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人物 > 正文

邓兆安:从农民“土记者”出发|“长韬”获奖者的追梦故事

2023-02-16 17:35:46    来源: 微信公众号“中国记协”   作者: 邓兆安   

编者按: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十年来,新闻人牢记嘱托、怀揣梦想,以人民为中心,以奋斗为姿态,扎根基层,践行“四力”,不断书写新闻事业崭新篇章,汇聚奋斗前行精神力量。

中国记协网编辑部特别推出“新闻追梦人”专题策划,分享新闻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追梦故事。首批推出“‘长韬’获奖者的追梦故事”系列报道,邀请长江韬奋奖获奖者讲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使命和担当。让我们一起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新征程上,同心筑梦,并肩追梦!

我的新闻梦始于46年前的中学时代,梦想的火种是由我的大哥点燃的。

那是1976年麦收时节,大哥邓兆吉为不知毕业后路在何方的我指明方向——新闻报道大有可为。就在这之后的第二天,我听到一件新鲜事:村里一位83岁的老大娘李福良,户籍关系不在生产队,但她积极参加集体劳动不计报酬。我就采写了《八旬老人回乡义务劳动》的通讯稿,发表在了生产大队队部的土墙上,吸引了许多群众观看,不久县广播站也播出了这篇带着浓郁麦香的稿子。这是我踏上新闻路的第一步。

暑假结束,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开设了很多为期半年的培训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通讯写作班”。利用课余时间,我主动到烟台市掖县(今莱州市)西由公社辖区内的基建队、食品站、拖拉机站、兽医站和学大寨先进村王贾村、后吕村采访,真正写起了“西由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留下了我奔走的足迹。

那年秋天,终于在《烟台日报》上刊发了自己的处女作——《西由卫生院面向农村办院成绩显著》,手捧着这篇由文字变成铅字的作品,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段可称为“实习记者”的不寻常经历,让我最早地感悟到:广袤的农村大地蕴含着开掘不尽的“新闻宝藏”。

机遇总是垂青有追求的人。1977年7月,我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在繁重的田间劳动之余,仍然怀揣梦想当好“土记者”,不停地搜集采写沾着泥土芳香的各种好人好事。到了年底,掖县县委宣传部让我在全县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并推荐我到县商业局做了秘书。虽然写作条件好了,但我在心里郑重地告诫自己:决不能忘记“土记者”的身份和责任,更不能远离基层的“土壤”。

1980年1月,我从商业系统年终工作汇报会上获悉,石油站保管员孙学军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事迹。我敏感地意识到此事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值得报道。为挖掘事实真相,第二天我顶着刺骨的寒风,骑着自行车,爬山越岭,历经两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赶到了石油站。

在油库现场,我与孙学军聊起了他如何发现拉油车存在的浪费问题,以及在他的建议下重新审定车辆吨位,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开支三万五千多元的详细经过……由于此稿以小见大、事迹过硬很快被《烟台日报》刊发,并被推荐评为该报年度好新闻。这篇来之不易的报道,既对我个人是极大的褒奖,也给人深刻的启示:好新闻是靠“铁脚板走出来”的!

在县商业局期间,我结合本职工作,几乎走遍了辖属的大大小小的基层门店,采访了上百个先进典型和基层员工,先后撰写发表了《一扇敲不开的铁门》《庄稼人的新追求》《乐为顾客解忧愁》等200余篇“冒着热气”的新闻作品,被各级媒体评选为模范通讯员,在烟台地区业余通讯员中脱颖而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4月,我以农民合同工的身份被破格借调到县委宣传部新闻科,不久我参加了农民育种专家李登海创办的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后邓农业试验站”挂牌仪式,我被李登海主动辞去“铁饭碗”继续回乡搞科研、勇攀世界夏玉米高峰的崇高境界和创新精神所打动。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不“请”自到,主动参战,每年秋季都将李登海创造的夏玉米高产纪录宣传报道,并第一时间通过央媒向国内外发布。

一篇篇写实的报道让我俩的心也贴得更近了。1987年1月,我远赴海南陵水县采访,白天与李登海结伴在烈日炎炎的玉米试验田里劳作,晚上又一起在星光闪烁的草棚外促膝长谈。他的远大理想、育种规划和憋在心里的苦衷都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一位真实可信、生动鲜活的科学家形象,令我心潮澎湃,寝食难安。

在把自己“封闭”的半个月里,从搜集记录的10多万字中,我饱含深情地凝聚提炼了4000多字的人物通讯《种子的品格》,分别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十多家媒体采用。该作品还获得山东省新闻奖二等奖,并被收录到中央组织部编辑的《共产党员专家礼赞》一书中。

此稿能够获得如此大面积的丰收,其根源不仅在于采访过程中的“身入”,更重要的是“心至”。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达到了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境界,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写作过程中,我十分注重与采访对象培养建立起相互关怀、相互信赖的友情基础,这对新闻工作者多出精品大有裨益。在这一阶段,我撰写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旗帜鲜明支持优秀企业家》《撒向世界的金色种子》三篇人物作品均获得省级好新闻奖,就是有力的证明。

1987年1月,邓兆安(右)在采访李登海时,参观了他在海南的第一个育种基地。

1990年10月5日,邓兆安(右)在田间地头采访中国作物栽培研究会玉米分组组长郑培尧。

“只有深深地扎下根,才能结出累累的果实!”这是我在40余年新闻生涯中深刻感悟到的。从中学时代的“实习记者”到回乡务农的“土记者”,从商业局的“业余通讯员”到县委宣传部的“专职报道员”,从烟台电视台的“新闻人”到胶东在线的“新媒体人”。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媒体形态如何嬗变、自身角色如何转换,在自己心灵深处扎下的“党字当头,一切为民”的根和魂始终未变。

2003年5月,在自己担任胶东在线总编辑第二年的春天,就大胆地策划上线了《网上民声》栏目,搭建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网上沟通交流的“连心桥”,开创了中国网络问政的先河,一举摘得第19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一等奖,其经验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2011年11月,针对广东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抓住“烟台最美女孩”刁娜以身挡车的感人事迹,我率领团队迅速创意组织了“爱传百城——寻找最美的你”活动,“最美之花”瞬间开遍了大江南北。以此活动制作的专题《接力寻美 温暖中国》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还作为首位网络媒体代表在颁奖报告会上做了典型发言。第二年,“爱传百城”被国家网信办纳入迎接党的十八大重要网络文化活动。2014年至2016年,我本人先后荣获第13届长江韬奋奖、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2016年11月,我还与其他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一起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会见,成为我终生难忘的幸福时刻。

2012年10月26日,邓兆安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第12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上发言。

2019年11月,《网上民声》栏目获得第19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一等奖后,邓兆安(右二)与主创人员合影留念。

躬身大地,永不止步!衷心祝愿我们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四向四做”的殷殷嘱托,不辱使命,不负韶华,迈开双腿,奔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