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评论 > 正文

多省联动传递红色初心

2021-06-16 10:31:24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吴明娟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策划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地图连线互访活动”

多省联动传递红色初心

时光呼啸100年,山河换了人间。能够见证建党百年的历史性时刻,何其有幸。之于新闻从业者,这是一个百年一遇的新闻题材,是一场各显身手的同台竞技,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家媒体使出浑身解数,如何从中脱颖而出?敞开大门,联合作战。

今年4月,河南省委宣传部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策划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地图连线互访活动”,选取河南与安徽、湖北、河北、吉林、福建等省在党史上的结合点、共鸣点,并联合各家省级党报,通过互动互访和融媒传播,共同讲好党史故事。据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外宣部副主任赵恒介绍,目前,该系列报道已推出5期,通过报纸、客户端、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多渠道传播,引发读者共鸣,在网上网下反响热烈,为庆祝建党百年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突出主题 擦亮“红”的底色

连线互访,和谁连?怎么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项目工作专班,由社长、总编辑总统筹,项目启动前便围绕选题做了大量案头工作。

作为红色热土的中原大地不乏红色资源,但选择与外省的结合点、共鸣点,需要考虑精准度、知名度、可行性等多方面问题。围绕百年党史这一主题,工作专班对搜集到的线索进行多轮对比、分析、研讨,最终确定6个题目。

先是沿着总书记足迹找线索,大别山革命老区是红色摇篮、将军故乡。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安徽省金寨县,2019年又视察河南省新县。两地地缘相近,文化相亲。“‘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总书记心心念念,当地如何牢记嘱托,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充分利用大别山‘红’‘绿’资源?两地互访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作为开篇之作恰到好处。”赵恒说。

然后比照地标建筑找关联,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载入教科书的重大党史事件。郑州和武汉,两座铁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因大罢工而紧密相连、渊源颇深。如今,郑州二七纪念塔已成为城市地标,武汉二七纪念馆参观者也络绎不绝。两座中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续写着长江与黄河的精神与传奇。特别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抗疫硬仗,两座城市展现了强大的力量。历史与现实交汇,必定扣人心弦。

同时追忆英雄模范找故事,河南人杰地灵,自古英雄辈出。在党史中,有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工作专班从中选取了杨靖宇、谷文昌两位杰出代表。杨靖宇生于河南确山,带领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敌人战斗,壮烈牺牲,树起不朽的丰碑。谷文昌生于河南林州,担任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期间,将风沙肆虐的荒岛变成生机盎然的东海绿洲,被当地百姓尊为“谷公”,“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相沿成俗。一位代表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一位代表和平年代的党员干部,他们的故事,正是百年奋斗路上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

创新形式 释放“联”的活力

系列报道突出互访,以省外媒体看本地的形式,跳出了本地媒体、本地记者的惯性思维和套路,用第三只眼去洞察,收获的也必定是全新的故事。

例如,《福建日报》记者到谷文昌出生地河南林州后,就被巍巍太行所震撼。东海之滨的福建东山与太行脚下的河南林州,从地理到人文都有天壤之别,只有真正踏足,才能理解谷文昌的经历。爬山过河、入户走访,《福建日报》记者逐渐体会到环境对性格的影响。林州曾经水源匮乏,交通不便,艰苦的环境、生存的压力,孕育了林州人如太行山石头一般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也造就了林州人改造自然、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超凡勇气。“福建百姓对谷文昌的事迹已经非常了解,我也采写过多次。但这次到林州,我们才探寻到谷文昌的思想根源。他能干成几代人干不成的事,喊出‘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与他成长的环境太行山和中原文化、黄河文化有很深的关系。”《福建日报》记者苏益纯说。

《河南日报》与互访的兄弟党报提前商定,就同一主题同日见报整版互访特刊。5月19日,第一期特刊同时在《河南日报》《安徽日报》同一版次刊发,栏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红色地图 梦幻联动”醒目置顶,主标题《红绿相间映初心》相互呼应,核心提示提纲挈领,图片引人入胜,《红色的金寨 绿色的金寨》《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两篇互访稿从不同角度展现两地革命老区发展变化。两个版面内容、调性一致,设计又各具特色。《河南日报》还对系列版面作了整体设计,将每一期版面拼在一起后,会发现由彩带连接的各地地图形成一个整体,呼应活动主题。

移动发力 彰显“动”的效果

赵恒说,连线互访活动在传播上有着鲜明导向,即聚焦移动端,挺进互联网主战场。该系列所有融媒产品都本着移动优先原则打造。

互访报道中,《河南日报》与兄弟党报的每组融媒小分队均由三名记者构成,包括一名文字记者、一名新媒体记者、一名视频记者。三人团队各司其职又密切协作。河北乐亭李大钊故居一行,《河南日报》文字记者走到镜头前,以第一视角讲述大钊精神。采访第一天,从车上到酒店,记者们顾不上喝一口水,马不停蹄写稿子、剪视频,当天就制作发布了《学校和读书是为了什么?李大钊这样说》《原来李大钊老家的村歌这么好听》等多条融媒产品。《安徽日报》记者在新县采访期间,安徽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连续推文,拆条发布视频、图文。其中,《100元一双的鞋垫,为啥受“热捧”?》从小切口入手,阅读量突破3万。

《河南日报》做策划方案时,还同步设计了完整的移动传播方案,以新浪微博作为主要传播平台,按照时间节点设置话题、策划产品。4月20日,《河南日报》在新浪微博推出#红色地图 梦幻联动#话题。各路融媒小分队在采访中随拍随剪随发,该话题下自采推出“总书记曾在这里买了三双鞋垫”“教科书式宣传!当年新四军这个操作绝了!”“命真硬!杨靖宇亲手栽下的国槐为何屡次死而复生”等产品40余条。“五一”期间,河南日报官博在该话题下开设#全国最红打卡地大battle#子话题,与《吉林日报》《湖北日报》等党报官博互动,晒红色家底,引导“五一”红色游。截至目前,#红色地图 梦幻联动#话题阅读量达530余万。

除了丰富的图文报道,轮番上场的短视频也堪称一大亮点。“时光铭记每一个名字,热血点燃每一寸土地。”活动预告片先声夺人,以混剪串联起参与互访的每一个地方,恢宏大气,一经推出阅读量即突破10万。每组报道配一条3分钟以内的视频,独具匠心,诚意满满。视频着眼于记者探访,突出时空交错、两地对比,如《你好,欢迎乘坐“二七”号列车》以一趟行进的列车贯穿始终,带观众回顾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穿插动画、图表,结尾落脚于高铁网带来的中国速度,让观众沉浸其中,穿越历史与现实。此外,实时发布的拆条短视频或讲述一个鲜活的故事,或记录一段有意义的歌曲,更使话题热度持续不减。

“初心接力,未完待续。探寻着、见证着、记录着、思索着,看河山新貌,传不朽精神。”赵恒最后说的话,显得意味深长。(记者 吴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