号。传统媒体、新媒体记者编辑共同策划、集体出动、协调合作日渐常态化,一个新闻源经由工作室的编排和加工,制作成不同的新闻产品推送到不同渠道,实现了“一个主题、多样呈现”的传播模式,舆论引导的效果更为明显,新闻传播力、影响力明显提升。闽南日报“视觉漳州工作室”的融媒体探索经验,在2017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厦门年会上,由闽南日报社社长陈惠贞以“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整合效应”为题做了经验介绍。
着力扩大新闻摄影活动的影响力传播力。为了推介漳州,蔡文原积极策划并参与组织了“2016 海峡两岸百家媒体聚焦‘花样漳州’”摄影活动、“聚焦‘五古’记住乡愁”进村活动和 “聚焦美丽库区移民村”等一系列摄影采访活动,充分展现漳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其中,“海峡两岸百家媒体聚焦‘花样漳州’”摄影活动拍摄的照片在全国20多个省近300家传统媒体、新媒体上广泛传播,时效与深度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让“花样漳州”以绝美的姿态展现于海内外,成为近几年来漳州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对外宣传活动。
活到老,学到老。在实践丰富的基础上,蔡文原撰写的《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整合效应》《发现人物 刻画人物 表现人物——人物新闻摄影的实践与思考》《“生态+”视野下地方党报对环保类新闻报道的创新》等多篇学术论文在《新闻战线》《中国地市报人》等刊物刊发。其中,《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整合效应》获得2016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摄影论文评选一等奖。蔡文原还多次受邀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地市报分会摄影年会、总编论坛上做主题演讲,应邀到高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的新闻培训班授课,讲授新闻摄影理论,交流个人新闻摄影体会,向更多人传达这份关于“热爱”的坚守。
蔡斯琦
长出生命新高度——泉州广播电视台蔡斯琦个人事迹
蔡斯琦,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在每个采访现场,她常常因为172公分的身高,在女记者中格外醒目。前阵子,她在体检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又长高了2公分。而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的,还不只是她增长的身高,而是十四年新闻工作中,她不断生长、不断攀登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2006年度福建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国家标准,我来定!》
2006年度福建广播电视奖二等奖《夜半破冰——沃尔玛全国首个工会在泉州成立》
2013年度福建省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千年“国保”修旧如新?》
2014年度泉州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2014年度泉州市直优秀共产党员
2014年度福建新闻奖电视系列二等奖 《我的海丝故事之寻找迪安》
2014年福建对外新闻二等奖
2015年度福建新闻奖电视消息一等奖 《智造泉州 中国样本》
2016年福建新闻奖电视消息一等奖 《晋华激活中国“芯”改写全球存储器版图》
2016年福建新闻奖电视直播一等奖 《“央视春晚 泉州最美”8小时大型直播》
2016年被评为福建省防抗台风新闻舆论工作先进个人
2016年被评为福建省委宣传部“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
一、思想的新高度:练就开阔的政治思维
奖项与荣誉是她事业生长的标尺,而思想生长却没有刻度。初入新闻队伍,因为个儿高,蔡斯琦在人群中总是特别显眼,无形中成了她努力攀高,力争标杆的一种内生动力。在被选为市里主要领导随行记者后,她不满足于做简单的“传声筒”,在每一次重要时政采访中,她都充分利用能够接触决策层,了解政策出台背景的机会,认真观察、用心体悟,锻炼开阔的政治思维,观照世事的态度也从初入行的冲动稚嫩,变得敏锐而沉稳。体现在具体的作品中,便有一条《晋华激活中国“芯” 改写世界存储器版图》的报道,她从一个普通的项目开工活动中,深挖出项目将打破存储器芯片领域的国际垄断,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这一战略层面,使得一条经济新闻具有政治厚重感,获得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二、传播的新高度:“一带一路”倡议下泉州的国际传达
