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聚焦 > 正文

“如实”不是终点,“实在”更有价值

2020-09-24 16:04:53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隋明照   

“脱贫报道力求纪实,那干嘛不自己去体验呢?”《走村直播看脱贫》主创人员讲述的节目创设初衷,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笔者想到一个问题:对于广电媒体来说,什么样的脱贫攻坚报道更有价值?

呈现新闻事实是媒体的本职工作,然而对于脱贫攻坚这个主题来说,反映事实并不是终点,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上一层楼才是最终的目的,实实在在的报道,能提供更多价值,推动脱贫攻坚,媒体能做的实事还有很多。

做实在的报道,要提出实在的问题。摆脱贫困的前提是知晓为何贫困,对于媒体来说,不能只专注于反映脱贫攻坚的成就,如果能发现其中问题,应该大胆提出,并给出可行性的建议。在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策划的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暨“广播·爱”2020年度公益活动《脱贫之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该台记者采访了年长的种植咖啡的农户后,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云南保山潞江坝是世界上与牙买加蓝山、埃塞俄比亚希达莫等齐名的几大顶级咖啡产地之一,但为何这个地区才刚刚脱贫?其记者在采访札记中写出自己的思索,认为真相很可能是“云南的很多咖农自己并不喝咖啡,大部分咖农把自家种植的珍品小粒咖啡看得与普通玉米、核桃无异,不过是拿来换钱的作物。身在宝山不识宝,这咖啡豆也自然卖不出好价钱。”于是,这位记者提出,如果咖农一直停留在现有认知水平,那么也只能长期在小康门口徘徊。只有“打开路那一边的风景”,才能催促人迈出第一步。为此,他们没有把关注的目光局限于歌颂脱贫事迹上,而是从长远角度考虑,思考如何防止当地返贫,挖掘当地物产更深的价值,这样实在的建议是十分有价值的。

做实在的报道,还要着重介绍有用的经验。记者朋友们在采访时常能听到一句话:“您了解的情况多,有好办法也给我们介绍介绍呗。”这句话并不只是客套话,它反映了受众对新闻媒体的期待——希望通过媒体报道,找出有参考价值的做法。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只有成功案例才有参考价值,失败的经验教训也很值得关注。做脱贫攻坚工作常常要摸着石头过河,改种的作物市场价格降低、扶贫干部与村民需要磨合都是在情理之中的,媒体掌握信息较多,完全可以通过评论、邀请专家解答问题等方式,给困惑中的人们指指路,提提醒。

做实在的报道,媒体若是能帮助采访对象拓宽与外界的沟通渠道再好不过。在脱贫攻坚报道中,广电媒体尝试用多种方式,参与到帮助贫困户打开产品销路的工作中去。央视网的“决胜——脱贫攻坚智惠媒体平台”设置了“智惠大集”板块,其中就提到互联网电视产品“CCTV·新视听”中开设了决胜小康专区,专区包括决胜小康报道、电商扶贫产品展示两个部分,助力贫困地区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第五季则请来了淘宝带货“一哥”“一姐”,将老乡的农产品放在直播间销售,取得了亮眼的销售成绩。这些行动,都是媒体利用平台优势帮助贫困户拓宽渠道的例子。

总之,不同于其他主题报道,不管是从受访者的角度还是从媒体责任来讲,媒体不单纯是报道者的角色,还被赋予了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期许。已经有许多媒体用自己的行动作出表率,而脱贫攻坚报道仍在继续,也期待广电媒体能有更多精彩的报道、实在的行动。(隋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