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聚焦 > 正文

乌克兰局势成关注焦点,媒体怎样运作才能提升重大国际新闻报道质量?专家建议抓住“四点”—— 一手 权威 有用 多元

2022-03-02 17:31:59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乌克兰局势突变,一时成为国际新闻焦点内容。国内的主流媒体、商业平台甚至自媒体纷纷推出直播,形式包括连线直播、慢直播、多信源直播等。在重大国际突发事件面前,一个老话题重新摆在媒体人面前:怎样才能在充分满足读者关注热点的过程中,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提升国际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对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浩。

一手信息非常重要

自2月24日以来,各家媒体对乌克兰局势的报道最突出的是采用直播的形式呈现,一些媒体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驻站记者、海外分社的优势,在网端、客户端、商业平台上推出权威直播内容,并且邀请国际问题专家等进行对话和连线。

对于媒体如何表现此类国际新闻事件,胡正荣给出了三个核心建议:一手、权威、有用。

“一手信息非常重要。”胡正荣举例说,比如在海湾战争的时候,就有媒体记者“嵌入”到部队中的做法,部队走到哪里,记者就走到哪里,以此获得一手信息。

本报记者注意到,在本次乌克兰局势报道中,多家媒体在一手信息获得上显示了实力。

在局势剧变的2月24日,《南方都市报》及其旗下N视频第一时间推出直播产品,采用“慢直播+独家原创”的形式发布。

2月24日14时许,《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推出原创直播《基辅、顿涅茨克现状如何?N视频国际拍客实地探访》,连线身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等多地的中国公民,在全网率先开启实时直播解说、连线。直播持续近4个小时,呈现了基辅街头、地铁站、城郊、超市以及冲突中心顿涅茨克区域等多个场景,传递了在乌华人生活物资采购渠道、避险场所、应对剧变经历及心态等实时情况。

该场直播得到广泛宣发,同步在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各报网端口,以及国内80多家媒体、100余个网络端口播出,全网全平台总计观看量超6000万。

在2月24日、25日两天里,《南方都市报》、N视频直播内容在近百家媒体中同步播出,总计阅读量超7000万。

除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外,封面传媒、新京报我们视频、沸点视频等也通过国际拍客对基辅、顿巴斯、顿涅茨克、哈尔科夫等地进行直播和连线,为大众带来第一手现场资料。

关注到乌克兰局势的个别媒体甚至通过建立的拍客团队,向用户直播乌克兰当地的情况。

在沈浩来看,“虽然此次是个国际事件,但中国人并不觉得这件事离自己很远、很陌生。”此次事件传播过程中,主流媒体更多关注的是国际局势和原则立场、乌克兰最新局势等相对较宏观战略和专家解读层面的内容,而各地方媒体客户端、各短视频平台则通过拍客关注到的是更民生、更具象的身边事情。

记者注意到,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在顿巴斯地区进行军事行动的消息发布后,封面新闻快速反应,及时连线在乌克兰基辅当地的拍客林先生,并于2月24日下午随着林先生走上基辅街头,直击基辅城市现状。该直播主要采用连麦的形式,在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全平台进行推流,微博共计1493万、抖音共计890万的封面新闻网友在线关注了直播动态。直播间用户还为华人拍客送上满屏“注意安全”的关心。

2月25日,封面新闻与快手合作,在直播间邀请军事专家、国际政治专家解读乌克兰局势,带来更多一线信息、一手画面。乌克兰局势急转直下的30个小时内,封面新闻利用视频传播优势,生产信息播报小视频73条,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获得5亿关注,72万网友因此成为封面新闻的粉丝。

“短视频平台的拍客遍布全球,特别是字节跳动旗下抖音海外版TikTok,海外用户群庞大。”沈浩说,国内的媒体可以通过临时雇用在乌克兰的留学生或当地人士开启现场直播,自媒体账号则将身边的所见发布到Youtube、TikTokt境外和国内主流短视频平台,形成不同的视角,呈现当地的现状。另外,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些拍客信源的慢直播,让人们通过镜头,可以随时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乌克兰现在发生的事件。

报道要全面、权威

在此类特殊军事行动报道中,信源要保证多样化,也要权威化,最关键的是不能片面。胡正荣说:“如果只是报道冲突的边缘,而非冲突本身,即使展示100个镜头,也不如一个有效的镜头更有价值。”

记者梳理发现,《人民日报》发挥其平面媒体优势,通过网站、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迅速推出了图文直播与滚动报道。2月2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图文直播,网友留言刷屏,互动性很强。2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在乌克兰局势图文直播上方引入了视频直播,使用极目新闻、天目·瞰直播、第一财经等国内主流媒体的直播信源,通过视频增强了图文直播的现场感。