生于泉州长于泉州的蔡斯琦,对这座海丝之城有着深深的眷恋。她时常在想,这座城市八百年前就通达世界,多元开放,而当下,它又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向世界。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21世纪海丝先行区扬帆起航,新闻人在这当中又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在仔细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系列讲话后,她觉得,自己可以在“五通”的“民心相通”上做文章。
于是,她从海量的新闻素材中,挖掘了一位特殊的新闻人物——塞内加尔的迪安博士,此人牵动着泉州人民的集体记忆。1991年他带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团来泉进行海丝考察,正是他的发声,让泉州第一次以海丝之名进入国际视野。蔡斯琦以此精心策划了一次跨国采访活动。通过微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海外学术机构联系,发起寻找迪安的活动。几经周折,她联系上迪安,相约一同参加在巴黎举行的“中国一日·重返泉州”展览活动。而后,她精心剪辑了20多年前考察团来泉的珍贵视频,在巴黎采访时当面赠予迪安,并表达了泉州人民对他的情谊。迪安感动落泪,说道:“没想到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泉州人民还记得20多年前的我,我一定要再回泉州看看。”2017年4月,迪安时隔20多年再回泉州,与泉州老友重逢,并自发成为泉州海丝文化的国际代言人。就此,一组跨越国界的系列报道——《我的海丝故事之寻找迪安》成功完成。她在节目编后中写道:“对迪安博士的牵念与寻找,其实是重拾泉州人民心底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海丝情结。从刺桐港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经贸与文化交流的航线,更是一条人与人交流互动、建立感情的纽带。古代如是,当代更应如是。”节目经由凤凰卫视在全球多个国家播出,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传播提供温暖的人文注脚。
2012年,她随团参加了在台南举行的世界闽南文化节,对活动的报道之余,她深入思考闽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问题,撰写长篇报告,向泉州相关部门建议文化节常态举办。以此为发端,如今文化节已连续五年,先后在澳门、金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等地举办,成为了联系海内外乡亲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而蔡斯琦也尝试着采访者—策划者—文化使者的传播新高度。
三、文化的新高度:独家记录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台前幕后
2015年末,泉州成为央视猴年春晚四个分会场之一,这是当年泉州最重要文化事件。作为骨干记者,蔡斯琦承担了这一报道重任。但如何做好这一热点新闻,却成了一大难题。春晚社会关注度极高,可是春晚节目内容却高度保密,怎么解决?而这又是央视春晚首次设立分会场,无先例可循。
她对这一文化事件采取了纪录片式的全程跟拍。正赶上泉州有记录以来气温最低的霜冻天气,她从清晨跟拍至深夜,50多天时间里,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期间几度想放弃,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起初,导演组因为保密原因排斥拍摄,她锲而不舍的工作状态和反复耐心的解释沟通,终于让导演组向她敞开了一扇门,给予独家拍摄权。除夕当天,她与同事们首创了“央视春晚·泉州最美”8小时不间断电视直播,将这些前期记录的幕后故事一一呈现,同一时段收视同比增长了7倍。直播节目获得了福建新闻奖电视直播一等奖。同时,为央视《一年又一年》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幕后资料,是四个分会场中唯一留下前期影像的一个,努力将泉州的文化传播推向新的高度。
四、职业的新高度:采编播一体的全能型多面手
对蔡斯琦而言,她的职业生涯像一棵树,一线外采是她的根系,而责编和主播的岗位历练,则是不断生长的枝干。她认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集合魅力、表达能力和发现能力的三位一体。自己只有打破采访、编辑、播音的界限,才能再上职业的新高度。
于是,在十四年外采的积淀后,她开始轮值责编和主播的工作。对一档新闻栏目的编排,让她能够跳出新闻看新闻,更具全局观,她参与制作的《泉州新闻联播》《今晚播报》均获得福建省新闻名专栏称号。而从幕后走到台前,播报《新闻广角》,她则通过“新闻拍客”等互动版块,尝试用记者说新闻的播报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节目更鲜活。这档民生节目的平均收视份额占31.48%,观众忠诚度达92%。同事们都说,“没想到,蔡斯琦采访是一把好手,主持节目也挺在行。”在记者、责编、主播的角色切换中,她的职业之树越长越高,越来越繁茂。
新闻工作是一份一直在路上的职业,因为在路上,台风天里她蹚过洪水,于塌方道路上,滑坡山体旁,咆哮的海岸边出镜,数次与死神擦肩;因为在路上,她凌晨做完直播,天亮又冲到新闻一线,不知疲倦;因为在路上,她大年夜无法与家人吃上团圆饭;因为在路上,孩子成长的许多阶段,她都无法陪伴左右……但她仍旧感恩这份职业,因为它提升了自己生命的高度,而未来的新闻路上,这个高个儿的女记者依然会用力生长!
