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图说媒体 > 正文

2019年度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朱力南

2020-10-30 11:55:37    来源: 福建记协网   作者: 朱力南   

image.png

朱力南/作者供图

朱力南同志个人事迹

一、转型融入,激发巧干创新力

朱力南同志2018年进入网络新媒体部门工作以来,通过不断加强政治理论、融媒业务、技术应用的学习,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坚持“三贴近”,自觉落实“四力”要求,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强化融合创新思维,在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动中策划“你好世界”微信产品,全省各地市、多县区公众号纷纷跟进,并推出在地化同名系列微信。21条10万+也创下全省同一新闻事件微信号文章最多10万+的纪录。以此为基础制作的短视频和MG动画等衍生产品,在今日头条、“两微一抖”和外交部外事管理公众号等多平台获得裂变传播。《你好,世界!这里是福建》获2019年度福建新闻奖融合创新类一等奖。

关注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策划推出《继艺》网络专题,以报网融合的形式,与福建日报共同推出同名专题联合传播。以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将线上新闻报道与线下传承人公益授课结合,强化新闻延伸、网友互动等公益和服务概念,尝试把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地讲述。

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由东南网参与运维,配合省委讲师团负责内容采编期间,积极关注平台新趋势和新发展,第一时间申报东南网强国号学习平台,成为全省第一家上线的媒体类强国号,服务打造福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以及创新讲好福建故事、传递福建声音的核心平台。

树立移动优先意识,战疫报道期间,积极与京东、淘宝、永辉、易联众等省内外第三方平台对接,2月份即在移动端推出“福建疫情防控公益服务平台”,嵌入疫情实时地图、应急物资供需对接、远程医疗服务、滞销农产品爱心采购、企业复工用工共享平台等公益模块,是我省最早、最全的综合性公益服务平台。移动微网站还以小程序形式,植入全省相关厅局、县乡、企业和媒体的公众号共107家。据不完全统计,含后续推出的闽侨疫情防控公益服务平台和闽台港澳疫情防控公益服务平台在内,自有平台3个月阅读量超过300万,对接销售农产品40余吨,重点企业用工需求450余条。

2019年负责东南网编辑部期间,应对移动传播和读图时代的趋势,当年推出原创图解新闻159期,数量为网站以往历年总和;获2019年度福建政法优秀新闻一等奖的《今天,众人挥泪送别福建90后英雄》等5条微信破10万+,实现主号微信10万+零的突破;导入MCN等模式理念,构建包括时政、财经等在内的东南网抖音网红矩阵,借鉴四川观察先进经验,协助推动海峡网抖音去年以来增粉200余万,传播过亿产品4条。

坚持技术引领理念,媒体融合发展既要坚持内容为王,也应重视技术驱动。在负责网站技术部期间,因应视频化传播趋势,在全省网络媒体中最早引入AI主播系统,探索在新闻发布会、突发现场等应用场景中的视频新闻快速生成,以及传统新闻视频化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今年我省疫情防控系列发布会、泉州塌楼事件期间,AI主播系统将视频生产周期,由以往人工采编配音最少半天,缩短至系统适配最快10分钟以内,较好达成了党媒官网在传统媒体平台之外,也可以在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化和新媒体平台快速传递正面声音、主流音浪的效果。今年2月共发布35条AI产品,其中,《快讯!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单条播放量1231万。

对接凡闻科技导入热点新闻自动抓取系统,推动网络编辑向移动采编转型;联合海量科技共同研发文本纠错和涉领导人用语规范的绿萝软件,建设本地化词库,较好缓解网络新闻更新数量大导致差错较多的问题;因应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需求,推动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用程序,目前已上线试运行等。

二、深入基层,磨炼实干执行力

受集团委派,朱力南同志2014年至2017年在三明市泰宁县大龙乡大布村驻村。该村地处四县交界,需公交接驳、金湖摆渡,才能在县村两地往返。四十二公里蜿蜒,一个半小时颠簸,扶贫道路艰辛。

当时,除了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头衔”之外,大布村还顶着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人均年收入8600余元,村财年收入仅2万元。发展落后,人心思变。

驻村后首先从加强基层党建,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入手。实现村务党务财务三公开,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走村入户访贫问难等,既是深入基层、深入实践的走转改锻炼,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再提升过程。义务协助村民拆迁猪栏、资助脑瘫儿继续学业等,点滴的小事,换来村民在旧村拆迁、骨灰堂选址等棘手问题上的热情帮助。联系群众,依靠群众,让人真切读懂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

在培育特色产业、转型发展方面,依托该村曾广泛种植香菇的历史,争取扶贫资金和社会投入近200万元,推动建立村属产权的2200平方米制菌厂房和保鲜冰库,产业化种植香菇20万袋。争取资金155万元尝试光农互补新模式,在香菇厂棚顶建成2期23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该项目被列为省移民局光伏扶贫试点。

设立泰宁县首个村级扶贫和创业担保基金,加入合作社的17户贫困户信用贷款共20.4万元;扶持村民成立空心砖厂,利用采矿弃渣生产环保砖,得到市县环保部门肯定;推动媒体关注采写《移民村的缺水之困》等稿件,解决700多名村民饮水难题等。驻村期间共争取项目资金750余万元,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村面貌,回应了村民诉求,村财收入和人均年收入均较帮扶前有较大幅增长。

三、强化专业,培育能干持续力

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内容为王是融合之本。在福建日报工作期间,朱力南同志曾长期负责涉台新闻采编,牢记新闻前辈“以稿立命”“强化专业”的教诲,坚持涉台新闻无小事、涉台新闻更需创新等理念,采写编发了一系列较有影响力的稿件。

该同志曾随团采访连战和郁慕明先后登陆参访的两岸破冰之旅、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岸“大三通”启航等海峡两岸重大新闻事件;先后两次赴台驻点采访,见证闽企赴台、ECFA首单在闽通关等闽台重要交流事件。其中,所编辑稿件《“台商2.0版本该怎样更新”》获2012年度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三等奖,《为何金门供水总差“最后一公里”》获2013年度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

附件:

2019年度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参评者推荐表(朱力南).doc

附件2 2019年度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参评者获奖情况一览表(朱力南).doc

附件3 2019年度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参评者(朱力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