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浅析报纸的伪深度报道

2012-06-18 16:30:31  来源: 新闻爱好者  作者: 蒋艳 范以锦  
视频加载中...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报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一方面不断促使报纸进行革新和深化,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以谋求其在媒介市场的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伪深度报道又伴随而来。鉴于后一种情况,本文通过探讨伪深度报道产生的社会环境,针对其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深度报道;伪深度报道;深入调查

翻开报纸,可以看到大量的“深度报道”、“深度分析”、“深度调查”出现在版面上,给报纸带来了厚重感。但伴随着深度报道的逐步成长,伪深度报道见缝插针,在各大报纸上粉墨登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分析。报纸应去伪存真,扎扎实实做出深度报道之“深”。

深度报道出现的时代背景

深度报道从出现至形成高潮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转型期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媒体适应社会改革的需求,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组织深度报道,并且经过有规模的发展,进入了相对繁盛的阶段。1985年12月,记者张建伟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系列报道《大学生成才追踪记》引起较大社会反响。此后,深度报道作品便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来,如:1986年5月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第五代》,《光明日报》6月17日发表的《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等。到了1987年,深度报道开始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波”。《经济日报》6月13日、15日发表的《关广梅现象》、《“关广梅现象”大对话》;《人民日报》8月6日发表的《鲁布革冲击》;《中国青年报》6月底7月初发表的《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等。这一年也因此被称为“深度报道年”。[1]47以舆论监督著称的《南方周末》,在揭露社会的某些腐败、丑恶现象时,不再满足于对事实本身的披露,而是以独特的视角探寻事实真相,追寻幕后的原因,写出了一批颇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至此,由《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开创的深度报道的风气在全国其他大报的响应下迅速轰动,出现名噪一时的兴盛和随之而来的高潮期。

第二阶段,来到新世纪之后的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在报纸中的地位加强,尤其是有了都市类媒体的介入而更显规模。都市类媒体的深度报道,其特点不仅视角深,而且反应快速。原来按兵不动的许多地方性机关报也行动起来,开辟深度报道专栏。各类报纸的纷纷参与,构成了一个深度报道系统,在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力量的同时,也为报纸赢得了市场。新千年到来之后的逾十年中,深度报道生长在一片沃土之中,其受欢迎程度依然让其他类报道望尘莫及。现阶段,深度报道呈现出的显著现象一方面是来自量的扩充,它不再延续兴起之初的周报周刊登载模式,很多日报也相继开办了自己的深度报道专栏,各种名为“关注”、“焦点”的版面或稿件,比比皆是。如《人民日报》的“视点新闻”版、《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版、《解放日报》的“热点追踪”、《大众日报》的“今日关注”等,其涉及面之广,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另一方面是质的演变,即主题的变迁,深度报道的主题慢慢由社会“热点”问题向“难点”转变。这种变化的产生一是来自报纸在时速上相较于网络等新媒体的劣势,因为追逐“热点”新闻,报纸永远赶不上网络和广播电视,但在报道深度和力度上它可以剖析得更为透彻和清晰;二是得力于部分记者独到及专业的新闻视角和素养,他们没有把视野仅仅停留在社会热议的话题上,而是本着求真求精的原则,进行深层次、多维度展开,层层挖开被表象遮掩的社会“难”点,这样就使深度报道更加立足于一个相对理性而冷静的着力点,探索和挖掘社会遗留的或是新产生的“疑难杂症”。

第一阶段的深度报道是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期社会改革和满足受众的需要,而第二阶段除此之外,还为了报媒自身生存的需要。在速度和广度上,报纸显然无法与新媒体分庭抗礼,唯有在深度和力度上下大工夫、胜人一筹,方能保证自己在中国媒体市场中的一席之地。于是,深度报道肩负着振兴纸媒的使命再次盛装上阵。

鱼目混珠,伪深度报道充斥版面

在深度报道一片繁荣的景象下,一些不协调的状况也渐渐暴露出来,产生了一批鱼目混珠的伪深度报道,即打着“深度”的幌子,或任意堆砌材料,照葫芦画瓢;或生搬硬套,填坑式地组织报道,造成无效版面和虚假“深度”的泛滥。大批冠以“热点”或“难点”话题的伪深度报道涌上报纸,甚至作为头条大肆张扬,扎人眼目。这种伪深度报道在本质上混淆了深度报道和普通报道的界限,模糊了深度报道被作为品牌打造的优势,也损害了它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从而进一步削弱了报纸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于此种现象,需要引起媒体的高度重视。伪深度报道之“伪”主要体现在内容择取和报道形式上:

在内容择取上,深度报道是通过掌握系统的科学材料和进行客观、深入分析,揭示新闻内涵;依靠的是深入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运用的是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伪深度报道却不是通过实际的采写获取材料和提炼观点,而是从网上或某些快速媒体上摘取观点,套例子,被动地把查找出来的案例、材料对应到选取的主题中,生吞活剥,使报道显得极不自然,大有随意嫁接之嫌。这样的报道,无法形成一家之谈,更无创新可言,事实上也不具有多大的新闻价值。

在报道形式上,伪深度报道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并没有多少真材实料的内容。形式上让人感觉很长很“深度”,其实不然,只是以“深度”为名,有意拉长文章,只要稍加思考就会识穿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破绽。现今的某些伪深度报道习惯于“点式报道”,即跑一地写一地、见一事报一事。热衷于“总结报道”,即跟着领导转、跟着会议跑,根据他们的讲话总结写报道,然后链接一大堆从网上取下的背景材料,冠上“深度报道”、“深度解读”名称。版面气势够大,但缺少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人所未发、富有预见性的“深”材料和思维。

去伪存真,追寻深度报道之“深”

(一)什么是深度报道?

