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聚焦 > 正文

《新华日报》:老者赤诚坚守 青春彰显创意

2020-09-23 09:45:00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陈妙然   

“9月8日早上6点半,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被妻子推行着前往镇上的各个饭店。他不是为了品尝美食,而是为了宣讲节约粮食。这位身形清瘦、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粮食书记’韩如意。”9月15日,《新华日报》的《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专栏刊发的《“粮食书记”的“新食尚”》一文,讲述了韩如意老人的故事。

81岁的韩老年轻时曾任茅村镇留武村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辛勤劳动,村里粮食亩产量是全镇最多的,他因此获得了“粮食书记”的美誉。退休后,他偶然发现附近包子铺里有顾客把剩饭全部扔掉,又接连观察几天发现浪费食物的现象不是个例。“现在生活好了,但也不能摆阔浪费呀。”韩如意说服了老伴肖远兰,空闲时就到镇上的饭馆“串门”,向食客们言传身教,倡导节约。2016年,韩如意患上偏瘫,只能坐上轮椅,但人们总能看到他坚持和老伴去镇上宣讲的身影。

节约的故事还在江苏各地生动上演。有老者赤诚的坚守,也有青春的科技彰显着创意。

在江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台智能电子屏的出现,让“吃多少取多少”的观念深入人心。9月21日,专栏中《“舌尖上的节约”成校园新风尚》一文详细介绍了江苏多个校园食堂运用大数据倡导节约的做法。

记者在江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走访发现,学生取餐后,电子屏上就会显示此次取餐的重量、价格以及累计总价。智慧食堂运营以来,食堂厨余垃圾同比减少了75%—80%。

“几年前,扬州大学饮食服务中心投入数十万元,建立了高校后勤采供系统、餐饮管理服务平台、在线餐饮服务平台等‘智慧饮服’的云矩阵。”《新华日报》记者了解到,在采购环节,系统能够自动储存、分析和生成食品原材料采购的数量和种类,仅这一项成本节约,一年就达100余万元。

此外,《新华日报》记者还将视角对准社会各场景。9月16日,《宿城倡导拒绝大摆“送兵宴”》一文提到,宿迁市宿城区征兵办拟定“文明送兵”倡议书,倡导送兵不请客送礼,拒绝大摆“送兵宴”。9月18日,《避免外卖浪费,还需三方合力》一文探讨了外卖浪费的现象及解决办法。(见习记者陈妙然)