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聚焦 > 正文

整体策划 细节见长

2021-08-11 12:00:25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齐雅文   

《新民晚报》推出奥运特刊《瀛奥运》

整体策划 细节见长

东渡扶桑,征战奥运。《新民晚报》从7月22日起推出奥运特刊《瀛奥运》。瀛奥运,是东瀛奥运。东瀛是日本的别称,瀛也被《新民晚报》作为特刊名字的关键字。奥运举办地东京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跟随记者的笔触和镜头一一展现。瀛奥运也是赢在奥运。中国代表团总人数777,是中国境外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奥运会。在《瀛奥运》特刊中,运动员故事、奥运精神、日本特色文化等,都被立体呈现。

为奥运记者策划特色栏目

在《瀛奥运》特刊中,《东瀛漫步》《场外音》《瀛奥运·话题》《瀛奥运·现场》等栏目的设置,将不同类型的报道进行清晰划分。值得注意的是,《金鸿一瞥》《苒情岁月》两个栏目分别根据《新民晚报》此次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记者金雷和厉苒苒两位记者的名字进行命名,两个栏目旁还分别配有两名记者的简笔画,体现出浓浓的特色和标签。根据上会报道记者的个人特色打造相应的特色栏目,这也是《新民晚报》在此次东京奥运会特刊的栏目设置中的一大亮点,这既是对前方报道记者报道能力的考验,也是当下媒体融合时代,体现全媒体记者能力的直观反映。

如何为观众呈现一个全面立体的奥运会?那目光和视角就绝不能仅仅停留在那些运动员的拼搏瞬间和赛事本身。这是一届迟来一年的奥运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没有现场观众、相应的防护措施等也都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瀛奥运》特刊抓住这些热点话题,在一开始就提出要将东京塔下、富士山旁、奥运举办地东京的点点滴滴都进行展现。可见,提前的全面策划,让《瀛奥运》特刊在报道对象和视角上展现出丰富性。

在《东瀛漫步》栏目中,内容多是记者对于奥运会赛事之外的一些所见所闻。比如,从奥运会中的吃饭时刻延伸到“一人食”现象在日本的普遍;从体育馆外牵牛花的细节描写到牵牛花在日本的历史文化渊源;从本届奥运会吉祥物到日本吉祥物文化对日本软实力成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探讨……《东瀛漫步》栏目中记者的所见所闻都是从本届奥运会的一些小细节入手,进一步探寻背后的故事。每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全世界的观众看的也不仅仅是奥运赛事,更是东道主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习俗和历史文化。合理的栏目设置和内容策划,《瀛奥运》特刊让读者看到了一届立体全面的奥运会。

版面特色表现编辑匠心

看过《新民晚报》的《瀛奥运》特刊,不能不被亮眼的版式所吸引,从7月22日推出特刊以来,《瀛奥运》特刊以统一的外边框图案,将整体风格进行固定,在固定的框架中,再根据不同内容进行版式的具体调整,让特刊开设以来实现了完整性、统一性的同时,又根据具体内容保持着不同的特色和细节。

8月2日,中国代表团在东京奥运会掀起夺金狂潮,一天斩获5金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在8月3日的16版中,《瀛奥运》特刊利用奥运健儿一天勇夺5枚金牌的成绩,将他们的夺金时刻照片依次镶嵌在奥运五环的图案之中,将奥林匹克元素尽情和一天斩获5金的成绩实现了巧妙结合。

从奥运会开幕以来,《瀛奥运》特刊在报道标题上就会结合热点话题,将报道对象的主要内容进行高度凝练和概括。女子双人3米板决赛,30岁的老将王涵终于圆梦,摘得自己的第一块奥运金牌,结合热播电视剧起主标题为《三十而已的倔强》;意大利人古德蒂不仅曾是中国女排的“苦主”,同样也是最了解朱婷、最了解中国女排的人,结合流行歌曲起主标题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朱雪莹身穿凤凰赛服夺得东京奥运会蹦床比赛金牌,结合古诗句起主标题为《凤凰于飞》……《新民晚报》的《瀛奥运》特刊,善于在文字较多的长篇通讯中加入亮眼标题作为点睛之笔,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可看性。

报道之外,《新民晚报》十分懂得为自家读者获取独家福利。58岁的上海阿姨倪夏莲是本次奥运会最年长的运动员之一,被称为乒坛“活化石”。《新民晚报》对她进行采访时,还邀请其为读者题词,“瀛奥运,看奥运,读晚报”的祝福不仅在版面上增加细节元素,也是《新民晚报》读者收到的独家祝福,一举多得。(见习记者 齐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