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研究 > 正文

“老讲解”真人出镜传递红色真情

2021-07-12 18:40:01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朱丽娜   

《海南日报》推出《老讲解》微电影

“老讲解”真人出镜传递红色真情

微电影形式上看似简单,但却贵在短小精悍,相对于传统的文字宣传方式而言,微电影对读者更具有渗透力。“手握一株革命菜,身着麻制红军服,他仅1米52的瘦小身躯里,仿佛蕴藏着巨大的神奇力量。高亢的嗓音,和一口标准的‘海普’,他用激情的讲解,让你恍若,一眼就能回望烽火硝烟的峥嵘岁月。”这段话就来自于《海南日报》特别策划推出的微电影《老讲解》。在这部仅仅9分56秒的微电影中,通过讲述一个个细小却动人的故事,塑造出了一个丰满的“老讲解”人物形象,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就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见“微”知著

真实,是电影艺术感染观众最重要的因素。电影的创作首先要讲究对事实的尊重,讲究严谨准确。《老讲解》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王学广的故事——一位83岁的原海南农垦中瑞农场退休干部,在退休后义务担任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讲解员20年。在观看中记者注意到,短片中王学广的扮演者,正是王学广本人。这种基于真实事实的影片,也更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走进故事的更深处一看究竟。

在新媒体时代,碎片化逐渐成为社会传播语境中的一种形象性描述。而微电影则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传达意向与剧情相结合,将更多的信息融入故事情节中,在几分钟内呈现一个或多个或令人动容、引人深思的故事。《老讲解》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将观众引入其中,通过情节的刻画、故事的演绎,表达内容的文化内涵,引起观众的共鸣。

《老讲解》中就很好地借助了影像叙事的代入感和共情力,在王学广的“红色故事会”里,不仅有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红色传奇,感人的革命故事,也有王学广用二十载时光写就的励志故事……影片中,王学广为了写好讲解词,反复研习图片资料,找来《琼崖旗帜》《琼崖纵队史》《冯白驹自传》等书籍和报刊,找寻曾发表的有关母瑞山革命斗争史的内容,仔细学习,走街串巷,向老人们考证历史故事。

影片中,有一个很打动人的细节,王学广第一次进行讲解时,因为发音不准,讲解不够有感染力,让观众没有耐心听下去。为了更好地进行讲解,王学广拜10多岁的孙女为师,逐字逐句跟着孙女训练,直到第197次……1197次……4999次……一遍遍的练习中,一次次的讲解中,不仅王学广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掌声,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位老人对于信仰的坚持。

多样呈现

一个好的新媒体作品,首先好的内容是核心,其次是要有好的呈现形式,才能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对此,《海南日报》在新媒体传播上打出“组合拳”,让报道与创新的传播方式有机结合,以此打造出吸引用户关注的内容产品。

《老讲解》微电影,以海南日报新媒体微信公众号作为呈现载体,且并没有简单的只是放一个视频,而是配以详细的视频内容讲解,以更适合读者在不同的情境下阅读内容,因为有的读者更喜欢选择视频,有的读者则更适应文图的阅读,这样的安排也迎合了不同阅读习惯的读者。

此外,在《老讲解》的微信推送中,《海南日报》还运用了视频的内容动图,这样的安排也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视频内容的同时,方便了不便于看视频的读者。可以说,《海南日报》于细微处呈现精心和细心。(见习记者 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