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评论 > 正文

中国航天报:搭建科普桥梁 展现航天成就

2021-05-31 11:53:59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朱丽娜   

火星是我们探索宇宙重要的一步,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着陆火星,开启了我国独立开展行星探测的新篇章。媒体应该如何及时回应公众对于宇宙的好奇,科学地报道关于宇宙探索的新进展和新发现?5月15日,《中国航天报》推出新媒体报道《刚刚!中国航天器首次登上火星》,以文图并茂的形式,对天问一号探测器实现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的全过程进行展现。

详细讲解 普及与专业并重

新媒体拥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表达方式鲜活的特点,在新媒体上的科普报道一般都会涵盖图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刚刚!中国航天器首次登上火星》也不例外,首先在报道的推出时间上,《中国航天报》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的第一时间就推出了报道,很好地利用了新媒体快速传播的优势。

科学,尤其是航天科学,一般都有较高的“知识门槛”,因此在科普传播中,就要想办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以新奇有趣的方式传播给读者,《刚刚!中国航天器首次登上火星》就采用了诙谐的表达方式,如“中国航天器首次奔赴火星,就‘毫发未损’地顺利出现在遥远的红色星球上,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在尽量采用利于读者理解的表达方式的同时,报道也不失高度地使用了专业术语,保证了科普报道的专业性。如“从进入火星大气到着陆火星表面是整个火星着陆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时刻。我国天问一号任务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四个阶段,历时‘惊魂九分钟’”。以权威和广泛的方式将科普报道传达给读者,正是科学传播的责任。该报道很巧妙地在科普与新闻中找到合适的结合点,航天科学有其一定的科学逻辑,而新闻传播也有其传播上的需求特点,科学报道的专业性极强,媒体在报道时如果理解不充分、不精确,容易产生误导受众的情况。

形式丰富 图片与视频争雄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工作过程,报道中没有采用大量的文字讲解,而是选择了配发大量的说明图片和一个讲解视频,说明图片配发了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的模拟还原图,还以横版的长图详细且形象地讲解了天问一号和祝融号从起飞到降落,以及在火星工作的全过程,相较于单纯的文字讲解,说明性的图片更加能够使读者理解报道所要传达的科普内容。

在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普报道时,《中国航天报》还巧妙地运用了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在理解受众用户阅读习惯的同时,根据新媒体的变化及时、有效、准确地推发科普文章。例如,在《刚刚!中国航天器首次登上火星》报道中所采用的1分40秒的短视频,时长上更适合快节奏的新媒体,以此让科普与时代相容。由此可见,传播科学知识要与时俱进,才能够更好地服务科普事业的发展,而《中国航天报》所采用的这种形式可圈可点。

科普就是对科学内容的理解,并把这些科学内容进行转化,用文章、视频等传播方式进行有效传播,其中的核心就是用读者听得懂、看得明白的方式讲清楚科学发现是什么,也要知道受众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就科普类新闻而言,除了报道的准确与真实,还需要报道的新闻具有时效性与热点性,以此调动读者情绪,从而增加流量。对此,《中国航天报》又以条漫形式推出了一篇新媒体报道《条漫|火星旅行团“单飞”前搞了一个“直播”》,以受到网友欢迎的IP形象“刘看山”为主人公,以“直播”为故事线,详细讲述了“天问一号”的主要工作、起飞降落的原理。用读者能听得懂的通俗、有趣的语言传播好复杂的航天知识,并且能够结合时下热点,这种“蹭热点”并不是单纯的博眼球的方式,而是可以看出《中国航天报》在更好地引发读者关注,让科学内容迸发势能,借助合适时机进行传播,在流量思维驱使下的新媒体环境中让科学成果真正深入浅出地走进大众视野方面所下的功夫。(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