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期刊 > 正文

一问:新闻理想成了浮云?

2011-11-03 16:48:45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想起上大学时,许多大学生,不管文科生理科生,心中都珍藏着朴素的新闻理想,校园记者团、广播站、新闻网站,是最热门的学生社团。那时,我们在课堂上接受新闻理想教育,在宿舍里畅谈新闻理想,咀嚼起一些话语,曾经让人激情澎湃、血脉贲张,诸如“记者笔下有财产百万,笔下有人命关天”、“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你看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纸上;你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

我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新闻从业人员对此如何看待,但作为一个对新闻行业充满憧憬的热血青年,我和同学们确是无比真诚地相信这个行业能改变些什么。

然而,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捧着令人艳羡的记者“饭碗”时,一些人的眼光游离了,精神恍惚了,新闻理想在实践中渐行渐远……

笔者是一个怀着纯朴新闻理想的青年。说起理想,虽无“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言壮语,却始终藏着最朴素的情怀,诸如珍惜自己笔下的每一个文字,珍惜署上自己名字的每一篇文章,如若自己的报道推动了某项工作,解决了某个问题,更是兴奋不已、废寝忘食。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干了很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怀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历久弥新。

最朴素的理想,往往植根最深处的灵魂。

记得上初中时,我是一个十足的热血文学青年,创办了一份校园文学刊物,在县报上发表了几篇豆腐块。从那时起,我一直很享受文字带给我的那份快乐和成就感,有时捧着自己的文章,孤芳自赏,达到迷恋的地步。

后来,考大学,选专业,我只报了一个专业:新闻学。最终,如愿进入大学新闻系。这里的学习使我拥有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在我看来,优秀的新闻记者不仅应该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品德。

大学四年,新闻理想就像一粒种子,植根于我的骨髓,慢慢发芽、生根、开花……无数个日夜,当别人游走于网吧游戏机室,我独自一人在图书馆一蹲就是一天;当别人流连于花前月下的浪漫,我则在床头的矮凳上挑灯笔耕……1400多个日夜,有的人挥霍青春,挥霍金钱,我却通过写稿投稿,一字一字,积攒着当时对于自己如天文数字般的学费,积攒着自己对新闻事业的孜孜索求。毕业整理简历时,我仅发稿目录就达10多页,全国150多家媒体,采用了我400多篇文章。

大四那年,我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走进了新闻单位的大门,在这里开始我的毕业实习。

我没有像某些实习生一样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每天细读报纸,从海量信息中发掘素材,认真采写。值得庆幸的是,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报社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跟每个记者采写新闻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