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评论 > 正文

新媒体时代的副刊

2021-05-31 11:53:07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党报专副刊对新闻热点的介入和作为

□沈轶伦

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读者习惯了快读浏览信息,专副刊版面上动辄五六千字体量的文章到了网上,与偏爱“短频快”的新媒体的对接,不可谓不难。

如何把握报道内容的急与缓?专副刊编辑记者如何定位采访对象应身处中心还是边缘?如何处理写作时理智与情感的尺度?这些问题考验新时代专副刊编辑记者的综合能力。

作为上海市委机关报,在全国党报中,《解放日报》率先探索“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同时着力将《解放日报》办成精品党报,近两年来成为媒体改革的典型代表之一。面对新媒体环境,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拓展专副刊内容,亦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此次抗疫报道中,周刊《解放周末》的《独家专访》栏目具有深度厚度、史料积淀和人文底蕴,凸显党报的辨识度。其表现的作为,就是对这种探索的一次检验。

抗疫集结号吹响后,我们做了以下这些探索:

第一时间出击,紧贴“时”与“事”。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推出《独家专访闻玉梅院士:拐点的到来要靠每个人的努力》,在上观APP上线并得到推送,阅读量突破13万。这意味着专副刊编辑部的记者和编辑完全打破原有节奏较为舒缓的约稿、组稿、等稿节奏的生产周期,且不满足于紧抓第二落点,而是主动出击,制造第一热点,并且第一时间利用更多平台,显示出专副刊的传播效应。

在抗疫前线曙光初露的时刻,《独家专访》又争取到采访张文宏教授的老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的机会,并推出近6400字的重头访谈《挑得起担子、耐得住寂寞》,让平时少为人知的感染科走入了大众的视野。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到4月底,仅《解放日报》上涉及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的报道就多达90余篇,关于他的报道已经长篇累牍,但将张文宏置于其师门的背景中,书写上海医护人员代代相传的精神,从细枝末节还原本来不为普通人所知的感染科的专家生活,无疑在紧贴燃点的同时,开拓一个“冰点”,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采访切入点,深刻反映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中职业精神的可贵。此刻,用户对阅读的互动,已经超越了满足于“抗疫科普”,而是反射到他们自身,形成了身份认同。

提升内涵:引导读者需求,而非满足读者需求。在新闻事件发生时,选择身处新闻中心外的“边缘人物”,亦是一种创新思路。

3月,《独家专访》推出对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的专访《文学的疗救功能,究竟体现在哪》、对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的专访《我们仍对生命表达欢欣》、对京城藏书家韦力的专访《因为我在书中获得了慰藉》,他们非抗疫专家,但在整个访谈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疫情的关注。这份关切不仅指向当下,也关乎对民族文化的深层思考,更关注着普通人受到的精神冲击和信心重建。

深化价值:表达的变量和价值的增量。《解放日报》作为党报,核心竞争力始终是权威、快捷和深度。作为专副刊编辑部的编辑记者,“深度”是最需要守护的价值。即便一些自媒体误认为“追求传播迅速”与“内容简短和轻浮”之间可以画等号时,党报依旧需要坚守深度和价值。

4月10日,《独家专访》推出对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的访谈《在危机中,寻找成长的力量》,分享了“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危机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契机”“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生存,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追求幸福生活,成为幸福生活的缔造者。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这些话语,既针对当下疫情带来的困境,也对疫情后的教育领域有着穿越时空的指导价值。

在疫情这样的重大公共事件前,读者不仅需要海量信息,更希望了解信息彼此之间的逻辑,不仅需要有值得信赖的公众人物,更希望通过公众人物了解新闻事件背后蕴藏的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内涵。这份潜在心理,正是党报专副刊大有可为的空间。

“短频快”时代,《独家专访》的超长篇幅和平缓的标题,似乎都没有任何新意,但对于新闻事件及新闻人物的背景和内在关系、新闻的深层意义等信息进行深挖,从而获得传播价值和流量的双赢,这无疑为专副刊采访写作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广阔空间。在此意义上,做好新闻的延伸、提升和深化,是专副刊可以进一步开拓的领域。

(作者单位:解放日报社)

党报副刊当前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陈俊珺

《解放日报》是上海市委机关报,拥有全国知名的文艺副刊《朝花》、周末刊《解放周末》,以及一批以《解放周一》为代表的新副刊。它们分别诞生于《解放日报》三个不同的时期,恰是党报副刊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适应读者需要与时代需要进行变革的产物。近年来,《解放日报》副刊又进行了一系列转型实践,在全国党报副刊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党报副刊目前的困境可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受众维度,受众的阅读方式和在信息传播中的角色明显转变,党报副刊缺乏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对受众的精准定位;二是内容维度,党报副刊的传统内容生产优势正在消解,名家资源逐渐流失;三是传播渠道维度,党报副刊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出现了被边缘化和界限模糊的现象。

通过对《解放日报》副刊改革实践的研究,笔者认为党报副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策略有以下三条:

