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动向 > 正文

抗战记者:铁血文章传千古 九死一生为国家 图

2014-09-03 14:34:45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郑德金 何晏  
视频加载中...

顾雪雍:九死一生的抗战报人

□顾祖年

家父顾雪雍1921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今年已经是93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了,可是谈起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的记者经历,依然是思路清晰,宛若历历在目。

1937年,顾雪雍进入由其舅父、中共新闻文化界重要人士恽逸群等先辈创办的上海法政学院新闻系就读,翌年加入由中共领导的国际新闻社(以下简称国新社)任驻沪记者。当时,上海沦为各国租界的“孤岛”。一天,顾雪雍正在写稿,忽听“轰”的一声,震得房屋摇晃,一颗炸弹在隔壁的印机房里爆炸了。接着,“嗖,嗖……”密集的枪声从编辑记者们头上掠过……原来是一大批日伪特务乔装成报贩,分乘几辆汽车冲入报社内投掷炸弹。在弹雨纷飞中,报社的三位印刷工人中弹倒下,一名巡捕和七名过路群众也中弹受伤,印机房血迹斑斑,碎纸遍地,惨不忍睹。顾雪雍把这些亲历见闻,写成长篇通讯《群魔乱舞的上海》,用密信寄给国新社,被整版刊登在香港《星岛日报》和其他海外报纸上。

经历过生死的顾雪雍接着又沿沪宁铁路,到江浙两省沦陷区采访了日寇侵略中国及汉奸卖国的罪行,写下诸如《这里是“皇道乐土吗”?》《日寇的奴化教育》《日寇的毒化政策》《日寇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等系列通讯报道,以“伍中”的笔名经国新社转发到内地和海外华侨报纸上。

1940年,顾雪雍调到国新社香港分社,在社长恽逸群领导下,进行抗日新闻报道。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占领香港,大批抗日报人撤退到内地和新四军管辖地区。顾雪雍跟随国新社总社社长范长江,撤退到内地。顾雪雍在昆明创办《新报》,宣传抗日和民主。1944年,抗日到了最关键最紧迫的时刻。当时,中国政府组织远征军,开辟抗日第二战场,大后方广大青年纷纷参军,投笔从戎。顾雪雍爱国心切,毅然投入远征军行列,作为年轻的随军记者走上战场。在前线采访中,顾雪雍写下了许多通讯报道,先后刊登在《新报》和云南省的其他报纸上。

历经整个抗日战争烽火、九死一生的顾雪雍,至今身体硬朗,回忆往事更是侃侃而谈。顾雪雍说:“永远不能忘记那场由数千万同胞用血肉之躯抒写、铸就的艰难岁月,永远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杀戮和戕害,勿忘国耻!”

更多>>传媒聚焦
更多>>图说传媒
更多>>佳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