在深度报道的定义上,国内外新闻学界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便如此,中西方对于深度报道这一概念的内涵却有着相似的把握,即把新闻事件放进整个社会背景中寻求解释,挖掘本质。笔者比较倾向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高普鲁在《深度报道研究》中给出的答案,即“深度报道是将新闻带进读者关心的范围以内,告诉其重要的事实、相关的缘故以及丰富的背景材料”。因为这既讲出了今日之事态,核对了昨日的背景,也评判出了明日的意义。

(二)深度报道“深”在何处?

深度报道往往被称为“大报道”,是新闻报道形式中的“重型武器”。它以深刻为追求,深度作为它最重要的特质,决定了它不能像客观报道那样“就事论事、一事一报、一事一议”地对素材进行简单化处理,[1]9对观点进行表面化提取。作为深度报道的灵魂,其“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搜集的深入。题材的重大性,思维的立体性,要求深度报道的材料必须是从四面八方,甚至是“掘地三尺”而得,且触及社会生活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对材料进行深度开掘,透过表象,揭示真相,展示“新闻背后的新闻”,这样的报道才会更有说服力、更符合深度的标准。如1972年在美国历史上轰动一时的“水门事件”,《华盛顿邮报》两个年轻的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刨根问底,揭开了一个重大的竞选阴谋以及尼克松总统试图掩盖真相的很多内情,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的黯然离职。[2]57这一深度报道的出现正是来源于记者对材料搜集不间断地深入和穷追不舍。

主题立意的深刻。主题即论点是深度报道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深度报道最根本的深刻在于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解释新闻事件产生的原因、背景及其发展的规律,阐明它的意义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使读者领悟到新闻事实背后更为广阔和深刻的内涵,受到教育和启迪。著名记者张建伟在谈到他的一篇成功的深度报道《命运备忘录》时说:“使日常获得的信息,通过深度开掘——不要试图寻找什么新闻,而要努力使新闻变得重要起来——变成‘解惑性’的深度报道。”他强调的深度报道,是主题的深度和立意的深刻。主题“站得高了”,立意“看得远了”,高屋建瓴,报道自然上升到“深”之高度。

社会影响的深远。深度报道之“深”除了具备深入的内容、深刻的立意之外,能够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和积极的社会意义更是深度报道的最终归宿,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成功。当代著名揭黑记者王克勤曾说过:“记者的职责就在于深刻地关注、忠实地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解释历史进程中的瓶颈因素;反映制度、政策弊端,以新闻的力量建设公平、文明、进步的民主社会。”基于这种新闻理念,他于2002年刊登在《中国经济时报》上的《揭开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以深度、广度、力度披露了北京出租车行业的垄断情况,“富了老板,亏了国家,苦了司机,坑了百姓”[2]59是对这种出租车管理体制弊端的深刻反映。这篇报道曾引起了朱镕基、温家宝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思想的深度和理论的力度。思想深度和理论力度是建立在记者的采访报道能力、观察思考能力、策划能力以及新闻理论功底基础之上的。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立体综合式的报道方式,思维的宏观性和双向性,有利于提高深度报道的思想深度和理论力度。在这方面,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气质的《南方周末》做得较成功。每一期《南方周末》都会有比较优秀的深度报道出炉,这倚仗的不仅仅是其“在这里,读懂中国”、“一张报纸,一个灵魂”的思想高度,与记者所掌握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采写和报道技巧也是密不可分的。

而一篇深度报道,如果失去了其思想深度和理论力度,所谓的“深度”便会显得肤浅,从而走向“伪深度”。伪深度报道也往往是在深度报道思想深度和理论力度不足和缺失时乘虚而入的。

(三)如何改变伪深度报道的状况?

伪深度报道的出现主要与记者的个人素质相关,其不科学的采访态度,不健康的采访习惯,不严谨的报道方式,不厚实的理论功底,多是造成伪深度报道横流的原因。基于这些因素,当前解决报纸伪深度报道问题的根本之处在于:加大深入调查的力度,提升理论功底的厚度。

深入调查,才能占有精彩的核心材料,才有说服力。首先,“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讲究的就是“用事实说话”,第一手资料通常都是从实地调查中得来的。深入实地的调查,更有依据性和说服力,因而才能最大限度地受到读者的信任。其次,深入调查之后,能够挖掘到平常人所发现不了的东西,即核心材料,这样就可以在新闻的采集方面占据优势。

深入调查,方能提炼出最有针对性的思想观点,才能有思想的高度。通过深入调查得到的资料,能深化报道的主题。更贴近事实和实际的信息,有益于洞察到更深入的矛盾,找到更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制订出与其匹配的解决方案。

有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写深度报道才有穿透力。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有了厚实的理论支撑,报道写起来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主题的报道才会切中肯綮,更有力度和影响力。否则,深度报道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像无根的浮萍,没有根底。

有了深入调查的力度和理论功底厚度的强化,伪深度报道当会淡出视野,才能让真正的深度报道在新闻舞台上大显身手。(蒋艳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范以锦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参考文献:

[1]刘勇.深度报道采访与写作[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海贵.深度报道探胜:党报——主流媒体发展之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