黄旭辉
黄旭辉个人事迹
黄旭辉在闽北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近25年,2018年3月,他服从组织安排,调动到南平广播电视台任工会主席兼产业中心栏目总监。
近年来,他努力提升综合素质,适应融媒体时代新闻业发展趋势,积极向研究型、复合型新闻工作者转变。近10年,他获奖题材广泛,先后获得各类省级新闻奖20多项,其中获福建新闻奖一等奖三次;还获得省、市层面的个人表彰5项。
近年来,他积极践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其中,去年4月下旬以来,他在宣传全国重大典型——廖俊波先进事迹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入选“福建省委廖俊波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全省巡回宣讲26场,部队、地方听众近3万人,还晋京到人民大会堂、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地宣讲5场,受到刘云山、刘奇葆、赵乐际同志的接见。
弘扬主旋律 践行“俊波精神”
廖俊波因公殉职后,黄旭辉敏锐意识到廖俊波将成为全国重大典型。廖俊波殉职后第三天,作为主创人员,他就与采访小组,开展深入采访,一周内推出了全国第一篇廖俊波先进事迹长篇通讯《闽江清波独俊秀》,为接踵而至的全国主流媒体提供了完整的参考资料,此后,他又与采访小组一起推出了全国首组廖俊波事迹系列报道,去年10月份,系列报道的首篇《一位公仆的激情与梦想》被省委组织部推选为全省“两学一做”十佳好文章,在全省党员干部中推广学习。
去年4月下旬,黄旭辉入选“福建省委廖俊波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八十天里,全国巡回宣讲26场,其中在京宣讲5场。在京宣讲时,受到中央领导刘云山、刘奇葆、赵乐际的接见,尤其是首场在人民大会堂的报告会上,刘云山全程出席先进事迹报告会,刘奇葆、赵乐际参加会见活动并出席报告会,首场报告会就获得巨大成功,受到各界好评。
作为报告团最后一个出场者,担负着总结提升的重大责任,为此他精益求精,从地方到省城,再到京城,一路修改宣讲稿10多次,为最终定稿付出大量努力。此外,他还克服南方人普通话发音的缺点,在培训中勤学苦练,细抠一字一句,苦练举手投足,圆满完成宣讲任务。赴京宣讲回到南平后,他又创作了2万多字的讲稿,单独受邀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中国人民银行党校、厦门思明区委区政府、南平军分区等地单独作报告10场,全国听众1万多人。
在去年中秋节前夕,黄旭辉将自己采写廖俊波事迹的稿费2000元,连上购买的中秋月饼,送到政和县念山村、溪头村慰问了贫困户10户,以实际行动践行俊波精神。
去年底,南平市举办历年规模最大的高校巡回招聘活动——“人才・南平校园行”活动,黄旭辉积极参与策划,全程跟踪报道,主创了活动主题宣讲稿《追梦大美南平成就多彩青春》,由招聘团队在全省十所高校巡回宣讲,引起良好反响,微信公众号阅读数达到两万多人。这次活动专报的信息还在《八闽快讯》上刊登,得到省委组织部长胡昌升的批示。
拓宽理论视野 创新采写方式
2003年至2006年,黄旭辉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半脱产学习,以全国优秀硕士论文毕业,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09年与2011年,黄旭辉先后报考了厦门大学传播学博士与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尽管未被录取,但是在两度备考中,他较为系统学习了传播学、广告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阅读了大量前沿理论的书籍,并积极应用到实践中,开展深度报道采写的创新探索。
