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媒体融合 > 正文

春节档电影:从“拓梦”到“怀旧”

2021-02-19 16:49:38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李道新   

从“拓梦”到“怀旧”,中国电影在全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敏锐地感应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与大众精神的幽微转向。期待明年会更好。

4年前,笔者曾从整体上总结过当年的电影生产及其市场运作状况。笔者认为,2017年中国电影在档期选择、营销创意及舆论引导等方面,尽管仍显粗放痕迹,却也创造亮眼业绩;充满机遇的档期运作与日渐成熟的产业生态相辅相成,共同彰显当下电影的质量水平,见证国产电影的创意创新,并进一步推动电影工业的升级转型。包括动画片《熊出没·奇幻空间》在内,以《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大闹天竺》和《乘风破浪》等为标志的2017年春节档,全国总票房累计约33.8亿元,不仅表现出“合家欢”电影在春节档期的“刚需”特点,而且在商业大片格局中,将“一带一路”的构想呈现为一种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梦的影像表达,为春节档带来不可多得的创新空间。也就是说,4年前,沿着“拓梦”的轨迹,春节档电影倾向于带领亿万中国观众,上天入地、走东闯西,一路上打打闹闹、凯歌高奏、欢声笑语。

4年过去了,世界发生巨变。中国电影顽强求生,以《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和《人潮汹涌》等为标志的2021年春节档,不仅出现人潮汹涌、“一票难求”的大好局面,而且以78亿元总票房再创影史纪录。然而,4年前春节档欢乐闹腾的“拓梦”之旅,却在不经意间演变成今日泪眼朦胧的“怀旧”之情;而在以情动人的笑中含泪之间,多为诉说言在意外或言不及义的内心隐衷。

显然,与4年前相比,从“合家欢”的表层意义上分析,今年春节档已经悄悄将“合家欢”的“刚需”变成了弹性需求。春节档不必是喜剧,更不必是玄幻;喜剧可以是疯狂闹剧,更可以是尽情催泪的感伤剧。应该说,“欢笑”本来就不是档期电影的全部功能,也不是一般观众的最终目的。

作为一部最具“合家欢”特点的影片,《你好,李焕英》虽然存在着技艺不足与过度煽情等问题,却以个体和个性的真心与诚意,让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且笑且哭、亦喜亦悲地分享曾经的历史记忆,宣泄共同的亲情人伦,感悟不同的生命体验。这样,与其说贾玲讲述了一个独特的母女亲情故事,不如说影片重回了一个属于所有中国观众的特定时空。个人情怀与国家历史相遇,言在意外的效果呼之欲出。不过,曾经的梦想是在银幕之外的拓展,而在故事之内发生的,只有怀旧。

值得欣喜的是,被归类为“动作奇幻冒险”的《刺杀小说家》,可谓一部跨越媒介、叙事与审美边界,整合作者、文本与类型功能,见证技术、艺术与工业水准并引领行业、产业与工业方向的国产神作,其创意与创新成就堪比此前同为春节档的《流浪地球》。虽然没有获得预期的票房,但也应该是本年春节档最大的收获了。不得不说,除了令人赞佩的技术创新、工业探索和视觉效果之外,影片在动作、思想与情感、趣味之间的关系处理,也达自然浑融之境。作为一部商业片或商业诉求的作者电影,影片在整体象征、细节隐喻及其复杂意义的呈现方面,也表现出独树一帜的宏大格局。这样看来,影片中的“怀旧”因素,不再是偶发的言不及义的尝试,而是精心的言在意外的坚持。

总之,从“拓梦”到“怀旧”,中国电影在全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敏锐地感应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与大众精神的幽微转向。期待明年会更好。

(作者李道新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