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媒体融合 > 正文

新媒体时代,报纸舆论监督何从

2021-06-03 17:36:14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尹琨   

新媒体环境下,智能手机让人人都有了能够迅速发布与传播各类资讯的“麦克风”,甚至不需多方调查取证,就能获取所谓的“眼球”效应,舆论监督报道的门槛与难度似乎变低了。在感叹批评性、调查性报道日益成为稀缺品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仍有不少党报、都市报在坚守《曝光台》《回音壁》这样的栏目,为百姓解决身边“天大的小事”。被誉为“新闻皇冠上的明珠”的舆论监督报道,作为纸媒的传统强项,在新媒体时代如何与时俱进?《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为此对话报人与学者。

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事

“淮南市原市政府大院景观改造工程进展到什么程度?何时可以向市民开放?”“出租车在路边随意停靠怎么整治?”《淮南日报》于2019年11月4日在淮南网上线“淮南日报·新媒问政”栏目,重点协助对政策咨询、问题投诉、建议转达等一系列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急事、难事、烦心事的办理和反馈。

“淮南日报·新媒问政”栏目由《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淮南日报》总编办主任王雷表示,新媒体时代下,做好舆论监督既有对记者职业素养、采编能力、沟通技巧、为民服务意识等共性要求,又有新的期待,比如强化在互联网思维下,对舆情舆论等的理解和把控能力,既要解决群众问题,又不给地方政府造成舆论压力,切实做到帮忙不添乱。同时要求记者提升移动端工具的使用能力和采编技巧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室副研究员、传媒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雪丽结合自己的研究与观察表示,相对于网络舆论监督,报纸舆论监督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更强,在对冲网络舆论监督因盲目性和虚假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使得记者在定力和专业性上面临的挑战变得更加严峻,也对做好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质量的舆论监督需要记者在调查研究和报道撰写上付出大量时间和智力劳动。”在陈雪丽看来,记者不仅要甄别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并从中发掘有价值的线索,而且还需掌握新媒体沟通与传播技能,以创作适配各类媒体终端的舆论监督报道并扩大影响力。关键是不能为了追求速度而降低对质量的要求。

专门团队 多元矩阵

2019年2月22日,《青岛日报》开设《曝光台》栏目,开始常态化舆论监督,截至目前已刊发307篇稿件,《回音壁》栏目跟进被曝光部门的反馈,已推动280多个问题的解决和正在解决。在常态化监督的探索与实践中,青岛市专门出台文件,把部门反馈、整改纳入考核,使舆论监督成为加强社会治理水平的助推器,为《青岛日报》推进“曝光—反馈—整改”闭环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青岛日报》舆论监督部主任张华告诉记者,开展舆论监督以来,《青岛日报》在青岛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总编辑靠前指挥、副总编辑一线调度,建立了专门从事舆论监督的团队——“邱正”。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青岛日报》不断丰富舆论监督的作品形式,拓展舆论监督的阵地,目前已形成以《曝光台》为主阵地,《回音壁》、《“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来信来电留言特刊》、“倾听与商量”协商平台、观海新闻客户端“直通12345”等为辅阵地的多元化舆论监督传播矩阵。

《青岛日报》开展舆论监督,是在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发挥“黏合剂”作用,而非“助燃剂”,目的是推动问题的解决。随着《青岛日报》舆论监督影响力的扩大,“邱正”团队积极推进“民声第一响应人”机制,推出的传播矩阵成为政府部门、党媒、人民群众间的互动平台:有问题反映给党媒,记者追踪报道,部门查找问题、改进工作,并通过党媒做出整改反馈。

“准确监督、依法监督是舆论监督的‘底线’,建设性监督是《青岛日报》做舆论监督的‘一把尺’。”张华表示,在具体实践中,能否在曝光后得到整改,是否有利于推动全市中心工作,成为《青岛日报》取舍监督选题的衡量标准。倘若选题经过研判后仅仅停留在“曝光”环节,无法形成“曝光—反馈—整改”的闭环,就会被舍弃。

融合传播 部门联动

2018年,淮南市在《淮河早报》开设《创城曝光台》栏目,以短平快、可视化形式,开展舆论监督。目前,每年度《创城曝光台》栏目编发稿件800余篇(条),据不完全统计,有300多个影响创城的问题及不文明现象经《创城曝光台》曝光后,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创城曝光台》主要关注市民关心的问题,譬如市容环境、占道经营、机动车违停、乱倒垃圾、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人违法闯红灯、违规违法遛狗等。据《淮河早报》副总编辑胡依群介绍,为了确保监督有效,《淮河早报》每期《创城曝光台》刊发后,全媒体记者会和市文明办、市创城办联动,督查跟踪曝光问题的解决进展。同时,开设《热线出击》《热线追踪》《热线帮忙》《热线回声》,全程跟踪被曝光事项解决情况,形成舆论监督的全程闭环。

王雷表示,面对新媒体的挑战,要想将《创城曝光台》办出特色,必须要贴近市民,关注市民日常关心关注的、令人民群众感到烦心的、有损城市文明创建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比如《创城曝光台》所编发的曝光稿件,可适时在新媒体上同步编发。要与相关部门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对市民所关心的那些影响创城的问题,不能曝光后无回音,尤其是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动,进行追踪,以便促使相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调查采访 还原真相

“这几年,有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报道少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表示,这与调查记者的流失有关,也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有关。

“真实、客观、有深度的舆论监督报道,它的力量是引领甚至爆破性的。”在董天策看来,舆论监督报道曝光问题,引起社会舆论关注,是推动具体问题解决的有效力量。董天策以新华社还原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为例表示,新华社记者深入调查采访还原事实真相,才使前面沸腾的舆论平息下来,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权威媒体的发声,也迫使当地有关单位把事实真相说清楚。

“当新闻事件引发舆情关注后,一定会有新闻线索出现。主流媒体此时通过深入的调查采访报道,还原事实真相非常重要。”董天策表示,随着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轰动效应的舆论监督报道可能减少了,但受众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对事实真相的强烈需求,让舆论监督报道走向另外一种纵深——在还原事实真相层面上下功夫。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问题,传统纸媒通过自身有公信力的采访,对有关问题进行调查与事实还原,方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彰显核心竞争力。(记者 尹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