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草原上的萨日朗》首映,“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成果发布 北京5年将孵化60部网络视听精品 3月21日,网络电影《草原上的萨日朗》在爱奇艺VIP独家上线,该片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为创作原型,讲述了女主人公带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 有观众表示,“影片能够不动声色地催人泪下,又用一个极其真实且充满着正能量的故事发人深省、催人奋进。”还有观众感叹,“即使影片结束之后,赵会杰书记和片中其他人物带来的感动还是让人久久难以出戏。” 这部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高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东扩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文化中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华亨影业江苏有限公司出品的网络电影,是一部凝聚各方力量的精品力作。3月19日,在该片首映仪式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成果发布活动上,影片制播机构代表、主创团队代表以及受邀嘉宾就电影拍摄背后的故事等展开分享交流。 小村庄映照大时代 讲好接地气的乡村扶贫故事 当下,以乡村振兴为题材的影片在网络电影市场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赛道。以小村庄映照大时代,《草原上的萨日朗》将镜头对焦“内蒙古最美女书记”赵会杰的真实事迹,用接地气的小人物故事传递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力量。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表示:“《草原上的萨日朗》全面展现了新时代扶贫干部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奋斗历程,细致描绘了立体饱满的乡村振兴画卷,献上了一部令人动容的网络文艺佳作。” 首映礼现场,《草原上的萨日朗》人物原型赵会杰高度肯定了这部作品的内容表达和视听品质。片中饰演赵会杰的著名演员方青卓表示,当初之所以出演这个角色,“是因为赵会杰的故事打动了我,尤其是整个团队的创作态度,更加坚定了我想要塑造好这个角色的决心。” 同样被赵会杰事迹所打动的还有总制片人陈彦新。他表示,虽然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我一定要把这样一个好故事、好人物做到大银幕上面去,将这份宝贵的精神品质传递给更多的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广辅表示,“正因为有赵会杰这样的同志坚守在一线,脱贫攻坚才得以胜利,乡村振兴才得以推进。相信通过这部影片,能够让大家对赤峰有更深入的认识。” 爱奇艺副总裁、电影中心总经理宋佳有着新期待,“希望《草原上的萨日朗》这样朴实、励志的优秀影片,让更多人了解到身边的榜样人物,将这股正能量传递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高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虞俊达看来,“讲好接地气的中国故事,既是我们的责任,更是让影视作品走进千家万户的必然途径。这些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故事,是我们创作的不竭源泉。” “北京模式”持续显效 赋能网络文艺创作发展 首映礼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了“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作计划”成果,包括网络剧《约定》,网络电影《毛驴上树》《我来自北京》《石头村变形记》,网络纪录片《劳生不悔》《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网络综艺《益起追光吧》,网络短视频《新留守青年》《我在扶贫一线》等。 近年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持续着力构建赋能网络视听文艺发展的“北京模式”,为精品生产提供题材规划、剧本审读、拍摄指导、内容把关、扶持奖励、宣传推广、推荐评优、文艺评论等一揽子优质服务。2019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策划发起“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作计划”,扶持一批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和优质影视公司进行扶贫题材网络视听作品创作。 此次亮相的《草原上的萨日朗》是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重点扶持项目和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据王志介绍,在这部作品创作过程中,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立足精品创作的“北京模式”,坚持优审内容、优选资质、优化服务,从立项规划、剧本创作、内容把关、媒体宣传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帮助其在创作模式上实现了创新,在艺术表达上完成了突破,为当下主流题材网络视听创作增添了亮色。 针对进一步做好网络文艺精品生产,王志建议,要心怀高远之志,镌刻时代壮阔历程;坚守人民情怀,讴歌美好小康生活;坚定发展信心,赋能文化强国建设。 据了解,面向“十四五”,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将全力推进“1260”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每年重点抓好12部优秀网络原创视听节目规划生产,未来5年累计孵化至少60部文艺精品。(记者 李婧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