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聚焦 > 正文

盘点新中国长征题材电影:难以磨灭的影像记忆

2016-10-17 10:07:43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张东  
视频加载中...

活跃期:创新探索与力求生活化

改革开放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创新、探索、突破成为主潮,长征题材电影创作也出现了新特点。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大渡河》,正面表现了红军渡大渡河的历史。影片除了虚构的小人物,还出现了毛泽东、朱德、刘伯承、蒋介石等历史人物,但影片的概念化还比较明显。

这一时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一个重要收获,是1983年八一厂拍摄的《四渡赤水》。影片基本按史实展开剧情,突出展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才华,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领导人和军队统帅如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的形象。这是银幕上比较完整地展现领袖群像的作品。为了“像”,片中领袖人物均讲方言,在革命领袖成为艺术形象的初期确实增加了真实感。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影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长征电影的创作也呈现出不同的侧面。以往没有表现或比较少见到的内容出现了,比如出现了长征题材的悲剧作品,如1984年的《祁连山的回声》(八一厂)、《姐姐》(上影厂),1987年的《马蹄声碎》(潇湘厂),这几部影片的主人公又恰恰都是女性。

历史上参加长征中的女性很少,大多数女兵都在四方面军。长征时期,恶劣的自然环境与险恶的敌情,力量悬殊的战斗,加上女性体能、生理方面的特点,都使得她们比男兵要经受更多的苦难和考验。《祁连山的回声》正面表现了妇女独立团的战斗经历,也体现了女性的温情。而“女的不能当俘虏”,又特别强烈地表现出妇女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

《姐姐》表现红军西路军一个掉队的女兵、一个小号兵,与一个裕固族小姑娘追赶部队的故事。这部艺术片有诗化的氛围,没有曲折的情节,从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对比中,表现人与自然的顽强抗争、生命的价值以及红军精神的伟大。

《马蹄声碎》表现红四方面军5个女战士追赶部队的故事。影片细致地刻画了女战士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影片的演员表演、影像、化妆服装道具都尽力展现当年的艰苦环境,非常震撼。

长征中也有一些少年战士,他们的长征有更深层的意义。1989年,儿童电影制片厂的《少年战俘》表现小红军被俘后与马匪的斗争,歌颂了少年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1986年八一厂拍摄的《草地》讲述红二方面军后卫连与红四方面军的一些伤病员、小战士等过草地的故事。影片最动人之处在最后:小战士们带着大家仅剩的粮食,竭尽全力完成了“追上大部队,将一件重要文件交给党”的任务。当首长打开“重要文件”时,发现上面写着:“我们请你们交给党的就是你们自己……”

军史专家总结,红军长征时要面临三种战斗,第一是国民党军与军阀的追击,第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第三是党内斗争。这几部片子既表现了困境、逆境中人的抗争和奋斗,也写到了困惑和动摇,还对党内的错误路线给予了批评。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以往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在长征电影中也有所表现。这一时期是长征电影的繁荣时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影片,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体现出创新精神,美学上最突出的是对“纪实性”的追求,注意还原历史和时代的真实面貌,演员的表演也力求平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