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聚焦 > 正文

镌刻长征史上动人篇章

2021-08-06 10:55:1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程焕   

大雨过后,赤水河愈发汹涌,褐红色的河水一路向北奔腾不息。来到贵州遵义习水县土城镇,一座黔北民居风格的建筑矗立于赤水河畔,这便是四渡赤水纪念馆。步入大厅,一组气势恢宏的雕塑映入眼帘,生动展现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壮阔场景。

1935年1月至3月,中央红军纵横驰骋于川滇黔边境地区,避敌之长,击敌之短,在赤水河上来回四渡,以不足4万之师,摆脱了国民党40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伴随着阵阵涛声,人们走进四渡赤水纪念馆,倾听那段血与火的交响。

四渡赤水出奇兵

站在四渡赤水纪念馆的观景长廊,朝不远处山头上眺望,只见一块写有“土城渡口”四个鲜红大字的纪念碑威武耸立。86年前,红军就是从这一带渡过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习水县是四渡赤水的主战场,保留了一、二、四渡渡口和土城青杠坡战斗遗址、红军总司令部驻地等1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12处在土城镇。2007年,习水县在赤水河畔土城古镇一渡渡口处,建起了四渡赤水纪念馆。

纪念馆展厅里,一枚手雷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手雷一头大而圆,一头小而钝,外壁有3条深深的横沟,正面刻着一颗五角星,五角星内有镰刀和铁锤。这是1982年当地农民翻地时发现的。经考证,这枚手雷制造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区兵工厂,是中央红军在土城青杠坡与国民党军交战时遗留下来的,见证了当年那场激烈的战斗。

“红军必须经常的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纪念馆里,一段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布的《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摘录,点明了四渡赤水战役的精妙之处。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计划北渡长江挺进四川,却遭遇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危急关头,毛泽东等指挥部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先后四次渡过赤水河,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合围圈,彻底粉碎了敌人将红军消灭在川黔滇边境的图谋。

四渡赤水之战使红军长征由挫折转向胜利,是战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范。“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象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时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后来在回忆文章中详细记述了这场出奇制胜的战役。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由当地群众和纪念馆工作人员组成的艺术团,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都会举办《长征组歌》音乐会,《四渡赤水出奇兵》则是音乐会上的压轴曲目。

军民鱼水一家亲

“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把运动战特长,最高度发扬起来”……展厅里的复原场景,再现了当年留在土城的标语墙和宣传画。如今,在纪念馆背后的土城老街,一些老房子墙面上还能依稀看到标语印迹。

展柜里陈列着一只破损的陶罐和两枚铜钱,看起来不起眼,却有着特殊的意义。1935年2月,红军途经习水县一个叫二郎坝的小村子,战士们帮老乡挑水时,不慎打破了一个陶罐,当即掏出仅有的两枚铜钱作为赔偿。老乡见多了蛮横的国民党军队,却从未见过这样一支纪律严明、亲民爱民的部队,于是用竹条把破陶罐精心编扎起来,连同两枚铜钱一起保存,作为传家宝流传至今。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还通过实际行动争取到沿途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有力地击碎了国民党的反动宣传。红军所到之处,老百姓争相筹粮筹款,当向导,送情报,救护安置伤病员,还有不少人直接加入红军队伍。

“这是我们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四渡赤水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曹行燕指着3扇年代久远的木门板说。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与敌军展开激战,军情危急,中革军委紧急召开会议,作出主动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的决定。如何在赤水河上快速架设起3座浮桥,成为红军摆脱危机的关键。

土城镇老百姓听到消息,纷纷卸下自家的门板,扛到河边帮助红军搭建浮桥。当时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一条“上门板”的规定,但由于战事紧急,红军来不及归还老乡的门板和木材,便给了远超市价的银元和物品作为补偿。红军离开后,老乡们又来到河边,把炸毁的门板打捞起来,修修补补继续使用。一位叫郑明福的老乡寻回了3扇门板。71年间,这3扇门板不知修了多少次也舍不得换。直到2006年筹建四渡赤水纪念馆时,他的后代把门板捐了出来。“像郑明福家这样的门板,土城人民亲切地称为‘红军门板’。”曹行燕说。

纪念馆里还收藏着一件珍贵文物——1934年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出版的毛泽东、张闻天合著的《区乡苏维埃怎样工作》。历经80多年沧桑,书籍纸面发黄,仅封面和极少部分内容缺失,大部分内容保存完整。

“这件文物能保存至今,它的背后是一段红军爱护百姓、百姓拥护红军的感人故事。”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刘军介绍,红军驻扎习水县期间,一位叫张南薰的小学校长,积极发动百姓为红军带路、提供物资和住宿,红军便把从瑞金带来的《区乡苏维埃怎样工作》赠给了他。红军走后,白色恐怖重新笼罩,张南薰将书几次转移,成功躲过国民党的严厉搜查。2006年,习水县征集革命文物时,张南薰之孙张仁海将书捐了出来。

一部红军长征史,写满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赤水河,清又清,我打草鞋送红军。军民情谊似赤水,千秋万代流不尽……”而今,这首《我打草鞋送红军》依然在当地广为传唱。

红色血脉永流传

沿着土城老街幽静曲折的青石板路前行,不多时,一幢青砖黑瓦、中西结合的建筑出现在眼前。小楼原为川南联防军司令罗平芝的别墅,在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期间,这里是红三军团司令部驻地,彭德怀、杨尚昆曾在此居住。如今,在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础上,建成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这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女红军为主题的纪念馆,展示了1927年南昌起义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10年间中国女红军的感人事迹。

女红军纪念馆英名墙上镌刻着4113位女红军战士的名字。“她们不仅参加战斗,还肩负着群众宣传、扩大红军队伍、筹粮筹款筹盐和护理伤员等任务。”讲解员王静对馆里展出的600余张女红军照片十分熟悉,穿过每一个展厅,她都将女红军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位老人叫李小侠,是咱们遵义籍的女红军。邓小平主编的《红星报》记载了她,陈云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也提到了她,1985年杨尚昆、李伯钊夫妇来遵义时还专门接见了她。”王静指着一张女红军的照片介绍说,1935年1月,红军第一次打进遵义,17岁的李小侠在城门口领头呼喊欢迎红军的口号。红军撤离遵义前,邓颖超、李伯钊亲自接收李小侠加入红军。后来她按组织安排参加黔北游击队。队长王有发牺牲后,李小侠在湄潭县以教书作掩护,继续为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李小侠还参与过剿匪工作。

86年薪火相传,红军在长征路上留下的印迹,成为这座小镇宝贵的红色财富。如今,四渡赤水纪念馆已形成多元化的博物馆聚落,包括四渡赤水纪念馆主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红军医院纪念馆等馆群以及红军总司令部驻地、红军总参谋部驻地、土城渡口纪念碑等12处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接待参观者超200万人次。2020年底,四渡赤水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我们党光辉历史的见证。我们要充分挖掘革命文物的丰厚内涵,用心讲好文物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长征精神。”刘军告诉记者,四渡赤水纪念馆多次组织人员到全国各地征集文物,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并与当地多所学校开展馆校共建合作,组建“小小讲解员”队伍,让孩子们成为红色故事的讲述者。近年来,利用VR、AR等新技术,四渡赤水纪念馆建设了虚拟展馆,通过实景模拟、文物展示、语音导览、互动分享等功能,让观众体验丰富生动的线上展览,把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程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