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逢官必疑”折射社会焦虑心态 据记者了解,这份报告被上传祁东新闻网后,有网络媒体以《湖南祁东县长发表述廉万言书承诺不贪钱不贪色》为题,对报告的内容予以了披露。其中,县长公开承诺“不贪钱、不贪色”的做法更是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赞成者认为,官员公开承诺做廉洁官员非常有必要,是领导干部向公众表明自己的一种决心,是一种积极向好的姿态。 而反对者则认为,此举有“作秀”之嫌。 “‘不贪钱、不贪色’本来就是每个公务人员必须做到的,现在倒成了官员向市民公开承诺的内容,这说明社会有机体出现了令人不安的问题了,说明当地官员的公信力下降得很厉害。”有网友如此评论。 另有网友则跟帖说:“做的比说的好,才是真本事。” 对于网友的质疑,当事县长雷高飞又有何看法呢?8月19日上午,《法制日报》记者电话采访了祁东县县长雷高飞。 “这是我在就职时对当地老百姓的一个承诺,本来很简单的事情,被人传到网上就变得复杂了。”雷高飞对记者说。 县长对“不贪钱、不贪色”还要公开承诺,是不是证明当地官员的公信力下降了呢?雷高飞对此说法并不赞同。 “如果一个人公开说自己身体健康,是不是就要怀疑别人的身体出了问题呢?”雷高飞认为因为自己承诺“不贪钱、不贪色”,而推断当地官员公信力下降的这种推理是不正确的。 官员在网上晒廉政承诺书,缘何会在互联网上遭遇“热脸遇到冷屁股”的尴尬局面?有法律界人士分析认为,官员公开的“不贪钱、不贪色”承诺之所以深受网民质疑,缘于一些落马贪官曾经的“廉洁形象”或“廉政宣言”使公众“很受伤”,导致公众对官员公信力产生焦虑,以致“逢官必疑”。 这位法律界人士建议,在提倡公众理性和良性质疑的同时,政府与执政者也必须在积极解答民众质疑、构筑自身公信力上作出更大努力。(记者 刘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