在各类题材的深度报道中,黄旭辉注重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领域交叉地带解析新闻事实,形成了复合视角采写风格。他先后采写出《大红枹价格变奏辨音》《区域品牌:营销闽北的终极之道》《跨越海峡两岸 共赴成功之约——南平推广郑成功文化的经济透视》《闽北“两社”的乡村变阵——闽北各地供销社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博弈》等20多篇经济深度报道,其中,世界创意经济之父——霍金斯到武夷山参加论坛,黄旭辉发挥英语特长,完成了对霍金斯的采访,刊发了整版的报道《智者之杖的点金之术——对话霍金斯》,其中霍金斯对闽北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观点,在南平市制定产业规划中得到借鉴;《闽北“两社”的乡村变阵》一文中,提出了未来“两社”在农村经济中的合作新路径,得到福建供销总社的重视,以文件形式下发全文,要求全省各地供销社学习南平经验;《跨越海峡两岸 共赴成功之约》首次系统地梳理了郑成功在闽北的活动轨迹,相关资讯还在台湾媒体发表,引起两岸关注,延平区旅游部门推出了“郑成功延平军旅之路”的旅游路线,得到台湾金门旅游业同业公会的推介。
挖掘历史题材 服务地方发展
2015年,黄旭辉获得“南平市文化名家”称号,这是对他多年深耕闽北历史文化题材新闻报道的肯定。
在这些历史文化题材的报道中,黄旭辉积极探求这些古代文化的现实意义,追问文化断层的深层原因,也引发了各地各级政府的重视,实施了一系列拯救古代文化与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行动。
通过把握历史文化题材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昨日之事实”也可以在时代内涵中“复活为新闻”,基于这一视角,黄旭辉总结出了“史实性新闻报道”新概念,形成论文发表,并以此指导实践。近年来,黄旭辉陆续采写出《闽北古诗词之旅》系列、《闽北古代印书之旅——建阳书坊乡访古》系列、《渔梁古道上的诗歌落英》《壑源:一个皇帝笔下村庄的历史失忆》《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建瓯城镜像》等30多篇历史文化题材报道,其中,《千年古城门的文化穿越——历史视角下建瓯市文化强市战略》获得福建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近年来,在黄旭辉的策划下,闽北日报开设了“闽北古诗词之旅”专栏系列报道,三年中,黄旭辉带领采写团队寻访闽北各地,共挖掘出闽北本土以及与闽北关联的古代诗人、词人20多人,受到闽北古诗词研究会的关注,计划结集出版。其中,黄旭辉在采写《严羽:诗剑一生纵江湖》时,深入严羽故乡邵武市严坊村,对严羽故居岌岌可危的现状予以报道,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制定了保护计划。
深入基层一线 挖掘典型经验
在近年的新闻采写中,黄旭辉注重发挥公共管理研究中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将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新闻采写方法结合,解析闽北农村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使得这些深度报道兼具理论深度与乡土气息,树立了一批有影响的新经验新典型。
其中,2012年10月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三分之二版配以评论发表了《理性村庄的成长——松溪县村民约法治村模式透视》,中国廉政网亦全文转载。闽北日报也以《走向乡村善治》为题整版刊发。时任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松溪视察时,该文曾作为汇报材料,此后,还在《八闽快讯》上刊登,并得到了批示。
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前提下,政文报道中黄旭辉深入浅出地采用了公共管理中的新理念,开拓了传统政文报道的新视野。例如,应用公共物品理论,报道了闽北猪业大户的自发的合作行为,其标题《闽北猪业大户的集体行动逻辑》,就受启发于公共管理经典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应用了管理扁平化理论,以《万紫千红总是春》为题,报道了发端于武夷山五夫镇的“我与百姓拉家常”经验,已在全省逐步推广;应用无缝隙政务理念,以《节点·接点·结点》报道了建阳区农村党员干部为民全程代理服务制的经验,目前已在闽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