第一,增强智库属性。新媒体时代党报副刊应该增强智库属性。智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成为读者的“知识库”,副刊涉及的知识范围可以很广泛,可配合新闻热点介绍各类知识、抓住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增强阅读体验中的获得感。二是成为读者的“智囊”,以独家视角为读者梳理、解读与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相关的信息,提供思考、启迪智慧。

第二,坚守文学属性。新媒体时代,党报副刊坚守文学性要避免给人陈旧感。坚守文学性并不意味着关起门来不问世事。为读者打造心灵的园地更需要接地气,否则就会流于“心灵鸡汤”或“闲言碎语”。只有把握社会脉动、及时捕捉读者的需求,才能生产出真正打动人心、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

第三,激活精准传播渠道。新闻客户端是近年来党报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重点打造的大众传播渠道。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尽管将副刊与上观新闻进行了深度融合,但副刊文章在新媒体平台中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党报副刊在新媒体时代既需要依托大众传播渠道,也应重视小众化、个性化的分众化传播。

正在进行中的媒体融合大潮“逼迫”着传统媒体不断适应新环境,而中国副刊百余年的历史是紧跟时代、不断进化的历史。党报副刊作为副刊中的中流砥柱,不仅不会消亡,而且完全可以在新媒体时代彰显其新的价值。

(作者单位:解放日报社)

如何让副刊在转型中更有生命力

□杨文静

新媒体时代,在转型过程中如何才能保持副刊的生命力?

《洛阳晚报》副刊实践探索是这样的。

与新闻联手,讲实效性。《洛阳晚报》副刊部每周15个版,涉及文史、阅读、文化等内容。其主打栏目《经典洛阳》《娜说河洛》,立足本地,与新闻并肩作战,一旦有关于洛阳历史、考古类的新闻出现,记者就从幕后入手,做深度报道,让读者看到更多元、更有故事性、更具文化品位的内容。

这两年,洛阳市建设日新月异,修了许多新路,有不少路换了新名字,于是《娜说河洛》开设“新地名 老故事”专题,挖掘路名背后的历史,兼具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带读者认识新路名。

洛阳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经典洛阳》就开设“行走洛阳都市圈”专题,采用大量航拍、全景照片,带读者认识洛阳都市圈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底蕴。

与知识搭配,讲实用性。如今,动动手机就能获取各种信息,所以报纸更要讲实用性。

碧血丹心、程门立雪、七步成诗、相煎何急、老骥伏枥、投笔从戎、青眼相看、韩寿偷香、翩若惊鸿……这些成语出处都在洛阳,《洛阳晚报》副刊记者当了“探路者”,身临其境讲述历史故事,深入浅出做好历史文章。

2020年春天疫情肆虐,《书香·静静读书》推出科普专题,带大家读《病毒星球》等科普书籍,建立对病毒、感冒等科学的认识,稳定读者情绪、助力科学防疫。

栏目还围绕儿童性教育、睡眠科学、健康饮食、情绪自控力、人际沟通等进行主题阅读,将“书香中国”“书香洛阳”理念落到实处,即读书可消遣,能明智。

与新媒体结合,讲传播力。把优质内容从传统媒体搬到新媒体。2020年春天,特殊时期,洛阳晚报官微每天推送“晚报夜读”3次。3月7日,洛阳晚报官微首推文学作品——【夜读】1981年的洛阳老城,阅读量1.9万,精选评论96条。3月8日,官微推送【夜读】西苑路,并配有音频,阅读量2.5万,精选评论迅速满百。大家常刷微信都知道,一篇文章点击量10万+,跟评寥寥无几也正常,只有在引起强烈情绪时,网友才会跟评,证明我们的内容打动了读者的心。

好标题为副刊的生命力加分。对新媒体受众来说,标题吸引力最大。见报副刊文章标题为《非洲树蛇》,微信改为《非洲树蛇——非洲十大致命毒蛇之一》,小号点击量超4700,是平时的近10倍。见报副刊文章标题为《一碗凉粉汤》,微信改为《不想让母亲看见我头上的白发》,小号二条点击量超3000,网友热烈跟评、转发。

(作者单位:洛阳晚报社)

让文化服务当下

□谢梦

目前,策划+IP+活动已成为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文化传播的三驾马车。

寻找高地优势,让传统融入当下。文化报道需要与时俱进,让传统融入当下。川渝两地约定,“以城市历史文化、巴蜀文化、革命文化等为重点,创新打造一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精品线路”,于是“寻找成渝文旅新地标”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应运而生。

文旅融合需要战略级的定位,形成高地优势。该大型采访报道于2020年7月20日启动,推出的微博话题#成渝文旅新地标#阅读量548.9万,抖音、快手等全网点击量近680万。推出的《“我都是吆不到台”最适合说唱的川渝音乐布局出圈》《为了600岁的故宫成渝80多年前合伙干了件大事!》等深度稿件,也深受读者青睐。此外,“互动|寻找成渝之间隐秘的角落”“成渝百景,送新地标C位出道”等活动吸引年轻受众。研发独具巴蜀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塑造巴蜀文化品牌。

