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聚焦 > 正文

“大合唱”展示“乘法”效应

2021-06-29 17:44:57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何瑛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启动实施之年。为生动展示绍兴的新实践、新成果,今年3月起,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组织实施“先行者的风景——建党百年全媒体新闻行动”,深入街道乡镇、科创园区、企业社区、工地码头等开展调研式、体验式、行进式报道,采撷先行者的风景,展示新闻人的风采。新闻行动紧紧围绕“新”“精”“融”,发挥体制优势,立体展示呈现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改造、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等领域的“绍兴风景”,“走”出了绍兴特色,也“走”出了新闻人的底色。

海选题材 练“眼力”

精心策划 强“脑力”

这次全媒体行动,是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统一组织、作为重要品牌项目打造的庆祝建党百年重大主题报道。

3月21日,系列报道推出第一篇。《绍兴日报》以整版篇幅刊发通讯《工厂化养蚕:巴贝一梦五千年》。该文以“记者探访”为视角,围绕“一道神奇的‘瀑布’”“一个最强的大脑”和“一片广阔的蓝海”3个部分作行进式、见闻式报道,行文生动可读,富有画面感,彰显了敢于创业、勇于创新、追求极致的企业家精神。《绍兴晚报》则以《“作茧自缚”7年,巴贝“破茧成蝶”》为题,深挖巴贝人历时7年攻克工厂化养蚕难题的故事。电视新闻频道对难能可贵的工厂化养蚕生产场景进行了最直观的记录和呈现,广播频率则以大量的现场同期声,让听众体验了“声”临其境的感觉。越牛新闻客户端则对多个平台的报道进行编辑和筛选后,集成式刊播。

同一个题材,多平台刊播,呈现出“集束性”效果。这是2019年1月1日“巴贝工厂化养蚕改写5000年养蚕史”这一科技成果正式向外界宣布以来,人们第一次如此全景、直观、生动地了解到一条蚕是怎么从流水线上孵出来的、全年无休数字化养蚕的真实场景,以及工厂化养蚕这一世界性科技难关被攻克的幕后等第一手信息。

类似巴贝工厂化养蚕这样的选题,具有肉眼可见的“先行者特征”。但更多的题材,则需要在独具慧眼的基础上筛选和辨别,要既能承载建党百年这一宏大主题,又能紧紧围绕绍兴“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和“四个率先”的部署,同时还要兼顾区域、行业的平衡性和典型性,事件的代表性、先进性、新闻性,这是一场眼力和脑力的大考验。在确定的第一批20个报道对象中,既有绍兴拥抱浙江大湾区建设的滨海工业区,也有传统经典产业发展的代表山下湖珍珠产业;既有传统小吃产业发展推进“枫桥经验”传承创新的诸暨安华镇,也有在融杭中展示“桥头堡”功能的杨汛桥镇……

“脚力”下抓活鱼

“旧闻”里炼真金

截至5月底,这组报道已刊发近13期。每一期经历精心打磨、反复修改的环节后,都以各具异彩的形象呈现出来。其实这些题材并非独家新闻,多为“旧闻”,“旧闻”里面“炼”出真金、“死鱼”点化成活鱼,靠的就是沉到底部、走到核心。

在4月22日刊发的《安华之“安”》报道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厨房里,灶台边,四五口锅同时开火,牛杂汤汩汩沸腾,鱼面飘香,煎饺冒气……掌勺的是彭娟的丈夫何铁军。只见他两手并用,面庞通红、汗流浃背。屋后,何铁军的父母,又是杀鱼,又是烤羊排。一旁的姐姐,秒速包饺子。”

这样活色生香的细节,是全媒体采访小组在当地熬了一个晚上的结果。4月13日晚上,采访小组走进安华镇华南路小吃街的军大胖炭烤牛肉店,体验了一个小镇“深夜食堂”座无虚席的美食影响力,找到了能够“点燃”这组报道的灵感火苗。

当然,回头去看,每篇报道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次精彩的呈现背后,都有一个认识转换甚至对报道主题重新提炼另起炉灶的过程。

一是从“没搞头”到“有花头”。报道不怕重复,关键是能不能做出创意和新意。《巴贝一梦五千年》这组报道就将“行”作为贯穿全文且区别于过往报道的主线,通过记者的“走”,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场景连接故事,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创新。另外,充分凸显全媒体行动优势,牢牢抓住机会打造第一视角、捕捉独家访谈。

二是从“写过头”到“写出彩”。因为是重大题材的全媒体行动,也有部分记者唯恐写“轻”了,仿佛不用力就不足以显示其“重”。其实,越是重大题材越是需要小切口进入,唯有“小”才能“大”,很多稿子都经历了由“大”到“小”的修改。譬如在选择亲历者时,很多记者都会不自觉选择领导干部,但领导干部的视角显然跟“从基层寻找亲历者”的定位不符,所以“亲历者说”这个栏目很多都经过了两次采写。在写“采访手记”时,很多记者往往习惯于输出“大而全”的观点,缺乏热气腾腾的触觉,因此往往要经过不断的“收”,才能将“写过头”的稿子扳回价值通道。这就对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脚到、力到、心到、笔到,文章才能写“到”位。

报台融合 强优势

抱团作战 练“笔力”

发挥报台融合的优势,每个团队均提前踩点,搜集素材、挖掘亮点、找准角度,给后期的采访打下了基础。从规模来讲,这是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媒体新闻行动。从效果来说,是一种发挥融合优势,“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各扬所长、优势互补”的低成本、高效率生产方式,深度报道、电视作品、广播、短视频交互式立体作战,树立了项目引领的融合样板。

一是技术之合。通过统一新闻行动,了解多平台多媒体生产方式的异同,对提升记者的专业技能很有帮助。譬如,在几次全媒体采访中,笔者要求文字记者养成全程录音、摄像的习惯,尤其是一些珍贵的场景采访中,记录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历史。文字记者起初并不理解,认为不是有摄像记者吗,为什么还要“重复劳动”?但笔者认为,记者在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采访的同时,掌握的不只是生产能力,而是全媒体思维方式。后来证明,文字记者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在新闻细节的捕捉上弥补了摄像的不足,不仅生动,而且视角十分独特。

二是人心之合。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有1000多位员工,庞大,加上是“重组家庭”,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交流也少。通过同题采访、统一行动、交流沟通,学到了别人的长处,照见了自己的短板。在共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进了感情、加深了了解。

三是认识之合。所谓融合,认识很重要。最后体现在效果上,还是要看生产理念的提升、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一次实践胜过很多堂课。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实践,通过观照别人的实践成果,才能让大家在实践中加深融合认识,在项目中提升融合能力。新闻行业,说一千道一万,检验的是实战能力。在同一个阵地上,面对同一个题材,长板和短板、优势和劣势一目了然,也极大地增强了各平台记者的竞争意识。

媒体融合中,尤其在跨集团融合中,在“和”和“合”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大,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融合的先发优势。通过创新创优主题报道,深化新闻供给侧改革,更大力度培育名记者、名栏目、名作品,生产更多更好的爆款融媒体产品,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需要通过精心打磨专业队伍,结合增强“四力”实践教育,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员工队伍适应全媒体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朝气蓬勃的“合媒体”集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从这个层面来讲,全媒体新闻行动已经成为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推进融合过程中的一次“小而美”的亮剑。(何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