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学医转向播音主持 想做“社会的医生” “在经历这次家庭的磨难后,您现在的生活有哪些转变?”当记者问起郎永淳现在的生活,他说以前总觉得时间大把,青春年少,现在觉得时间珍贵,应该利用好时间,做更多的事。比如每天都要挤出时间看书,通过读书来丰富自己。 之前在书上看到说人的一生会经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心三个过程,对于记者问郎永淳现在是否已经进入人与心的阶段,他笑着说:“达不到,现在是三个阶段并存。”“您现在还存在人与物的矛盾吗?”谈到这个话题,记者不由得地问起他当初从学医转向学习播音主持是否迫于就业的压力。 “一方面是考虑当时的就业,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本身就对播音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给自己多一个选择,”郎永淳说,“做医生非常崇高,但针对的是有限的个体。来到中央电视台,打开的则是另一扇门,视野更开阔,可能是做‘社会的医生’,媒体会覆盖更多的人群,自己的工作或许社会意义更大。” 从《新闻30分》被熟知,到走上家喻户晓的《新闻联播》,面对央视的两次“大考”,郎永淳谦虚地自己是赶上了新闻改革的好时机。他回忆1995年还在大学校园的自己,因缘际会成为央视《新闻30分》栏目的众多竞争者之一,他绝没想到在面试时,根据自己想法编辑的5分钟新闻会改变他的未来轨迹。“当时接到电话时,不敢相信自己能进入央视。”郎永淳将走进央视总结为:非常幸运,赶上了改革的机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郎永淳用此话勉励记者。正如他所说,在《新闻30分》的舞台上得到学习和锻炼后,他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2011年通过央视的另一次大考。 《新闻联播》大考 80位评委 不能念错一个字 2011年,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开始选拔新“国脸”。“当时有来自行业以及其它领域的80多个评委,”郎永淳告诉记者,所有竞聘者通过相同的考试来选拔,考试结果夏丹是女组第一,他是男组第一。当记者问起当时考试难度是否很大时,郎永淳表示竞聘过程其实还好,但在成为《新闻联播》一员后,会面临一种无形的挑战。 虽然台里告诉自己要保持风格,不用为了节目模仿别人、改变自己,但仍“压力山大”。“在那间小小的演播室,面对镜头,所有工作人员都在看着主播,所有的人也都在为你努力,错了一个字就辜负了大家。并且这是全台最受瞩目的节目,面对的是亿万观众,感觉是节目驾驭自己,而不是自己驾驭节目,”郎永淳说,这档节目覆盖面太广,全国观众都在看,“一个字都不能念错,”成为初上《新闻联播》最大的压力。 郎永淳边开车,边给记者讲了一个小小的故事。刚到《新闻联播》栏目组时,他问了老编辑一个问题:为什么《新闻联播》开头语20年都不变?当时那位编辑回答他说,90年代初,香港一家媒体曾经用了整版分析《新闻联播》三天的开头语。第一天,《新闻联播》开始语说,“各位同志,晚上好。”;第二天则说,“观众朋友,晚上好。”;第三天又改为“各位观众,晚上好。”,这种表达就是有区别的。各位同志是不是让人觉得回到改革开放之前,观众朋友是不是又诠释改革开放的脚步加快呢?所以,最后领导定下来的就是“各位观众”,这是最为准确的一种表述。 “从意识形态来讲,收看《新闻联播》的并不都是你的同志,也不都是你的朋友,”郎永淳说,单纯从这个称谓语上来讲,《新闻联播》是很多人在推敲每一个字句,每一处细节。虽然有的时候会出现闪失或者技术上的问题,让大家去诟病,“但是作为我们从业人员,在直播过程当中,抛头露面的一个新闻播报者,我自己的内心要足够强大,承受这种压力,要能够准确且有分寸的表达,底线就是不能出错。” “出现口误会进行处罚吗?”记者不禁问道。 “如果及时改过的话不会处罚,但《新闻联播》不同于其它节目,大家对你或许就没有容忍度。这个节目就不允许你有错误,不给犯错误的理由和机会,”郎永淳说,“新闻联播演播室是我们新闻栏目组最小的演播室,但却又是最神奇的演播室。” 成为深受全国民众喜爱的新闻主播,仅靠幸运或者机会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可能是要有严谨的态度,呈现最客观的事实。“做新闻有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那种时候会感到欣慰,但也深感肩上的责任。作为新闻人,自己动用的是社会公器,媒体的资源,因此在做新闻判断时必须要多角度判断,不会用主观判断来做新闻,因为影响的人群非常广泛。”郎永淳说。 和郎永淳在车上聊了将近一个小时,时间愉快而短暂。阳光已透过不远处的央视新大楼反射到车窗,那就是他将要去工作的地方。记者在金台夕照站地铁口下了车,郎永淳的车很快淹没在北京拥挤的道路上,对央视主播的采访也到此结束。 走进地铁,“只有阅尽人生,脱净了生命年华的叶子,才会有眼前这小树林一般明彻。只有这彻底的通彻,才能有此无边的安宁。”冯骥才《冬日絮语》的这段话突然映入记者脑海。遇到困难坦然面对、关于生活弥足珍惜,淡然宁静,或许就是《新闻联播》主播郎永淳的生活智慧。(光明网记者秦一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