打造文化IP,求变与坚守都要有。在文化IP方面,传媒也应有所作为。下面以“名人大讲堂”“封面开讲了”这两个普及性大众论坛的IP为例来分析。

扩大外延,观众不降反升。文化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传播。2020年“名人大讲堂”扩大外延,扩大到古蜀文明以及中医药学领域。因防疫要求,讲堂将现场观众人数从200人降至80人,但是线上观众人数却直线上升,开拓新的发布渠道,凤凰、新浪、快手、抖音等对每期讲座进行了点播,讲座的精剪视频登上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尽管筹备经费收缩,但名师路线不能变,而且要进一步加强。2020年5月18日,《百家讲坛》主讲人、厦门大学教授傅小凡直播,全网观看量共计139.4万。7月13日,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直播,全网共计132万人观看。国内文化名家学者组团出击,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有互动才是融合。受疫情影响,现场听众减少,“云讲座”从社群营销入手,通过封面新闻APP的青蕉社区,组织观影团、观剧团、赏乐团等福利群,发布福利上百场,通过共同的兴趣,让福利群成为“封面开讲了”的主力互动对象。2020年首期“封面开讲了|《哪吒》配音导演陈浩”直播,阅读量超过120万,同步在抖音推广营销。

做强联名款。与业界融合,联名款成为突破的关键点。封面新闻与四川省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新华文轩联合举办的“爱读I DO周末阅读分享会”,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了16场,包括“女作家根据真实扶贫经历创作小说关注残障少年群体”“《中国诗词大会》擂主夏昆空中授课”“别丧了!‘有话好好说’才更牛”等。联名款不仅拓宽了思路,也通过多平台互动,让品牌价值最大化延伸。封面新闻还与阿里“经典诵读”合作,互动送书券,让读者更活跃。

让文化服务当下,让传统文化“聚”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办好自主平台、用好商业平台,多层次传播手段并用,从而体现出文化报道的“科技+传媒”优势和特色。

(作者单位:华西都市报社)

副刊公众号的语言之变

□王敏悦

2019年7月12日,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从这一天开始,张家港的新闻传媒事业迈入了一个融合传播发展的新阶段。

在近两年时间里,我们尽己所能,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有些是“试错”,有些算是摸对了方向,而我们副刊转型的一个突破口是去运营一个叫“遇见张家港”的生活服务类微信公众号,把我们的“主阵地”逐步转移到微信公众平台。

这个尝试其实也走了不少弯路,其中的一个难点是副刊人原本的那套语言表达体系和微信受众喜欢的语言形态不兼容。新的平台需要新的语言表达风格,在融媒体的语境下,我们该怎么去转变语言表达风格呢?

首先是传统新闻语言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的《张家港日报》周末刊创设于1995年年底,始终坚持严谨、温情、文艺、清新的语言表达风格,致力于用一份文艺副刊,去发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与厚度,但从2019年开始,我们的版面一直在缩减,从原有的7个版缩减到了现在的2个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阵地”从纸媒端逐渐转移到了新媒体端,尝试做生活服务类公众号“遇见张家港”。但做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旧的语言体系没办法和新平台兼容。具体体现在,我们去写公众号推文的时候,用的还是写报纸的那套语言思路,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拉不下脸,太端着了”,结果阅读量给了我们沉重一击,相当惨淡。

还有一个问题是,单单靠文字这种单一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没办法满足新的阅读需求。广义的语言,除文字之外,还有视觉、声音、触觉等多种传递方式。而新媒体时代,我们要做好一篇公众号推文,也许正是需要将语言广义化,将图片、短视频等加入其中。

找到了问题所在,我们就开始尝试改进,总结起来大概有三点:一是在我们副刊人擅长的“文艺范儿”里面,加上一些“草根”的元素,让推文整体的语言表达更诙谐、更轻松、更接地气;二是在文章中合理地运用一些网络流行词,网络语言先天具备流行、有趣、吸睛等特质,可以改善纸媒副刊语言过于阳春白雪的问题,让整体的表达与新媒体平台相契合,更能与受众共情;三是利用一些更为丰富的语言表达技能,比如动态图片、短视频等,让受众获得更丰富的视听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以实现语言表达的“动态升级”。

这些调整的效果,反映到“遇见张家港”的阅读量上,确实是立竿见影,比如2020年3月23日,我们做了一篇推文叫《一方小院,三餐四季,这对神仙夫妻把日子过成了诗!》,内容其实是很传统的,但因为在语言表达上做了一些调整,最终收获了1.9万的阅读量。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县级融媒体的新号来说,还是挺可观的。

笔者认为,如果说转变语言风格是媒体转型的必经之路,那么,保留住文艺副刊的气质和精神,则是媒体转型的“长久之计”。

品位与格调应当是副刊公众号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副刊人区别于其他自媒体公众号文章作者的核心所在。尤其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标题党”泛滥,使用违规、低俗网络词汇者大有人在,文章通篇语病者亦不在少数。愈是如此,媒体人愈应当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与担当,注重语言规范,保留语言之美,真正留下一些有价值、有品位的新闻内容与产品。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