新华社作为国际通讯社,通过网站、客户端、新华网络电视滚动发布乌克兰局势最新内容,并在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专题汇聚相关报道内容。2月24日,新华社客户端专题开启了慢直播,后续以全球连线的形式推出了新华社记者独家直击乌克兰局势24小时直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则充分发挥其电视媒体矩阵优势,CGTN全球首发《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消息,央视新闻全球首发《乌克兰议会批准在全国实施紧急状态》消息。乌克兰局势突变后,总台全力组织记者、报道员,围绕乌克兰局势开展现场报道。至2月25日上午,总台关于乌克兰局势的相关报道,被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的1730个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引用播出3.51万次。其中101个国家和地区的1523个电视台引用播出超3.3万次,播出总时长超过120小时。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直播先后邀请总台特约评论员、军事专家、国际问题专家等权威嘉宾做客演播室,梳理此次冲突事件中的信息迷雾,解读局势发展走向。通过电视频道、客户端、媒体社交平台账号等组成的全球传播矩阵,充分实现了大屏、小屏互动。

中国新闻社作为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通讯社,在报道乌克兰局势方面视角独特,以慢直播、杂志型新闻节目等方式全面呈现了乌克兰现状,通过网站、新闻客户端等渠道,与全球网友互动,共同关注分析最新动态。

新闻信息要“有用”

胡正荣还提到了新闻信息的“有用”,即关注此类特殊军事行动背后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背景信息。比如,乌克兰局势双方为何要开战?这场仗会打到什么程度?对世界会有什么影响?等等。胡正荣表示:“在对事实报道做了基本呈现后,背景信息、解读类信息或者观点类信息等,是国际报道中的有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出主流媒体、权威媒体的角色、作用与价值。”

他认为,“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不缺信息,而是缺少有效信息。当所有媒体和平台都在发声时,不全面的报道、片段式的视频、没有信息价值的直播内容等,反而让受众遗漏了很多有效信息,不能对事件和形势发展形成客观、真实、全面的印象和判断。”

对于乌克兰局势这样突发的国际新闻,胡正荣给媒体的建议是,在策划和报道中能够看到战争的冲突、政客间辩论的信息、国际问题专家对战争分析和判断的信息等,这些是了解乌克兰局势这样事件报道的有效信息。“要注重冲突本身、冲突背后的事情,而不是仅仅把摄像头接进直播间,对着街景。”

表达多元、多视角

微博短视频、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各大社交平台上,乌克兰局势剧变后成为“霸榜”的热门话题,呈多元化、多视角的表现形式。

沈浩认为,在此次乌克兰局势传播中,微博的传播力强,各时政类大V评析速度快,发布资料翔实,图文+视频形式多样,成为此次突发性国际时政事件传播的重要力量。相对而言,微信视频号发布的乌克兰局势相关内容被微信消融。

像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除了汇聚入驻媒体号发布的最新相关信息,以瀑布流式的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外,还不断推送时政类关键意见人士(KOL)自媒体号的优质评论性内容,通过直播、长视频、短视频等形式呈现。短视频平台的“拍客”内容从小处着眼,关注细微,注重人文关怀。

而UGC和社交平台的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大,自媒体根据自身特点通过收集分析全球数据,运用跨境信息源制作内容越来越成熟、专业。在全域向、全域性传播的当下,自媒体已开始发挥作用,并成为重要力量,如观察者网、部分关注国际时政的大V等。

“短视频已经成为这类国际性突发事件重要且直观的表达方式。”沈浩说,短视频不需要文字描述,通过镜头就可以快速、真实地还原事件现场。在这种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短视频能快速地从一个小切口切入,直观快捷地发布即时信息,使人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现场情况。

沈浩表示,此次事件中,社交媒体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主流媒体+拍客”的内容更加多视角、多元化,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少未被证实的真假难辨的信息,给受众的辨析造成困境。社交媒体与主流媒体相互交融,在重大国际冲突事件中,短视频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胡正荣表示,“媒体的创新是无止境的,尤其是在形式上,我们鼓励更多的创新。无论是杂志风格的视频,还是聚合媒体呈现边栏瀑布流的方式,都值得肯定。杂志画面、多角度画面、慢直播、城市镜头,或者自媒体拍摄等都应该鼓励,以此保证信源的多样化。”

胡正荣最后表示:“无论形式怎么创新,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提供有效的信息,才是新闻传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